试论舞蹈作品《守灯人》的创作特征
2018-07-13北京市石景山区文化馆100043
(北京市石景山区文化馆 100043)
素有中国舞蹈最高奖项之称的 “荷花奖”于2017年11月落下帷幕,此次赛事与大众达成了相对统一的认识:本次参评的古典舞作品中,入围数量之多,但却鲜少出现有内涵的作品。作品质量“黯然失色”的同时却出现中国古典舞在剧目创作中前所未有的热潮。在本次评奖活动中,男子独舞作品《守灯人》成为了现场评委讨论及赛后研讨会的聚焦点,笔者根据自身的观察和对编导的了解,对作品的创作特征略谈一二。
一、作品服装的创新性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的报告提出:“要繁荣文艺创作,坚持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相统一,加强现实题材创作,不断推出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的精品力作。发扬学术民主、艺术民主,提升文艺原创力,推动文艺创新”。李正一教授在诠释“古典舞”时这样讲道:“名为古典舞,它并不是古代舞蹈的翻版,它是建立在深厚的传统舞蹈美学基础上,适应现代人欣赏习惯的新古典舞……。” 郜大琨曾经阐明今天“古典舞”的建立目的,它的目的是“古为今用,是在传统基础上发展了的、具有时代审美特点的民族舞蹈。它既可以表现历史生活、神话题材,也可以表现今天生活的现实题材和塑造现代人的艺术形象……”而男子独舞作品《守灯人》虽是借助这些观点下创作而成。
舞蹈作品《守灯人》的服装从初登台以来,共制作了三套。第一套为普通的上衣和裤子,因为 “守灯人”题材是借助海边工作者形象为本体进行创作的,“蓝色”作为它的主要色彩,颜色及造型上显得有点 “单薄”,不够“气场”。因此在充分的考虑下,编导重新制作了第二套服装,而第二套的服装缺陷则是稍微显得有点“飘逸”,虽借助了海洋的“意境”,但在情感的比重下过于“轻浮”。第三套的服装则直接借鉴了“海边工作者”的形象,以海边土黄色的“沙土”为颜色采集,也借机表达了“守灯人”性格的“淳厚”与“朴实”。舞蹈服装只是对人物性格塑造上能起到一定的影响。
二、作品动作语汇的构成
作品《守灯人》遵循了中国古典舞身韵的传统审美,也对中国古典美学“圆”范畴进行了动态化的解读。不仅如此,舞蹈动作语汇上还借助了生活的动作素材创编,如作品重复点题的“擦灯”、听风和身边海鸥飞过的“手盖耳”,模仿鱼儿在水中游的“波浪手”,拥抱大海之势的“双手张开”等,这些动作从本质上诠释了“艺术来源于生活”的真理。笔者认为:“作为一个舞蹈剧目的观赏者或评判人员,应当将作品的整体观赏作为前提,何为整体?就是将作品的‘选材’、‘立意’、‘结构’、‘编舞’四大环节作为一个整体欣赏和评判点。不仅如此,观赏者还应该站在一个观众的‘直接感知’上对作品进行客观评判,换句话说,应该以考察创作者能否能创造出以情运形、以形构象、以象构境、以境生意的舞蹈形象为前提进行评论。
值得一提的是,如果《守灯人》的动作语汇全部遵循课堂化的训练, 一丝不变下全取自于“课堂”,不发展不延伸,那就否定了“舞蹈创作”的价值,便不必要提倡文艺工作者进行创作,也不必要提倡“课堂”与“舞台”相结合,直接把 “课堂训练组合”搬至舞台更为合适。因此,舞蹈作品《守灯人》在动作语汇上而言,是属于创新的。
三、作品立意上的创新
作品取材于海边守护灯塔工作者的形象,是匠人精神的传颂;以“灯塔与希望”为主题贯穿整个作品——“人在‘塔’在,‘塔’在灯在、灯在船在、船在家在,虚实结合让作品充满意义。
——作品《守灯人》节目简介
著名舞蹈理论家吴晓邦同志曾提出:“古典绝不仅是个时间或者时代的范畴,我所说的‘古典精神’也绝不仅仅是指某个特定时代里特有的东西,现在生活中也有古典精神。在古典舞的创作中,我们应该着眼于这种‘古典精神’而不是为古典舞而古典舞。有些人醉心于古典舞的细枝末节,抛弃了恰恰是古典舞精髓的中华民族的古典精神。”而工匠精神自古就是“中国气质”和“中国精神”。编导曾以“工匠精神”作为《守灯人》的作品介绍,南方日报曾发表一篇名为《荒岛守灯人》记录人物黄灿明的文章——“守灯人”是海边的工作者,没有在海上航行过的人,无法理解灯塔对于船员的意义。而像黄灿明这样在一个孤岛守灯十几年的,除了“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灯塔精神外,我们找不到别的解释。
“守灯人”这个职业并非现代才有,在远古时候,人们为了生存出海捕鱼,都会在海边建立起一座灯塔,以保证在漫无边际的海洋里看见灯的指引,找到回家的航线。古代的科技没有像现在一样发达,它都是用煤油点亮灯,而在黑夜中看见的这一丝丝光亮,却是渔民心中的希望。编导根据这些实际存在的元素进行创作,并未存在“凭空捏造”和“偷换概念”的行为,而作品旨在表现了“守灯人”在艰苦的环境下几十年如一日的坚持坚守,从早到晚,从年轻到衰老,孤独的环境下只能与海鸥、鱼、风雨相伴,保护着灯塔,保护海上工作者的希望,这难道不是体现工匠精神,不断往前与海浪海啸作斗争,不就是一种不折不挠的精神吗?
四、结语
舞蹈作品创作,都需要经过“推翻”与“再创作”的过程,只有经过时间的打磨,才能够成为精品,才能够在悠悠历史长河里驻留,不被时光所冲淡。笔者认为:作品《守灯人》的出现让古典舞作品创作打开了新的道路,它值得被推广和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