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课余体育行为影响因素的研究
——以新疆农业大学为例

2018-07-13王学筠

运动 2018年23期
关键词:外因课余时间课余

马 薇,李 妍,王学筠

(新疆农业大学,新疆 乌鲁木齐 830052)

体育行为是人们有意识、有目的地利用体育的方法和手段,去实现体育目的的一切实践活动 。课余体育锻炼是课余体育行为的外在表现形式,是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培养大学生的体育意识、兴趣、能力、习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新疆农业大学学生课余体育行为影响因素进行研究。

2 结果与分析

影响学生课外体育行为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本研究主要从内因和外因2个方面对学校学生课外体育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

2.1 内因方面的影响

内因对事物的发展起主导作用,决定事物的发展方向 。经调查发现,影响学校学生参加课余体育活动内因方面主要是性别因素、体育意识、体育兴趣、爱好和习惯的养成等。

2.1.1 性别因素 调查发现,学校有

33%的学生认为性别因素对他们课余体育行为的形成产生一定的影响。男女生对体育均有着兴趣和较高的认识水平,但行为

上却有一定的差距。男生和女生有着不同的生理特征,体育行为也有差异。男生的力量、速度、耐力、灵敏素质要优于女生,在体育项目的选择上,喜欢运动量大、对抗性强项目,如篮球、足球等。女生的柔韧素质、审美观优于男生,在体育项目的选择上,倾向于运动量小、强度小,具有美感和艺术性的运动项目,如瑜伽、体育舞蹈、羽毛球等。由于性别上的差异,对体育运动产生了不同的认识和理解,导致学生在参与体育活动时过于单调,不利于学生身体素质的全面发展。

2.1.2 体育意识 体育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体育现象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是人们对体育感觉思维和判断的总和,是人们对体育运动总的认识和看法 。调查显示,32%的学生认为体育意识对他们参加课余体育活动、体育行为的养成有着一定影响。体育意识的培养来源于小学、中学、大学阶段是否受到了良好的体育教育,而在这一过程中,体育教师起着很大的作用。体育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教学能力直接影响着学生体育意识的培养。学生体育意识的养成还与学校对体育的重视程度有关。我国的教育制度主要是以应试教育为主,过多地强调考试成绩,而忽视了学生身体素质的发展,最终也会影响学生体育意识的培养。

2.1.3 体育兴趣、爱好和习惯养成 调查发现,有45%的学生认为中小学时期的体育教育影响了他们在大学生活中的体育行为。中小学的体育教育对学生体育兴趣、爱好和习惯的养成影响最大。在中小学时期,大多数学校对体育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在体育课的开展上,项目单调、枯燥,缺乏趣味性,不利于学生体育兴趣、爱好和体育习惯的养成 。许多学生在中小学没有形成良好的体育兴趣,进入大学后,对他们的体育行为造成了一定影响。

2.2 外因方面的影响

外因对事物的发展起支配作用,内因只有通过外因才能表现出来,所以外因也是影响学生良好课余体育行为养成必不可少的因素 。影响学生体育行为的外因主要包括以下3个方面:场地器材条件、课余时间、课余体育组织工作。

2.2.1 场地器材条件 调查发现,有60%的学生认为场地器材条件的不足对他们课余体育行为的养成有很大的影响。学校的体育场地器材设施相对较为完善,有400 m塑胶田径场2块、1个室内体育馆、1个综合体育馆,还有一些室外篮球场、排球场、网球场、羽毛球场等。但学校是一个多学科的综合型大学,学生基数大,场地器材的平均利用率较小,尤其是冬季,气候寒冷经常下雪,无法从事户外体育锻炼,室内的场地器材设施不能很好地满足学生锻炼的需求。

2.2.2 缺乏兴趣、课余时间不足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参加体育活动也一样,只有对体育活动感兴趣,才能养成良好的体育行为 。调查发现,一部分学生对体育运动的认识程度不高,对参加课余体育活动不感兴趣,这就不利于养成良好的课余体育锻炼行为。36%的学生认为课余时间不充足。高年级的学生课余时间较少,主要是要面临实习、毕业找工作等,学习压力较大,平时参加体育锻炼的时间较少;低年级学生的课余时间相对比较充足,但每学期课程比较多,学业负担也较重,平时进行课余体育活动的时间也不充裕。

2.2.3 课余体育组织工作 课余体育组织有利于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有利学生体育行为的养成,更有利于同学之间的交往。调查发现,有40%学生认为课外体育活动缺乏有效组织,影响他们参与体育活动。目前,学校课外体育组织工作还需进一步加强,很多学生在没有约束和指导的情况下,很难经常地从事体育活动。学校或院、系应多组织一些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课外体育活动和比赛,包括室内外项目、团体和个人项目等,通过有效的组织,调动、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和积极性,指导帮助他们进行身体锻炼。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 论

学生课余体育行为受内因和外因2方面的影响,其中影响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主要因素表现在:缺乏体育意识;对体育运动的认识程度不高;体育兴趣、爱好和习惯养成不足;课余时间不充足;课余体育活动缺乏科学有效的组织和指导;场地与器材的短缺等方面。

3.2 建 议

3.2.1 加强对学生体育意识、体育价值观、体育习惯的培养,使其养成良好的体育行为和运动习惯,针对大学生的体育需求开展一些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新兴运动项目和技术性较强的体育项目,如攀岩、定向越野等,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调动他们的参与热情和积极性,尽可能使学生在体育活动中获得良好的心理和生理体验。

3.2.2 加强学校体育场地器材设施的建设和完善,适当放宽室内场馆无偿利用时间,以满足学生课外体育锻炼需求。注重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和体育人文科学教育,加强课外体育活动的组织管理,通过形式多样的课外体育活动和比赛,丰富学生课余体育生活,创造良好的校园体育环境。

猜你喜欢

外因课余时间课余
学生课余羽毛球活动开展现状研究
保研学霸兼职送外卖逾万单
Mobile Phone Using Among Youngsters
浅析如何使普通高中学困生爱上英语
中小企业税务风险管理探析
浅析影响银行业发展前景的因素
高中生利用课余时间炒股成亿万富翁
课余,并非闲置的空间
咪咪曲
清华大学的学生们在课余愉快地进行娱乐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