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

2018-07-13

观察与思考 2018年2期
关键词:领导权党的领导政党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同志强调:“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①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日报》2017年10月28日。这是我们党历史经验的总结,也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取得历史性成就的经验总结。把“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放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十四条基本方略的第一条,充分表明了坚持党的领导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根本性政治基础,也充分体现出中国共产党作为领导党和执政党敢于担当、勇于负责、甘于奉献的能力和决心。

“党要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伟大斗争、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必须毫不动摇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毫不动摇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②《坚定不移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八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7·26”重要讲话精神》,《人民日报》2017年8月7日。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对于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一、坚持党的领导,是党的客观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

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以来就对中华民族和各族人民有着巨大影响。这种影响力(党的领导权)的产生、发展及壮大是一个曲折过程。德国哲学家杜勒鲁奇说过,“从起源中理解事物,就是从本质上理解事物”。要想准确把握党的领导的实质,必须从党的客观历史发展过程中理解党的领导权的来源成因。

(一)党的领导权是基于民心所向建立的。百年沧桑,栉风沐雨。全国各族人民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过程中,无数共产党人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献身于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社会繁荣、国家强盛、人民幸福中。党的领导权,是这一过程中在人民心中形成威望,赢得人民拥戴而获得的。党领导权的合法性与合理性基础就是民心。历史选择中国共产党那一天开始,党就自觉承担起历史责任。从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到社会主义时期取得举世瞩目建设成就,到改革开放时期取得翻天覆地的变化,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取得历史性成就,这些有目共睹的煌煌大业,使党赢得了最广大人民的拥护和支持,也为党的领导地位奠定了最广泛、最厚实、最根本的执政基础。

(二)党的领导权是经过长期斗争检验形成的。党历经沧桑、艰难曲折,在近百年波澜壮阔的斗争历史中,检验了坚持党的领导的正确性。国共第一次合作时期,陈独秀将革命主导权拱手相让,使党在大革命失败时遭受惨重损失。抗日战争时期,党中央通过《关于统一抗日根据地党的领导及调整各组织间关系的决定》,及时克制了党内山头主义和分散主义倾向的弥散,加强党对根据地内的政治、经济、军事等各项工作的领导,成功渡过了抗日战争最艰难时期。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毛泽东在1962年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上指出:“工、农、商、学、兵、政、党这七个方面,党是领导一切的。党要领导工业、农业、商业、文化教育、军队和政府。”①《毛泽东文集》(第八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版,第305页。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特殊政治环境下,保证了国家力量和资源的集中,为新中国成功构建了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初步满足了占世界1/4人口的基本生活需求,提升了国际地位,改善了国际环境。改革开放后,邓小平指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核心,就是坚持党的领导”②《邓小平文选》(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42页。,确保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在激荡风云中始终能够沿着正确的方向顺利进行,经济喷薄迅速发展,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家富起来、强起来。党的十八大以来,针对党的领导弱化问题,习近平同志多次强调“党领导一切工作”的思想,使得党和国家内部存在的严重隐患得以消除,党内政治生活气象更新,党内政治生态明显好转,显著提升了党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保证了我国在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局部冲突和动荡频发、全球性问题加剧,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等情况下,仍然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威望日益提升。

(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权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历史使命的体现。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政党。马克思主义认为, 工人的解放具有人类解放的性质,人类的解放首先在于解放无产阶级。③参见[德]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01页。党作为工人阶级政党,是先进生产力、先进经济关系和政治关系的代表。党不仅是革命党、执政党,更是使命党,她主动承担起历史责任,带领工人阶级和全人类取得解放。因此,党就要承担起领导中国工人阶级和中国各族人民的历史使命。这一使命要求党自发也必须自觉主动获得领导权,始终走在时代前列,思想上与时俱进,行动上开拓创新。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党的历史使命就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党要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伟大斗争、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必须毫不动摇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④《坚定不移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八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7·26”重要讲话精神》,《人民日报》2017年8月7日。。由此可以看出,党在中国人民革命和建设事业中居于领导核心地位、发挥领导核心作用是历史赋予马克思主义政党历史使命的体现。

二、坚持党的领导,是中国发展前进的客观需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①《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政治建设论述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年版,第34页。这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关于中国共产党历史地位的两个全新论断。这两个科学论断鲜明揭示了党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关系,明确指出了坚持党的领导是我国发展前进的客观需求。

(一)坚持党的领导,是我国国情的内在要求。纵览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只有在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前提下,国力才能强盛、人民才能安居乐业。“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康乾盛世”等无一不是一个大统一、大团结的社会。反之,当国家出现分裂、民族矛盾激化、社会动乱不断的时代,必定国力式微,人民饱受困难。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区域差异明显的国家,需要一个从理想信念到组织结构都能够团结全国人民的关键领导力量,保证国家的统一性。统一性遭受严重破坏,人民利益就会受到极大影响。邓小平指出:“在中国这样的大国,要把几亿人口的思想和力量统一起来建设社会主义,没有一个由具有高度觉悟性、纪律性和自我牺牲精神的党员组成的能够真正代表和团结人民群众的党,没有这样一个党的统一领导,是不可设想的,那就只会四分五裂,一事无成。”②《邓小平文选》(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41-342页。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局部冲突和动荡频发、全球性问题加剧,国内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突出问题尚未解决,社会矛盾和问题交织叠加,意识形态领域斗争依然复杂,整个国内外环境仍异常严峻、复杂多变。面对严峻国情,应对解决困难和挑战,我们需要始终坚持党的领导。

(二)坚持党的领导,是我国制度的最大特色。近代以来的历史反复证明,在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企图通过走资本主义道路使中国实现现代化,是根本行不通的。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社会主义制度以实现最广大人民的利益为根本价值取向。而党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领导者,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以“以人为本”为价值取向,与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并且始终将广大人民的利益放在至高无上的地位上。因此,社会主义制度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才能保证其根本价值取向的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植根于当代中国的科学社会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的核心观点是社会主义对资本主义的必然替代。马克思主义认为,由于无产阶级在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地位和政治地位,决定了无产阶级是新的生产力的代表者,是最革命的阶级,它的利益同全人类的利益是完全一致的,并且无产阶级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最终解放自己。③参见宋世昌:《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的伟大创造》,《政法论坛》,1992年第1期。这一历史任务既指出党领导权的获得性要求,同时指出党的领导是科学社会主义实现替代资本主义的题中应有之意。宋平同志在1997年12月缅怀邓小平对党的建设的贡献时指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在哪里呢?除去中国的社会经济文化特点和建设社会主义采取的具体政策外,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我们有一个久经考验的马克思主义的党的领导。”④《宋平论党的建设文选》,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389页。坚持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政治保证。王岐山同志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大特色、最本质特征就是党的领导,这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⑤《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在京举行》,《人民日报》2014年10月26日。从历史经验来看,削弱无产阶级政党领导权是对社会主义制度极其有害的。在苏联取消宪法中关于党的领导地位后,国家就逐步走向分裂,经济也面临崩溃。20世纪末俄罗斯国内生产总值比1990年下降了52%,而1941-1945年的卫国战争期间仅仅下降22%。①参见王小石:《中国若动荡,只会比苏联更惨》,新华网,2013年8月11日。南斯拉夫曾经进行过促进政党消亡的尝试,以直接民主来防止国家的异化。在南共六大决议中要求党在国家生活和社会生活中不能起发号施令的作用,这一决定埋下了南斯拉夫政权四分五裂的祸根。②参见马细谱:《试析南共联盟执政的成功与失误——南斯拉夫解体原因之一》,《马克思主义研究》,2013年第1期。

(三)坚持党的领导,是确保社会主义事业顺利推进的关键因素。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为了践行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党在不同历史阶段,结合当时我国的实际情况,提出了相应的奋斗目标。从社会主义革命时期提出“把我国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的目标,到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提出“把我国尽快地由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的目标,到改革开放时期提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提出“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无一不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历史证明,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中国共产党。像我们这样一个地域辽阔、人口众多、情况复杂的大国,必须有一个核心力量将全国人民组织起来、发动起来,推动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当前,谁最有资格和能力做到这一点?只有中国共产党。我们党在长期奋斗历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理论优势、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制度优势和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是党始终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重要法宝,使党有信心有能力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问题。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关键时期,只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够带领我们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梦想。

三、坚持党的领导,必须完善党的领导的体制机制

就党的领导这一问题,邓小平明确指出:“为了坚持党的领导,必须努力改善党的领导。”③《邓小平文选》(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68、341页。在新时代新形势下,只有改善党的领导体制机制,才能更好地坚持党的领导。

当前国际环境复杂严峻,全球经济复苏缓慢,我国社会正处在改革的攻坚阶段和发展的关键时期,矛盾突发和利益格局深度调整。为适应当前时代环境发展要求,党的领导体制机制必须加以完善,党才能胜任新时代的新任务,具备新形势下的新能力,才能团结和带领人民进行伟大斗争、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同时,影响党的先进性、弱化党的纯洁性的因素异常复杂,党内仍然存在着思想不纯、作风不纯、组织不纯的现象,党员干部也存在责任缺失、能力缺失和知识缺失等问题,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和党的领导制度方面也存在不相适应的问题,需要通过完善党的领导体制机制加以解决。

改善党的领导,“不是要削弱党的领导,涣散党的纪律,而正是为了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坚持和加强党的纪律”④《邓小平文选》(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68、341页。。把改善党的领导作为坚持党的领导的重要手段,是历史经验教训中得出的重要结论。要想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就必须持续不断地完善党的领导。

(一)完善党的领导,首先要坚持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毛泽东指出:“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是中国共产党,指导我们思想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列宁主义。”①毛泽东:《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开幕词》,《人民日报》1954年9月16日。这是新中国确立的治国方略所必须遵循的思想政治纲领,一直是全党全国的共识。在党的十八大前一段时期内,社会上存在一些严重冲击人们思想道德和价值观念的错误思潮、错误观点。同样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在探索党的领导机制方面,党内也存在片面理解“党政分开”的正确含义,导致在实际工作中对党的领导贯彻不够,甚至有政府部门撤销“党组”设置。王岐山同志指出:“一个时期以来,有的人在这个问题上讳莫如深、语焉不详甚至搞包装,没有前提地搞党政分开。”②王岐山:《开启新时代,踏上新征程》,《人民日报》2017年11月7日。具体表现为部分地方和部门的领导干部对“党的建设”工作重视程度不够,甚至认为党的纪律规矩过于严格,束缚手脚,不利于经济建设。这些情况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国家社会凝聚力和向心力。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这个问题,明确提出全党必须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要在各个领域、各个方面都必须自觉坚持党的领导,突出党的核心领导地位,发挥好领导核心作用,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进一步加强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

(二)完善党的领导,关键是理解党的领导权和执政权。中国百科全书对政党的定义是:“代表一定阶级阶层或集团的利益,旨在执掌或参与国家政权以实现其政纲的政治组织。”政党和政权是紧密联系的,政党的主要目的就是夺取政权和维护政权。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权和执政权的区分,既要从党作为领导党角度来分析,又要从党作为执政党角度来理解。政党的领导权是政党的政治权利,可视为公民政治权利的集合和延伸,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领导党,具备政党的一般普遍性的领导权意义,又有国家宪法规定党的领导地位的特殊含义。习近平任浙江省委书记时指出:“党委要把主要精力放在把方向、谋全局、议大事、管干部、抓人才上,集中力量抓好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重大问题”③习近平:《以执政能力建设为重点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政策瞭望》,2004年第8期。;党的领导“主要是把握方向,谋划全局、提出战略、制定政策,推动立法,营造良好环境”④习近平:《在全省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浙江省经济工作会议,2004年12月20日。。这些观点鲜明指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主要是对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进行政治上的领导,要从治国理政路线、方针、政策进行宏观领导,要从党管干部、选人用人和价值观上进行人事领导,以立法方式得以贯彻,以其政治权威使人信从。党的执政权是党的领导权的表现,是党通过国家机关内部的党员行使国家机关公共权力来实现的。党的执政权要通过法定程序将党所反映和集中的人民意志,以立法方式贯彻形成国家意志,以国家机关依法行使公权力得以实现党对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的领导。因此,充分认识党的领导权和执政权的区别,对于完善党的领导机制非常重要。

(三)完善党的领导,重点是要把握“全面”和“一切”。党的十九大报告对新时代加强党的领导作了新的阐述,在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问题上突出强调了“全面领导”和“领导一切”,揭示出新时代党的领导的两个重要特征。“全面领导”要求党的领导能够统筹全局、协调各方,是广度表征;“领导一切”要求党的领导能够贯彻到位,深入到底,是深度表征。重点把握住新时代党的领导的两个重要特征,才能将党的领导落到实处,才能保证党的领导坚实可靠。假若两个重要特征贯彻不到位,党的领导就有可能被虚化、泛化、表面化,党自身的组织能力就会遭受破坏,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就会下降。党的十九大审议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指出:“党必须按照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原则,在同级各种组织中发挥领导核心作用。”这一表述,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明确了努力方向,指明了实现路径。“全面领导”就要统揽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各领域工作,要求各组织党委、党组抓总工作;“领导一切”就要强化从中央到地方到基层、从党组织到领导干部到普通党员的调度统筹。

(四)完善党的领导,重要是将政党自信融入党的领导中。习近平同志指出:“当今世界,要说哪个政党、哪个国家、哪个民族能够自信的话,那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①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6年7月2日。这句话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取得历史和现实成就的准确概括,也是党高度自信的表现。坚持党的领导,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关键是更要坚定党能领导一切工作的政党自信。要将高度的政党自信融入党的领导中。没有政党自信,就没有应对新的历史特点伟大斗争的坚定信心,就没有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坚强决心,就没有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伟大梦想的责任担当,就没有推进党的建设伟大工程的政治气魄。政党自信来源于中国共产党的独特优势,即理论优势、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制度优势和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坚定政党自信,就要把五大优势充分融入党的领导中去,充分发挥党的领导作用。

(五)完善党的领导,基础是贯彻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打铁还需自身硬”,新时代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重在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的精神。全面从严治党是坚持党的领导的基础。从严治党既有党的自我管理,又有党的自我监督。体制机制完善执行到位,就能管好自己、管严自己,党在人民中的威望和权威才会坚实,党的领导权才会加强,公信力才会提升,党的领导才具备实施落实的条件。“在党和国家各项监督制度中,党内监督是第一位的,党内监督失灵,其他监督必然失效。”②王岐山:《开启新时代,踏上新征程》,《人民日报》2017年11月7日。作为执政党,自身监督失灵对执政基础的破坏是非常严重的。制度成了花架子空摆设,党不管党,党管不了党,党的领导就会脱实向虚、重于形式,党的领导权如海市蜃楼,无从谈起。

猜你喜欢

领导权党的领导政党
巴西主要政党党的标志概观
坚持党的领导
科技看百年
党的领导制度是居于统领地位的制度
乡村振兴公式 党的领导+双层经营+“三位一体”
葛兰西市民社会理论述要
葛兰西文化领导权思想对我国文化建设的启示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探析
伊索克拉底《泛希腊集会演说辞》中“领导权问题”矛盾论述出现的原因
国内外关于政党类型学的研究评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