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时代背景下广播电视媒体的价值取向
2018-07-13胡鹏
文/胡鹏
一、“喉舌”作用不可轻,坚持广播电视是党委政府和人民群众的“喉舌”观点不走样
任何状况下,广播电视媒体都必须站稳自己的脚跟,必须坚持“喉舌”属性不能改变,必须坚持党性原则不能混淆,为人民服务、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服务的方向不能动摇。
从广播电视的自然属性来看,它是现代化的生产精神产品的科学技术系统。再从其社会属性来看,它是社会主义的新闻舆论工具和宣传教育阵地。尽管它具有新闻、教育、娱乐、服务等多种功能,但传达重要政令、政策等的新闻功能始终是主要的、基本的,这也是新兴媒体与主流传统媒体(报纸、广播、电视等)无法比拟的。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占统治地位的政党,总要利用其掌握的广播电视和其他主流媒体宣传自己的主张,为其达到自己的目的服务。当今世界,所谓绝对客观、公正的大众媒体是不存在的。马克思在论述无产阶级报刊产生、发展的特点时,强调无产阶级报刊是工业革命的结果之一,使得“工人阶级有了更大的手段来占有精神力量这样的普遍社会力量”。列宁也曾指出:“报纸不仅是集体的宣传者和鼓动者,而且是集体的组织者”。正因为这样,我们的广播电视在任何时候都必须明确而又清醒地坚持党性原则,在政治上、思想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持把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方针、政策列为头等重大的任务。也正因为这样,广播电视这一宣传工具,只能由党和政府掌握,不能消弱或脱离这种掌握。这也是传统媒体的优势所在。
广播电视媒体的“喉舌”使命,最重要的是搞好宣传、反映、传播、沟通、鼓劲,突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主旋律,传达党和政府的声音,全面反映各族人民在探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的丰富实践,真实而又深刻地反映由于经济基础的变革,对上层建筑、意识形态、精神文化、传统观念、生产生活方式等等所带来的影响和冲击、发展、变化,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二、“有偿新闻”不能有,坚持把新闻的正确舆论导向摆在第一位的观点不动摇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闻舆论工作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都要作,要把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摆在第一位,始终绷紧导向这根弦,做到讲导向不含糊、抓导向不放松,任何时候都不动摇”。
广播电视是新闻传播媒体,作为新闻机构,它同生产、流通部门区别开来,主要是它所传播的大量是新闻和新闻性节目,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精神产品,传播出去是供广大受众“消费”的。这与物质消费截然不同,受众“消费”和享受的是全人类共同的信息资源,他们不应该也不必要花钱去买新闻。再说对广播电视传播的新闻和新闻性节目起决定作用的,并非一般的商品规律,而是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指导方针和工作原则。“有偿新闻”的出现,是对新闻规律的违背,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无法相容。
新闻信息行业是一种产业,但是这种产业和一般的产业有着本质的区别。它是上层建筑,具有强烈的政治性,担负着宣传、教育、指导等重要任务,对稳定社会、促进社会团结进步有着不可取代的作用。所以,新闻传播不能混同于商业性广告那样按价收费。抵制“有偿新闻”必须理直气壮地排除“钱稿之争”,必须遵循新闻规律,按照新闻价值来选稿用稿办节目。
诚然,具体问题应该具体分析。我们抵制“有偿新闻”,要分析认识它所产生的多方面原因,从理论、政策上认清新闻价值、商品价值及“有偿新闻”的区别,具体到目前各家新闻媒体所搞的“联办”“协办”“专栏”“专版”等等,应实事求是地看待其正面与负面,客观地处理好这些关系,不可以以偏概全,一棍子打死一大片。同时,要健全管理制度和约束机制,重视思想教育,促进领导干部作出表率、记者编辑洁身自律。
三、“创优”与“创收”两手抓,坚持把宣传放在系统工作首要和中心地位的观点不松懈
广播电视媒体的创优与创收,历来是两大主体任务,当然,这里所说的创优,它不仅仅只是创作精品(我们常说的参评作品),而是泛指稿件优质、节目优化。要求广播电视媒体以传播质量的优化作保证,把最好的精神食粮带给受众,争取最佳的社会效益。众所周知,广播电视的重装备、高投入与勤更新,决定了它事业建设上的经常性大额投入。作为边疆少数民族贫困地区,靠政府财力也很有限,于是,发挥自身优势,通过努力创收,来弥补财政拨款的不足,求得事业的发展和传播手段的完善,显得十分必要,因此,创收也就成了全体干部职工的共同责任。
既要创优,争取好的社会效益;又要创收,争取好的经济效益。这是新闻媒体长期面临的一对矛盾。但是,我们必须清楚地认识到,这二者切不可等同,更不可舍本求末颠倒主从关系。毛泽东同志在《矛盾论》中指出:“在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有许多矛盾存在,其中必有一种矛盾起着主要的、领导的、决定的作用。由于它的存在和发展,规定和影响其他矛盾的发展,这个矛盾就是主要矛盾”。我们站在广播电视的高塔之下,理应认识创优是主要矛盾,是主业;而创收则居于非主要方面,毕竟是“副业”。显然,那种对宣传工作疏于领导,懒得组织,轻于把关而把主要精力和心思放在抓经济收入上的做法是不可取的。
说到创优与创收都是广播电视系统采编译播、工程技术、行政后勤人员的共同责任,我们就应该从总体的指导上突出宣传这一主业,从力量的组织分配上达到各显其能。在把主要精力用到探索、研究、部署、检查、推动“创优”的同时,以足够的重视和力量,去抓好“创收”。文山广播电视台近年来在这方面作了大胆的尝试,并取得了显著成效。他们以“两台”(原文山人民广播电台和原文山电视台)合并为契机,探索创优与创收两条腿走路的路子,将公益性与经营性区分开来,实现资源的再组合和合理配置,将广播和电视的广告时段全部纳入广告信息中心统一经营,取消以前各个栏目均有分布的联办、协办时段。人力资源方面,实行合理分流,从事公益性节目(包括新闻、社教、文艺等专题板块节目)的部门不再布置创收任务,所需工作经费由台里全额提供,一心一意做好节目;将部分具有经营理念的人集中起来,专门从事广告营销等经营活动,也就是只管创收事宜,这样一来,就打破了之前互相竞价、互相压价的尴尬局面,经营创收秩序得以大大扭转,取得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丰收。
四、人才是决定因素,打造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硬、纪律严的广播电视队伍是关键
“媒体竞争关键是人才竞争,媒体优势核心是人才优势”。任何事业的发展壮大,人始终是最基础的、决定性的因素。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广播电视从无到有经历了几十年的起步、发展、繁荣、辉煌,新媒体已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扑面而来,站在新的转折点上,面对严峻的挑战,广播电视队伍如何才能适应融媒时代的需要,锻造人才势在必行。
首先,要坚持做到“四个不变”,即:坚持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人民服务的方向不变;坚持廉洁自律、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不变;勇于坚持真理、忠于客观事实的高尚品格不能变;遵守《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的自觉性不能变。
其次,广播电视机构的领导者,要努力为员工创造换脑筋和学本事涨“本钱”的机会,加强学习培训,更新思维观念,提高综合素养。这方面,近年来文山广播电视台的力度逐年加大,先后分期分批派出台班子和中层干部以及业务骨干到清华大学、浙江传媒学院、中国传媒大学等参加培训学习,通过学习总结,为广播电视节目的改革改版做出了积极的、有益的贡献。
再次,鼓励自学成才,采取送出去学与请进来教相结合,不断提高采编、制作、播音、配音技能,打造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先后引进先进发达地区应届大学毕业生,注入新鲜血液,促进新老结合。与此同时,建立严密的专业考核制度,激励员工出名和当杂家、行家。打破传统的分配机制,调动员工积极性。
总之,新的历史时期,无论是传统媒体单打独斗,还是与新兴媒体的融合发展,广播电视系统必须认清形势,明确任务,扬长避短,发挥优势,敢于担当,主动作为,更重要的是,必须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讲好中国故事、唱响中国声音、塑好中国形象、绽放中国风采,以更加突出的业绩担负起时代赋予广播电视的光荣使命和历史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