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人秀节目对大众设计意识的影响——从《梦想改造家》的节目设置谈起
2018-07-13潘涵曹晋赵雪珂
文/潘涵 曹晋 赵雪珂
《梦想改造家》聚焦有住房难题的家庭,并委托行业知名设计师在有限时间内利用有限资金进行空间改造,其干净利落的节目设置、循序渐进的节目剪辑和对比明晰的空间前后变化,让观众感受到了设计师的专业意识,包括环境意识、审美意识、生态意识、创新意识等;以解决实际问题来进行“现场教学”,使观众“观”有所得,提高了观众的设计审美和设计意识。节目组为场外观众开通了短信和微博互动平台,通过多种互动方式让更多观众参与其中,不仅刺激了观众积极参与节目的热情,拓宽了受众的范围,而且提高了节目的知名度。
一、细致入微的人性化设计传达
节目向受众传达了许多空间设计小妙招,以富有人文性、创新性、务实性的设计理念,从细节入手,以细致入微的人性化设计,让观众看到了居住空间设计的更多可能,拉近了节目和观众的心理距离。非专业人士对于家居行业的衍生产品知之甚少,设计师却拥有得天独厚的专业资源。观众通过每期70分钟的节目,跟随设计师收获了许多信息。以洗浴为例,一般洗浴方式有三种,盆浴、淋浴以及两者结合的方式。《梦想改造家》让我们看到还有一种洗浴方式:坐浴。坐浴以及相应的设备是专为身体不那么强健的老年人服务的。随着中国逐渐步入老龄化社会,像坐浴器这样服务于老年人的家居产品也会越来越多。
节目组邀请到的中国设计师梁建国、史南桥,日本设计师青山周平等在节目中都全力引导积极的价值观和设计观,为观众树立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促进了大众设计思想的转变。在一期节目中,设计师走访业主家庭,得知一台老电视机是家中老太太年轻时的嫁妆,因年久失修只能堆放在衣柜最下面。设计师在征得业主同意后利用老电视机外框结构将其设计成了一台生态鱼缸,乍一看还以为是老电视机在播放“海洋世界”。这样的旧物利用既延续了旧物在业主心中的情感记忆,还把一片绿色的生态气息带回了家。“物我相呼”的环境意识,就这样在温馨的气氛中传达给了观众。为了保障住户的身体健康,设计师也选择了更加安全的材质,比如不会引发铁锈、水垢的水管,家装完成后检测屋内甲醛含量是否在健康标准之下等。
节目中除装修效果外,装修成本是观众最关心的问题之一。大部分家庭在家装上想要尽量地节约成本,却不知在何处节约、如何节约。比如重新装修或把房子推倒重盖时,很多人都要买全新的砖瓦,反而增加开支。设计师们在节目里都会强调节约原则,比如梁建国老师的理念就是要物尽其用,用有限的预算装出令人满意的房子。他就地取材,用老房子的一砖一瓦一木来装修新房子,甚至用开裂的木材局部加固在新房子里,以保留老房子斑驳的历史记忆,极大地控制了装修成本。其次,业主往往会担心设计方和施工方不能站在业主的角度去思考装修成本的问题。然而不该省的地方就不能省,要按建筑设计规范来。比如下水和污水得分为两个系统,那就不能为了省钱偷工减料,造成以后的大麻烦。节目中的观众竞猜环节,邀请观众猜当期家装预算,最后由主持人公布结果,为大家提供了一个个可切实参考的案例。
除此之外,节目还分享了许多家装设计的小知识,比如用三合土取代混凝土,时间越久三合土越硬实,两百年后能达到花岗岩的硬度。屋顶用三合土,冬暖夏凉;S型曲线的槽板,让墙面变出很多功能来,可以挂上挂钩、雨伞等;在地面依次铺上轻质砖、混凝土、保温层、地暖、混凝土、自流坪、橡胶地板等,可以大大改善楼上楼下的隔音效果……设计师就保温、隔音、采光、通风、防水、防火以及“占天不占地”等普遍遵循的设计原则为观众进行了全方位的展示,有很好的普及效果。
二、直面群众最关心的空间挑战问题
如何对室内空间进行合理规划,并在原有面积上打造出更多实用空间,这对在寸土寸金的现代都市生活的人们来说,基本上是最普遍、最亟待解决的问题。节目选择了许多极富空间挑战性的家庭,以颠覆性的空间布局重置,传递了室内空间界面设计的构成意识。以日本建筑设计师青山周平为例,他因在节目里将一套“史上最小学区房”改造成功能齐全、舒适闲逸的“仙居”,登上了微博热搜榜,并很快被中国观众熟知。青山周平和妻子租住在北京南锣鼓巷的胡同里已有十几年,非常了解胡同文化里的空间文化,自家附近的胡同巷口也属于居民心理上家的范围,人们悠然自在地在户外聊天进行各种程度上的社交活动。多年来的胡同生活经历让青山周平的设计思想发生了改变,他坦承早期追求醒目、设计感很强的效果,但最近几年他慢慢趋向于更自然放松的,并能融入到周围环境的设计风格。这种设计风格通过镜头传递给观众,禅意颇深、明心见性。青山周平通过节目传递了自己的空间设计理念,并将未来极有可能实现的“共享空间”的概念传递给大家,如共享单车一样,共享经济也会在未来席卷建筑领域。
节目按照主持人在演播室演示改造家庭原貌、设计师探访改造家庭、演播室集思广益对模型进行分析、现场施工讲解、演播室讨论、屋主回屋验收改造成果的一系列流程,来剪辑一期完整的节目。在演播室内,主持人、嘉宾会拿出按比例缩小的固态房屋模型,和观众一起分析如何改造空间,这一环节让观众更清晰地了解到空间设计的核心价值在于解决问题。装修完成邀请业主回新家参观时,节目组全面展示空间环境,并通过电脑3D建模,多角度在屏幕上细节性地展示新的空间格局和形象,对比设计前后的鲜明变化,这种直观的展现方式,在视觉上对观众形成了强烈的震撼和惊喜。节目在细节处设疑也是其一大特点,比如在装修前期,只看到阁楼却看不到楼梯,主持人在现场发出疑问,嘉宾开玩笑地说搬一个梯子回来就行。在节目最后请屋主参观新家时,设计师才揭露了将楼梯藏于橱柜的隐形设计,借用这种创新设计来构成一个隐形互动,让观众一直持有悬念,直到最后设计师揭秘。直观的空间界面构成设计以及设计师本人传递的空间理念、对未来空间共享的设想,既应对了当下都市男女对美好生活的热切追求,也影响了观众对室内空间设计的理性意识。
三、呈现因时而变的空间需求
每个人对完美之家的定义都不相同,不同地域对居住形态的需求也不尽相同。因人而变、因时而变、因地而变,这是节目组通过一期期的节目向我们潜移默化传递出来的设计核心思想。业主生活在其中,建筑和家居就会反映出其生活方式。家不再只是一个概念,而是生活在其间的人本身的一部分。
节目组选择的都是当下社会中具有普遍代表性的家庭,有的是四世同堂的大团圆家庭,有的是追求时尚简约的年轻人家庭,有的是留存上百年的明清古建筑,有的是城市蜗居小家庭。每类家庭都折射了一部分人群,之后再围绕具体的家庭故事展开设计。前期设计师进入业主家互相交流的过程,让观众和建筑设计从业者都能了解不同人群的装修需要,展示普通人的居住问题如何通过设计来改变。比如,不同时代的房屋建筑与居住需求也是不同的。面对明代建筑屋主的设计求助,同济大学建筑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来增祥指出,北京四合院是根据当时人们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来建的,明朝时的房子与现代人的居住要求是不一样的。古旧建筑的修缮和改造往往比重盖一座房子还要昂贵,设计师更要小心慎重。
节目改版后从上海面向全国,走访了北京、杭州、武汉、可可西里等多个地方,从高楼大厦到小胡同,从现代都市到与世隔绝的大山区。各个地区的气候、环境、文化背景不同,住房要求也不同,但设计师都尽力保持每所房子独特的文化气息。室内设计的民族性与现代设计意识的融合、东方住宅室内设计的特点,都在这一场场的设计盛宴中展现得淋漓尽致。设计师在现场不断强调保护民族文化、古建筑文化,因为好的设计是更多地去挖掘这个地方的文化,将文化与生活合二为一。
四、结语
《梦想改造家》节目自2014年7月份播出后,至今已播出了四季,共计52个不同的委托方,52份设计方案。这样的节目只有受到重视,更多的设计人才才会涌入这个行业,让中国建筑设计走向繁荣,也让普通观众可以管中窥豹,提高大众的设计审美和设计意识。作为一档家装类真人秀节目,《梦想改造家》正带领观众走进一场颠覆性的变革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