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休闲观光苗圃规划设计探究

2018-07-13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学院210037

大众文艺 2018年19期
关键词:造景苗圃观光

(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学院210037)

一、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进入中高速发展的新常态,市场对苗木的需求趋于饱和,传统单一产业化的苗圃经营模式在新形势下面临极大的发展困境。因此,将我国传统苗圃业进行转型发展,与旅游业相结合,形成以苗木生产功能为主体,集休闲观光、娱乐活动、科普教育、科研展示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现代苗圃经营模式,是我国苗圃业的必然发展方向。但是,目前对休闲观光苗圃规划设计的研究尚处在起步阶段,缺乏科学合理的指导理论与方法。这导致休闲观光苗圃在规划建设中存在诸多问题:在功能定位上,为了利于生产采用成排单调的植物种植方式,造成景观空间的美感缺失;有的过度考虑了观光休闲功能,一味地追求造景,出现了城市公园景观化的趋势,忽视了苗圃的苗木生产功能及其特有的景观特色。为此,本文试着对休闲观光苗圃规划设计科学途径进行探究,以期对休闲观光苗圃规划设计提供有益的借鉴。

二、休闲观光苗圃的相关分析

1.休闲观光苗圃的概念

休闲观光苗圃就是在传统苗圃的基础之上,转换苗圃生产管理者的经营理念、改变其原本局限于生产苗木的经营模式,将生产、景观、观光、休闲、娱乐、科普、教育、研发、展示等功能融于一体,使苗圃在保持其生产功能的前提下,兼具城市中公园绿地的观光游览和休闲娱乐功能、植物园或专类园的科普教育和展示功能以及科研基地的实验研发功能,使原本的苗圃转型为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于一体的休闲观光苗圃。

2.休闲观光苗圃的特点和功能

休闲观光苗圃是传统苗圃根据自身发展需要和社会发展需求转型而成的一种新型苗圃经营形势,但它性质上仍旧属于园林苗圃用地,保持着传统苗圃的基本特征,依然是把生产作为主要功能。但是,休闲观光苗圃在保证苗圃生产性这一本质特点的同时,还将生产型绿地所特有的景观加以利用,并且在规划设计时有意识的加入游览、休闲、餐饮、住宿等旅游元素,再加上植物或苗木进行科普教育,使得其具有除基本的生产功能以外的观光游览、休闲娱乐、科普教育、科技展示等多种功能。

三、休闲观光苗圃规划设计的相关指导理论

1.景观生态学理论

景观生态学理论的“斑块-廊道-基质”模式可以有效指导休闲观光苗圃规划设计。休闲休憩区、苗木生产区等不同于用地周边自然环境和景观形态的非线性区域就是园内的“斑块”;水系、道路、防护林等呈线性或条带状的景观则是园内的“廊道”;而苗圃本身的自然环境就是“基质”。

2.AVC理论

AVC主要是由景观与旅游区域的“三力”组成,“三力”分别是吸引力(attraction)、生命力(vitality)和承载力(capacity),简称为AVC。AVC理论最早由刘滨谊在2002年6月提出,是致力于提高AVC三力的景观与旅游规划理论、依据与评判体系。休闲观光苗圃作为园林绿地中一种新型经营管理模式下的苗圃,其景观的规划设计自然也适应AVC理论的指导。

3.产业生态学理念

在农林业中应用产业生态学,能够从系统论的角度切入,利用跨学科的技术和方法将产品与服务之间的关系进行定量分析,从而得出结论以提高农林业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收入。

4.园林树木学理念

休闲观光苗圃中包括苗木的生产种植和植物的景观营造,也应根据园林树木学中的知识来科学合理的选择所生产的苗木树种和进行植物造景的树种。同时将其作为理论支撑来做好植物的养护与管理,做好植物的耐寒性、耐旱性、耐涝性、耐盐碱性等生态习性的研究,做好乔灌草的复层搭配模式以及色香味俱全且具有丰富季相变化的植物景观体验感提升。

5.植物造景美学理论

植物造景应该体现:生态美、季相美、线条美、空间美。充分发挥植物的多种作用。

6.景观游憩学理论

在对游憩节点进行布置的时候要考虑一下几点内容:游憩节点与周边空间在功能上的竞争与互补的关系;园内游憩节点的数量与所能容纳的游客量应彼此相适应;拟规划设计成游憩节点的地块内的自然环境条件更适合做保护还是开发;游憩节点与园内道路系统的彼此连接。

7.园林艺术设计理念

休闲观光苗圃在规划设计时,应该充分考虑园林艺术设计的理念,利用一些能够展现苗圃景观特色的小品或构筑物等,来强调休闲观光苗圃不同于其他园林绿地的特色之处,渲染烘托出苗圃特色景观的艺术氛围。

四、休闲观光苗圃规划设计方法

1.规划设计原则

休闲观光苗圃的规划设计应该遵循以下设计原则:因地制宜、协调发展、以人为本、特色鲜明、远近结合,紧随市场。

所递交的检测流程和结果报告要以书面形式展现,要求环境监测在日常工作中把责任内容分配到每个人身上,把审核制度分成三级:(1)原始采样审核制度;(2)分析原始记录审核制度;(3)报告审核制度。构建完成后,需加大监管审核力度。提高环境监测的质量,是当前环境监测机构的重点内容。环境监测的水平与科学化程度对环境监测质量有很大的影响,所以,要通过制度的约束来提高环境监测的质量。

2.规划设计主要内容

(1)总体规划布局

休闲观光苗圃按照相应的功能来进行划分区域可以分为:入口集散区、园艺展示区、苗木生产区、仓储生厂区、生态防护区、休闲娱乐区、科普教育区以及服务管理区。每个分区都应该做到特色鲜明,让游客流连忘返。

(2)道路规划设计

道路系统是休闲观光苗圃的骨架,它不仅具有交通引导作用,还具有空间划分、观景游览和竖向排水方面的功能。道路规划设计时,一般道路分为四个等级:一级道路用以连接各个功能区,布置成环路的形式避免走回头路;二级道路在一级道路的基础上连接每个主要景点,是每个景点中的主要道路;三级道路是只能步行的游览道路,是每个景点内的次要道路;四级道路则是一些抄近道和管理道路。其中,一级道路和二级道路可以人车共行且包含消防通道功能,以通达性为主,而三级和四级道路则是人行道路,以景观性为主。因此,在对休闲观光苗圃内的道路进行设计时,要将交通功能和景观视线共同考虑,以达到功能、景观两不误的目的。

(3)植物配置的模式

良好的植物配置能够用使休闲观光苗圃特色突出,空间宜人,并且能够形成不同层次的景观。植物是休闲观光苗圃中最主要的造景元素,利用植物可以进行景观营造、空间划分、生态防护、文化科普及市场交易。利用植物对景观进行规划设计时,要充分考虑植物的生长习性和形态特征,做到适地适树,形成季相变化丰富的四季景观;根据植物的高矮、冠形和是否为常绿树种来划分空间,形成各个开敞度不一的空间。常见的植物配置模式有:纯林式、疏林式、修剪式、对称式、主从式等等。

(4)休闲娱乐设施的设计

(5)地形地貌设计

休闲观光苗圃的占地面积一般都比较大、种植的苗木种类一般也都比较多,因此,园区基址范围内所出现的地形地貌也比较多样。地形主要包括自然地形和人工地形两大类。地形地貌在休闲观光苗圃的规划设计中可以起到分割区域、营造空间和创造景观的作用。根据划分出来的空间性质再进一步进行合适的功能分区与景观设计;不同的地形地貌有不同的环境条件,应本着适地适树和因地制宜的原则,根据环境条件选择合适的苗木树种。

(6)水体景观设计

水体有自然水体和人工水体之分,有造景、游乐、灌溉和消防用水之分,在休闲观光苗圃种对水体进行规划设计时,要充分考虑水体的位置、面积、形状和功能。在主要的景观区可以设置动态的水景或者大面积的水景以丰富景观、吸引游人;在专门的游乐活动区可以设置一些有水的游乐设施来增加游乐设施的趣味性,使更多的游人参与到游乐活动中来;在苗木种植区则必须考虑苗木的灌溉问题;所以水体在布置时,一定要有贯穿全园的概念。

(7)建筑与构筑物设计

休闲观光苗圃中的建筑主要分为两大类,景观建筑和功能建筑。景观建筑是指以造景为主,作为景观构筑物供人观赏的建筑;而功能建筑主要是指建筑内部具有实际使用性的建筑。这些休闲观光苗圃内的建筑在规划设计时除了要考虑其内部的功能与使用之外,还要在外观和构造上凸显休闲观光苗圃的特色,例如生态环保与田园风光,采用新型的绿色、生态、可持续的材料来构造建筑,使其在外观上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在内部使用上以循环利用为主体。

五、结论

传统苗圃向休闲观光苗圃的转型与发展,既保护当地生态环境和人文历史环境,又增加农户、企业等多方的经济收益,丰富城市居民的休闲生活,促进农业、林业、苗圃业和旅游业的共同发展,带动农村及周边地区的进步。其对农林业知识的科学普及,乡村和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也有重要意义。

由于我国的休闲观光苗圃业还处在一个初步阶段,相关的规划理论、指导思想和实际案例还非常有限,所以本文对于休闲观光苗圃的研究还有待深化。且本研究中涉及多个其他学科,由于本人对这些之前未涉及的学科领域缺少系统详尽的理解,导致各学科之间的融洽度还有待提升。

猜你喜欢

造景苗圃观光
手法、奇观与现代生活:胡雪岩故居的园林造景
风景园林绿化设计中植物造景与艺术手法研究
中国古典园林造景手法在私家花园设计中的应用
林业苗圃设计与苗圃管理分析
狠刹“移石造景”的歪风
车顶苗圃
我国商务观光的发展现状及前景
荡秋千
苗圃
坐小火车去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