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低年级合作自主探究式学习教学理念应用研究

2018-07-13于仙

炎黄地理 2018年4期
关键词:合作学习自主学习

摘 要:本文立足于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学习特点,研究合作自主探究式学习这一教学理念在实践教学中的应用,把握合作自主探究式学习对学生综合素质能力培养的意义,以学生的情感体验与价值观的形成为教学的最终目标,探究教师在合作自主探究式教学中的作用及其在实践教学中如何指导低学段学生进行合作自主探究式学习。

关键词:合作学习;低学段学生;自主学习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完成共同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它是一种开放性的学习过程,需要全体学生都参与。在现代教育的理念中,学习知识已不足以作为学生学习的目的,掌握学习方法、培养学习能力是学生实现自主学习的重要条件,在这其中教师所提供的思想“引流”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

1 低年级小学生学习特点

1.1“兴趣”是主导动力

在一至三年级,小学生参与的学习活动的直接动力以兴趣为主,这种以兴趣为动机的学习在整个学习过程中起主导作用,能否将学习活动坚持到最后,好奇心和新鲜感是持续吸引其学习的重要条件,通常低年级的学生会为了兴趣和好玩而参加活动,并带有尝试性的特点,并表现出不知疲倦、不计较胜负,易于得意忘形:而对于不感兴趣的活动,就不积极、不予理会。

1.2.兴趣易转移

低年级小学生兴趣广泛,脾性活泼,天真好动,对感兴趣的事情往往会全神贯注,但避免不了“三分钟热度”,比如:许多孩子喜欢多种多样的体育活动,并特别喜欢同老师一起活动,但兴趣不稳定,容易转移,对单一、重复性动作高的活动容易产生厌烦情绪。

1.3.注意力易于分散

低年级小学生普遍年龄大致在6—9岁不等,在这一年龄段无意注意较有意注意占优势,任何外界刺激的出现都可以分散他们的注意力。但其中,对于有兴趣的事物或对象,却能够进行长时间的集中注意。由此我们可以通过训练,培养其对学习的兴趣,努力将无意注意转化为有意注意。

2 合作自主探究式教学的意义

教学中合作、自主、探究、学习的教学方法开展,是素质教育全面落实的基础,在教学的三维目标中,情感体验与价值观是所有教学的根本目的,尤其是在低年级的小学生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正在发展与建立的阶段,培养人文情怀、提高科学创新及实践的能力,不但能够优化学生的学习方式,并且能够从提升学生心理建设的角度,开展的可行性方案的教学。这种教学理念和学习模式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发生巨大的变化。

2.1丰富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

在传统教学模式中,课堂中更多的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施予关系,很少能够体现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这在知识的获取层面上仅是体现了一对多的纵向脉络,在合作自主探究模式下的课堂中,以教师为主导,从一对多到多对多,不但增加了知识的获取层面,还能够进一步到多对一实现了知识的传播与反馈,使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不仅限于“线”,更够更加生动、立体、贴近生活。

2.2利于学生多样化学习模式的推进

在合作自主探究模式指导下的学习能够很好的让学生的思想交流互动,实现教师“引流”学生“互流”的良性循环,不但能够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还能够提升学生的交流沟通技巧,面对新的问题,在老师的有意的引导下,通过合作学习把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放在小组内讨论,寻找解决策略,并解决问题。在这过程中,学生不仅学会了知识,更培养了团队合作意识,学会听取他人意见,给予他人客观评价,使学生参与的量和质都得到了提高。

3 如何指导小学低年级学生进行合作自主探究式学习

3.1提取问题——“合作” 是中心

老师在教学时要注意从教材和生活的角度出发,发现有价值的问题。引导学生提出问题然后综合提炼出有意义、有价值的问题作为研究的内容。教师要诱导学生走出课堂,贴近生活,研究内容需要师生合作、生生合作。

3.2开展学习——“分工”要合理

开展探究性学习时学生自愿组合3一5人的兴趣小组,根据研究内容进行明确分工,实现小组活动和个人学习的互动。在满足学生追求交往、自由表达需要的同时活跃课堂的学习氛围,有效调动学生资源,实现班级内部的“帮扶”,让学生在学习中互动,在互动中启发,学会分享与合作,开展多样化的探究性学习,培养多方面的能力,启发和锻炼学生的思维。

3.3教师指导——“引流”是关键

在探究性学习中,教师首先应听取学生针对研究问题的见解,再以平等的角度和研究者的身份参与到学生的讨论当中。要创造让学生在相互影响中充分发展个性优势的条件,达到取人之长补己之短的效果。

在组织学生小组学习的基础上,提倡组内合作,组间竞争,效果明显优于单纯的竞争。这样不但激发了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还能够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团体协作意识,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在自主探究环节,教师是整个课堂的引路人,通过客观引导,让学生自主发现问题,主动探究问题的答案与知识的关联,提出主观意见进行交流互动,并以小組合作的形式合作学习。教师相当于是“控局人”,要恰好的把握问题的目标性,使问题的难度恰好控制在学生的潜在接受能力上,使学生在合作过程中能够产生通过小组努力共同完成目标的成就感,进而完成教学任务。

4 小结

低年级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注意力较容易分散,通过合作自主探究式学习一方面能够较多的加强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度,另一方面老师能够更好地和学生进行交流并及时发现问题。在这一学习模式中教师不再是“高高在上”的身份,而是和同学们一起做探索者、研究者,教师也可以在练习的过程中展开合作学习,在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基础上,组织小组辨别、讨论、交流,探索同一问题的不同解法,进而使教学目标高质高效的完成。

参考文献

[1] 如何指导小学生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李玉花,《教育革新》,2008(10):25-25

[2] 小学语文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实施,高秀英,《软件:教学》,2014(9):29-29

[3] 小学语文探究式学习策略的探讨,万红利,《读与写:上,下旬》,2015(20)

作者简介:

于仙,1994年出生,女,汉族,单位:辽宁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学生。

猜你喜欢

合作学习自主学习
高中化学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分析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
浅谈语文课堂阅读教学
推进合作学习激活中职英语教学研究
高中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研究
合作学习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翻转模式在“液压与气动”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体育教学中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践行少教多学,构建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