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理想信念教育中的“无为”与“无不为”

2018-07-13刘佩德邱美玲

高教学刊 2018年24期
关键词:无为信念理想

刘佩德 邱美玲

摘  要:理想信念教育是大学文化育人体系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素质育人的内在要求。在育人过程中要坚持继承与发展的理念,探索有效的育人方式,将文化体系建设落到实处。

关键词:理想;信念;无为;无不为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8)24-0087-03

Abstract: Ideal belief education is an important part i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cultural education system of universities, and it is also an internal requirement of quality education. During the teaching process, it is necessary to adhere to the concept of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exploring effective ways of teaching so as to implement the construction of cultural system.

Keywords: ideal;belief;do nothing; do everything

習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多次提出要在全社会中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毫无疑问,无论是在硝烟弥漫的战争年代,还是在歌舞升平的和平年代,无论是什么年龄阶段的人,都应该有理想信念。所谓理想,是指对未来的规划与设想;所谓信念,是指一直以来自己所坚持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对未来的规划和设想,要建立在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之上。没有正确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指导,也就不会有积极向上的、健康的、推动社会发展的人生规划,当然也就不能成就完美的人生。那么,如何开展理想信念教育?笔者认为,理想信念教育不能搞一刀切、一言堂,应当针对不同的受众阶层开展深入的教育。就高校而言,应当将理想信念教育与传统文化精髓结合起来,不仅针对学生,更应该发挥高校服务社会的职能,面向全社会普通民众开展全民教育,这就要求我们在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时做到“无为而无不为”。

一、“无为而无不为”的思想

老子在《道德经》第三十七章中说:“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一直以来人们理解老子的这一思想都认为是消极的、不作为的。随着学术研究方法的逐步深入,学术界也逐渐认识到了这一思想的可贵之处。

老子建构了一个由道统摄的世界,道是世界一切事物的根源,它产生了世界万物,又使世界万物在遵循道的前提下生生不息地运作,我们可以把道看作是世界的源动力。很明显,老子的这一思想有着《易经》“变”的理念。在老子看来,世界万物都是处在一个运动不息的、变化的过程中,而唯一不变的就是“道”,因为它是世界最本源的存在。面对纷繁多变的世界,人应当怎么做呢?老子说:“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三十七章)老子认为,要想了解道,就必须要消除人的欲望。在老子看来,欲望是使世界动荡不安的根本原因。人的欲望是无限的膨胀的,人与人之间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的混乱状态,根源就在于人的欲望的无限膨胀。所以,老子强调人要无欲。当然,这里所说的无欲也并非绝对的无欲。老子不否认矛盾的存在,用朴素的辩证法思想看待世界上的矛盾关系:“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後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第二章)这段话明确说明了矛盾的存在,但老子并没有提出消除矛盾,而是强调了“无为”的作用。当然,这里面有着神秘化的思想,但也不能掩盖老子思想的超前性。

综合来看,老子的无为实际上是要人减少自身的欲望,老子的无不为是要人无欲的基础上做到遵循事物发展的规律,即道,从而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做到真正的无所不为。

二、理想信念的重要性

2012年11月17日,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的讲话中说:“形象地说,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习总书记的这一比喻非常形象生动。在2016年7月1日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习总书记更为直接地指出:“‘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理想信念动摇是最危险的动摇,理想信念滑坡是最危险的滑坡。一个政党的衰落,往往从理想信念的丧失或缺失开始。我们党是否坚强有力,既要看全党在理想信念上是否坚定不移,更要看每一位党员在理想信念上是否坚定不移。”此后,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的纪念活动或会议上,不仅对全党,也对全国人民提出了坚定理想信念学习的重要性,号召我们向老一辈革命家、向先进典型学习他们坚定地信念、超人的毅力,学习他们为了真理不惜身命的奋斗精神。对于一个政党来说,诚如习总书记所说,“理想信念动摇是最危险的动摇,理想信念滑坡是最危险的滑坡。”而对于一个人来说,也必须坚定理想信念。

《左传》有言:“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三不朽。”这里所说的“立德”,是从自身与他人两个方面提出的要求。就自身而言,古人对人的人格修养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百家争鸣时期,无论是哪一家思想都对人自身人格的修养的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就他人而言,古人十分重视对后世的影响,这也体现出传统文化中深沉的厚生爱民意识。自身的人格修养要对后世起到影响,这也是“立德”中“立”字的内涵。

由此生发开来,人应当首先注重自身修养,并将自己好的做法应用到实际当中,一传十、十传百、百传千、千传万……,如此生生不息,起到教化全民的作用。

三、理想信念教育的展开

理想信念教育也属于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一个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甚至可以看作是影响全党、全民族兴衰存亡的关键,而正确理想信念又需要有科学的理论作为指导。有鉴于此,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说:“坚定的理想信念,必须建立在对马克思主义的深刻理解之上,建立在对历史规律的深刻把握之上。全党要深入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深入学习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不断提高马克思主义思想觉悟和理论水平,保持对远大理想和奋斗目标的清醒认知和执着追求。”当然,学习马克思主义思想并不是照抄照搬,而是学习马克思主义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这一点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的讲话中已经明确指出。学习的同时,也要创新。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治国理政思想都是在活学活用的基础上形成的,这里面又体现着一个“变”的理念。世界处在发展变化当中,人的观念和思想也应当适应世界的发展和变化而不断改进,这就涉及到一个继承和发展的问题。

中国的国情决定了我们的发展和改革必须要有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施行也必须具有中国特色。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经过多次的磨合与发展,最终形成了一套完全自主化的发展理念,中国国产党的奋斗史就是这一发展理念的试金石。无论是在什么年代,战争抑或是和平,我们从不缺乏对理想信念的执着追求。我们继承了先进的理念,发展出了一套属于自己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那么,面对日新月异的时代变迁,我们如何开展理想信念教育?笔者认为,总的原则应当是一以贯之、无为而无不为。所谓一以贯之,就是要坚持一直以来有中国特色的发展理念;所谓无为而无不为,就是要在无欲无争的基础上,坚持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理想。具体来讲,有以下几个要点:

(一)坚持“变”的理念

《易经》有言:“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在古人的思想中,天与地具有崇高的地位。古人认为,做人应当效仿天地不仅要具有生生不息地斗争精神,而且还要具有海纳百川般的宽广胸怀。整部《易经》就强调了一个字——变。自然界处在生生不息地变化中,人类历史和社会也处在一个生生不息的变化发展的过程之中。我们今天提倡理想信念教育,也应当有变的思想。现代的世界瞬息万变,信息化的发展,人类欲望的无限膨胀等等,一切都处在变化之中。在面对多变的世界的同时,人们非常容易丧失自身的理想信念,成为随波逐流的弄潮儿,最终失去自我。那么,我们如何抓住新时代孕育出的新人类?这就要求我们在教育中采用更为切合时代潮流的方式和方法。作为中国人,当然具有本民族的共性,这也就建立了共同教育的基础。但作为不同时代、不同年龄段的人,也带来了诸多不便。尤其是对现代的大学生而言,代沟无法避免,但作为传承文化的芳草地,大学应当具有比其他任何地方都突出的优势。我们在大学生中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必须结合多变的世界、多变的人性、多变的知识,用变得理念把握变化中的不变。

(二)坚持特色发展

纵观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史,我们自从接受马克思主义开始,就一直在探索如何将其应用到中国的建设当中。毫无疑问,马克思主义诞生于西方,我们不能照抄照搬;列宁主义诞生于俄国,我们也不能照抄照搬。作为两个世界发展史上的成功案例,它们当然存在合理之处。列宁主义的合理之处就是将马克思主义成功运用到俄国社会革命中,建立起了基于俄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国不同于俄国,更不同于西方。中国具有五千辉煌灿烂的文明,几千年来形成的文化环境影响了人的思想和社会的发展。如何既能接受先进思想,又能继承优秀传统文化精髓从而保持中国特色?是一直以来我们党坚持努力的大方向。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为我们指明了方向。

中国的建设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正确的理想信念也应当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基础之上的,要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方向。所谓中国化,一方面是指要学习马克思主义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另一方面是指要继承传统文化中的有益成分,保持民族性,振兴民族文化。

传统文化的魅力在于其强大的包容性。无论是在古代还是在现代,传统文化中的许多因素都值得我们继承与发展。比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各种场合的讲话中经常引用古语来讲道理。当然,传统文化有利亦弊,这就要求我们剥除其中不符合现代社会要求的成分,发扬好的因素。笔者认为,对于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应当与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与发展是两条平行线,在分離出有益的成分之后,就需要做合并处理,这也是我国一直以来所强调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深意所在。

就大学读而言,笔者认为应当建立文化教育系列课程。参照马哲、毛概、邓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治国理念的教育方法,构建独特的文化育人体系。这里面包含着两个方面的要求:一是加强对传统文化的教育。就泰州学院而言,据笔者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仅限于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学生,但也仅限于对于传统文化的简单概括。对于其他专业而言,则更多根据教师的专业特点,以开设公选课的方式进行,但通过笔者近两年开设公选课的实践,发现学生并非出于兴趣而是出于学业要求选修相关课程,而不管是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还是其他专业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了解非常匮乏。因此,笔者认为,应当建立健全传统文化教育体系,与马哲等课程同步进行,同时适时加强二者之间的共通共融,紧扣时代发展脉搏。二是加强特色文化教育。对大学本身而言,不同的学校受多方面因素影响,又具有不同的文化特色,尤其是对于地方院校而言,这种文化特色更多受到地域文化影响。以泰州为例,泰州是历史文化名城,历史上出现了许多有影响的教育家、思想家及文化名人,比如胡瑗、王艮、郑板桥等等,他们的思想在历史上产生了很大影响。泰州学院校风校训即是结合传统文化和泰州文化两方面的因素制定出来的,既反映了传统文化的教育要求,又体现出地方院校的特色文化,这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目前为止,学校还没有开设一门与泰州文化教育有关的课程。当然,特色教育还应当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保持政治上的先进性。

基于以上认识,笔者认为,理想信念教育应当更为鲜明地体现中国特色。作为传承与弘扬文化的一方净土,大学不仅要承担起文化育人的任务,更应该承担起文化传承与发展的重任。

(三)探索“去政治化”教育

在政治教育中谈论“去政治化”,有些滑稽可笑。所谓“政治化”,并非脱离政治。恰恰相反,而是在坚持政治性的前提下,探索如何将枯燥的政治教育转化为寓教于乐的文化教育。

《现代汉语大词典》给政治下的定义是:政府、政党、社会集团和个人在内政及国际关系方面的活动(区别于“经济”“文化”等)。很明显这是结合了现代意义上的政治的含义而写的定义,与中国古代对政治的界定大不相同。我们现在一般提及政治,就会与枯燥的理论阐释与解读相联系。但系统梳理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的讲话我们会发现“去政治化”的倾向。习总书从讲政治入手,强调了由理论学习到实践应用的重要性,在论述的过程中习总书记多次引用古语,用中国传统文化阐释理论问题。可以说,总书记用实际行动为我们解决了如何既要讲政治、又要弱化政治理论的枯燥乏味的问题。简单讲,就是将枯燥的政治理论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既强调政治理论的先进性,又突出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双线并行,最后达到相互融合、共同发展的目的。

对于过往的历史和未知的文明,人们往往充满了好奇,总想一探究竟。中国历史源远流长,曾经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明。对于既往的历史,我们应当抱着崇敬与自豪的心态积极学习传统文化,把握继承与发展的内涵。结合时代特色,把握时代脉搏,展开理想信念教育。我国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充分体现党的思想领导的先进性,突出理论支撑的重要性。在大学中开展政治教育,当然不能像在政府部门中开展政治教育一样过于政治化,而应当探索一条与大学文化精神相适应的教育路径。当然,这种教育路径应当将教师与学生都包括在内。而作为文化载体的特殊机构,文化教育应当与政治教育并驾齐驱,最终融为一体。这就要求我们既要探索政治教育中的文化因素,又要探索文化教育中的政治因素,恰當地将两者结合起来。

综上所述,理想信念教育关系民族发展、国家兴衰,而政治教育又是理想信念教育的基础,这背后又夹杂着文化教育。由此看来,理想信念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结合多方面因素共同架构一个符合中国特色的教育体系,探索长期教育的发展路径,充分发挥大学文化传承、教书育人、服务社会的功能,全面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参考文献:

[1]商雷,张蓓蓓.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机制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8(10).

[2]贾立平,董涵哲.大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研究[J].高教学刊,2018(08).

猜你喜欢

无为信念理想
理想之光,照亮前行之路
不灭的希望 永恒的信念——歌剧《徐福》一席谈
2021款理想ONE
理想
你是我的理想型
冠军赛鸽的信念(上)
围墙的信念
老子“无为”思想的价值研究
道家思想对当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信念无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