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此间悲欢

2018-07-13王璐瑶

炎黄地理 2018年4期
关键词:堂吉诃德哈姆莱特人文主义

王璐瑶

摘 要:哈姆莱特与堂吉诃德是世界文学中两个经典、永恒的形象,同时也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两个典型的人文主义人物形象。《哈姆莱特》和《堂吉诃德》作为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性著作,塑造了哈姆莱特和堂吉诃德这样的命中注定的悲剧形象,反映了那个时期人文主义知识分子的悲剧命运。本文将对二者的人文主义形象进行比较研究,从而进一步了解这两个代表性人物在文艺复兴时期大背景下的悲欢命运。

关键词:哈姆莱特;堂吉诃德;人文主义、悲剧

1 哈姆莱特与堂吉诃德人物形象概述

哈姆莱特是莎士比亚戏剧中的一个典型的悲剧角色。他是古代丹麦的皇家王子,出生在一个开明君主的宫廷,从小到大都受到人文主義的教育,一向认为人是“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是一个拥有远大的抱负和理想的模范青年。《哈姆莱特》主要讲述了主人公“为父复仇”的故事,哈姆莱特经历各种磨难,在与恶势力斗争中逐渐强大起来,从软弱到坚强,从犹豫到果断,终于手刃敌人,为父报仇。但却被奸人所害,结局令人惋惜。

堂吉诃德是一个十分典型的矛盾人物,他一生中做过很多令人费解的疯狂事情。在小说中,他是一个没有丰厚的经济基础,也没有太多朋友,生活十分单调的老式乡绅,整日沉迷于骑士小说中,梦想自己是一名勇敢的骑士,闯荡天涯,扶困济危,扫除世间不平。堂吉诃德先后一共三次出行,在出行的过程中,他做了很多不被人认可的、荒唐可笑的事情,把自己弄得遍体鳞伤,并险些丢了性命。直到生命要结束的那一刻,堂吉诃德才从疯狂中清醒,写下了自己的醒悟。

2 哈姆莱特与堂吉诃德人物形象之异同

哈姆莱特与堂吉诃德这两个人物是相似的,他们都是矛盾的综合体,众多元素集于一身使得他们身上存在着许多的共同点;但同时,他们又是十分不同的,都具有着鲜明的人物性格特征。

2.1哈姆莱特与堂吉诃德人物形象之同

哈姆莱特和堂吉诃德都是理想的追求者,他们特立独行,与现实格格不入,不被人们所理解。哈姆雷特是孤独的,他有挚爱的母亲,但母亲却背叛了父王;他有奥菲利亚,但是天真浪漫的奥不过是其父亲争权夺利的一枚棋子;他有朝臣和朋友,但是他们都忙于宫廷斗争,难有真心。相比于哈姆莱特,堂吉诃德的孤独似乎更加可悲。他的孤独来自于没有人能够真正地理解他的追求,也无法在理想生活中给予他精神上的慰藉和鼓励,因为他们都是生活在世俗世界中的人。正因如此,在精神追求穷途末路的时候,哈姆莱特和堂吉诃德都最终选择关闭心窗,不再试图与世俗进行沟通与和解,而是义无反顾地孤身前往自我的理想圣殿。

不仅如此,哈姆莱特和堂吉诃德都有疯狂的一面。小说中,这两位孤独的追求理想的斗士在同社会作斗争时,都不约而同地采用了“疯癫”的行为方式。堂吉诃德是对自己理想化中的“骑士精神”入迷而“疯癫”,他的“疯癫”让他的行为看起来总是异于旁人并显得不合世俗的可笑。而哈姆莱特的“疯癫”是装出来的,“疯癫”只是他在政治斗争中被迫为自己披上的保护面纱。

哈姆莱特与堂吉诃德都是具有人文主义思想的人,他们充满道德感和责任感,都对现实中的恶做出了激烈反应。正因如此,他们在捍卫生命的尊严不受恶俗践踏时,都表现出了一种非凡的胆识和勇气。

2.2哈姆莱特与堂吉诃德人物形象之异

在哈姆莱特和堂吉诃德的身上我们看到了特定时期人文主义者的悲剧。同时,二者身上也存在着许多不同之处。

2.2.1思想大于行动的人文主义者——哈姆莱特

哈姆莱特是一个典型的思想大于行动的人文主义者,他是思考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正因如此,哈姆莱特的为父复仇之路是颇为波折的,他潜心隐忍,顾虑很多,时常犹豫、怀疑、甚至退却;他性格软弱,本性的善良让他在复仇之路上遇到了很多阻碍,失去了很多机会。当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摆在哈姆莱特的面前,在巨大的使命面前,哈姆莱特虽然有行动的决心却不知如何行动,思想过多而行动延缓,于是哈姆莱特便发出了一个天问“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问题。”哈姆莱特行动的延缓,疯癫的语言反映了人文主义者在现实面前被无情、彻底击碎的悲剧。

2.2.2行动大于思想的人文主义者——堂吉诃德

堂吉诃德是永远行动大于思想的。在整部作品中处处是他的行动,他仅仅靠着一匹瘦小的马,一个破烂的盔甲和长矛,一个仆人就开始了他的骑士征程。他的行动和思想体现了人文主义精神。他是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作家心目中的理想人物,他熟知天文地理、关注妇女命运、追求理想的乌托邦社会,提出了“社会改革方案”,这些在某种程度上也体现了当时西班牙社会的进步。但是堂吉诃德注定是一个悲剧,为了实现所谓的社会理想最终差点丢了性命,这也是当时人文主义理想破灭的必然结果。

3 文艺复兴背景下哈姆莱特与堂吉诃德的悲剧命运

同样是具有矛盾性格的人物,文艺复兴时期的哈姆莱特与堂吉诃德的命运同样具有悲剧色彩。

哈姆莱特作为时代精神的新人,其悲剧源自政治阶级以及新旧思想力量的悬殊对比——即是他的人文主义思想及封建思想的激烈碰撞。人文主义者们不是政治家,而是理想家,他们胸怀远大,目标纯正,坚持理想信念,意志坚定。在一个和自己的理想信念相背的社会里,“生存还是死亡”,是一个难以抉择的人生命题,流露出人文主义者对死亡的困惑与思考,这也是人文主义理想者所面临的无奈和不幸。

如果说哈姆莱特的悲剧源自他本身的犹豫不决的话,那么,相比之下,堂吉诃德却是一个坚定地为理想献身的大无畏者。这个人文主义者的勇士的悲剧在于他为了行侠,把风车当作巨人,把酒囊当作怪兽的荒唐。逗笑之余,他高尚的理想与执着的行为令人心碎。人文主义者所执追求的所谓的高尚理想与时代需要相脱节,成为了堂吉诃德人生悲剧的主要原因。

4 结语

在哈姆莱特和堂吉诃德身上,我们看到了特定时期人文主义者的悲剧和时代的悲剧。二者以其各自的方式诠释了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知识分子的命运,在文学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对世界文学史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猜你喜欢

堂吉诃德哈姆莱特人文主义
歌德与别林斯基关于哈姆莱特“延宕”观点的辩析
《哈姆莱特》探究阅读
《哈姆莱特》探究阅读
参考答案
西班牙语文学与学生语言能力与综合素质培养
人格权位置之合理性分析
人文主义视野下的高职教育研究
堂吉诃德之性格内蕴析论
中企走出去不妨学一学“堂吉诃德”(观察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