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将功能性训练引入高校公共体育田径课程的理论研究

2018-07-13蔡明珊

体育风尚 2018年7期
关键词:功能性训练公共体育

蔡明珊

摘要:本研究采用访谈调查法和文献资料法等研究方法,将功能性训练引入高校公共体育田径课程中进行理论分析。通过调查和分析目前我国高校公共体育田径课程的开展现状,力求利用功能性训练提高学生的田径成绩和身体运动的功能性,继而提高学生对田径选项课的热度。研究总结,功能性训练引入高校公共体育田径课程中的课程模式比传统的田径课程模式更具优势。

关键词:功能性训练;高校田径;公共体育;田径课程

功能性训练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训练体系,源于运动康复的领域,其目的包括提高身体运动的功能性,建立高效的动作模式,能够使训练者在训练过程中感觉到轻松和享受,保证了训练过程中的安全性[1]。因此,将功能性训练引入高校公共体育田径课程中,降低了课程的危险系数,提高学生自身的运动能力,继而提高田径成绩。并使更多的学生喜欢田径课,改变以往对田径课枯燥乏味、无趣的想法。

一、我国高校公共体育田径课程开展的现状和问题

(一)我国高校公共体育田径课程开展的现状

田径课程在我国高校体育课程中处于弱势地位。随着其他新兴课程的出现,田径课程显得相对落后,甚至有些学校因为没有学生选择田径课而无法开课。高校田径课程的教材与教学方法已不适合当代学生所需,一些学校应用的竞技体育教学模式也不适于学生上课,因此導致田径课程在高校体育教学中持续受到冷落。

(二)我国高校公共体育田径课程在开展中出现的问题

通过访谈与问卷调查得知,学生不喜爱田径课的主要原因是田径课程在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方面都呈现百年不变的情形。教师秉承传统的教学模式,课程中的练习密度和负荷过大,并缺乏新颖性和趣味性,学生因此对田径课产生畏惧与厌烦[2]。

二、功能性训练的概念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功能性训练的相关概念

功能性训练是近几年从美国开始发展起来的训练体系,从运动医学的康复领域最先发展起来。美国体能康复大师Grey cook在《身体功能性与训练》中提到,功能性训练在康复领域的应用中,是对患者设计一系列的动作进行功能康复。

(二)功能性训练在国外的研究现状

从近几年对功能性训练领域的研究发现,国外有很多研究专家和研究机构对功能性训练的特点、内容,还有训练领域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和界定。Michael Boyle提出功能性训练是提高自身稳定性的、多平面的动作练习。

(三)功能性训练在国内的研究现状

国内一些功能性训练领域的研究专家认为功能性训练是强调多平面、多维度的训练模式,避免了单一性的动作练习,加大动作完成的效率性。李丹阳[6]等通过在功能性训练领域的研究,提出功能性训练能够提高运动员动作完成的经济性和高效性。

三、功能性训练与传统田径课程相结合的分析

(一)传统田径课程模式的分析

传统的田径课程模式缺乏趣味性、娱乐性、灵活性,教学过程显现死板化,且课程的开展难以使学生建立上课积极性。从教学环境、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等方面分析。

1.教学环境多选择室外田径场,部分学生以不想晒太阳为由消极上课,这样的情况导致教师与学生的待课态度出现改变,最后使课程的质量变差。田径课遇雨天时,由于室外场地的原因,导致课程无法正常进行,继而影响学生的学习进度。

2.教学内容方面,传统体育课程中教师多以完成期末考试为目标去开展课程。一些教师在每一节课都插入体育游戏,学生出现厌烦,课程的趣味性渐渐消失。

3.教学方法方面,教师重教轻学,忽略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失去学习的主动性,出现厌学情绪。由于田径课程的练习密度和练习负荷相对较大,使学生出现体能不易恢复的情况,导致课程难以高质量地完成。

(二)高校公共体育田径课程中引入功能性训练的优势分析

在功能性训练引入竞技体育的研究中,功能性训练是以功能性发展为基础,为建立更高、更好的训练任务打下基础,很好地提高了运动员的训练水平、运动成绩和身体运动的功能性,并减少了运动员受伤的概率。

(三)在传统田径课程中引入功能性训练的课程模式

功能性训练的训练任务可以选择在室外进行,也可以选择在室内进行,所以在雨天时同样可以通过引入功能性训练进行田径学习。功能性训练追求动作的链式化,对动作的学习与完成有针对性的提高。在田径课程的设计上,也可以利用其针对性的功能作出课程方案。

四、总结

在高校公共体育田径课程中引入功能性训练,通过理论研究的分析,得出以下总结:

(一)提高学生的身体运动能力和田径成绩。在传统田径课程的基础上,引入功能性训练,设计合理的课程计划,能够高效性地提高学生的运动能力和运动水平,并提高学生的田径成绩。

(二)提高高校公共体育田径课的质量。功能性训练在实施结束后能够使学生快速恢复身体机能,学生不会因为练习密度的加大而感到疲劳,所以能够帮助教师顺利地完成教学目标,使田径课变得高质量。

(三)消除传统田径课程的乏味性,增加趣味性。功能性训练的新颖性和器材的新兴化,能够使学生积极主动去学习田径,提高学生选择田径课程的积极性。

(四)降低田径课程的危险系数。功能性训练的安全性降低了学生的受伤率,并提高课程开展的顺利性。

参考文献:

[1]许庆超.功能性训练对标枪二级运动员最后用力技术影响的实验研究[D].武汉体育学院,2016.

[2]袁振博.普通高校田径选项课与健康体适能理论相结合的理论探讨[D].曲阜师范大学,2013.

猜你喜欢

功能性训练公共体育
幼儿运动功能性训练效果研究
功能性训练在武术基本功训练中的结合与应用探讨
系统论视角下的运动链、链反应及功能性训练再认识
民族高校公共体育教育现状与对策研究
推陈出新:谈功能性训练在中学体育教学当中的应用有效性分析
云南省普通高等学校公共体育课程发展swot分析
浅析冰球运动员体能训练方法
海口市秀英区公共体育服务现状的调查研究
功能性训练对网球正手击球动作影响的理论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