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形势下如何深化水污染防治工作与管理转型

2018-07-13陈国敏辛凯灵

炎黄地理 2018年4期
关键词:治理

陈国敏 辛凯灵

摘 要:随着当前社会经济形式的不断变化,水污染治理工作也面临着一定的转型,在新的发展阶段,如何做好水污染防治工作,使其能够有效满足新形势下的发展需求,值得人们深入研究。基于此,文章就新形势下,水污染防治工作与管理转型展开了详细探讨,希望能对实际污水防治工发展带来一定帮助。

关键词:水污染防治;管理转型;治理

前言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水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当前,水环境发展及问题解决成为新形势下水污染防治工作的重点。国内水污染防治需要结合时代发展特征,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加快推进战略管理转型,促进经济发展与环境发展相协调,建立生态文明的制度体系。

1 实现发展与保护的统一

(1)随着当前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水体污染物排放数量也在持续增多,相应的污水处理率也得到了明显的提升。截止12年,污水处理率已上升到84.9%,COD的排放量也下降了17.9%。虽然近两年国家整体经济发展形势仍比较好,但由于发展模式相对粗放,整体技术水平有待提高,产业布局与结构还存在明显的不合理情况,实际生产与生活给环境带来的压力仍比较大,还有一些污染问题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处理,最终使得国内很多地区都存在较为严重的环境问题,这也是导致水環境问题的主要原因。

(2)在未来几年内,国内工业化瘀城镇化仍呈现较快的发展模式,随着城镇人口的持续增加,相应的各个方面的用水量也会逐年上涨,因此所产生的水污染问题也将日趋严重。

(3)不同种类污染源排放量的持续增加也是影响国内水环境的重要原因。所以,要在当前的经济发展中,推动国内工业、农业、城市化等不断向前发展,从而有效减少各类污染物排放。例如,在工业化发展中,为了实现工业的科学可持续发展,促进工业发展与人口相协调,一定要对原有的工业发展进行升级改造。另外,在城市化建设中,要全面的控制城市人口增长,减少人口增长过快给环境带来的压力,确保城镇化发展与人口环境相协调。

(4)为了实现发展与保护的统一,首先要深入了解环境质量反退化制度。在经济发展的同时,要减少对环境的影响。例如,在经济发展阶段,可以建立水环境监测机制,控制水污染排放量,对排放超标的要进行给予严格惩罚。再者,还要加强对资源需求方面的管理。结合实际资源供应确定最后的资源需求,控制水资源用量和污水排放量,从而对水资源进行有效的管理。在控制节水总量期间,要完善节水统计制度,建立节水审核机制,并做好相应的责任落实。在控制水体污染物方面,要全面控制各单位水污染排放总量,有关部门要做好水资源论证、审批、评价等方面的工作,针对局部用水要进行综合性探究,真正落实污水治理的目标。

2 确保防御与治理相结合

在对水污染问题进行防治期间,要结合水环境问题进行考虑,弄清水资源给人类生活及生产方面带来的影响。治理水污染问题期间,还要规定相应的期限,力争在一定期限内实现水污染的防御治理。然后以预防为主,结合水生态系统完整性的要求做好污水综合治理工作。

3 坚持节水和治理相统一

水污染防治作为一项系统的工程,要制定严格的治污路线,同时按照节水治污的原则制定相应的防治战略,合理构建水污染防治、水资源管理、水生态保护的格局。在管理途径上,要将节水与治污并行;在管理机制与体制建设中,要实行部门联合,统筹协作的方式进行污水管理。

在水污染防治期间,要将改善水质为主要目标,同时减少污水总量与增加量。其一,将水总量作为分母,通过水循环利用、节约用水、提高水涵养力等方面增加实际水量。针对城市及工业用水,要改变原来的发展战略,按照节流优先的原则进行城市可持续用水;针对农业用水方面,改变传统的粗放型灌溉用水为现代化的灌溉模式,做好高效节水;再者,将区域排放作为分子,减少污染物排放,将城市、农业、工业方面的污染防治相结合,努力控制污染排放总量。

4 实现江河与城市水的统一

针对大江大河方面的水污染治理,要在原有的污水治理基础上,逐渐消灭劣质的河流段。同时遵照当前的污水防治规划,做好水质考核问责,抓住关键节点城市支流,对其进行单元格控制管理。针对污水比较严重的水体,要综合各种污水治理措施,并建立长效的污水管理机制,做好污水处理。在管理方面:一,掌握水体污染情况与具体的考核机制;二,了解城镇化期间,城市河流水环境要求,避免出现先污染后治理的情况;三,做好城市水环境信息管理并建立相应的监督机制,确保大众能对污水治理工作进行有效监督;四,建立相应的城市污水综合处理规范与整治技术,合理指导小地方开展城市污水治理与环境保护工作,确保城市河流水环境得到有效治理。

5 妥善处理政府与市场关系

政府在环境保护中具有重要的责任,因此在污水防治期间,政府应建立相应环境审计制度与责任机制,将环境质量量化处理,同时做好相应的职责落实,推进环境保护工作全面实施。

企事业作为污染防治的重要力量,要严格落实各项要求,确保污染达标与责任落实。企事业单位及生产经营部门应主动向环保部门与社会公开自身的环境信息,进而建立良好的监督环境。另外,还可以建立公众监督、舆论监督等环境监测体系,将排污指数公布于众,从而实现对排污的全面控制。此外,还需要借助财政、收费、税收、信贷等建立长效的市场机制,做好污水处理方面的基础工作。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国家经济的不断发展,其产生的环境问题也越来越严重,例如工业化发展造成的水体污染等。这种系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发展模式,当下已不能满足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要求。因此在发展建设的同时,要做好污水防治工作,避免水体污染情况更加严重,进而对生态环境造成进一步的破坏,不利于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执行。另外,在新时期,除了要做好污水防治工作外,还要做好战略管理转型,确保其适于当前的时代发展,使国内污水得到合理化治理。

参考文献

[1] 吴舜泽,徐敏,马乐宽,张涛. 新形势下如何深化水污染防治工作与管理转型[J]. 环境保护,2014,42(11):35-38.

[2] 吴舜泽,徐敏,王东,马乐宽,张涛. 水污染防治与环境管理战略转型[J]. 环境影响评价,2014(03):8-11.

[3] 陈强. 怎样深化水污染防治工作与管理[J]. 绿色环保建材,2017(01):147.

猜你喜欢

治理
水电站机械设备隐患排查治理
实现“制度+科技+文化”的有机结合
中国各地区主要空气污染物结构的因子分析
社会参与美国社区学院治理及对中国应用型本科高校治理的启示
关于治理潮州市区流动摊贩占道经营问题的思考
浅析网络舆情治理
数据+舆情:南方报业创新转型提高服务能力的探索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治理分析
治理视角下独立学院的章程建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