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耕地质量等别年度监测评价工作的意义及成果应用价值

2018-07-13黄必曲周真波

炎黄地理 2018年4期
关键词:耕地

黄必曲 周真波

摘 要:耕地是珍贵而有限的自然资源,也是粮食安全的重要保障和前提。进行耕地动态监测评价对于提高我国耕地质量、指导耕地管理、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文章主要针对耕地质量年度监测评价评价工作的意义和应用来分析。

关键词:耕地;耕地监测评价;意义和应用价值

耕地是珍贵而有限的自然资源,也是粮食安全的重要保障和前提。目前耕地面积整体日益减少,不合理利用引起的耕地水土流失、土壤退化和土壤污染现象日益严重。耕地质量问题如果得不到及时解决,不仅会威胁到国家粮食安全,还会影响到生态环境和人类生存条件。

因此,掌握不同区域、不同利用方式下耕地质量的变化特征与规律,进行耕地质量的长期监测、评价与预警,对于提高我国耕地质量、指导耕地管理、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

1 耕地质量年度监测评价工作的意义

耕地质量年度监测评价工作主要是通过监测非突变因素对耕地质量等别的影响,分析耕地质量等别的变化趋势,从而实现耕地质量等别的动态监测,为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耕地数量管控、质量管理和生态管护的有关要求,进一步丰富耕地保护内涵,提升耕地保护水平,全面加强耕地质量建设与管理工作提供依据。

1.1 耕地质量年度监测是提升耕地质量,保障耕地永续利用的基础

通过长期的耕地质量监测,可以掌握耕地质量渐变的规律与特征,较好地预测一定时期内耕地质量变化方向与变化程度,然后结合作物生产发育要求进行科学调控,从而避免耕地退化,实现耕地质量的维持和提高,保障耕地资源的永续利用。同时可以提早发现耕地质量退化的潜在威胁,并总结出耕地质量退化的原因,并根据退化原因有针对性得进行土壤改良,提高耕地质量。

1.2 耕地质量年度监测是提高耕地产出效益,保障粮食生产安全的关键

通过对耕地质量连续的年度监测,可以详细了解监测区域监测地块的自然条件现状,如坡度,土壤质地,灌溉条件,有效土层厚度等,同时还可以通过监测化验对比土壤有机质及土壤酸碱度的历年变化,掌握耕地质量的渐变规律,然后可以根据影响地块的主要限制因素以及作物的生长习性,科学合理优化种植结构,针对性的使用科学技术手段,提高作物产量,科学管理作物生长。另外,可以根据渐变类型区域因地制宜地指导农民科学施肥、做好耕地培肥改良、开展农业结构调整,如沙化型区域内耕地可以选择种植高潜力作物,如红薯等;在盐化碱化型的区域内应当选择耐盐性作物种植,如海水稻等。同时可以及时掌握耕地质量,对耕地质量进行针对性养护,提高耕地的产出效益,提高农户收入水平,保障粮食生产安全。

1.3 耕地质量年度监测是预防和治理土壤污染的前提

只有通过耕地质量年度监测,预先在疑似污染的、工业集中分布的、耕作活动频繁的、工业生活排污的河流两旁的耕地地块上布设监测样点并根据连年的静态及动态监测,纵向及横向对比分析区域内的土壤重金属的含量变化情况,了解耕地地块的土壤重金属含量的变化趋势及土壤健康状态,才能更好地预防和治理土壤污染。

2 耕地质量监测成果的应用价值

2.1 应用于局部耕地土壤的改良护理

通过对耕地等别渐变情况的分析,确定耕地等别渐变类型和耕地等别渐变主导因素,对区域内耕地质量变化情况有充分的了解,在了解区域内耕地变化情况的基础上,提供改善耕地质量的方法和建议,如需改良沙化型区域内的沙土,应深施有机肥,且沙土地宜用牛粪、猪粪等冷性肥料做基肥;如瘠薄粘土的改良则需要掺入适量河沙,改良土壤结构及粘性;对使用高度集约化的耕地进行休养退耕护理,改善耕地的质量。

2.2 应用于耕地污染治理

实施耕地污染状况年度监测,可以较好掌握耕地质量状况,实施土壤污染控制防治和质量管理。年度污染监测评价根据污染源的分布和传播机理进行监测单元布设,然后得出监测单元的污染超标金属值,并可以根据对应值来选择合适的土壤修复方式和作物种植。如在重金属污染严重的酸性土壤上,可以施用石灰等碱性物质,提高土壤的酸碱度,降低重金属的溶解性,从而有效降低植物体的重金属浓度。在镉(Cr)污染比较严重的区域,在作物种植的选择上,就应该选择种植水稻、玉米而不是选择种植菠菜、大豆和小麦等吸镉量多的作物。

2.3 应用于土地整治规划

通過耕地质量等别年度监测,可比较不同监控区域的单产和总产潜力,同时通过监测的实地调查,可以比较直观了解坡度,土壤质地,有效土层厚度等自然条件,通过指标化验,也可以发现有机质含量及土壤酸碱度的含量指标。土地整治规划可以通过监测的数据,有目的性的选择土地整治潜力大的区域进行政策倾斜,加大这部分地区土地整治及改造力度,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

2.4 应用于土地规划

通过耕地质量年度监测,摸清了农用地综合生产能力及其分布,了解了监控渐变区域的地质条件、生态条件以及重金属含量等,为确定耕地保护区域、粮食主生产功能区以及土地整理等区域的划定提供依据,为永久基本划定和耕地补划工作奠定基础。

如对于监控区内土地肥沃,地力优良的可调整耕地也可以考虑划入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区;重金属超标比较严重的区域,就不应该划入基本农田保护区;或者对于污染较为严重的监测区域,尽可能调整其规划用途。

2.5 应用于耕地质量相关的科学研究

通过耕地质量等别监测评价,可以发现现有使用存在问题的图斑参数;如地块田面坡度大于地形坡度、部分水田灌溉条件出现3级、4级情况,部分旱地排水条件出现4级等情况;以及光温/气候潜力指数和经济及利用系数使用不合理的问题。针对这种情况可以及时对异常参数过行研究论证,并及时更正不整理的分等参数。另外,通过常规化的耕地质量等别监测评价,可以监测历年的土壤数据,建立详尽的土壤监测数字档案,为多个部门提供数据参考,提升区域土壤研究水平。

作者简介:

黄必曲(1989-),男,广东湛江人,研究方向: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耕地质量等别年度更新评价、耕地年度监测评价、基准地价、基准房价等。

周真波(1986-),男,广东揭阳人,房地产估价师和土地估价师,研究方向:耕地质量等别年度更新评价、耕地年度监测评价、土地估价、地价动态监测等。

猜你喜欢

耕地
我国将加快制定耕地保护法
坚决落实耕地保护“军令状” 牢牢掌握粮食安全主动权
推进耕地占补平衡制度改革的探索与思考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坚决制止耕地“非农化”行为的通知》
基于质量提升的规划期内县域耕地产能占补平衡潜力评价研究
浙江:加强耕地保护和改进占补平衡
我国严禁擅自填湖“造耕地”
耕地占补平衡要不降质不减量
我国首次将耕地分等定级
吃饭问题二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