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专题”校本研修的途径和策略探索

2018-07-13张明行

基础教育论坛·上旬 2018年6期
关键词:微专题校本研修

张明行

摘 要:校本研修是立足学校课程和整体规划的需要,由学校发起组织,满足教师个体工作需要的校内培训制度,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紧扣“实在、实际、实效”的要旨,实实在在促进学校与教师的发展,这样的校本研修是有生命力的。文章结合农村学校“微专题”研修实践,探讨了留心日常小现象、探索研训小策略、积累研究小案例的校本研修途径与策略。

关键词:校本研修;微专题;途径策略

由于存在着城乡的差别、师资力量的差异、学生素质的不同、教育设施的优劣,校本研修要根据实际立足本校。开展“微专题”校本研修就是以问题引领,以小专题分步推进,既注重解决了实际问题,总结了经验,又立足于教师专业发展,拓展了教育视野,提升了理论素养。这样以校为本、以生为主,从学校实际出发,寻找研究的问题,在学生中发现小问题、小疑惑、小现象,从小处着手,才有针对性,才能取得实效。

一、留心日常小现象

1. 留心观察小现象

教师工作的场所是学校,服务的对象是学生。学生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应该在教师的观察之中。但是,一些细微的、隐形的现象,就需要教师亲近学生,细心观察这些小现象,并及时记录下来,做学生的知心人。

2. 集中分析小现象

同样一个问题,可能会被不同的教师发现;同一名学生,在不同教师的眼中,可能有不同的问题。因此,应该把教师记录的这些小现象集中起来进行分析、梳理,找出这些小现象的本质属性,以及彼此之间的联系,筛选出一些共性的、普遍存在的,或典型的、值得研究的小现象,形成一个主题,按年级反馈给每位教师。

3. 反馈思考小策略

小现象反馈到教师的手中后,要想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得想出办法来。有些问题可能需要不同的办法去各个击破,这样教师就会自然而然地想出很多种办法。这些办法就是解决问题的小策略,策略是可以实现目标的方案集合。

二、探索研训小策略

1. 针对小现象,征集小策略

收集的小现象是多方面、多层次、多角度的,梳理、筛选后也要分批、分层反馈给教师。教师要根据一个或两个,甚至多个小现象,想出多种解决问题的办法,征集表如下表所示。

2. 集中小策略,形成策略库

刚征集来的策略是无序的、杂乱的,需要整理和分类。将不同教师对于同一问题的解决策略集中起来进行归类,这样一种现象就有诸多解决办法,学校经过选择、加工,就形成了策略群,就会有自己的教育教学策略库。

3. 反馈小策略,解决小现象

学校要根据培训的目的要求,分步骤、分层次、分年级将这些小现象带着策略群反馈给各年级的教师,各年级组成一个小集体,按照小现象选择相应的办法,通过以下问题来解决:(1)为什么会出现此种现象?(2)利用小策略怎样解决这一小现象?(3)有何成效?(4)有什么新问题存在?这样解决就更实效,更有培训价值。

三、积累研究小案例

1. 研究时形成小课题

教师在研究时,纵向上要与学校校本研修的大主题一致,围绕学校的大课题分出子课题,根据反馈的小现象立出小课题;横向上要围绕主题,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水平,结合发现的小现象,层层推进并加以研究。但是,这些小现象并不是一次就能解决的,需要分批、分层进行,有必要的还需要循环研究,做到人人有课题、个个有研究、时时出成果。

2. 解决中积累小案例

教师在平时利用小策略解决小问题时,要积累一些小案例、小故事,并记录下来,形成案例册、故事林、经验集等,定期上交学校,学校再进行整理,组织交流学习,这也是一个培训的过程。探索、思考学生数学知识丰盈的策略,以期最终达到为学生提供一个更为广阔的平台,去探索数学、探索世界的育人目的。

3. 交流后共享资源

将交流后值得学习的经验进行推广,如创建班级博客,让学生跟贴;创建班级QQ群,让学生聊天;利用手机創作短信;写“循环日记”,循环日记要求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大家轮流写。

总之,校本研修要从身边做起,从小处着手,从留心日常小现象到探索研训小策略,再到积累研究小案例。这样的“微专题”研修能够充分激发教师的参与热情,使得校本培训建立在“温度”的基础上,拓展一定的广度,挖掘一定的深度,这样有利于培养、打造一支骨干教师队伍。

基金项目:浙江省规划课题——农村学校“微专题”校本研修的研究(017SC260)。

参考文献:

[1]韩新利. 创新校本研训方法 引领学校内涵发展[J]. 中国教育学刊,2012(S2).

猜你喜欢

微专题校本研修
化学“微专题”复习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小学教师基本科研素质现状及其发展对策研究
基于分享 孕育成长
技术支持的农村教师专业发展
开展校本研修促进教师自在成长研究
生长素作用两重性的微专题突破郭又来
高考语文复习微专题设计的原则
最美“乡下人家”
农村初中校本研修资源建设与应用研究
“微专题”引领高效数学复习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