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族群记忆与表述

2018-07-13蒲志怀

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 2018年4期
关键词:松桃流变起源

蒲志怀

摘 要:文章以湘黔边界湘西方言片区的苗族花鼓舞为切入点,通过官方书写、口碑文化及肢体实践等维度分析现存的苗族花鼓舞的流传与变异,推断苗族花鼓舞的起源与起源地,并对湘黔边界苗族族群文化记忆整体呈现。

关键词:松桃;苗族鼓舞;起源;流变

中图分类号:J7222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444X(2018)04-0090-05

国际DOI编码:10.15958/j.cnki.gdxbysb.2018.04.015

鼓是苗族划分血缘关系的基本组织单位,苗族以鼓为社,同一鼓社共同供奉一个鼓。在苗族人的理念中,鼓象征祖先,是苗族祖先神灵居住之所。因此,鼓不仅是苗族祭祀的神器,还是娱乐、叙事、表演的重要乐器。苗族舞蹈文化的典型标志为“三鼓一笙”,“三鼓”是从形制上将鼓分为“木鼓”“铜鼓”“皮鼓”,“三”为概数,实际包括苗族所有的“击鼓而舞”和“以鼓伴舞”。

“鼓舞作为‘一个整合活动’,其实也是‘乐’与‘舞’两个方面的浑然一体,是击鼓的动态(舞)和击鼓产生的音响(乐)的浑然一体”。[1]鼓舞的出现,定是以鼓的出现为前提。著名作家、东方历史学会研究员阿城在“苗族与‘宅兹中国’”讲座中认为:“何尊铭文上的‘宅兹中国’的‘中’字,跟现存的苗族鼓舞有着深远的渊源,铭文的‘中’是一个系着彩带,正在飘扬的‘鼓’形,与现在苗族的鼓舞形式一模一样。”①

“宅兹中国”

除此之外,还有众多的“理由”可以说明苗族跟鼓的渊源深厚,本文以贵州松桃苗族的花鼓舞为例,分析其基本概况及发展流变,试图从现有的各类表述中找寻这一红苗族群与鼓、鼓舞的记忆。

一、苗族花鼓舞的概况

苗族花鼓舞主要分布在湘黔边界。在贵州主要分布于铜仁松桃一带,湖南湘西则分布在凤凰、古丈、花垣等地。松桃毗邻湖南凤凰、花垣,两地虽在行政区域上被一分为二,辖属于贵州省与湖南省,然而从历史上来说,该地区的苗族同为一个支系——红苗,通过观察,两地苗族在语言、民俗、服饰上大同小异。在贵州省铜仁地区内主要分布在松桃苗族自治县的各乡镇,其中以正大乡的苗族花鼓舞最为出名,贵州苗族花鼓舞甚至成为松桃的代名词,1949年后便已经蜚声国内外,得到广大群众的认可。早在1990年,该地就被文化厅授予“花鼓艺术之乡”的美誉;2006年松桃苗族花鼓舞入选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鼓在苗族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于这个无文字的民族,自古以来便是以口传身授的方式进行着文化的传承,鼓与鼓舞作为一种“非语言文字文化”的“活态艺术”,承载了苗族厚重的文化。然而,我们在研究苗族鼓舞文化中,却只能通过现存的口碑资料追寻鼓舞的踪迹。虽然有证据不足的“嫌疑”,也存在一点“形而上学”,但是,也能从侧面对苗族鼓舞的过去和现在有所认识。

无论是汉族还是少数民族,但凡使用过鼓的民族,似乎都有过关于鼓的神话传说。就起源而说,各民族对鼓的起源也各有说法。在苗族的社会生活中,苗族关于鼓的神化传说也有很多,多为祖先崇拜,图腾崇拜和英雄崇拜。鼓是中国最为古老的乐器之一,《旧唐书·音乐志》所说:“鼓,动也,冬至之音,万物皆含阳气而动。雷鼓八面以祀天,灵鼓六面以祀地,路鼓四面以祀鬼神。”《诗经·邺风·击鼓》言:“击鼓其堂,踊跃用兵”。鼓的产生无论是因为雷的启示,还是为了战争需要,鼓确实经历了很久的历史,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乐器。

二、松桃苗族花鼓舞

(一)相关文献记载

苗族是个历史悠久的民族,早期可追溯到原始社会时代活跃于中原地区的蚩尤部落,是较早从事农业稻作的古老民族。在历史上曾有过多次迁徙,大致路线是由黄河流域——湘(湖南)——黔(贵州)——滇(云南),部分进入缅甸越南等地,逐步形成现在的跨国民族。《苗族古歌》记载了苗族先民为了逃避战争、追杀,避免暴露民族迁徙秘密等,他们将文字焚烧、丢弃,将所有的文化“写”在衣服上,“记载”进歌舞中。虽然苗族部分地区有过苗文的出现,但仅有的苗文因年代久远,无人认识,也难于考证。所以这便给松桃花鼓舞的起源考证带来了诸多不便。虽然没有文字记载,但是智慧的苗族先人用古歌、舞蹈、神话传说将民族的过去记录下来,我们现今亦可从《古歌》《迁徙舞》等各地苗族流传的民间歌舞、传说中寻找到它的身影。花鼓舞起源神话传说的记载中较为被认可的有:

《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湖南卷》记载:“传说花鼓是古时石家两姐妹敏拔、敏朗创造的。传说这样一首民谣:敏拔、敏朗会造鼓,金条打鼓响沉沉;打鼓跳花都爱看,开天辟地留美名。据传敏、敏朗两姊妹聪明过人,在跳日跳月、跳花节会小伙时没有鼓,她俩就凿石为鼓,炼制金条击鼓,从此后人才有了鼓打。”[2]

另一则说:古时苗区有“魔鬼”枷戛,经常出来伤害人畜,弄得大家惶惶不安,苗族英雄“贵来贵卡”便把大家组织起来,日夜痛击魔鬼,恶魔屡战屡败,便戴假面披人衣混进人群,伺机吃人。有―次他显露原形,偷偷吃掉了一头小牛犊被“贵来贵卡”发现,贵来贵卡带领众人将他杀死,给苗家带来了安宁。苗家欢天喜地,杀牛庆贺,剩下牛皮蒙鼓,用魔鬼骨当槌,击鼓起舞,欢庆除魔的胜利。鼓声传入云霄,被枷戛的妻子“枷宜”听到,得知丈夫被打死,便召集所有恶魔,闯进苗寨报复。人们由于勝利而放松了警惕,毫无戒备,结果让恶魔进村进寨,吞男吃女,把苗山的九岭九冲,吃得只剩下一岭一冲;把九山九坪,吃得只剩下一山一坪。苗族又一英雄保国大人闻讯赶到,帮助贵来贵卡,率领众人,与恶魔血战一场,终于消灭了妖魔。从此,苗族人民再也不敢麻痹大意了。咚咚咚,咚咚咚,九岭九冲剩一冲;廷廷廷,廷廷廷,九山九坪剩一坪。[3]这鼓声,提醒着苗家的子孙后代,千万不能忘记这血的教训,《花鼓舞》从此到处流传。

第三种传说:古时候,苗家有一位聪明伶俐的姑娘名叫“吉拖吉梅”,她漂亮超群,勤劳勇敢,方圆数十里的青年小伙子,纷纷来向她求婚,姑娘看中了其中三个青年,一个是猎人,一个是做生意的,一个是种地的。姑娘拿不定主意嫁给谁好,便给三人各出了一道题目:要打猎的在三天之内将屋前三蔸枝密叶茂的树叶全部射下来;要做生意的在三天内跑到西天去买回一面大鼓来;要种田的在三天之内种出大黑米来。谁能办到就嫁给谁。种地的青年心想世上哪有黑米?就跑走不回来了。打猎的青年箭法高强,不到三天,树叶射得只剩下一枝了,他自豪地对姑娘说:“姑娘你就是我的妻了”。吉拖吉梅感到这青年很骄傲,就有意拖延时间。等做生意的青年在第三天从西天买回鼓来,而射树叶的青年还有一枝未射完。姑娘喜欢鼓,就与买鼓的青年愉快地打着各种鼓点,跳起舞来。以鼓传情,定下了终身,并从此传下了《花鼓舞》。

在苗族《创世纪》史诗中,也记录着类似的传说。史诗的第三段中讲到苗族的先民们由黄河流域迁徙到长江流域之后,“姐妹磋商兄弟作议,商量要前等祭祖,商议要制鼓集会”,并选定了吉日良辰,举行了轰轰烈烈的第一次鼓社鼓会。史诗对这次鼓会作了如下的描写:鼓社人山人海,鼓会歌声悠悠……奴奴(没有人名,有待考证)翩翩起舞,达给(苗族人名)击鼓助兴……鼓社鼓会没有完毕,灾祸从天降临;枷戛钻进苗寨,枷狞钻进苗村;钻进寨来吞男,钻进村来啃女;九岭才郎,吃了只剩一坪一岭;九谷九冲美女,啃了只剩一谷一冲;一朝破了鼓社,一夕破了鼓会;鼓社变成了魔社,出会变成了鬼会……”

松桃文史资料记载了一则传说:很久以前,苗族青年猎手八角大热,一天在乌巢河的森林中拾到一只用藤条编织的花鞋,回到家后,通过举行隆重的表演花鼓“试鞋招亲”比赛,找到了那位丢鞋的苗族美女,结成眷属。[4]

(二)当地民众口述起源

经过调查走访,松桃苗族民间有这样的传说:花鼓舞起源于正大乡瓦窑锣鼓洞。很久以前,一对恋人在铜锣洞旁约会,恰逢天公不作美,倾盆大雨将两人淋湿,于是两人躲进洞内躲雨,漆黑的洞,让人害怕,为了壮胆和吓跑野兽,他们随手捡起石棒在石鼓上奋力敲击,错落有序的节奏,使得二人忘却了害怕和寒冷。而后,在两人新婚之始,竟然同时梦见锣鼓洞里的鼓庆祝他们新婚之喜。后来,用木头、牛皮制成了鼓,敲打鼓便成为了庆祝喜庆、男欢女爱的一种娱乐形式。从这个美丽的传说中可以知道,花鼓舞起源于当地的铜锣洞,这是有具体地点的一个传说。较文献记载的神话传说而言,这个传说更为具体。

(三)苗族花鼓舞的起源地——腊尔山台地

神话传说,毕竟寄托的是苗族民众的美好愿望,终究还是不能告诉我们苗族花鼓舞是从哪儿来的。笔者翻阅了大量的历史文献资料,根据苗族分布特点、花鼓舞流传分布特点,总结得出,腊耳山(也称腊尔山)是苗族花鼓舞的起源地。在此需要说明,腊耳山并非一座山,而是一座古老台地的总称,它是乌江、酉水、锦江的分水岭,因此台地的边缘从四个方向向下倾斜,延伸部分形成了山脉和山峰,所以被赋予不同的山名。腊耳山是武陵山系的一部分,贵州省内称之为梵净山系。将腊尔山台地认为是苗族花鼓舞起源的原因如下:第一,《苗防备览·风俗考研究》一书有记载:“腊耳山介楚黔之间,其山自贵州正大营起,北分老凤、芭茅、猴子诸山,东接栗林、天星、鸭保、岑头诸坡。故苗之介居三厅及松桃、铜仁间者,往史统谓腊耳山。”[5]从文中可知,腊耳山台地位于湖南省、贵州省交界地带,此台地起于贵州正大营(今名为正大乡),向北延伸的山脉形成老凤(今属湖南花垣)、芭茅(今属湖南保靖)、猴子(今属湖南凤凰、乾州)等山,东部延伸至栗林、天星、鸭保、岑头等山坡(今属湖南凤凰)。所以,将介于乾州厅、永绥厅、凤凰厅三厅(今属湖南乾州、花垣、凤凰)以及松桃厅、铜仁厅的苗族,又被称之为“腊耳山苗”(红苗即腊耳山苗)。不同时期,对当地苗族的称法又有区别,有时候称之为黑苗,虽然称法有别,但是能互相通话,他们长期通婚,经商往来频繁。第二,根据《湘西苗族调查报告》记载:“湘西的鼓舞,名叫猴鼓或猴儿鼓。贵州铜仁附近的红苗亦有鼓舞,名叫调鼓。”[6]《贵州通志·红苗》中记载:“击鼓歌舞,名曰调鼓。”可见这种鼓舞为湘黔两省红苗所共有,由此推断,1940年在凌纯生、芮逸夫调查成书时,湘黔花鼓舞是并存的。第三,根据《湘西苗族百年实录》记载:“湘西鼓舞种类繁多,有凤凰县的《花鼓舞》,古丈县的《团圆鼓舞》《跳年鼓》等。在表演上,虽说都是将一面牛皮鼓置于木架上,但表演时各地有各地的打法。”[7]根据笔者采访松桃苗族花鼓舞传承人龙云辉老师得知,湘西目前存在的花鼓舞,松桃境内也是普遍存在的,只是有的名字叫法不同,打法、各套路现在已经各有不同了,而在1980—1990年代时还是差不多的。随着社会发展,各地都受外来文化的影响,产生了各自的风格。在外行人和初学者看来,似乎两地花鼓舞的风格已经有了比较大的出入,但是对于专业的鼓手、鼓师而言,基础元素是相同的,是万变不离其宗的。根据文献记载、当地花鼓舞行家所述、山脉分布、湘西和松桃现有的花鼓舞分布等几个方面综合的推断,我们认为介于“坡东属楚、坡西属松”的腊耳山台地,极有可能是苗族花鼓舞的起源地。

三、花鼓舞的流变

(一)从文献中看花鼓舞的流变

《苗防备览》记载:“刳长木,空其中,冒皮其端,以为鼓,使妇女之美者,跳而击之。择男女善歌者,皆衣优伶五彩衣,或披 红毡,戴折角巾,剪五色纸两条,垂于背。男左女右,旋绕而歌,迭相唱和,举手顿足,疾徐应节,名曰‘跳鼓藏’”。[8]由此可见,“鼓藏节”跳鼓舞在苗族地区盛行已久。“鼓藏节”是苗族最为盛大的祭祀活动,每十三年一次,苗族民众,不分男女在 这日均着盛装参加,跳鼓舞是“鼓藏节”活动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康熙四十七年,古诗《松桃竹枝词》第一首“踏歌词”有关于花鼓流传的诗句:“男女打花鼓,打到湖广胜故乡。舞袖弓腰都未忘,舞姿勾断路人肠。”[9]由此词可以分析,当时花鼓盛行于湖广地区,而当时的湖广和现代意义的湖广有一定出入,但是可以说明花鼓舞已经向外传播,并且松桃花鼓较之湖广地区更为优美动人;“胜”,是否说明比湖广地区的花鼓舞更优美动人?或者花鼓舞到湖广地区得到空前的繁荣?“舞袖弓腰”的体态与现代的松桃花鼓舞体态无异。“未忘”一来说明动作、套路的丰富多彩,几乎难以记忆,而鼓舞者熟练的没有忘记,也使观舞者被勾了魂魄、牵肠挂肚;二来说明动作、套路的难度,是湖广地区不能及的,所以流传于湖广地区并在湖广极为盛行。

乾隆十四年厅同知双保为松江八景之一作诗一首《松江晚渡》:“松江如带漱山陬,竹缆横舟破浪浮。倦鸟斜飞引夕阳,行人待渡望中流。停鞭牧子双跌跣,解笠农夫一旦秋。晚眺归来天欲暝,冬冬街鼓动更筹。”[10]根据诗歌尾句押韵的原则,“籌”在此处应为动词,代指鼓棒敲击鼓时节奏的变化。结合上下文可以看出静态的田园美景和动态的欢乐鼓声形成鲜明对比。鼓在当时成为日常的乐器,人们可以在闲暇时打鼓娱乐,鼓乐舞不受固定场合、时间的限制。

(二)现实存在的流变

形变而魂犹在。苗族自古以鼓为宗族标志,一个宗族有一面鼓,鼓是祖宗的象征,是苗族人精神的寄托。一直以来,松桃地区的苗族人民会不定期地进行祭鼓活动。麻勇老师说:“花鼓舞在文革期间被作为迷信停止了,在解放后,正大乡苗人张左力和杨九保二人出资买的花鼓,并按照程序将花鼓接替了木鼓,从此不再敲响木鼓,而花鼓替代了木鼓后,少了很多忌讳约束,大家也就不再只有祭祖的时候敲响鼓了。”这可以说是鼓的第一次蜕变。

脱胎换“鼓”。1986年,是松桃花鼓舞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在制鼓大师龙求正、鼓王龙云辉等人的建议下,创新制作了“四面鼓”,它的出现标志着松桃花鼓突破传统,大胆创新,从此松桃花鼓比同一“语系”的其他地区花鼓舞迈进了一大步。花鼓舞在不断满足观众对其声势、形态、舞姿、队形的要求中得到了质的飞跃,周边地区也纷纷效仿起来。由原来的木鼓舞和花鼓舞发展到四面花鼓舞,而表演的人数,由最低1人,发展到了最少4人,队形动作不断地丰富起来。2009年8月,应松桃民族中学校长的建议,龙求正、鼓王龙云辉制作的八面鼓诞生,当时它被称为“天下第一大鼓”;2009年8月,在四面鼓、八面鼓的基础上,当地苗族老艺人创新制作了五面鼓;2010年6月,在龙求正、龙云辉等人的建议下制作了六面鼓、七面鼓。鼓还是鼓,可鼓面却在增加着,真不知道是为了适应形状规格的变化而不断地创新花鼓舞还是因为当地苗族传统的花鼓舞在队形、道具、表演人数的不满足,从而促使它改变形状来适应这种需要,或许都有,或许是时代的审美、民族的审美产生了变化。所以,在20世纪末,花鼓舞空前的从形状、规格、动作、队形、人数发展着,成为一大亮点。

四、“花鼓”“木鼓”“花灯”的渊源

(一)木鼓是花鼓的前世,花鼓舞是木鼓舞的今生

在与麻勇老师聊天中得知,瓦窑社区苗人张左力和杨九保二人出资买了花鼓,并按照程序将花鼓接替了木鼓,从此不再敲响木鼓一事。由此可见,花鼓一词,来自汉族,当地苗族一直是有鼓舞的,只是叫法不一样。可以说木鼓是花鼓的前世,花鼓是木鼓的今生,“小花鼓舞王”龙云恩老师也曾说过:“现今的花鼓在打法上是照搬木鼓舞动作的,但是也增加了很多创新的动作,既保存了原味,也顺应了时代的变化,通过实践,苗族同胞对新的花鼓舞也是非常喜欢的。”

(二)“花灯”和“花鼓”天作之合,此花鼓非彼花鼓

史料记载,康熙年间的正月十五元宵节,松桃有祭天地,设鳖山,悬花灯,放烟花,打花鼓,聚欢弦歌等活动。由此可知,当时花鼓和花灯是在同一天进行的,而花鼓一词在当地资料中并没有此称法,所以应该是汉族的花鼓,而非松桃苗族花鼓;湖南宁乡县志中有记载:“上元灯,有龙灯、狮灯、鱼灯,男女妆唱插秧采茶等曲曰打花鼓舞。”可见,有可能打花鼓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花灯。花灯,又名花灯戏,也叫茶灯,是一种歌舞表演形式,广泛流传于全国各地。贵州各地广泛流传花灯,毗邻的湘西有湖南花鼓戏,思南有高台戏(是在花灯戏基础上形成的地方戏种)、松桃寨英的花灯也很有名气,围绕着松桃周边都有花灯的存在。所以花鼓、花灯可能是有渊源的,这有待于进一步考证。

明朝时期,贵州的文化呈现多元发展的趋势,汉文化在这里扩展的同时,又有少数民族文化的自身发展,各种文化此交融、碰撞,相互融合的灿烂景象便是松桃文化。松桃苗族花鼓舞,是一种有着一定难度的艺术形式,正如有学者认为的那样,任何艺术形式的形成,都是以一定的艺术形式为母体,或是演唱为基础,或者戏曲为基础,或者是其他艺术形式中的某一种形式,再经过当地民族的发展演变,形成了新的艺术形式。所以,在松桃,能和花鼓舞有着近亲关系的就是湖南的花鼓戏和当地原来的木鼓舞。也许随着研究的深入,终会为不能说话的鼓,说出一些话来。

参考文献:

[1] 于平.中华鼓舞的历史隐踪与文化密码[J].舞蹈,2011(05).

[2] 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编委会.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湖南卷)[M].北京:中国舞蹈出版社,1991:1463.

[3] 蒋浩,姚岚,石明灯.湘西苗鼓艺术[J].怀化学院学报,2003(04).

[4] 龙险峰.苗族花鼓艺术之乡——瓦窑.松桃文史资料第十辑[C].铜仁:松桃县政协,1996:187.

[5] 严如熤.苗防备览·风俗考研究[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11:28.

[6] 凌纯声,芮逸夫.湘西苗族调查报告[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3:150.

[7] 湘西自治州政协文史学习委员会.湘西苗族百年实录[M].吉首:方志出版社,2008:336.

[8] 严如熤.苗防备览·风俗考研究[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11:8.

[9] 麻勇,麻树斌,龙云辉.松桃苗族花鼓舞[M].北京:大众文艺出版社,2012:7.

[10] 劉鸿城,梁恩仁.松涛八景简介[C]//松桃文史资料第四辑.铜仁:松桃县政协,1985:106.

(责任编辑:杨 飞)

猜你喜欢

松桃流变起源
发现非遗之美
万物起源
万物起源
万物起源
铜仁市委离退局组织退休干部外出参观考察
浅谈民歌《茉莉花》的流变
霸王别姬:在流变中书写性别
唐宋草书流变与唐宋文化转型
中国就业版图“流变”
铜仁市委离退局调研员罗用娉一行到松桃调研指导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