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智慧课堂的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探究
2018-07-12崔敏马燕
崔敏 马燕
摘要:在第五次技术革命完成了“+互联网”到“互联网+”的伟大变革后,互联网以新的生命形式融入到了各行各业中,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智慧课堂与互联网进行了深度融合,并赋予智慧课堂新的时代内涵。本文通过阐述“互联网+”背景下智慧课堂的发展现状以及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而探究“互联网+”背景下智慧课堂未来可能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互联网+;智慧课堂;现状;趋势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674-2117(2018)12-0078-04
智慧课堂是一种典型的智慧学习环境,是基于信息化视角的新型教育平台,是顺应“互联网+”时代发展的一种必然选择。智慧课堂的关键在于利用“互联网+”的思维方式和技术来对传统课堂教学方式进行变革,构建一种智能化、人性化、交互性强、反馈及时的智慧教学环境,其不仅有助于丰富课堂知识的呈现方式,而且丰富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并有助于他们的个性化发展。
● “互联网+”相关文献分析
笔者以中国知网(CNKI)为数据源进行“互联网+”相关的文献资料统计,选用“高级检索”,发表时间选择2008年3月1日到2018年3月1日,检索主题和篇名均为“互联网+”的文章,共检索出31291篇相关文献,对所有检索结果进行计量可视化分析,结果如图1所示。由相关文献的发表年度趋势可以发现,从2014年之后,相关文献数量迅猛增多,2016年到2017年涨幅不大,但预计2018年会大幅增多。笔者通过分析,发现“互联网+”经常与教育领域的内容相结合,如图书馆、人才培养、大数据、高职院校、大学生、高校改革、教学模式、翻转课堂、微课等。“互联网+”与教育领域的结合非常紧密,已经有很多学者探究过“互联网+”与翻转课堂、微课、慕课等的结合,那么“互联网+”的发展给智慧课堂带来了什么样的变化呢?
● 国内智慧课堂的发展现状
智慧课堂是“互联网+教育”的一种结合形式。那么,究竟什么样的课堂才能够称得上是智慧课堂呢?是不是有计算机、投影、摄像工具以及导播间就是一个智慧课堂了?笔者认为智慧不仅仅是一种智能的现代化工具的使用或一些新兴技术在课堂上的投入,更是一种师生智慧共存的智能化课堂构建,互联网科技的力量加上人文才是智慧,人工智能加上人的智能才是真正的智慧,两者缺一不可。
笔者以中国知网(CNKI)为数据源进行相关的文献资料统计,选用“高级检索”,发表时间选择2008年3月1日到2018年3月1日,检索项主题和篇名均设置为智慧课堂,进行精确检索,共检索到1031篇相关文献,对这些文献进行计量可视化分析,结果如图2所示。笔者对词频进行分析,发现与智慧课堂相关的关键词有智慧教育、网络学习空间、电子书包、信息技术、互联网等,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智慧课堂上常用到的技术与工具有互联网技术、计算机、智慧平台等,论文的发表数量以及年度的整体趋势如图3所示。
从图3所显示的年度总体趋势可以发现,智慧课堂的研究文献在逐年稳步增多,从2008年到2015年,智慧课堂相关文献呈现缓慢增多的状态,从2015年到2017年,智慧课堂相关论文数量骤增,预估2018年关于智慧课堂的文献数量会更多。笔者结合智慧课堂的词频分析发现,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互联网对教育的影响越来越深刻。
● “互联网+”对智慧课堂的影响
“互联网+”给智慧课堂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对于智慧课堂而言“互联网+”带来的变化不仅仅是简单的互联网的融入,更是新兴学习工具、学习平台、学习方法以及学习理念在课堂上的深刻结合。从最初的仅教师使用计算机并为学生展示投影的课堂到现在移动学习工具在课堂上的广泛使用,以及各种电子产品在课堂上的使用,“互联网+”不仅丰富了智慧课堂的形式及工具的使用,更丰富了智慧课堂的内涵。
同上,以中國知网(CNKI)为数据源进行相关的文献资料统计,选用“高级检索”,发表时间选择2008年3月1日到2018年3月1日,检索项主题设置为“智慧课堂”,检索项篇名设置为“互联网+”,进行精确检索,共检索到41篇相关文献,对这些文献进行计量可视化分析(如图4),发现在2015年之前这类文献并没有,在近三年开始逐渐增多,这个趋势与智慧课堂相关文献发展以及“互联网+”相关文献发展基本一致,由上述内容不难发现,“互联网+”、智慧课堂的相关研究文献也是在2014年之后开始骤增的,但将“互联网+”与智慧课堂相结合的文献并不多,“互联网+”智慧课堂在近几年将会是一个新的研究视角。
● 结合案例分析智慧课堂
想要详细了解智慧课堂到底是以怎样的形式开展与进行的,并发现其中可能存在的问题,还需要与实践相结合,深入到课堂中去。笔者仅以重庆市某职教中心为例探究智慧课堂的实质以及可能存在的问题。
该职教中心是一所国家示范性中职学校,在管理层面,学校辅助使用智慧平台进行教学管理,教导处的教师按课表进行查课,查询的记录逐条登记到智慧平台,而智慧平台上的记录可以累积反馈,教导处的查课教师只需将查课的结果登记到智慧管理平台,不必逐一通知各个班主任,任课教师及班主任可以自行进入平台查看本班级的查课情况,进而了解各学生的具体情况。
通过智慧教室构建智慧课堂,教师可以在导播间里通过摄像头看到各个学生的课堂表现。在课堂上,学生可以利用微信客户端或QQ客户端扫描二维码进入智慧平台查看学习资料,并在平台上进行问题的回答及讨论,问题的答案可以很快传送到平台,通过这个平台教师能够快速看到学生回答问题的情况,并给予及时的反馈。
在学校的智慧平台,教师可以便捷地查看各班级的查课情况、数据统计,但该智慧平台的兼容性不强,系统比较容易崩溃,并且纸质材料和系统上的资料有部分出入,给录入信息带来一定的麻烦。由于系统的稳定性不高,有时一条记录可能要录入多次才能成功,十几条记录需要一节课的时间才能录入完成。
在智慧教室进行授课时,学生和教师分布如图5所示。教师位置有教师以及一台计算机,控制教室的投影;学生位置有六个学生,他们围绕成圆形且每人一台计算机。在智慧课堂上,教师提出问题时,学生可以迅速通过计算机将自己对问题的想法反馈到智慧平台,教师不用逐一查看或提问就能够知道每个学生对问题的想法,并且学生还可以通过投影看到其他学生的想法。另外,课堂上的小组讨论形式,有助于丰富课堂学习形式,活跃课堂氛围,不再是学生的独自学习。
● 智慧课堂未来发展趋势
智慧课堂的构建方法与呈现形式非常丰富,不同学者对如何构建智慧课堂以及怎样的课堂才能算智慧课堂有着不一样的看法,笔者认为,真正的智慧课堂应该是科技力量与人文力量相结合的,虽然教师身处“互联网+”时代,科技与教育多方位、多层次发展迅速,但关于教育、关于智慧课堂的呈现并不应该以工具的使用多少或者互联网科技的投入程度作为衡量或评判课堂智慧与否的关键。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借助工具或者技术充分发挥科技的力量来丰富课堂以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但也需要注意智慧课堂的最终目的依旧是学生的学、教师的教、教学目标的实现,以及学生个人能力、综合素质的提升。由此,笔者认为,未来智慧课堂的发展趋势如下。
1.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相结合的学习氛围
智慧课堂需要给学生提供一个能够进行合作学习的开放性环境。一方面,线上合作可以与线下合作相结合;另一方面,学生之间课上合作与课下合作相结合。这就要求智慧课堂不管是线上还是线下都要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提高线上交流平台的灵活性与开放性,使学生在交流问题与想法时,可以有更丰富的感受。
2.增强实时交互性
在智慧课堂中,要求师生之间以及师生与教学知识之间有一个实时性交互,学生可以对遇到的问题及时讨论并向教师请教,教师也可以及时了解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情况,并及时给予反馈。同时,学生之间对问题以及课程内容的不同见解也都可以在线上或者线下进行及时交流。
3.更加关注人文建设
不管是教师的教学方式还是教学工具及教学设施,最终都是为了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因此,一个真正智慧的课堂应该更关注人文建设,充分提高学生及教师的个人素养。
参考文献:
[1]张明军,石磊,张华.论智慧教室的现状、定位与实现方法[J].信息技术与信息化,2017(12):122-124.
[2]吕伊雯,徐玲玲.智慧课堂需要智慧教师:技术发展助力教师专业成长——访以色列雅典娜基金会创始人尤里·本·阿里[J].世界教育信息,2017,30(22):3-7.
[3]杨多多.智慧课堂的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A].教育部高等学校教育技术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走向智慧时代的教育创新发展研究——第16届教育技术国际论坛暨首届智慧教育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教育部高等学校教育技术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2017:3.
[4]苏明骜.智慧课堂研究现状的实证分析[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7,37(10):64-69.
[5]李天红.“互联网+”开启智慧校园新时代[J].学周刊,2017(31):152-153.
[6]刘军.智慧课堂:“互联网+”时代未来学校课堂发展新路向[J].中国电化教育,2017(7):14-19.
[7]于颖,周东岱.智慧学习语境下学生智慧发展研究现状及策略探析[J].电化教育研究,2017,38(5):83-87+94.
[8]赵培培.智慧課堂:优化与创新传统课堂[J].教育现代化,2017,4(14):171-174.
[9]王冬青.智慧教育研究新发展:面向动态生成的智慧课堂教学环境构建与创新应用[J].教育信息技术,2017(3):3-8.
[10]刘邦奇.智慧课堂:“互联网+”时代的课堂变革[N]. 江苏教育报,2016-09-21(004).
[11]贺凯强.“互联网+”背景下中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J].发明与创新(教育信息化),2016(1):50-52.
[12]黄楚新,王丹.“互联网+”意味着什么——对“互联网+”的深层认识[J].新闻与写作,2015(5):5-9.
[13]胡钦太,郑凯,林南晖.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转型:从“数字校园”到“智慧校园”[J].中国电化教育,2014(1):35-39.
作者简介:崔敏,在读硕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