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培养“双创”人才:实施智能制造战略的关键

2018-07-12徐彬

人民论坛 2018年16期
关键词:管理型产业工人双创

徐彬

【摘要】智能制造战略是21世纪我国重要的国家战略之一。要实现这一战略,关键要加强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当前,我国智能制造战略的实施急需具有国际视野的科技型人才、管理型人才以及数量庞大的高素质操作工人。培养创新创业人才,一方面离不开高校的教育和培养,另一方面需要积极引进高素质技术人员。

【关键词】智能制造 创新创业 人才培养 战略实施 【中图分类号】F120 【文献标识码】A

智能制造是高端制造技术与信息技术的高度融合,是未来智慧城市的基础。信息系统与物理系统的深度融合是未来智慧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智能制造战略的实施正是为了适应这一趋势。新形势下,加强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是推动传统制造业向智能制造业转型的关键,同时也是中国智能制造战略实施的重要保障。

中国智能制造战略的实施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

当前,我国经济处于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的关键期,多种传统行业发展面临困境,其中尤以传统制造业为甚。我国自本世纪初开始重点发展智能制造,目前在智能家居、核心智能测控装置研发等领域取得了较大进展,有望近期实现产业化。但由于基础研究薄弱、关键技术缺失、人才数量不足等原因,我国智能制造产业的发展仍然相对落后。

任何战略规划的实施都离不开高素质人才的支撑,智能制造战略也不例外。智能制造属于传统制造与信息技术的交叉领域,在我国的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行业人才缺乏已成为限制智能制造发展的重要瓶颈。这就要求在智能制造战略规划开展初期,就必须通过各种渠道培养、引进相当数量的各类人才。智能制造战略的实施必须以大量拥有高端制造技术与信息技术的高新技术企业为载体。生产型的高新技术企业至少需要以下四类人才:一是科技型人才;二是管理型人才;三是高素质的操作工人;四是高水平的国际型人才。

高精尖的科技型人才是基础。智能制造的发展,是物理系统与信息系统的融合,即原子与比特的结合。传统的制造业占据智能制造的一端,即物理系统。互联网企业占据智能制造的另一端,即信息系统。目前,智能制造的起点也主要体现在上述两个方面:一是传统制造业的智能化,如格力对智能家居市场的开发。二是互联网企业进军制造业,如谷歌公司对无人驾驶汽车的研制。因此,智能制造业所需的技术人才,已不单单局限于传统的制造技术,还需要相当数量的信息技术人才以及两者兼具的复合型人才。从这个角度来说,谁拥有了人才谁就拥有了技术,也就可以引领未来智能制造的发展方向。

面向市场的管理型人才是条件。管理型人才的作用是可以帮助科技型人才将科研成果迅速产业化占领市场,得到经济回报。目前智能制造领域管理型人才缺乏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许多智能制造及无人工厂现在仍处于研究阶段,管理型人才的缺乏与行业所处的阶段相一致。但行业要想发展,人才必须先行,否则,技术一旦成熟短期内也难以产生经济效益,甚至因为管理型人才的缺乏导致产业化进度缓慢,最终丧失技术优势。二是目前传统制造业及信息技术领域现有管理型人才的社会地位和经济收入已经均处于较高水平,缺乏向智能制造领域转型的动力。

高素质的操作工人是保障。智能制造也是制造,因此智能制造的落脚点必然是生产。高精尖的科技和高水平的管理都需要高素质的产业工人去实现。智能制造需要的产业工人应至少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具备相当的技术。我国自动化生产兴起阶段,懂数控机床的操作工人就已比较稀缺。可以预见,智能制造一旦真正到来,可以操作工业机器人的操作工人也将成为稀缺资源,因此企业必须提前布局,做好人才储备。二是要有强烈的责任心,具备一定的工匠精神。具备责任心是对任何行业工作者的普遍要求,但对智能制造的操作工人来说这一点至关重要,因为他们任何一个细微的失误都有可能导致—批产品的报废。

高水平的国际型人才是方向。我国智能制造的发展不能闭门造车,必须加强国际交流。这就要求智能制造必须具备相当数量的高水平国际型人才,这是智能制造发展的必然方向。原因主要有二:一是技术引进的需要。目前我国智能制造领域的很多关键技术落后于欧美,需要引进、消化吸收后进行创新。二是占领国际市场的需要。欧美国家智能制造起步较早,智能制造的市场比国内培育时间更长、也更为成熟。因此,我国智能制造业在技术成熟的前提下瞄准国际市场可以快速实现产业化。上述两个目标的实现都需要高水平的国际型人才支撑。

中国智能制造战略实施背景下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路径

智能制造战略的实施离不开人才,人才的培养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创新培养理念,加大培养力度。一是创新培养理念,将自主培养与人才引进相结合。首先,智能制造人才的培养必须以业内自主培养为主,可以依托国家人才工程、人才发展规划或人才基地建设等项目,把业内需求同国家智能制造战略、人才战略相结合,加速培养智能制造发展紧缺的科技型人才和管理型人才。其次,加强留学回国人员及海外人才的引进力度。国外的智能制造起步较早,许多技术与国内相比较为领先。通过技术入股、薪酬与国际接轨等方式,加大留学回国人员及海外人才的引进力度,可以加速国内智能制造领域关键技术的升级换代。二是加大培养力度,开展订单式培训。校企合作、开展订单式培训早已成为常态。但对于解决智能制造领域科技、管理人才缺乏的现状却不无裨益。目前,在智能制造领域人才缺乏,传统制造业与信息产业人才转型动力不足的情况下,通过企业与高校合作,定向培养一部分科技、管理人才,也是缓解业内人才紧张问题的重要途径。

转变就业观念,发挥高职院校作用。一是转变就业观念,广泛吸引人才。再先进的科技,再高明的管理,最终都要靠高素质的产业工人来实现。准确来说智能制造的产业工人与传统制造业已显著不同,他们是制造业与信息产业融合的产物。但受传统就业观念及目前产业工人的培养模式限制,一些初高中毕业生很难成为智能制造产业工人的培养对象。这就要求社会、个人转变就业观念,对智能制造有一个清醒合理的认识,才能为智能制造的发展储备足够数量的操作人才。二是高职院校切实担负起培养责任。从目前我国的培养体制来看,智能制造操作层面从业人员的培养责任主要由高职院校来承担。因此,高职院校管理层必须认识到智能制造战略的实施对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要将智能制造操作工人的培养作为学校工作中的一项重点任务来抓,为智能制造战略的实施保质保量地培养好产业工人。

加强国际合作,拓展国际视野。我国智能制造战略的实施是国际智能制造发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此,必须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做好国外先进技术的引进、吸收和创新,同时利用好国内国际兩个市场。一是加强国际培训交流与合作。国际型人才的培养离不开国际交流,国外先进技术的引进离不开国际合作。我国智能制造战略的实施只有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才能拓展从业人员的国际视野,促进我国智能制造技术的跨越式发展。二是培养国际市场营销人才。传统理论认为,对外贸易是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之一。智能制造领域的国际市场较国内市场更为成熟,市场需求更大。我国的智能制造业在技术允许的前提下,必须紧盯国际市场,通过拓展国际市场,培育具有国际视野的营销人才,引领我国智能制造走向世界。

可以预见,通过智能制造战略的实施,在不久的将来智能制造的产品将广泛应用到家居、交通、工厂等各行各业,并且通过互联网加以连接形成物联网,再通过超级计算机将各个节点整合起来,最终实现人类智慧城市的梦想。

(作者为盐城师范学院讲师)

【注:本文系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思想政治工作专题项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课题(项目编号:2017sjBFDY803)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①闰敏、张令奇、陈爱玉:《美国工业互联网发展启示》,《中国金融》,2016年第3期。

②吴国兴、范君艳、樊江玲:《智能制造背景下应用型本科机械类专业人才培养》,《教育与职业》,2017年第16期。

责编/姜成 美编/于珊

猜你喜欢

管理型产业工人双创
产业工人讨薪现状的调查与思考
“四大板块、六大支撑” 协同式“双创”教学模式研究
关于新时代产业工人人才培训的思考
山西省级双创示范基地总数达27个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推进产业工人队伍 建设改革的动员令
职业院校“双创”教育辨析:基于现实审视与理性思考
财务职能从核算型向管理型转变探究
浅议国有企业如何实现管理型财务管理
浅谈会计工作由核算型向管理型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