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影响图书发展的因素
2018-07-12方俐娟
方俐娟
【摘要】中国古代图书的发展受政治因素的影响颇大,因战争、阶级内部斗争、强权政治、思想专制的影响,图书的发展受到灾难性的毁坏,诸多优秀文学典籍毁于战火。但同时文学载体的不断改进,使得图书得到较好的传播、收藏和流传,本文主要对我国古代影响图书发展的因素进行分析,以借古鉴今,吸取教训经验,更好地保护文学著作,保护我们的优秀文化。
【关键词】古代;影响;图书;发展
目前,我国大多数机构正在进行各种改革,对原有的人事管理模式形成了巨大的挑战。如何提高人事档案的真实性和可靠性,为用人单位提供可靠的人力资源,这文学典籍是智慧的结晶,是古人对思想、政治、文化、生活的思考,是珍贵的不可复制的文学财产,中国的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本文主要从影响图书发展的因素进行初步探析,以总结图书典藏的重要经验,从而更好地保护我们优秀的传统文化,同时为现代图书馆的管理获取有效价值。
一、政治因素
(一)残酷纷乱的战争环境。社会发展,朝代更替,强者取代弱者,自古以来都是以战争的方式进行。中国历史上发生的大量书籍散佚多与战争有关,隋文帝开皇三年,秘书监牛弘作《请开献书之路表》,提出“五厄”之说,总结以前各朝代图书损毁之因,一为秦始皇焚书,二为西汉末赤眉入关,三为董卓移都,四为刘石乱华,五为南朝梁末魏师入郢,梁元帝下令焚书14万卷;明胡应麟又补充“五厄”:“隋末混乱”“唐安史之乱”“唐末战乱”“北宋靖康之灾”“南宋绍兴之祸”,总结为“十厄”。从图书经历的“十厄”可看出,战争是最大的影响因素。
(二)和平開放繁荣的政治环境。春秋战国时期,是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大变动时期,社会上出现大量的知识分子,根据不同阶级的利益需求,建章立说,出现诸子百家争鸣的文学繁荣现象,产生了一批文学著作。文学发展至唐,出现前所未有的繁荣局面,唐朝国力空前强盛,经济富裕,少战争,唐太宗实行“开明专制”,鼓励文艺的多样化创作,唐朝唐风开放,政治开明,对外文化的开放和交流前所未有,和平开放且繁荣的政治环境孕育了灿烂辉煌的诗歌时代,留下甚多的佳作。
二、统治阶级的统治思想
(一)强权政治,思想专制,阻碍图书发展。先秦时期百家争鸣,思想活跃,著述颇丰,秦始皇一统六国后,设置郡县,标准化度量衡,“车同轨,书同文。”在秦统一六国后的第9年,为达到思想统治,反对儒生干政的目的,体现强权政治,设“挟书令”,听从宰相李斯建议,焚书坑儒。这使先秦活跃的学术论坛突然沉寂,创作寥寥。清朝因统治者为满族,担心汉人不服,动摇其统治,一方面加强对汉文化的学习研究,任用文人,提倡程朱理学,力求以汉治汉;另一方面却大兴文字狱,禁毁图书,乾隆时期对图书的控制更加严厉,以修撰《四库全书》为名,鼓励民间积极踊跃献书,想达到“天下之书莫出于此”的思想禁锢,表面上修书藏书,实则大量禁书毁书,有献书者常获罪,其时人人自危,文人多用曲笔,不谈国事。乾隆为巩固其统治,大量禁书毁书,对古籍造成最严重的毁坏,同时强权政治和闭关锁国的政策,使文学创作缺失了生命源泉,成为枯井。
(二) 重视图书收集,促进图书繁荣。虽然前有秦始皇的焚书坑儒,后有乾隆的禁书毁书,但在中国古代还有多位统治者非常重视图书的收藏以及文学的创作。吕雉统治期间实行黄老之术和与民休息的政策,废除挟书令,下令鼓励民间藏书、献书,恢复旧典,建兰台、石室等官方藏书机构。两汉的统治者对文化建设非常重视,汉高祖刘邦修建三座藏书楼:石渠阁、天禄阁和麒麟阁,为皇家专用藏书楼;汉武帝时虽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但对书籍的编撰、征集有力,不但有了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史记》,还有班固的第一部断代史《汉书》,西汉刘向父子创作了我国第一部图书目录《别录》,第一部分类目录《七略》,据说西汉所藏之书有一万三千余卷。唐代君王从唐高祖开始就非常重视图书的搜集收藏,《唐书·艺文志》:“而藏书之盛,莫盛于开元,其著录者,五万三千四百六十九卷,呜呼,可谓盛矣。”宋代政府也很重视图书的收集,宋朝建有秘书省,设崇文院三馆一阁,对图书大力搜集,民间献书踊跃,《宋史·艺文志》:“屡优献书之赏,于是四方之藏,稍稍复出,而馆阁编辑,日益富矣。当时类次书目,得四万四千四百八十六卷,视《崇文总目》,又有加减。”明代的政府藏书远远超过前几代,尤其朱棣时期,非常重视,多次下诏征集图书。
三、图书载体、技术的发展
文字的出现,中国文学才脱离了传说时期,为口耳相传的文学发展成为书面文字提供了可能性,甲骨文和部分青铜铭文是现在所知的最早的文字,甲骨文字的出现,促进了我国最早书籍的诞生。先秦时期已经形成了简牍和帛书的图书形式,但简牍笨重,帛书昂贵,因此图书为少数贵族阶层所有,未得到较好的传播。
东汉蔡伦的造纸术、唐朝的雕版印刷术和宋朝毕昇活字印刷术的发明使用,大大促进了中国古代图书的创作、收藏和传播,在此之前,书籍以传抄的形式流传,因此对书籍是有选择性的传抄,对卷帙浩繁的书籍流传极为不利。
中国古代战乱频繁,时局动荡,图书在夹缝中生存喘息,书籍的收集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但却容易毁坏殆尽,因此我们要借古鉴今,重视对图书的保护和收藏,尤其是古籍,保护好我们优秀的传统文化。
【参考文献】
[1]欧阳修.新唐书[M].中华书局,1975:1421.
[2]钱谦益,钱曾笺,注.钱仲联,标校.牧斋有学集:下[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