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官显爵 箪食壶浆
2018-07-12朱英贵
朱英贵
汉语中有一个成语叫“高官显爵”,还有一个成语叫“箪食壶浆”,这两个成语中的“爵”与“壶”两个字都可用作盛酒的器物。“爵”原本是酒杯,是商朝贵族宴饮时的斟酒器,后来成为周天子分封时的赏赐物,由此而演变为“爵位”的代称,于是才有“高官显爵”一说;而“壶”原本是盛装液体的容器,以盛酒为主,也可以盛水、盛汤、盛茶、盛油等。至于“箪食壶浆”的“壶”所盛装的液体,按理应该是酒浆。可见“爵”与“壶”这两个字分别是为酒杯与酒壶所造的字,我们不妨借助对这两个字构字理据的分析,来观察一下在中国古代“爵”与“壶”的文化功用。
一、“高官显爵”的“爵”
在中国古代社会,大凡为官者,官位求高,爵位求显,“官”是职务,“爵”是荣誉,职务追求高位,荣誉追求顯赫,故称“高官显爵”。为什么要将为官者的荣誉称为“爵”呢?原来在上古时代“爵”是天子分封诸侯时赐给受封者的一种赏赐物,其实它只是一种精美的青铜酒器,大体含义相当于今天的奖杯吧。但是在赏赐这种奖杯性质特殊礼物的授奖礼仪过程中,受封者却获得了特殊的高尚荣誉。
在西周时代,实行的是“分封制”,分封制才是真正的“封建制”。所谓“分封”,是指周天子分封诸侯而言。其中的“分”,就是分土地给诸侯;“封”,就是封爵位给诸侯。周天子用这一“分”一“封”的手段使得诸侯得以“建”国,这就形成了真正意义上的“封”邦“建”国的“封建制”。近百年来,国人将“封建”与“迷信”搅做一团,实在是一种不伦不类的称说,殊不知“封建”是一种制度不是一种信仰。回归历史的客观史实,可以说,这种以“分封制”为内核的先秦时代的“封建制”,实际上就是有中国特色的联邦制。而只有这种以周天子为尊的诸侯联邦社会,才可以称作“封建社会”。进入东周战国以后,“封建制”就开始解体。这也就是说,中国历史上并没有经历过漫长的达两三千年的封建社会。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割据,天下大乱,礼崩乐坏。春秋末期的孔子为什么毕生主张“克己复礼”,就是想在“封建制”开始解体的时候,通过宣传教化来使西周的礼仪制度恢复起来。然而,强秦横扫六国之后,秦始皇一统天下,废周礼而实行皇权专制。自秦始皇实行郡县制(那已经不是“封建制”了)以后的两千多年间,一直都是皇权专制社会。直到辛亥革命,皇权专制才开始松动瓦解。
西周时代所谓的“分封制”,通常的说法是由周公创立的。西周的“分封制”身兼二任:“分”的是土地财富,以利建国;“封”的是荣誉称号,以明权力地位,而这种权力地位就号称为“爵位”。《周礼》规定了除天子之外的爵位有五级:公爵、侯爵、伯爵、子爵、男爵。爵位一经赐封便是世袭的。当时,诸侯各有“封国”。诸侯在“封国”内世代掌握统治大权,只是定期向周天子朝贡述职,承担出军赋与兵役的义务。诸侯又分赐他所属的卿、大夫作为世禄的田邑(包括土地上的劳动者在内),大小也按爵位等级而定,这叫做“采邑”,或称“采地”。卿、大夫在采邑内享有统治地位,并对诸侯承担义务。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之间、卿大夫之间相互兼并,致使封国、采邑的范围不断发生变化,世袭制度也就逐渐废弛了。
秦始皇划分的“郡”与“县”已经不是相对独立的“邦”与“国”了,而是另一种意义上的“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诗经·小雅·北山》)了。而自实行皇权专制以后,便不断地上演兄弟阋于墙或犯上作乱,“成者为王败者寇”的悲剧……
还是回到汉字“爵”字的含义:其实“爵”不过是中国青铜时代的一种精美酒杯,用今天的话来说它也可以叫“杯具”,而这“杯具”的象征意义就是“爵位”,于是,“爵”字在商周时代除了指酒器之外,也就被赋予了特殊的历史文化含义。
随着秦始皇统一天下,“分封制”的废除,“爵位制”也就不存在了;尽管如此,“爵”字的光环依然还在,乃至后代逐渐演变成了“官衔”的同义词,因此在一些成语中常同“官”字对举使用,诸如:高官显爵、高官尊爵、加官晋爵、卖官鬻爵等等。甚至于后来我们把古代英国的封建体系与贵族的等级制度,把英国贵族的等级荣誉称号也翻译作“爵”,诸如:公爵、侯爵、伯爵、子爵、男爵,乃至“爵士”等称谓;至于“骑士”嘛,那已经是英国的平民了。
既然“爵”的本义是指称一种精美的青铜酒器,那么要了解“爵”字的含义,还需从这种精美的酒器说起。
二、“爵”字的字形解读
“爵”字的甲骨文和金文,有的为独体象形字(如各自的第一个字形,只描画器物之形),有的为合体会意字(如各自的第二个字形,在器物之形侧增加持握的手形),“爵”字的整体字形就象古代酒器之形,“爵”也是盛酒的礼器,因其形体模仿雀形,而“雀”与“爵”古音相通,故称之为爵。“爵”的小篆字形发生讹变,但大体还有形象之感。现代汉字的“爵”是在小篆基础上经过隶变与楷化演变而来的,已经看不出“爵”字的酒器形状了。
“爵”用青铜制作,一般形状为:前有“流”,即倾酒的流槽,后有尖锐状“尾”,中为“杯”,一侧有“錾”(便于以手提拿把握的部分),下有三“足”,流与杯口之际有“柱”。从甲骨文和金文字形来看,它们有的单柱,有的三柱,当然也有无柱的,而最为常见的却是双柱爵,此为商和西周早期爵的共同特点。
就爵上设柱的作用来说,目前有几种说法:
多数认为是一种装饰物没什么实用价值。
清代学者程瑶田认为,爵上设柱是为了防止饮者仰着脖子喝酒失去仪态。双柱的作用是:当爵杯举高时,柱就会触及脸部,促使饮者保持常态。但是这一解释有点牵强,因为夏和商代早期的爵柱多数极矮或甚矮,不足以触及脸部,只有商晚期才有一些稍高的爵柱出现。
现代学者容庚先生认为,两柱是当爵受热时以便用来把持举起的,其作用和鼎的两耳相近。此说虽不无道理,但爵在殷商亦有单柱的,并不适宜把持平衡。再说早期的爵即或有柱亦甚短小,柱帽成丁字形,亦不便把持,且由于均偏在流底部或流口交接处,拎起时器身也不便平衡,更何况很多爵自身是有把手的。
当代学者马承源先生认为爵上的柱是为了固定过滤物用。按《周礼·天官·酒正》的说法,酒有五种,即所谓“五齐”:泛齐、醴齐、盎齐、缇齐、沈齐。这五种酒四种有渣滓,因此必需过滤。所以爵上的柱是为固定过滤酒用的网状或囊状物。这种说法颇有道理,但至今尚未得到共识。总之,爵是用来饮酒或盛酒的器具,盛行于殷代和西周初期,在西周中期后就很少见了。
三、“爵”字的造字本義及其字义演变
“爵”是商周时代饮酒与盛酒的器具,可用于飨饮酌酒或可用于烹煮酒或温酒,也是盛酒的礼器。《说文·鬯部》(鬯读作chàng):“爵,礼器也。象爵之形,中有鬯酒,又持之也。所以饮。器象爵者,取其鸣‘节节足足也。”这段话的意思是说,之所以名之为爵,是因为器皿的形状象雀,而且饮酒时发出的声音象鸟鸣。之所以把爵做成雀的形状,是取雀的叫声“节节足足”来告诫饮酒者要注意节制和满足。
“爵”的本义为飨饮酌酒之器,例如《左传·庄公二十一年》所载:“虢公请器,王与之爵。”“爵”这种制作精美的酒器又是当时天子分封诸侯时赐给受封者的一种赏赐物,所以后来就成为了“爵位”的代称,例如《礼记·王制》所载:“王者之制禄爵,公、侯、伯、子、男,凡五等。”又如《诗·小雅·角弓》所云:“民之无良,相怨一方,受爵不让,至于已斯亡。”
根据上述对“爵”字字义演变的分析,“爵”字的字义源流大致为:先是“飨饮酌酒之器”的初始义,即贵族使用的酒杯,然后可以用作“天子分封时的赏赐物”,以至于成为分封制“爵位”的代称。
“爵”这种封建贵族阶层使用的精美青铜酒具,民间是不能享用的,民间自有民间的酒具,“壶”就是其中之一。“壶”的用途并不限于装酒,也可以盛装各种饮品,甚至还可以用作计时工具和娱乐器物。让我们先从“箪食壶浆”这个成语说起。
四、“箪食壶浆”的“壶”
“箪食壶浆”这个成语出自《孟子·梁惠王下》,原文为“箪食壶浆以迎王师”,为什么老百姓要“箪食壶浆以迎王师”呢?今天先来回看一下这段记载:
齐人伐燕,胜之。宣王问日:“或谓寡人勿取,或谓寡人取之。以万乘之国伐万乘之国,五旬而举之,人力不至于此。不取,必有天殃。取之,何如?”
孟子对曰:“取之而燕民悦,则取之。古之人有行之者,武王是也。取之而燕民不悦,则勿取。古之人有行之者,文王是也。以万乘之国伐万乘之国,箪食壶浆,以迎王师。岂有他哉?避水火也。如水益深,如火益热,亦运而已矣。”
这里有一个问题,即一贯反对“霸道”、反对战争的孟子为什么会支持齐宣王去占领燕国呢?原来,孟子认为当时燕国的老百姓是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所以不反对齐宣王的占领军去进驻。只要燕国的老百姓真地欢迎齐国军队去进驻,那么去解放他们就是仁义之师。
齐国攻伐燕国取得了胜利,燕人“箪食壶浆”迎接齐军,齐宣王非常得意。这时,孟子对他说:燕国人民之所以“箪食壶浆以迎王师”,是盼望齐国能拯救他们脱出水深火热的虐政统治。因为“燕虐其民,王往而征之;民以为将拯己于水火之中也”。如果齐国反而增加他们的苦难,“如水益深,如火益热”,那末,燕国人民也必然会改变态度,不再表示欢迎了。后来“箪食壶浆”就专用为慰劳将士的成语了。殊不知“箪食壶浆以迎王师”的本意,原来是酷政统治下的老百姓庆祝终于摆脱水深火热的困境,去给解救他们的正义之师送饭送水的情景,“岂有他哉!避水火也”。
1949年12月30日,解放军举行入城式(成都)
“箪食壶浆”这一成语及其典故也道出了“壶”的功用,这里的“箪”是用竹篾或苇草编成的圆形的饭箩(“箪”是用来装“食”的);“壶”是盛装酒水的容器,是用来装“浆”的,“浆”者酒也——以迎王师之浆绝不会是今天的豆浆,犒劳正义的军队是要献上美酒的。下面我们来讨论“壶”字的形义源流。
五、“壶”字的字形解读及造字本义
“壶”字的甲骨文、金文、小篆均为独体象形字,象一种盛装液体的容器,古文字的“壶”,颈窄腹圆,有耳有盖有底座,样式繁多,大小不一。
“壶”字的造字本义是指盛装液体的容器。《说文·壶部》:“壶,昆吾圜器也。象形。从大,象其盖也。”另据《说文·缶部》“古者昆吾作陶”之说,可知“壶”本为陶质器具,以器形似瓠(葫芦)而得名,因为上古时代“壶”与“瓠”(葫芦)可通用,例如《诗·豳风·七月》所云:“七月食瓜,八月断壶。”这里的“壶”即为“瓠”(葫芦),因为“瓠”(葫芦)可以直接用作“壶”。“壶”通常用作酒器,据《周礼·掌客》郑注:“壶,酒器也”,可见它多用以盛酒,也可以用于盛其他液体。
六、“壶”字的字义演变源流
“壶”的本义为盛装液体的容器,可以盛酒、盛水、盛汤、盛茶、盛油等,例如:“箪食壶浆以迎王师”里的“壶”盛装的是“浆”,那应该是酒浆;又如明代魏学洢《核舟记》所记载的:“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炉,炉上有壶。”这里的“壶”盛装的则应该是水或者茶。
因为古代的壶一般制作都比较精美,故有时又可用此比喻为某种美好的环境,例如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所云:“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诗中的“冰”并非冰雪之冰;“壶”也并非容器之壶,不管它是陶土做的,青铜做的,还是美玉做的。这里的“冰心”乃晶莹剔透之心,这里的“玉壶”乃比喻为某种美好的情境。
古代的“壶”还可用作“滴水计时的器具”(壶漏)。人们不仅生活在空间里,也生活在时间里,自古以来人们就需要较为准确的时间概念。漏壶就是中国古代一种极为重要的计时器具,它不仅出现的年代早,而且应用也很广泛。漏壶的关键在于“漏”。
古人大概是在用陶器取水、储水的时候,发现因陶器质地疏松难免出现漏水现象。人们通过长期观察,注意到漏水容器水面下降的高低和时间有一定对应关系,从而制成了专门用于计时的漏壶。据梁代《漏刻经》记载:“漏刻之作,盖肇于轩辕之日,宣乎夏商之代”。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么,早在公元前三四千年的黄帝与炎帝的原始社会末期,中华大地就已经出现了漏刻计时工具,到了夏商时已普遍使用了,只是目前尚缺少实物证据。另据《周礼》记载,西周时已有专门掌管漏壶计时的官员——擎壶氏,这说明至迟在距今3000年的时候,已正式使用和管理漏壶了。
漏壶有沉箭式和浮箭式两种。最初使用的是沉箭式,即用一只铜壶盛水,接近壶底部有一个小洞,壶中竖直插一根刻有刻度的木尺,木尺下端固定在一块能漂浮的木块上,使其浮在水面上。当水从小洞滴出后,人们根据水位降低后标杆上的刻度来判断时间。但由于漏壶中水多时和水少时的压力不同,致使滴水速度也就有差异,影响到漏壶计时的准确性。为了提高计时的精确度,由单只逐渐发展成为多只一套的漏壶;同时,还将沉箭式漏壶改为浮箭式漏壶。漏壶的级数越多,计时就越准确;因为第二级漏壶就可以减小水位的变化了,到了第三级漏壶水位就基本稳定了,于是再用第四级漏壶来计时就相对准确多了。
古代的“壶”因其制作精美,还延伸出一种“宴饮时的娱乐用具”(投壶)的功用,这也就增加了相应的文化含义。
《左传·昭公十二年》记载:“晋侯以齐侯宴,中行穆子相,投壶。”这是投壶最早的记载,意思是晋昭公宴请齐景公,由中行穆子担任傧相,饮宴中以投壶来游戏。当时,晋侯先拿箭杆来投壶,中行穆子替晋侯说祝词:“寡君中此,为诸侯师。”齐侯本就不服晋国做盟主,听了祝词更不高兴,也拿起箭杆说祝词:“寡人中此与君代兴。”会后,士文伯责备中行穆子说:“你为什么要说这样的祝词呢?须知壶是很容易投中的啊!”
秦汉以后废除射礼,投壶便成为一种宴宾的娱乐。南阳汉画像石中有《投壶图》,图中间是主宾两人对坐投壶,旁有侍者三人。此时投壶虽然已不是正规的礼仪,但仍是一种高雅的活动。投壶起先是半礼仪活动,这种活动在宴会上得到推广,变成一种体育娱乐活动。东汉前,投壶“礼”的意味还比较浓;魏晋南北朝则向技艺多样化发展,娱乐性增强。
魏晋时投壶的技巧又有所发展。《隋书·经籍三》载有《投壶经》四卷,《投壶变》一卷,晋左光禄大夫虞潭撰;《投壶道》一卷,郝冲撰。可惜这些著作只有《投壶变》留传下来。据孙盛《晋阳秋》载,有一位叫王胡之的人,可闭上眼睛投壶,百发百中。
唐朝有一位叫薛眘惑的人能背对投壶。《朝野佥载》:“薛奋惑者,善投壶,龙跃隼飞,矫无遗箭,置壶于背后,却反矢以投之,百发百中。”
宋代司马光对投壶已有悖于古礼而不满,便著述《投壶新格》,根据古礼之义对投壶做全面的总结。他还对投壶的名称和计分规则,以“礼”的眼光做修改,把一些含有技巧的花样动作删掉。
明朝一些皇帝爱玩投壶,明画《明宣宗行乐图》中,便留下朱瞻基投壶的情景。《金瓶梅》中的西门庆擅长投壶。
清代投壶日趋衰落,但直到清朝末年宫中也还在流传。北京中山公园内还有投壶亭,保存六只古代铜质投壶。
现代的“壶”已经失去了它的计时功能与娱乐功能,只是被用作一般的生活容器了,例如水壶、酒壶、茶壶、药壶等。
另外,“壶”有时还可用作“瓠”或“葫”的通假字,例如:“中河失船,一壶千金。”(《鹗冠子·学问》)这里的“壶”通“瓠”,指能浮在水面上的瓠瓜(葫芦),在“中河失船”时可以救人一命。
根据上面对“壶”字的字义演变过程的梳理,现将“壶”字字义的发展脉络简示如下(示意图中的横直线表示字义之间的先后演变关系):
七、含有“壶”宇文化含义的相关成语
“壶”字在常用成语中的使用情况大致有五种文化含义:
其一是指盛装液体的容器,例如:成语“扣壶长吟”的意思是敲击着酒壶长声吟咏,借指抒发壮怀或不平之气。而“壶浆塞道”这个成语则是指以壶盛着酒浆的人们挤满道路,形容群众欢迎自己所拥护的军队的场面,它是成语“箪食壶浆”的另一种表达形式。
其二是指某种美好的环境,例如:“壶中日月”这个成语旧指道家悠闲清静的无为生活。源自李白《下途归石门旧居》诗:“何当脱屣谢时去,壶中别有日月天。”而成语“冰壶秋月”的“冰壶”指盛水的洁白玉壶,“秋月”指洁白的明月,喻指人的品格高洁。源自苏轼《赠潘谷》诗:“布衫漆黑手如龟,未害冰壶贮秋月。”
其三是指古代計时的漏壶,例如:成语“铜壶滴漏”,其中的“铜壶”是指古代计时的漏器,用铜壶盛水滴漏来计时刻。源自温庭筠《鸡鸣埭歌》:“铜壶漏断梦初觉,宝马尘高人未知。”
其四是指古代娱乐的投壶,例如:“枉矢哨壶”这个成语中的“枉”和“哨”都是歪曲、不正的意思,“壶”是指古代投矢娱乐所用的器具。弯的箭,歪的壶,比喻不精致的器物,为主人自谦之辞。
其五是用作“瓠”或“葫”的通假字,例如:成语“一壶千金”中的“壶”通“瓠”,瓠瓜中空能浮在水面,比喻东西虽然轻微,用得到的时候便十分珍贵。语见《鹗冠子·学问》:“中河失船,一壶千金。贵贱无常,时物使然。”又作“中流一壶”。而“悬壶济世”这个成语本为古代颂誉医者救人于病痛之说,后指在社会上挂牌行医。
说到“悬壶济世”,那么医生看病跟“壶”有什么关系呢?《后汉书·费长房列传》记载:“市中有老翁卖药,悬一壶于肆头。及市罢,辄跳入壶中,市人莫之见。”传说世有壶翁,不知其姓名,一称壶公。一说“壶公谢元,历阳人,卖药于市。不二价,治病皆愈。语人曰:服此药必吐某物,某日当愈,事无不效。日收钱数万,施市内贫乏饥冻者。”
以此观之,壶翁乃身怀医技、乐善好施之隐士医者。因其诊病货药处常悬一壶为医帜,所以人称壶翁,民间传说中亦多有其神话故事。相传壶翁曾传医术于费长房,记载虽语涉传奇,但若揭其神诞外衣,不难知壶公、费长房乃东汉时名医。
但还是找不出“悬壶”的依据,依照前文讨论,“壶”常用作“瓠”或“葫”通假字推论,“悬壶”其实当为“悬瓠”或“悬葫”,自古以来常于诊室悬葫芦为医之标志,今仍有一些药店、制药厂等沿以为用,后世药房有以葫芦为商业幌子者,药厂亦有以葫芦为商标图案者,比如天津某药厂生产的速效救心丸和丹参滴丸就都是用一葫芦形的小瓶来装药的。民间又有“不知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一说。况且“葫芦”可“悬”,“壶”如何悬得?然而还有一个问题,那就是这“葫芦”跟“医病”又有什么联系?
愚以为,其实葫芦本身是不能医病的,大约它有两种吉祥意义为医者所爱,一是它可以浮在水上,大一点的葫芦可以渡人过水;二是在古音里它跟“福”字谐音,可以使人逢凶化吉,故“悬葫”对病人有利。至于“济世”嘛,医者仁心,以医技普济众生,世人称之,便有“悬壶(葫)济世”之说。
说到“壶”,今天最为推崇的当数“宜兴紫砂壶”了,因为紫砂壶的泥原料乃江苏宜兴特产,故称“宜兴紫砂”。宜兴紫砂壶既不是用来盛美酒的,也不是用来行医治病的,而是为有闲阶层饮茶助兴的。因为紫砂壶的实用性与艺术性完美结合,每一把壶都独具匠心,在达成欣赏性上下功夫。一把紫砂壶共有钮、壶盖、壶腹、壶把、流嘴、足、气孔等七个部位。而从制作的工艺上细分,足有圈足、钉足、方足、平足之分;钮有珠钮、桥式、物象钮等三种。壶盖有嵌盖、压盖、截盖;把有单把、I垂I把、斜把、提梁把……其形制真可谓纷繁多样。好的紫砂壶的每一个部位都耐人寻味,其中傳说典故亦颇多;再加上紫砂壶泡茶的好处,就又增加了紫砂高贵不俗的雅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