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壶博弈 乐而不厌
——唐三彩投壶
2021-10-09撰文并摄影张瑞芬
撰文并摄影/张瑞芬
唐三彩投壶, 高35厘米,颈部两侧有双耳,1972年出土于陕西礼泉县唐越王李贞墓,收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
在韩城梁带村芮国遗址博物馆,来自各地的研学旅游的学生们着汉服,行汉礼,玩投壶刘瑜 摄
弘扬体育文化,传播中华文明。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喜欢着汉服,行汉礼,玩投壶,这成为人们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活动。
在陕西历史博物馆第三展厅,最热闹处莫过于古代投壶游戏,游客们不论孩童亦或成年人,站在那里享受一番投壶乐趣。精致巧妙、亮丽鲜艳的唐三彩投壶就安置在旁边,熠熠生辉,吸引着人们的目光。
唐三彩投壶,高35厘米,颈部两侧有双耳,1972年出土于陕西礼泉县唐越王李贞墓。这件三彩投壶,当为墓主人李贞生前实用之物,造型精巧、色彩艳丽,实属罕见,对人们研究投壶运动极具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
投壶,是古人宴会时礼节性的游戏。游戏时设特制之壶,宾主依次投矢其中,中多者为胜,负者饮。最早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约2500年的历史。在早期,投壶并非仅作为一项游戏,同时也作为一种礼仪。后流入民间,有了越来越多的参与者,其中的繁文缛节也得到了精简,体现出了越来越强的娱乐性。在很长的一段历史时期内,无论对于王公贵族还是百姓人家,投壶游戏都是一种深受欢迎的娱乐游戏与体育运动。
据《颜氏家训》记载:“投壶之礼,近世愈精,古者实以小豆,为其矢之跃也。”投壶作为古代重要的娱乐游戏,自产生以来,深受不同时期上层阶层的喜爱,投壶常常与蹴鞠、下棋等博弈游戏一起出现在宴饮中,为宴会助兴,增加气氛。投壶游戏在唐代极为盛行,它成为文人士大夫宴饮时的娱乐首选,在韩愈的《唐故河东节度观察使荥阳郑公神道碑文》中就记叙了士大夫投壶时的乐此不疲:“公与宾客朋游,饮酒必极醉,投壶博奕,穷日夜,若乐而不厌者”。
隋唐五代的投壶活动,仍主要见于宫中和文人士大夫之间。士大夫投壶,常伴以饮酒、赋诗,如“阉令促传觞,投壶更联局”,就是指酒宴上的投壶。汉绿釉陶投壶,是目前为止我们见到的较为早期的投壶实物。投壶也是宫人消磨时间的娱乐,“分朋闲坐赌樱桃,收却投壶玉腕劳”就是诗人王建《宫词》对宫人闲暇时投壶活动的描绘。
由于投壶活动的流行,许多人练就了一手极高的投壶技艺。唐初人薛昚惑写有“善投壶。背后投之,龙跃隼飞,百发百中,时推为绝艺”,说明其投壶之技已经达到了较高的水平。开元时人戴令言“好投壶”。武后时,大将军马神威“响杂投壶之乐”。军中宴客席上也同样少不了投壶。“黄金每留客,投壶华馆静”,宴席之上,馆舍之中,自然少不了投壶这一助兴的游艺活动。
同为精准类运动的射箭成为人们热爱的运动项目之一。图为青少年通过射箭比赛感受中华文化李军喜 摄
明代《朱瞻基行乐图》卷上投壶场景宏大繁复而又具体入微
在2019汉服游园活动上,游客们身着汉服,体验原汁原味的投壶游戏
人们站在距“壶”一定距离之处,以壶口作目标,一手拿着没有箭头的箭,投向“壶”口,以投中多少决定胜负。可以每人各一支,也可每人多支,投完之后换人,多次进行循环,以投入最多者为胜,输者或罚酒,或作诗句,类似酒令。后来,不只士大夫、文人们喜欢,普通老百姓们也都喜欢投壶这一运动。
投壶这种活动与古代的射礼在形态、意趣、方法、规则等方面有诸多相似之处。同时投壶也是一种以矢代箭、以壶代侯的具有射礼色彩的游戏活动。射礼是先秦礼乐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集射箭、礼教和娱乐于一体的弓矢竞技活动。射礼可分为大射、宾射、燕射、乡射四种。后来或因庭院不够宽阔而不足以放置箭靶,或者一些宾客不会射箭,也可以采用投壶的方式来代替弯弓,以娱乐方式招待宾客。东周时期投壶已经逐渐替代了射礼。投壶作为礼乐序列中的一种游戏,贯穿在其程序和参与者心态中的是一种雍容揖让、立德正己的态度,这就是我们说的一种礼乐精神。
流传了两千多年的投壶运动几经演变,及至今日,随着人们对传统文化的日益重视,历史悠久的投壶活动又在许多地方逐渐地兴起了。投壶已成为中国传统的运动项目,更是作为体育文化的瑰宝影响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