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础教育事业的全人观照

2018-07-12刘云谢少华

中小学德育 2018年1期
关键词:人性时代教育

刘云 谢少华

摘 要 在技术文明催生的功利主义的裹挟下,基础教育异象屡现,其根源即对“人”有意无意的忽略。全人教育首先强调“人”的存在,认为人的直觉、情感、灵性等非理性因素与理性因素在教育引导“人”的过程中有着同等的重要性,要求人的发展是整全的、完善的,是具有主体性的、能够把握自己命运的人的教育主张与时代对于教育变革需求的天然契合。

关 键 词 基础教育;全人教育;观照

中图分类号 G41

文献编码 A

文章编号 2095-1183(2018)01-00-02

一、全人教育的时代之需

随着人类文明步入科技时代,技术文明在给予人类展望美好生活无限想象力的同时,也让人类社会陷入了功利主义的陷阱。社会对科技的倚重与对精神、情感、道德、人文等的轻视形成了强烈的对比,使得教育呈现出一种制式化、机械化、割裂化的病态。投射到基础教育领域,显现为受教育机会分配的不均衡,教育导向重心的偏离,灌输式教育行为模式的僵化,应试教育对素质教育的碾压,叠加教育工作者惯性而来的威严之态,让乏善可陈、缺少共鸣的单向度教育行为泯灭着受教育者的个性与特性,消解着师生间的情谊与信任。此等异象发生之源,终归还是出自于对人的忘却——忘却了“人”的精神存在。

今日之中国,受社会深度转型而引发的新旧价值观体系更替冲击最甚者,莫过于处于人格定型关键期的青少年群体。他们的成长之路本应合于时代的人文主张,对自我的未来有较高的预期——较高的自我期待是其主体思维活跃的一种展现,而主体思维是一种现代思维。面对这些对自我认知极为活跃的新兴受教育群体,原有的教育理念及行为带来的滞后感愈发凸显,变革呼声日益高企。作为教育体系重要组成的基础教育,把握时代所向的新理念与新方法同样是稳步踏入未来的关键。“人的自尊、良好的人际关系、健康的身体、对生命所有方面的尊重、建设性的社会参与、创造性与直觉思维,以及独一无二的人生经历”[1]日益成为时代所向的主流共识,这样的共识,即是一种全人成长的教育反思。

二、全人教育理论的主张

本质上,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初的全人教育理论与时代教育变革取向天然契合,“作为一种批判工业化时代教育、注重人的潜能、张扬非理性力量、强调整体与联系在学习过程中的作用的教育思潮”[2],其教育目标直指修正技术文明价值观下教育过于程序化、精确化的病态,要求教育建立起一种“关注人的生命、尊重人的潜能、促进人的整体发展”的新型模式[3]。这样的教育主张反映的正是人类精神之思对功利社会的反抗,其理论内涵在于对人性成长的深沉关怀,附着于“人的回归”的时代主题,自然而然扩散为一种世界性的教育思潮,并逐渐融入各级各类教育领域中。

教育塑造的逻辑起点是人性的可塑,在一定程度上,教育行为对人的地位与作用的认知、权衡、重视和发挥的程度如何,将成为未来我国教育事业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时代呼唤教育需秉持对人的全面发展的关注,将全人理论的教育主张投射到基础教育的范畴,这极具先进理论应有的导向活力。作为一种整合“以人为本”与“以社会为本”的人学新理念,全人教育认为人的直觉、情感、灵性等非理性因素与理性因素在教育引导“人”的过程中具有同等的重要性。其教育理论的基础在于信任,信任人类的发展经由“整合”后的教育方式与内容,一定能引导人迈向善良、和谐的不断成长。以此为观照的现代基础教育事业,就应全力构建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积极推崇平等、参与、合作的教育样式,以期实现学生人格得到全面的尊重与最大限度的自由发展的目的,进而成就整个社会健康、有序、和谐发展。

三、以全人理念赋予基础教育应有的和谐

(一)赋予学生自由的成长空间

学校理应是少年儿童的“乐学之地”。但受考试至上的现实影响,基础教育更加钟情于以基础知识的单向讲授为主的教育方式,成绩好坏几乎成为评价学生个体发展水平的唯一标准,导致看似丰富多彩的素质教育更像一场形式主义的表演。应试教育所带来的标准化、程序化、制式化的教育方式强于专才的培养,而弱于个体独特性、创造性的引领与启迪。我们当然不否认专才培养的重要性,但过度的关注必然导致全面发展被有意无意地忽略,这有悖于时代对复合型创新性人才需求的培养向度,而“由一个没有个人独创性和个人目标、标准化的个人所组成的社会,将是毫无发展可能的、可怜的社会”[4]。

如此,基础教育事业的理论与实践者,必须从内心深处真正树立起全人成长的思想理念,课堂内外以生为本,正视并致力于解构现行应试教育氛围对教育模式与行为的桎梏,高度重视融洽师生关系的锻造,唯有如此,才更易于开展“人与人的主体间灵与肉交流活动,包括知识内容的传授、生命内涵的领悟、意志行为的规范、并通过文化传递功能,将文化遗产教给年轻一代,使他们自由生长,并启迪其自由天性”[5]。由此,立于高处的师者,才会保有油然而生的父母之心、朋辈之情;去温暖、关怀、感召受教育者自觉地为自我成长负责。

(二)营造全人成长的校园文化氛围

身处极速发展的科技文明时代,专业技能的培养固然重要,但赋予个体自觉的“成长力”却更为紧要。“成长力”是个体能够顺应并可紧跟时代发展态势的重要内生力,于内沉淀为自我内在的知识变迁能力,于外表象为个体“综合素质”能力的彰显。综合素质的当代内涵包含了对知识、品德、技能、修养、爱、健康、交际、调适、责任、勇气、担当等的协同培养,即一种全人的成长维度。这样的维度要求教育既要重视“人”的全面发展,更应使“人”自觉成为一个有社会责任感、有担当、有爱、有怜悯之心,并能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谐共生的“人”。以此维度观照下的基础教育事业,良好校园文化氛围的构建是促进全人成长教育成效得以实现的一个重要依托。

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校园文化的构建沉淀于校园的每一个角落。要重视和加强校风建设,形成对师生具有陶冶作用、约束作用、凝聚作用,对社会具有示范作用的优良校风;要营造宽松愉悦的教育环境氛围,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塑造,引领孩子崇尚基本的公民道德规范,获取正确的是非荣辱观;要积极构建有特色的校园文化活动,把德育和智育、体育、美育有机结合,促进孩子们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的协调发展;要尽可能美化校园人文环境,因为优美的人文环境在直观地提升审美观的同时,更在潜移默化中融教育于校园的一草一木中,去影響、(下转第页)(上接页)帮助孩子们领悟爱与美好。

(三)关注学生人性发展的整全导向

人性是人类基本的精神属性。社会中的人,需要追求比个人生命更高的价值,实现社会性下人“是意义与价值世界的本意”[6],皆因人的精神存在之需。教育关注受教育者的人性塑造,是对“人”的人生价值与意义的一种本能观照,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教育作为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是帮助“人”有能力得以实现美好存在的重要的后天习得之依,“美好存在”离不开健康人格的支持,人格健康是人性的美好表象。

在全人教育的视界里,只有人性得到充分发展的人,才能完整而全面地理解其所生活的意义世界。当今时代,健康人格的养成需要凭借全人成长的教育关怀,人性的全人成长需要学校、社会、家庭、教师及学生自身的共同参与:需要国家致力于用制度的完善去最大限度地保障教育公平的实现、教育质量的提升;需要教育领导者高屋建瓴地以思想的力量去改变一考定终身的陈旧价值观,用全人成长的思维模式促进人才培养方式的合理转型;需要教育组织者全面提升从业人员的从业水平,包括学历、品德、能力、研发力、创造力等内涵的提升,切实保障教育成效的正确性、先进性、垂范性及合理性;需要教育发生地致力于构建开放的教育环境,让社会与家庭真正参与到学生成长的培养过程中来,与受教育者一起用共同的责任担当形成“一加一大于二”的教育合力。共同参与所要达成的终极目标,就是让我们的孩子能真正实现从自我原始人性对喜欢做什么的自然流露,向能够自觉地正确判决出应该去做什么的掌控力转变。

参考文献:

[1]Ron miller. Holistic Educa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A]//Ron Miller. Caring for New Life: Essays on Holistic Education[C]. Brandon, VT: Foundation for Educational Renewal, 2001:43.

[2]張东海,谢安邦.全人教育的理论与实践[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47.

[3]钟启泉.“体教育”思潮的基本观点[J].全球教育展望,2001(9):73.

[4][美]阿尔伯特.爱因斯坦.爱因斯坦晚年文集[M].海口:海南出版社,2003(4):410.

[5]赵汀阳.论可能生活:一种关于幸福和公正的理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73.

[6]舒志.论古希腊教育观的形而上特性[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2.

责任编辑 王清平

猜你喜欢

人性时代教育
“狗通人性”等十一则
逼近人性
“学习”反人性吗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e时代
e时代
e时代
2020未来教育新思维
教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