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工匠精神融入高职思政课教学的价值与路径探讨

2018-07-12廖芳陈妮

广西教育·C版 2018年3期
关键词:工匠精神价值

廖芳 陈妮

【摘 要】本文论述工匠精神是一种精益求精的职业精神,将其融入高职思政课教学有助于增强教学的亲和力和针对性,有利于提高高职学生的职业素养;工匠精神融入高职思政课教学过程中,要立足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两条路径,活化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工匠精神 思想政治理論课教学 价值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8)03C-0045-03

工匠精神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教育价值。高职思政课作为弘扬与培育中国精神与时代精神的主阵地与主渠道,挖掘工匠精神融入思政课的价值,构建融入的有效路径,使其成为高职思政课教育教学的有效素材,有助于发挥工匠精神的价值,有利于提高思政课的感召力以及实效性。

一、工匠精神是一种精益求精的职业精神

工匠精神是一种精益求精的职业精神,具体内容可展现为:敬业乐业的职业风尚,精益求精的职业态度,恪尽操守的职业品质,守正创新的专业素养。

首先,工匠精神是一种敬业乐业的职业风尚。具有工匠精神的从业者对自己的职业与技能具有高度的认同感与自豪感。正是基于这种认同,铸就匠者的“匠心”,有“匠心”者能以敬畏之心对待自己的职业、岗位、技能,崇尚劳动,能认为自己从事的工作是有价值的。这里面不仅包括爱岗敬业的责任心,更包含着职业理想、职业信念。有着这些,从业者才会摒弃浮躁与功利之心,从劳动中寻找到快乐。

其次,工匠精神是一种精益求精的职业态度。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培育精益求精的职业精神,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弘扬工匠精神,厚置工匠文化,恪尽职业操守,崇尚精益求精,培育众多“中国工匠”。可知,精益求精是工匠精神的核心。精益求精的职业态度表现为匠者对自己技能、技艺追求卓越,对产品注重细节,精雕细刻,追求完美与极致。

再次,工匠精神是一种恪尽操守的职业品质。工匠在自身岗位上,遵守行业规范与职业道德,是一种对工作、产品极端负责任的表现。这不仅是一个人个人修养问题,更是匠者对社会的责任担当。正因如此,工匠在从业过程中,能做到守住职业良心,拒绝投机,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

最后,工匠精神是一种守正创新的专业素养。守正创新的专业素养是指从业者在工作中表现出的牢固产品的基本特性、坚守产品的优秀特点,并在此基础上,根据更高的时代要求,改善产品价值的专业品质。守正创新是坚持与创新的统一,是坚守基础上的创新和创新视野中的坚守。

二、工匠精神融入高职思政课教学的价值

(一)有利于培育与弘扬社会主义职业精神。培育与弘扬社会主义职业精神是高职思政课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高职教育最显著的特征之一是培育具有职业精神的“术业有专攻”型人才。但培育职业精神不能泛泛而谈,而应该具体化。工匠精神是职业精神的具体化存在:一是工匠精神体现的是职业精神中“德”的品行要求,匠人要有匠术,更要有匠心;二是工匠精神体现的是职业精神中“精”的要义,即刻苦专研、精益求精的职业态度;三是工匠精神体现的是“新”的职业追求,摒弃墨守成规作风,敢于突破陈规,坚持“尚巧”的创新追求。因此,把工匠精神融入高职思政课教学全过程,充分发挥思政课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有利于培育与弘扬社会主义职业精神。

(二)有助于增强高职思政课教学的亲和力和针对性。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传播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抓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坚实阵地,同时也是确保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有力保障。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性不容否认,然而在现实的教学中,我们也应理性地认识到思政课往往留给学生“高大上”“假大空”印象,教学缺乏亲和力与针对性。造成此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原因之一是思政课教材本身依然难以完全摆脱从理论到理论、从概念到概念的政治性、思想性、理论性较强的鲜明的学科特点。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那么,在不改变思想政治理论课整个教学体系的情况下,如何改变学生对思政课的“假大空”印象?如何提升思政课教学的亲和力与针对性?对此,加强工匠精神教育,把工匠精神融入高职思政课教学中,是使高职思政课“接地气”、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提升教学亲和力和针对性的有效对策。工匠精神是主流意识形态在职业领域的时代表现,蕴含的内容与高职思政课教育特性、教学内容具有一致性。把其融入到高职思政课教学中,是把思政课立德树人的教学使命具体化,是把思政课理论化内容与高职学生所需所想紧密联系落实化,提升高职思政课教学的亲和力与针对性。

(三)有利于提高高职学生的职业素养。当今大学生接近或者已是“00后”,随着经济全球化与信息科技发展,信息传递、收集与接收的便捷性,国内外各种思想观念冲击着他们的价值观,受此影响,不少学生以金钱、利益至上,浮躁之心蔓延,功利观念凸显,而理想信念、艰苦奋斗之风等方面被认为是过时的东西,更严重者偏离政治方向。另外,高职院校的大学生还有一明显现象:片面强调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学习,而忽视作为一个完整的人思想道德方面的修炼。然而,无论是国家和社会对人才要求德艺双馨,还是企业招人不仅看重才更看重德,所谓“做事先做人”正是如此道理。高等职业教育不是只培养技能突出的“职业人”,而是培养政治素质过硬、思想道德高尚、专业技能高超的职业人才。工匠精神强调的专业技能、技术与职业精神的统一,把工匠精神融入高职思政课教学中,不仅能促进高职大学生政治素养的提高,还能促进他们修炼职业道德,提高职业自信与职业自觉,提高职业素养。第一,工匠精神有助于大学生提升职业道德品质。工匠精神包涵的爱岗敬业、诚实劳动、履职守正等道德规范是社会与各行业对从业者的要求。通过在思政课中培育高职大学生工匠精神,让他们认识到毕业后走上职业发展的道路,良好的职业道德是保证职业生涯出彩的前提。由此促进他们在校期间注重自身道德品质修炼,提升自我职业素养。第二,工匠精神有助于提高高职大学生职业自信。通过工匠精神培育,使他们了解到具有工匠精神的从业者是当今社会与各行各业的急需人才,坚定对职业的认同感,提升他们对职业的自信。第三,工匠精神有助于提高高职大学生学习专业技能的自觉。工匠精神不仅注重“德”也注重“技”,与工匠精神相称的是高超的技能,没有技能依托的工匠精神将成为空中楼阁,培育工匠精神能促使大学生自觉学习专业技能。

三、工匠精神融入高职思政课教学的路径

(一)工匠精神渗透课堂教学。具体如下:

1.活化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手段。工匠精神融入高职思政课主要是把工匠精神的丰富内容与时代价值进行理性、有层次的分析并渗透到基础、概论、形势与政策三门课程中。在基礎课中,结合中国精神、中国优秀传统道德向学生讲授工匠精神在我国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激发学生民族情感,树立“德艺双磬”的价值取向。运用工匠精神蕴含的职业品质、职业信念、职业道德等内容对学生进行职业理想、职业道德规范、法制意识教育,借助大国工匠者追求精益求精、守正创新的真实故事,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职业观,养成良好的职业规范。在概论课中,借助分析工匠精神的时代背景,进一步了解现阶段的中国国情,使学生深刻认识到工匠精神是时代发展、社会转型升级、个人发展的需要。在形势与政策课中,通过分析当前的中国发展形势,深入体会当今工匠精神的内涵。

在优化教学内容的同时,还需丰富教学手段,注重教学方式多样性。运用历史教学法,理清中国传统工匠精神的继承与发扬,设置“工匠精神的历史与今天”讨论题,通过讨论,明辨传统工匠精神与现代工匠精神的同与不同,以史带论,既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又增强他们对工匠精神的认同感。运用专题教学法,如设置“工匠精神与我的职业理想”“弘扬工匠精神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工匠精神与中国社会的发展”等专题,可分组讨论发言,也可进行主题演讲或者主题辩论,营造活跃的课堂氛围,潜移默化加深学生对工匠精神的认识。

2.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工匠精神融入高职思政课教学目的是培养高职大学生职业精神,提高职业素养,树立正确的职业观、人生观、价值观,这需要教师与学生共同努力才能实现。工匠精神融入高职思政课教学的关键是教师,教师的素养与教学能力直接决定了教学水平。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学的过程与效果在学生,教学全过程必须充分让学生参与进来,让学生主动学习,才能达到教学目的。因此,工匠精神融入高职思政课课堂教学须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第一,夯实教师理论素养。培育学生工匠精神作为意识形态教育,要让学生内化于心,教师自身的理论素养很关键。教师要吃透教材,悟懂工匠精神,有深刻的洞察力和见解,能充分掌握有关工匠精神前沿研究以及相关资料。在充分立足学情的基础上,用自己的理论素养赢得学生尊重,实现引导作用。第二,提高教师教学能力。教师要制定切实可行的工匠精神融入思政课教学的方案,同时要善于创造性转化,把理论体系转化成教学体系,能将“高大上”的理论要点转化为“接地气”的教学话语,能使教学素材立体化、生动化呈现给学生,积极引导学生参与教学实践,把握整个教学过程。第三,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发挥教师主导作用,但并不意味着教学是教师的“独角戏”或者说是教师的单一灌输,“以学生为本”是教学的起点也是终点,这决定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影响工匠精神融入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一个重要因素即是否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他们参与教学的兴趣,调动参与热情,引导他们理性思考。只有发挥了学生主体作用,使课堂活跃起来,学生才能在参与过程中把工匠精神内化为自身的职业素养。

(二)工匠精神融入课外实践教学。课外实践教学是高职思政课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在于让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更好地塑造自己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工匠精神作为一种系统理论化的观念,在融入高职思政课教学中毋庸置疑需全面讲授,但抽象理论化的观念要想在高职大学生头脑中形象化,成为其可感知的思想资源,从而才能完成对高职大学生的思想培养,在这过程中实践成为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只有通过学生主体性的实践活动,系统理论化的精神内核才能渗入到学生自身的主观状态,从而使这种标示人类文明的价值观念体系脱去它的外在性,变成学生内在的精神财富和发展的力量源泉。工匠精神融入高职思政课实践教学是实现教学目的不可或缺的一步。课外实践方式可多样化,(下转第69页)(上接第46页)如实地参观学习、社会调查研究、社会实习等实践方式,使学生能以他们自己的视角感知工匠精神的现实力量,进而自身能践行工匠精神。在这个过程中,一方面是工匠精神内在资源的挖掘与弘扬;另一方面是运用工匠精神的理论以及现实载体对高职大学生进行思政教育。只有经过此路径才能使工匠精神根植于高职大学生心中,成为引领大学生成长成才的精神力量。

(三)工匠精神纳入课程考核。工匠精神融入高职思政课教学全过程,不仅是在课堂教学和课外实践教学渗透工匠精神,还应该在课程考核中体现工匠精神,这也是测量教学实效性的必要环节。在制定考核方案时,可将课堂与课外实践两部分按一定比例分开进行,课堂部分侧重基本理论考核,课外实践部分侧重学生参与的具体表现。另外,在考核主体上可趋向多元化,除思政课教师这一主要力量外,还应把部分学生代表、实践教学地点的相关负责人以及高校团委、学工、宣传等部门的人员吸纳进来,组成评价小组进行综合性评价。通过综合考评,反馈教学情况,总结经验完善新的教学实践,从而提高工匠精神融入高职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刘建军.工匠精神及其当代价值[J].思想教育研究, 2016(10)

[2]郭彦军.工匠精神是中国工人阶级先进性素质的时代体现[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7(4)

[3]王冬.加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探索[J].职业教育研究,2015(9)

[4]李薇薇.中国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探究[J].思想教育研究,2017(3)

【基金项目】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2017年教改课题“工匠精神融入高职思政课教学研究”(JZY2017C01)

【作者简介】廖 芳(1983— ),女,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陈 妮(1965— ),女,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责编 丁 梦)

猜你喜欢

工匠精神价值
践行初心使命的价值取向
价值3.6亿元的隐私
一粒米的价值
“给”的价值
德日“工匠精神”,中国怎么学
政府官员也需要“工匠精神”
小黑羊的价值
放大你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