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带一路”背景下印尼语人才供需状况研究

2018-07-12韦美神

广西教育·C版 2018年3期

【摘 要】本文从需求人数、需求岗位、需求单位、任职要求等方面调查用人单位对印尼语人才的需求情况,论述学校对印尼语人才的供给现状,提出小规模招生和小班教学、重点培养翻译和涉外人才、继续推进国内外合作办学模式、全面提升学生综合能力与素质等措施,培养“一带一路”背景下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印尼语专业人才。

【关键词】“一带一路” 印尼语人才 供需状况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8)03C-0035-03

印度尼西亚语(以下简称印尼语)是印度尼西亚的官方语言,属非通用语种。目前,我国只有少数高校开设印尼语专业,如北京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天津外国语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广西民族大学、广西外国语学院等10所高校。而且招生人数极少,有些高校甚至隔年招生或隔数年招生,全国平均每年培养的印尼语人才不足120人。印尼是“一带一路”沿线重要的国家之一,“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落地必然需要大量熟悉和掌握印尼语的专业人才。本文就当前印尼语人才的供需状况进行研究,试图为印尼语人才的培养提供启示和建议。

一、用人单位对印尼语人才的需求

笔者通过中国外语人才网、广西人才网、南方人才网、前程无忧等多家专业的人力资源网站,调查2016年7月、8月用人单位对印尼语人才的需求情况。两个月期间总共有80家用人单位发布了90条招聘信息,要求招聘印尼语人才,笔者就这些招聘信息进行统计和分析。

(一)需求人数。在用人单位发布的90条招聘信息中,有64条招聘信息明确了需求人数,共计172人,有26条招聘信息没有确切的人数要求,只标注需要若干名,我们尚且以每条信息招聘1人计算,那么至少需求26人。在两个月期间,我们随机的仅以人才网站上发布的招聘信息来统计,就有至少198人的印尼语人才需求,远远超出于每年印尼语专业的平均招生人数。2016年印尼语专业的毕业生全国仅119人,其中本科生107人,专科生12人。可见,当前的印尼语人才在数量上已无法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

(二)需求岗位。目前,印尼语人才的需求主要集中在翻译、教师、客服、外贸业务等岗位。其中翻译类需求最多,占所需总数的45.5%;其次是外贸业务类,占所需总数的10.1%;客服人员占7.6%,教师占6.6%,需求岗位比较多的还有财务专员、IT技术支持、海外运营等。其他岗位包括印尼语导游、市场专员、物流专员、网站编辑、商务分析等。用人单位对印尼语人才的岗位需求呈现多元化的趋势,有些单位在招聘总裁助理、人事经理、董事长秘书、行政人员等岗位时,也要求精通印尼语。可见,单一的外语人才已不能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

(三)需求单位。对印尼语人才有招聘需求的用人单位主要是专业的翻译公司、外语培训机构、信息技术公司、电商企业以及有境外业务往来的企业。这些用人单位主要分布在广州、深圳、南宁、北京、上海、杭州等地。

其他需求印尼语人才的用人单位有旅行社、游戲开发商、房地产公司、外汇交易商、矿业公司、多语种商务服务中心及印尼在中国投资的企业。印尼三林集团是著名华人企业家林绍良创建的多元化跨国企业集团,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参与在中国的投资。三林万业(上海)企业集团有限公司是三林集团在中国设立的独资公司,主要负责三林集团在中国的业务。在调查中,笔者发现三林万业(上海)企业集团有限公司也向印尼语人才抛出了橄榄枝,招聘印尼语行政翻译。

公务员系统对印尼语人才的需求量非常少,国家公务员每年招考的人数屈指可数,地方公务员考试如广西、广东这两年都没有招考。

(四)任职要求。用人单位根据需求岗位的异同,对任职人员必须具备的知识、技能、能力和个性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要求。

首先,在学历方面,本科学历最受欢迎,硕士以上高学历需求很小。有不少用人单位只看能力,不看学历。专科学历仍有较大市场。

其次,在专业方面,需求印尼语人才的用人单位,有37.5%的企业要求任职者是印尼语专业毕业;有10%的企业需求掌握印尼语的其他专业人才,这些专业包括财务专业、新闻媒体传播专业、国际贸易、国际经济、国际商务、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工商管理、工程专业等;有52.5%的企业需求印尼语人才,但不明确提出专业要求。但是,熟练掌握印尼语,有较好的印尼语听、说、读、写能力,是用人单位的共同要求。

再次,在教育背景方面,有20%的企业要求任职者具有留学印尼的经历或是优先录用有留学印尼经历的毕业生。另外,有12.5%的企业要求任职者了解印尼的文化、风俗,熟悉印尼当地的法律、法规。同时,有很多用人单位对任职者的计算机使用能力及英语水平提出要求。要求任职者熟练掌握电脑办公软件,具有良好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英语水平达到四级或六级等。一部分企业要求任职者获得相关语言等级证书和从业资格证,如导游证等。

最后,用人单位还对任职者的工作经验、道德修养、学习能力、沟通能力、抗压能力以及团队合作精神等方面提出要求。比如,要求任职者品德端正、为人正直、诚实守信、责任心强、能吃苦耐劳,具有良好的职业操守;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善于沟通、可承受工作压力,具备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等。

二、学校对印尼语人才的供给现状

目前,印尼语人才供给的来源主要是学校,学校担负着培养人才和向社会输送合格人才的艰巨任务。

(一)印尼语人才的供应量。目前,我国开设印尼语专业的院校屈指可数,主要集中在广西、云南、北京、上海、天津等地,如广西民族大学、广西外国语学院、云南民族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等。这些院校每年的招生人数并不多,有些院校甚至是隔年或隔数年招生,如北京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大多院校都是小班教学,一个班才几个人或几十人。印尼语人才的供应量是非常有限的。从各院校近年的招生计划看,每年的招生总数仅在117-132人之间。而学生实际报到的人数要低于招生计划数。所以,每年学校培养和输送的印尼语人才不到120人。

(二)印尼语人才的培养体系。各高校都有自己的人才培养方案,培养目标虽不尽相同,但有两点是共同的:第一,具有扎实的印尼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译的基本技能;第二,能在外事、外贸、旅游、酒店、新闻出版等行业、部门从事印尼语翻译、教学、管理等各类涉外工作。在专业课程的设置方面,也具有共性,主要围绕“听、说、读、写、译”的基本技能开展教学。目前,各高校开设的专业课程主要有基础印尼语、高级印尼语、印尼语阅读、印尼语口语、印尼语视听说、印尼语语法、印尼语口译、印尼语报刊选读、印尼语写作、印尼语翻译、印尼文学作品选读、印尼概况等。同时,学校重视学生的思想道德和人文素质,努力培养德才兼备的适应社会需要的专业人才。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心理健康教育等课程是每个学生的必修课。

另外,在人才培养模式上,许多高校普遍采用“3+1”联合培养模式,即学生在国内学习3年,出国留学1年。但在国内外课程的对接方面仍存在很多问题。

三、中国与印尼经贸合作发展状况

中国与印尼是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两国高层领导互访频繁,经贸合作发展顺利,合作领域不断拓宽。2013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访问印尼期间,提出了“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2014年,印尼总统佐科·维多多提出了“海洋强国”战略,与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不谋而合,中国与印尼有着巨大的合作空间。近年来,两国在贸易、投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合作显著。

(一)中国与印尼双边贸易。中国与印尼双边贸易发展迅速,中国已成为印尼第一大贸易伙伴,印尼是中国在东盟的第五大贸易伙伴。两国的进出口商品,具有较大的互补性。中国需要印尼的锡、镍、煤等矿产品及棕榈油、橡胶等热带作物。印尼需要中国的各种机械设备、机电产品、钢材、钢铁制品等。

(二)中国与印尼相互投资。印尼是东盟的主要投资目的地,我国对东盟的投资,印尼位居第二。“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中国不断加强对印尼基础建设的投资。2013年,中国对印尼新增投资7.65亿美元,增长26.7%;2014年,中国对印尼直接投资增长38%;2015年,中国对印尼直接投资增长26.2%;2016年,中国对印尼直接投资达26.65亿美元,同比增长324%,跃居印尼第三大投资国。近年来,印尼对中国的投资也逐渐增多。2013年,印尼来华实际投资1.26亿美元,增长97.9%。2015年,印尼来华实际投资10754万美元,增长37.8%。截至2016年6月,印尼在华累计实际投资金额25.4亿美元。

中国企业在印尼主要投资领域是基础设施,最大投资领域是电力行业,其次是铁路运输行业,其他领域有金属工业、房地产与工业园等。印尼在华投资涉及造纸、房地产、食品加工等领域,印尼金光集团(APP)、三林集团就是其中较为知名的企业。

(三)中国在印尼承包工程。印尼是中国在东南亚的第一大工程承包市场。根据中方统计,截至2016年6月底,中国企业在印尼累计签订承包工程合同额538.6亿美元,完成营业额345.8亿美元。近年来,中国在印尼承包工程的情况如表9所示。

在“一带一路”倡议实施过程中,中国政府积极鼓励中国企业走出去,参与相关国家的基础建设项目、产业园合作等。印尼现有的基础设施远远跟不上经济发展的需求,基础设施是印尼发展的重点,大量的中国工程承包企业来到印尼,建公路、码头、铁路和桥梁。

(四)中国与印尼游客互访。印尼是世界最大的群岛国家,旅游资源丰富,旅游产业是其核心产业。近年,中国与印尼互访游客增长迅速。目前中国已成为印尼最大的客源国,2016年,赴印尼旅游的中国游客多达140万人次。印尼计划于2019年吸引1000万中国游客赴印尼旅游。作为世界第四大的人口大国,印尼市场潜力巨大。印尼是中国的主要客源国之一,居第十五位。

在“一带一路”倡议之下,中国与印尼之间的合作潜力巨大,两国间的经贸合作发展迅速,为印尼语人才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就业机会。

四、印尼语人才培养的思路与建议

“一带一路”的建设人才是关键,企业的发展离不开人才。学校的人才培养必须与用人单位的需求相对应。结合用人单位的需求及“一带一路”倡议实施下中印尼经贸合作的发展状况,笔者对印尼语专业的人才培养提出以下建议:

(一)小规模招生、小班教学。“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给印尼语专业带来机遇,但目前用人单位对印尼语人才的需求有限,虽然在数量上存在需求大于供给的情况,但不能盲目地扩大招生。人才储备很重要,建议小规模招生、小班教学,保证数量和质量。

(二)重点培养翻译和涉外人才。 用人单位对印尼语翻译人才需求最多,在课程设计方面应该有所倾斜,可以在高年级阶段挑选尖子重点培养,因材施教。随着中印尼经贸合作的快速发展,既精通印尼语又具备经贸类知识的涉外人才需求增多。针对这一需求,学校应该为印尼语专业的学生开设经贸、财会、营销类课程,培养“外语+经贸”的复合型人才。

(三)继续推进国内外合作办学模式。有不少用人单位对印尼语人才的留学背景和国外生活经历提出要求,学校要坚持与印尼高校合作办学的模式,并就存在的问题如国内外课程对接等方面进行改革和完善。

(四)全面提升学生综合能力与素质。强化印尼语专业学生的英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实际上机操作能力。注重學生的学习能力、沟通能力、抗压能力以及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为社会提供德才兼备的印尼语人才。

【参考文献】

[1]杨云升.“一带一路”建设与外语人才培养[J].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9)

[2]周谷平,阚阅.“一带一路”战略的人才支撑与教育路径[J].教育研究,2015(10)

[3]杨晓强.对高校非通用语种“3+1”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以印尼语本科专业课程设置为例[J].企业科技与发展,2017(5)

[4]葛瑞.中国印度尼西亚语专业本科教学现状与展望[J].学园,2017(3)

【作者简介】韦美神(1982— ),瑶族,广西田东人,广西外国语学院东南亚语言文化学院教师。

(责编 王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