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放经济理论体系

2018-07-12于海峰王方方

东岳论丛 2018年5期
关键词:开放型理论体系特色

于海峰,王方方

(广东财经大学,广东 广州 510320)

一、当前世界开放经济理论思潮梳理

随着世界经济步入全球化和信息化,跨国公司的复杂一体化发展、日渐增多的各国间经贸协定和自由贸易区的多层次深化发展都将世界各国经济紧密地联系在一起,逐渐呈现多极化、多层次的经济网络特征。因此,有必要通过对国内外开放型经济理论发展脉络的梳理,进而从国内外开放型经济理论思潮发展脉络的对比中显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放经济理论的优越性。

从西方传统主流理论看,开放型经济理论发展至今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古典贸易理论、新古典贸易理论和新贸易理论。三者主要从供给面(要素禀赋、技术、要素生产率、规模经济)和需求面(消费者偏好)分析进行对外开放贸易和参与国际化分工的动机,并在完全和不完全竞争市场上进行国际贸易。三个理论分别强调了资源的优势、要素禀赋和各种要素的差距,重点突出了如何在国际贸易中实现更高的效率以及国际上均衡结构的变动情况,此理论忽略了贸易的平衡和公平。而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放型经济建设中,我国更加重视开放型经济的互利共赢、多元平衡和安全高效,强调更多的是平衡,高效、公平的开放体系建设。很明显,现有的开放型经济理论已不再适应新时代中国开放型经济的发展,因此需要探求新的理论支撑。此时,源于社会学的网络理论得到了理论界的广泛关注。网络理论的基本成分包括了以关系的概念或过程表达的理论、模型和应用,也包括了一系列理论概念,例如:联系、平衡、传递性、互惠关系、一致性、凝聚力、结构平衡等理论概念,网络的形成是建立在相互作用的个体间关系的重要性的假设上,其研究的单元不再局限于独立个体,进而转变为个体及其个体之间由于相互联系而组成的结构。复杂网络的视角并不具有单独个体的倾向性,网络内部结构的平衡性和整体网络的协调发展已经成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放经济的重点。

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一百七十年的历史发展来看,从马克思、恩格斯实现社会主义由空想到科学的发展,到列宁实现社会主义由理论到实践的飞跃,再到斯大林创立科学社会主义实践中的第一个社会主义模式至今,社会主义理论开始从一国向世界多国开放发展。在我国,邓小平在世界社会主义的历史上,第一次解决了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关系问题,引领了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浪潮,推动世界社会主义由一种模式向多种模式的发展*崔桂田:《世界社会主义视野中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社会科学网,2017-11-01.http://www.cssn.cn/zt/zt_mjjt/zt_mkszy_llxsy/zt_mkszy_llxsy_mjjd/zt_mkszy_llxsy_bwtg_sy/201711/t20171101_3690789.shtml.;习近平在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下,把“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思考与世界社会主义复兴和人类文明进步的大逻辑紧密相连,第一次解决了发展中社会主义国家坚持走具有本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时代课题,推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由外延发展向内涵提高的转变。因此,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一百七十年波澜壮阔的历程来说,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又一次飞跃②崔桂田:《世界社会主义视野中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社会科学网,2017-11-01.http://www.cssn.cn/zt/zt_mjjt/zt_mkszy_llxsy/zt_mkszy_llxsy_mjjd/zt_mkszy_llxsy_bwtg_sy/201711/t20171101_3690789.shtml.。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放经济发展的历史阶段

不同历史时期开放经济发展的内涵重点不同。应该深刻认识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放经济发展基于新的历史起点,其地位和作用与我国开放经济发展不同,因此应该被赋予新的历史地位和作用。在新的历史时期,针对纷繁复杂的国内外经济形势,我国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放经济理论体系的构建,既要专注于解决留存已久并且对当前经济发展形成明显阻碍的矛盾,同时,也要应对国际新环境之下产生的新问题。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放经济发展的历史阶段

1978年实行划时代意义的对外经济开放政策,是我国融入世界经济的重要历史转折点。1978年之后到1992年,是我国开放型经济体系的萌芽时期。在此阶段下,政府政策起到重要推动作用,例如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1979年党中央国务院在深圳、珠海等地设立经济特区。1984年进一步开放大连、秦皇岛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1988年设立海南省,也使海南省发展成为我国最大的经济特区。1990年党中央国务院做出了开放浦东的重大决策。总体这一时期的对外经济开放是带有探索的性质,具体以几个试验城市为先导,观察开放效果,再以结果来进行下一步的政策实施。

1992-2001年是我国开放型经济体系的初始形成时期。在这一时期我国出口企业数量不断上升,政策导向开始转向“以质取胜”的方式,通过出口持续推进政策和实施“走出去”战略来更好地利用外资和技术。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开放型经济体系的发展战略,对外经济贸易进一步发展。党中央国务院又相继开放一批沿江港口城市、陆地边境城市、内陆省会及内陆地区,1999年为了进一步扩大西部落后地区的开放水平,提出了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决策。至此,我国基本形成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格局。这一时期的对外经济开放发展迅速,开放领域从沿海地区深入内陆地区逐步扩大,我国开放型经济体系开始逐渐形成,在积极融入世界经济体系的过程中*卿定文,程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外向发展的进程、特点及趋势分析》,《经济问题探索》,2007年第4期。。

2001年至今是我国开放型经济体系形成和完善时期。在此时期内,我国开放型经济得到快速发展,高科技产业成为出口导向型产业,并通过大规模的对外直接投资方式自主进入和积极融入世界经济中。2001年我国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使我国对外开放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国际接轨,开放领域和范围更加扩大。2002年,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的战略决策。十七大又相继提出了拓展对外开放广度和深度,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此时,我国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开放型经济体系。2008年我国提出限制“两高一资”(高污染、高能耗、资源型)产品出口等政策,从而使开放型经济体系得以进一步完善,对外开放结构得以进一步优化。为了主动对接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十八大又提出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必须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完善互利共赢、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在此基础上,十九大又提出“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进一步强调了“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

总体来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放经济发展每一阶段都有质的飞跃,体现出几个鲜明的特点。第一,无论从理论和政策层面还是经济建设和经济发展的实践层面都具有发展进程的渐进性;第二,发展方式具有明显的政府主导性;第三,发展速度和效益具有不一致性;第四,发展结构的不断优化与不协调性并存;第五,“引进来”与“走出去”间的不平衡和不协调性*卿定文,程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外向发展的进程、特点及趋势分析》,《经济问题探索》,2007年第4期。。

(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放经济发展的内涵与特征

随着政治经济的不断发展,开放型经济体系的内涵特点也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动态过程。2012年十八大提出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完善互利共赢、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中共中央、国务院于2015年颁布了《关于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若干意见》,进一步明确“构建互利共赢、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在党的正确领导之下,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放型经济发展的进程逐渐加快。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人民日报》,2017年10月28日。。这一判断意义重大,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持和发展而言,只有首先清醒地认知方位,才有可能推进理论创新,提出合理目标,做出科学规划。全面深刻理解这一判断,对于把握新时代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放经济发展的内涵和特征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学者对开放型经济的内涵与特征,基于不同角度大致分为四种观点:第一种观点强调开放型经济是与封闭型经济相对的内涵。封闭型经济主要运用国内市场需求来拉动经济增长,而开放型经济是依靠参与国际分工和进行国际贸易来拉动经济增长,需要本国发挥自身绝对优势或比较优势积极参与到国际竞争中去*[美]杰弗里·萨克斯等:《全球视角的宏观经济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22页。*李滋仁:《对开放型经济的再认识》,《亚太经济》,1991年第6期。。第二种观点认为开放型经济是开放度较高的经济体系,商品、劳动、资本、创新等要素实现跨国界或区域的自由流动,资源配置不断优化,政府按照市场运行机制来管理*周肇光:《论马克思开放型经济发展思想及其现实意义》,《当代经济研究》,2005年第4期。。第三种观点强调开放经济和开放型经济有很大区别,认为开放型经济是在开放经济基础上更加注重开放后带来的结果,开放型经济与开放经济相比,更加倾向于制度性和科学的战略*薛荣久:《我国开放型经济体系构建的纲领与重大意义》,《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7年第6期。。第四种观点认为开放经济即开放型经济,二者并无区别,开放型是具有更高的要素流动性、资源优化程度、市场与政府的协调程度*曾志兰:《中国对外开放思路创新的历程——从外向型经济到开放型经济》,《江汉论坛》,2003年第11期。。本文观点与第四种观点一致,随着经济的发展,开放经济不断发展,被时代赋予新的内涵,开放型经济是开放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形态。

但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下开放型经济发展的内涵与特征,则特别强调于新时代的大背景,强调历史维度、强调主义维度、强调世界维度。这也集中阐述了新时代的深刻内涵。新时代意味着新的飞跃、新的特质、新的境界、新的格局、新的气象、新的高度、新的价值*李海青:《全面深刻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本质内涵》,中国社会科学网,2017-10-23.http://www.cssn.cn/zt/zt_xkzt/mkszyzt/zggcddsjcqgdbdhbdzt/sjdbwtg/201710/t20171022_3676266.shtml.。十九大报告里关于开放的表述为“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其鲜明特征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

1.赋予自由贸易试验区更大改革自主权

赋予自由贸易试验区更大改革自主权并探索建设自由贸易港,是十九大报告关于对外经济开放领域最具有鲜明特征的表述之一*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人民日报》,2017年10月28日。。我国设立自由贸易试验区的主要目的,就是探索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对外开放的新路径。“赋予自贸试验区更大改革自主权”,一定程度上意味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放经济理论要求地方政府政策推进将拥有更多自主选择的空间,必将有利于建立平衡交织的商贸和政府网络平台,实现资源的高效配置,为我国全面开放新格局的形成带来更大的空间*李晓喻:《十九大报告新表述折射中国经济新动向》,中国新闻网,2017-10-19.http://www.chinanews.com/gn/2017/10-19/8356337.shtml.。

2.形成面向全球的贸易、投融资、生产、服务网络

十九大报告提出形成面向全球的贸易、投融资、生产、服务网络,加快培育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培育出一大批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这将成为在未来长期一段时间我国全球资源配置能力提升的新思路。搭建贸易、投融资、生产、服务网络,是为我国企业增强国际竞争力提供多元平衡的扩展网络。通过多维的世界经济网络构建,我国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必将具备更高端、坚实的平台基础。

三、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放经济理论体系

新时代经济各方面实力的日益增强,为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创造了更好的条件,夯实了基础。我国经过近40年的市场经济改革,更深地融入世界,充分运用全球的市场、资源、技术和智力,经济实力日益雄厚,已经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经济体,其经济总量居世界第二位,同时是第一大出口国、第二大进口国、第二大吸收外资国、第三大对外投资国以及第一大外汇储备国,这为我国进一步扩大开放、构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放经济理论体系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放经济理论体系构建

十九大报告强调加快培育以世界一流跨国企业为代表的国际竞争合作新优势,进而实现新时代我国全球范围内贸易、投资、生产和服务网络的构建。基于十九大对实现更加平衡和充分的开放型经济发展的精神,本节试图从区位、商贸和政府中介三个维度,建立内涵式的网络性平台理论框架,进而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开放型经济理论体系。

从现实中介在国际贸易领域广泛发生作用开始,到新时代国际形势日益复杂的高级阶段,特别是结合互联网新技术与大数据新业态对经济主体新模式发展的影响,某一复杂网络形式所带来的福利与收益效应提升,都必然高于单一线性经济组织模式。其复杂网络形态的本质,实际上饱含平衡性和互利共赢的开放经济思想。基于此,本节将从中介——网络——平台的框架论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放经济理论体系的框架(如下图所示)。

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放经济理论体系的研究,需要在“中介——网络——平台”三位一体理论框架的支撑下,去探究由区位中介、商贸中介和政府中介三大中介所形成的三重网络效应。通过网络效应背后作用机理的分解,进一步整合区位、商贸和政府三个层面的优势,构建基于平台经济优势的开放经济理论框架,以三维平台构建支撑三大中介网络效应的充分发挥,进而形成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互利共赢、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开放经济理论体系。

(二)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放经济体系的总体目标与思路

我国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放经济理论体系的目标,是更好地适应经济全球化发展的新形势和中国对外开放的新要求,构建全方位、立体化、网络状的开放系统,推动国内外商品、生产要素和服务的双向自由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市场高度融合。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放经济理论体系的建立,是我国基于新时代自身条件更深层次融合世界经济的内在要求。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放型经济,应不仅仅关注开放所带来的增长效率问题,更需要重视开放所带来的发展平衡结果。因此,新时代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放经济理论体系的构建,就需要关注在有效增长之外的平衡性发展。实现开放经济平衡性发展,就是要让不同国家、不同阶层、不同人群共享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好处,即是要注重“公平”,实现“互利共赢”,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基于此,本文将分解我国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放经济理论体系的目标,对实现新时代我国平衡与充分的发展格局提供更明晰的思路。

1.全球市场与政府之间的平衡。市场经济的顺利运行,需要考虑政府和市场两个主体的结合。但每个主体所发挥作用大小由各国的偏好、国际地位和发展的历史阶段等条件决定。这使得各个国家对贸易、投资和资金流动均抱有差异化的需求,由此形成的制度性差异也导致了世界经济开放过程中的各种交易成本问题,不得不面对“政府是每个国家的,市场却是全球性的”矛盾。在当今国际政治复杂和经济融合日益深化的背景下,各国的主权保障是经济全球化顺利运转的必要条件,但更离不开以各国政府合作的方式来降低全球化的交易成本。目前,在诸多倡导发展中国家对经济采取不加干预和管制的思想宣传中,有刻意使人们充分相信放松管制一定能使人们拥有好生活的意识形态。而事实恰恰相反,中低层群体收入在明显的处于持续下降状态*竺彩华:《“一带一路”引领全球化再平衡进程》,《和平与发展》,2017年第5期。。因此,建立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放经济理论体系的首要目标,就是实现全球市场与政府之间的平衡。

2.国际需求与供给之间的平衡。全球经济运行的供给和需求关系是依存与矛盾共生的问题,同时全球供给和需求都是任何历史阶段对经济增长形成重要约束的主要矛盾。在实际经济运行中,供给和需求之间的矛盾往往相互交织,相互影响。因此,有效的需求是任何经济体都需要的重要增长推动力。而在目前我国经济下行压力增大的背景下,需要重点推进供给侧结构改革的进程,有针对性地适度扩大国内有效总需求,为我国传统经济体系的转变和力争培育更多的新供给动力创造宽松环境。扩大总需求的政策措施,也应当与推进供给侧结构改革相结合,体现对提高供给体系中的质量乃至效率的总体要求。而在新时代,要求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放经济理论体系,就是构建供给与需求相互平衡的对外开放新体系。目前,我国总体经济同时出现下行压力与产品供给过剩的原因,可以从供给侧与需求侧的相互关系去权变分析。在新供给主义经济学看来,供给在与需求的关系中处于主导地位,但只有在一定合适的条件下,供给才可以创造与自身等量的需求。当这些条件不同时具备时,即将不能创造与自身等量的需求,甚至完全不能创造需求时,就需要让政府和企业去共同创造条件,使得供给和需求能够形成互动,让新供给逐渐创造新需求。

3.国际与国内市场之间的平衡。构建高水平的开放型经济体系,重点在于通过重点产业领域的制度要素供给,消除具有供给成熟和供给老化特征的行业资源要素向具有供给形成与供给扩张形态的行业转移的机制障碍,形成市场内外融合、统一的协调机制,让要素和资源在内外两个市场中充分流动和转移。这就要求我国要充分发挥内外两个市场的协调,以内需和外需、进口和出口、引进外资和对外投资这三大协调重新定位我国开放经济的新格局,通过市场结构、贸易和投资结构的平衡,逐步构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放经济理论体系。在新时代国内外的市场要求下,我国总体上呈现较明显的外向型经济特征,形成了越发明显的内外协调局势,即倒逼我国经济发展单纯从过去更多由外在出口驱动逐渐向更多依靠内需驱动转变,通过自我调整实现内外需求平衡。

4.全球资本流动与商品流动之间的平衡。在开放经济条件下,一个国家理想的经济状态是实现内部与外部的同时均衡,即在内部实现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和经济增长,在对外经济中保持国际收支平衡。当前我国宏观经济面临诸多问题,其重要原因就在于我国资本流动性过剩。产生资本流动性过剩的实质,源于实体与虚拟经济的冲突、转轨期新体制与旧体制的冲突和开放经济下内外均衡的冲突。为此,根本性解决我国宏观经济运行矛盾的突破口在于解决资本流动性过剩,具体思路就是要以全球经济一体化为战略背景,主动融入并适应国际货币体系调整的步伐,最终实现三个层面的均衡: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均衡,新旧体制交叉期的制度均衡,开放经济条件下内外均衡*徐峥:《三大冲突的交融:中国资本流动性过剩内在机理分析》,《社会科学》,2008年第11期。。

5.对外投资与吸引外资之间的平衡。资本净输出时代即将到来,对外投资将逐渐成为当今经济领域的主力。目前,我国对外投资的步伐日益加快,对外经济结构即将步入一个崭新的阶段。我国在发展开放型经济过程中,对外投资将为我国提供更大的驱动力,并由此带来经济下一轮的快速增长。近几年来,我国在外贸和吸引外资方面面临复杂而严峻的形势,其增速持续下降,逐渐进入中低增速区间,与此相反的是,我国在对外投资方面一直表现乐观,对外直接投资额不断提升。我国吸收外资额和对外投资额的比例从上世纪八十年代的18∶1直线上升至2014年的首次接近平衡水平。2016年,我国真正步入了资本净流出的时代。事实上,我国总体上已进入工业化中后期阶段,这对于保持经济进一步快速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需要实现整个经济的转型及驱动发展方式的变革,特别是要素投入结构转型,从通过主要依靠劳动力、资金等一般要素转向主要依靠人才、技术、信息等高级要素,来作为经济增长的驱动力;投资驱动发展方式的转变,即通过由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促使新产业、新商业模式加快孕育成长;除此之外,还要继续加强对外投资,实现全球资源高度配置。因此,我国的开放型经济特征将从以往偏重出口贸易和吸引外资为主,转变为进出口贸易并重、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以对外投资构建我国企业国际化生产网络为主要内容的“外在型经济”新格局,使开放经济在质和量上出现新飞跃。

6.国际产业分工产业链条之间的平衡。我国的经济发展受到全球经济再平衡的严重制约,特别是在发达国家的“再工业化”进程中,技术含量较高的制造业重返其产业布局之中,而低端制造业则流入欠发达地区,在这双重压力之下,单纯依靠以促进出口和吸引外资为主要目标的传统开放型经济发展模式已经难以维持。因此,我国应加快建立适应新形势下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放经济理论体系,以更加深度的开放之势来促进国内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从而增加我国在国际产业分工中的话语权。二战后形成的以美国为主导的国际产业分工体系维系了七十多年,2015年底的美联储加息、美国解禁石油出口、联合国气候峰会、巴黎会议,引起了国际产业分工的又一次重大转型,在新兴产业崛起和资本环流的背景下,我国应努力参与新一轮国际产业分工格局的调整,争取实现产业链条的平衡。

7.美元货币与人民币之间的平衡。新时代中国特色开放型经济体系的发展,必然要考虑人民币与美元国际地位的平衡问题。如今,货币只限于美元一家独大,欧元受到英国脱欧和欧洲地缘政治层面的拖累,未来的发展趋势并不乐观,而我国是世界第一大贸易国和第一大制造业国,也就是说世界上大多数贸易由于与我国直接发生,而应该直接是与人民币相关联,而与美元的关系呈现间接性。因此,人民币与美元之间的平衡是全球货币发展的大势所趋,这也是我国开放型经济发展的重要目标。美元虽然是美国的美元,但却是世界的问题,美元是最主要的世界货币,因此保持美元与人民币的平衡关系,不仅关系到我国的金融安全,还关系到出口、产业结构、物价、房价等直接影响民生的相关问题。美国利用开放金融市场控制世界经济,大部分商品都是用美元来交易,世界经济的任何变动,国际资本都是流向美国。与此同时,人民币国际化水平正在快速发展,其他国家在与我国贸易中使用人民币交易的金额在不断增长。人民币正在逐步迈向一个实际储备货币,已经成为WTO一揽子储备货币之一。人民币国际地位的提升将有助于减少美元对世界经济的控制,更有利于世界经济的平衡。

四、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放经济理论体系的重点、难点与突破口

(一)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放经济理论体系的重点:构建三维平台,实现多元平衡

全球产品生产的高质量和高标准已是当前全球经济规则发展的重要趋势。面对新时代的国际特征,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放经济发展体系,就要超越单一封闭的市场体系,形成现代化、国际化的经济体系,强调国际标准和准则。这就需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下,主动参与国际治理,不仅形成开放经济战略实施以来的贸易与投资网络平台,更要实现G20等国际组织合作网络平台。因此,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放型的经济发展,应该通过打造在区位、商贸和政府层面的三维平台,构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放型经济理论体系,实现我国与世界的多元平衡、互利共享发展。

若要充分实现多元平衡和互利共享,需要在总量发展的基础上,从更扩展的路径和更深层次的维度上调整开放经济的模式、结构与质量。构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放经济理论体系,需要以区位、商贸和政府三维中介为主体,分别打造发挥供求双边网络化效应的区位、商贸和政府平台,来凸显政府有为、应为、愿为和市场有效性之间的平衡关系,通过区位平台、商贸平台和政府平台支持、服务市场自发的运行与调整,进而使市场资源配置有效性得以保障。同时通过区位、商贸和政府平台的网络化共享机制,让市场之外的外部性失灵问题得以解决,公共服务的提供,通过平台实现效率和公平的平衡。具体来看,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突出三维平台对多元发展平衡的作用。

1.区位平台。区位中介已成为平台网络化效应发挥的重要经济组织,我国应基于国际形势、国家战略和自身内部经济条件,积极加入以下区位空间的战略推进中:“一带一路”的重要节点建设、我国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全球资源要素配置建设、沿江经济带的区域协调发展建设、跨境高铁经济网络化基础设施建设等,以此使得我国在各个层级与维度上发挥外部的区位中介作用,实现空间上的网络化平台效应*王方方:《平台优势整合与我国对外贸易投资一体化政策安排》,《经济问题探索》,2016年第9期。。应首先在国内自由贸易试验区、自由贸易港等网络节点的联动作用下,发挥“一带一路”倡议等国际性区位平台的网络化效应,使得各层级、多维度的复合区位空间格局初步形成,在此基础上提升区位平台的多极贸易投资便利化、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和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等水平,最终实现跨国企业为主体、多方社会组织广泛参与的多维区位平台优势,使我国在世界经济竞争中平衡自身的区位平台新格局。

2.商贸平台。随着跨国公司全球复杂网络战略的深化和贸易投资活动一体化程度的加深,应加快我国贸易、投融资、生产、服务等商贸网络平台的建设。发挥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在行业内的龙头作用,构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商贸组织实体平台。通过鼓励具有海外经验的商贸流通企业加快国际化步伐,构建广泛连接纵向价值链关联的网络。最终,通过跨国企业内部与外部的网络化效应发挥,在商贸平台扩展上发挥全球资源配置和商贸平衡的能力。进一步,可通过构建基于大数据、智能经济和互联网相结合的商贸虚拟平台,使得电商贸易与投资活动在商贸中介平台上产生更大的网络效应,进而发挥跨境电商在虚拟网络中平衡我国与世界市场的作用,最终形成我国在世界经济中通过商贸平台的平衡,实现开放型经济新格局。

3.政府平台。政府作为政治与社会网络产生的主体,应该在平衡世界经济格局、商贸与区位平台中发挥重要的网络化效应。政府应发挥其中介桥梁作用,通过相关官方部门、半官方机构、商会与社会团体共同打造企业可参与的战略性网络平台,进而引导企业制定经济发展方向②王方方:《平台优势整合与我国对外贸易投资一体化政策安排》,《经济问题探索》,2016年第9期。。在政府平台的内部网络中,政府部门应鼓励半官方机构在关键节点的衔接与协调职能,为我国政府与企业开展涉外经济活动发挥重要的中介桥梁作用。各行业智库、商会及社会组织团体,承担了企业商贸活动的贸易、投融资、生产等环节的服务,能够发挥政府内部网络协调与外部网络连接的中介作用,成为政府和半官方机构的必要补充。最终,政府及半官方、非官方组织合力凝聚商业和社会资本,通过设定具有全球意义的标准规则,打造高效整合的单一窗口平台,能够形成人财物的高效优化配置,实现政府网络平衡的开放型经济新格局。

(二)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放经济理论体系的难点:发挥“点线带”网络化平台效应

在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放经济理论体系过程中,如何通过深化区位、商贸和政府层面的三维平台,以节点为平台、以点连线、以线扩展经济带,形成“点线带”互联的对外开放新格局,最终发挥共享、平衡与可持续发展的网络化平台效应,是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放经济理论体系的难点。目前我国在区域协调发展方面有待进一步完善、产业经济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经济增长方式有待进一步转变、对外经济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的情况下,以构建三维平台进而实现多元平衡的重要任务,可能会面临一定的约束。

1.区域发展层面。先天自然条件不平衡和后天专业化路径选择的双重约束,可能会因基础设施条件不完善、信息技术覆盖面不完整和地方体制机制合作不充分,而导致区域空间集聚效应和网络效应发挥不明显,以至于区位平台支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放型经济理论体系建设的力度不足。

2.产业结构层面。由于市场经济本身存在一定的不足,在我国发展的过程中,由于过度重视市场自我调节的作用,导致一些行业过于集中甚至垄断,服务业与制造业发展比重失衡明显,同时导致我国在国际产业分工体系中始终处于较低的地位。产业结构的问题,会制约商贸企业海外国际化的步伐和民族龙头企业全球布局的能力,不能有效发挥商贸平台网络效应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放经济理论体系建立的支撑作用。

3.体制机制层面。由于目前我国还处于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初始阶段,政府各部门积极主动推进区域、产业和对外开放等部门的改革还不够深入,部门内部各职能之间、各政府部门之间以及政府与非官方组织之间的强网络性联系还没有形成。体制机制的互联互通,能够影响政府之间和政府与非官方组织之间的网络性平台的构建,会进一步影响政府服务平台网络效应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放经济理论体系建立的基础性支持。

(三)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放经济理论体系的突破口:“一带一路”倡议与自由贸易港(区)联动战略

以“一带一路”和自由贸易港(区)为重要抓手,视自由贸易港(区)为节点平台,将国内外自由贸易港(区)连接成节点互联、平衡共享的网络,最终以“一带一路”作为点线网络结构布局的战略大平台,建立“点线带”维度共同发挥网络化效应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放经济理论体系。

1.以“一带一路”和自由贸易港(区)为重要抓手,以开放性政策的全力支持为支撑,寻求建立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放经济理论体系的突破口

十九大提出要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新时代的开放格局必须是全面的和全方位的,是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新格局。结合我国当前经济的发展形势,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必须要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这是我国开放格局形成的开篇之作,也是我国开放经济发展的机遇与优势,同时对于构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放经济理论体系来说是进一步扩大开放的关键性策略。在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的同时,也要并重自由贸易试验区的作用。十九大提出要赋予自由贸易实验区更大的发展,并首次提出探索建设自由贸易港。这是十九大关于对外开放的表述,赋予自由贸易试验区更大改革自主权让我国对外开放的视野更加开阔,开放的目标更为具体化,方向也更明确。我国设立自贸试验区的初衷就是为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探索新路。赋予自贸试验区更大改革自主权,意味着地方在制度创新先行先试的内容和次序,以及推广复制改革经验等方面有了更多自主选择的空间,不必“千篇一律”。首次提出的探索建设自由贸易港,将使我国以对外开放促发展的劲头更足。

十九大关于进一步开放的经济策略对于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在新时代背景下,若提出“一带一路”与自由贸易港联动战略,将会使我国开放经济的发展迈出更大一步。“一带一路”是历史与新时代重要平台,自由贸易港是现代经济开放的关键性节点平台。两者形成的联动战略必将成为构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放经济理论体系的突破口。

2.在“一带一路”倡议大平台建设下充分借助自贸区开放平台,将国内外自由贸易港(区)连接成节点互联、平衡共享的网络

充分利用自贸区开放平台,从另一个角度讲其实是将国内外自由贸易港(区)连接成节点互联、平衡共享的网络。自贸区建设是大开放和深改革的国家战略,从改革的空间布局、时间安排和内容部署来看,自贸区是以大开放促改革的国家平台,是“以开放促改革”中国特色改革道路的升级版,是开放度更高、市场化更深的开放改革高地。此外,为构建对外开放新平台,我国正加紧“一带一路”这个大平台的建设步伐,结合自贸区和亚投行等平台为其提供贸易和融资的强大后盾,也将自由贸易港逐渐形成共享网络提供机遇和条件。“一带一路”和自由贸易区作为我国深化改革开放的重大平台,将连接和统筹国内外两个市场,并在全球发展新形势下培育我国对外开放竞争新优势。

“一带一路”战略产生的直接经济影响范围较广,涉及领域较多,该战略将从多个层面同时展开,战略实施的关键点在于各方如何达成共识,协调内在经济关系,共同解决投资贸易便利化问题。尤其是国家层面和区域层面,消除投资和贸易壁垒、构建良好的营商环境、共同商建自由贸易区,是战略实施、经济升级的关键点。只有解决贸易投资便利化问题,营造良好自由贸易区环境,才能激发释放合作潜力。“一带一路”下自贸区在我国的建设,更多地体现为顶层设计,定位高端,以点带面,辐射全国。为促进更多数量的企业通过多种区位平台实施灵活多样的海外国际化战略,首先要建设合作平台,例如自贸区、“一带一路”等国际和区域经济合作平台;其次,要发挥区位平台战略,在合作平台基础上充分发挥各级空间组织的中介作用;最后,要对涉及的各个方面的政策协定等实施更大力度,主要针对基础设施建设、经济体制改革和双边、多边区域贸易便利化、自由化协定。可以借助东道国或者是已经具有出口贸易网络的国家的现有条件,在该地首先建立贸易引致型的海外分支机构,以达到促进企业出口增加与提高自身国际化的能力。

3.加快完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一带一路”与自由贸易港(区)联动战略实施以及实现“点线带”维度共同发挥网络化效应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放经济体系提供体制支撑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的“共商、共享、共建”理念,折射出对等与均衡导向的发展思想和发展模式,其路径为以“联动”实现“再平衡”。在此模式下,应该加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为联动战略实施及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放经济理论体系的建设提供体制支撑。“一带一路”倡议解决了全球经济不均衡发展的大问题,为沿线68个国家的经济增长提供了长远发展思路,更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事实上,我国的“一带一路”也正是全球化的产物,每个国家都在这个经济链中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享受到了全球化的红利,同时,每个国家的健康长足发展又推动了全球经济良性发展,这对于世界经济发展来说是一大动力来源。而自由贸易港(区)的发展,也是国家“改革开放,以开放促改革”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的过程。因此,加大“一带一路”与自由贸易港(区)联动网络效应的强化,有助于深化南南合作机制,推进我国在“一带一路”国家中,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共享自由贸易港(区)体制机制改革成果,实现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之外的体制机制互联互通。同时,通过“一带一路”与自由贸易港(区)的双向联动,发挥了南北国家之间合作发展的桥梁衔接作用,将逐步成为世界南北国家之间在国际分工与合作、技术研发与转化、要素自由流动、国际市场逐步统一上的网络性中介平台,将促使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方向更加明朗,更体现出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思维方式。在体制机制改革与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放经济理论体系建设的过程中,其成功经验也可以为南北国家自身发展模式、结构和路径方面提供自身的参考,进而为南北国家之间平衡性发展与合作发挥重要的中间作用。

猜你喜欢

开放型理论体系特色
打好“侨”牌,稳中有为——打造江苏开放型经济的“重要窗口”
江苏巩固拓展高质量发展开放型经济的新态势
特色种植促增收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体系概论》
中医的特色
完美的特色党建
《文心雕龙》理论体系再认识①——兼论“依经立义”与《文心雕龙》理论体系之关系
什么是真正的特色
内陆开放型经济区人力资源管理的重难点及其对策:以宁夏内陆开放型实验区为例
浅谈内经气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及其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