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企业集团财务公司流动性危机应对策略研究
2018-07-12王婧媛
王婧媛
(中车财务有限公司资金管理部,北京 100078)
一、财务公司流动性危机概述
财务公司流动性风险是专注重点,流动性风险的表现形式有:再融资风险、偿还期风险和提前支取风险。再融资风险是由资产负债成熟期不相匹配引起的。财务公司的资金来源除了集团的注册资本外,主要来源于成员单位的吸收存款,具有短期性,而财务公司资金主要用于成员单位中长期贷款,资产和负债在期限结构存在不匹配。一旦头寸出现紧张,易引发兑付危机。偿还期风险是由借款延期偿还导致。例如,某些成员单位不按合约规定及时偿还本息。提前支取风险是大额存款的临时性支取和信贷额度的非预期使用。例如,排名前十的大客户突然提出临时大额用款需求,财务公司需要克服自身限制满足需求。
财务公司只能吸收成员单位存款的制度,导致资金融通渠道少。一旦财务公司出现严重流动性危机,极可能波及集团财务流转。也出现一些财务公司因流动性风险而被清盘的案例。因此,流动性危机应对策略至关重要。
二、财务公司流动性风险影响因素
财务公司流动性风险受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影响。外部因素包括:人民银行政策和金融市场成熟度。内部因素包括:财务公司资本结构和集团政策。
(一)外部因素
1.人民银行政策。当人民银行采取激进型货币政策,财务公司较易取得资金,存款量上升,流动性风险较小。当人民银行采取紧缩型货币政策,财务公司的利率成本、拆借资金成本都相应增长,流动性管理成本随之增加。
2.金融市场成熟程度。金融市场成熟程度影响财务公司资产的变现能力和取得借款的能力。财务公司能否在最短时间内取得流动资金,解决流动性危机,这与市场信息有效性、反应能力正相关。成熟发达的金融市场可以减轻流动性风险。
(二)内部因素
1.财务公司资本结构。财务公司的资产包括四大类:现金、贷款、证券投资和固定资产。前三类对流动性风险影响较大。资产和负债总量的对应变动情况是影响流动性风险的主要因素。如果财务公司在稳定的资金来源没有保证的情况下,盲目扩大资产规模,特别是盲目扩大长期资产规模,必然引发流动性危机。
2.集团政策。财务公司的诞生原因在于提高集团的资金使用效率。集团对财务公司加强资金集中管理的政策支持与否,决定了财务公司货币资金量的大小。如果集团对子公司的考核力度不够严厉、资金归集度不高、成员单位配合程度有待加强,财务公司流动资金就难以得到备付保障。
三、财务公司短期缓解流动性危机的方法
一是增加成员单位吸收存款、调节吸收存款结构。增加一个月以上成员单位的本外币吸收存款可以提高流动性比例。
二是降低既有非流动信贷规模。可提前收回信贷投放规模,或可变更为一个月以内到期的信贷投放规模。如:将集团在财务公司的法人透支业务从贷款期限三个月变为一个月,增加流动性比例。还可以将成员单位长期的贷款改为一个月内的短期贷款。
三是降低非流动存放同业规模。可提前收回或变更日期的相应规模及时间。例如,提前支取存放同业,虽然损失部分利息,但可以大大缓解流动性危机。
四是转贴现或再贴现。可将期限为到期日在一个月以上的票据进行转贴现或再贴现。
五是准备金调剂。在满足监管要求的情况下,最大限度利用准备金新政进行调节,尽可能最大限度退缴准备金。例如,可在当月15日实缴部分存准备金,18日再补缴剩余部分。
六是寻求大股东资金支持。通过以上五种方式流动性仍有缺口,需向大股东寻求支持。例如,向集团寻求短期贷款支持,将集团在财务公司的法人透支业务改为在外部银行的法透业务,从而会有外部贷款流入,弥补流动性不足。
四、财务公司流动性风险管理的长期建议
财务公司应遵循识别、测量、评估、监控的风险管理流程,采用流动性风险指标体系、流动性差额法、平衡流动性管理战略和缺口管理方法,加强流动性风险的管理。
一是建立合理的流动性风险指标体系。财务公司应建立系统的流动性风险指标体系,将存贷款比率、流动性资产和全部负债的比率、现金比率、超额准备金等指标综合运用。
二是引入动态的流动性差额法。在合理的流动性风险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增加流动性指数、存款集中度和动态流动性差额分析方法。流动性指数衡量的是财务公司的一种潜在性亏损,即由于财务公司意外廉价出售资产的价值与正常情况下出售资产价值之间的差异。存款集中度可用于衡量存款提前支取的风险。流动性差额等于预期存款的变动额减去预期贷款的变动额。该方法的关键环节是预测存贷款变动额。存贷款变动额受预期经济增长率、贷款客户预期的盈利、当前货币供给增长率、财务公司预期利差和预期通货膨胀率影响。当流动性差额的标准差越大时,表明流动性差额越不稳定,流动性风险越大。
三是平衡流动性管理战略。该法要求财务公司以日常备付资金满足部分预期的流动性需求,另一部分通过往来银行预先安排授信额度。
四是缺口管理。利用该法分析资产和负债间的流动性差额,用差额弥补流动性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