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证券化的运行机理及其经济效应分析
2018-07-12刘雅梦刘桂敏
刘雅梦,刘桂敏
(1.潍坊一中,山东 潍坊 261061;2.中泰证券 潍坊分公司,山东 潍坊 261061)
资产证券化一经出现,就快速地取得了巨大的进步,而且在短时间内就被全球的金融行业所认可,成为一种广泛应用的融资技术,可以说形成了一种独树一帜的信用体系,在促进金融行业进步上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但是我们必须认识到,在一系列的优势之下,也隐藏着巨大的危机和风险,资产证券化是一把双刃剑,只有利用好才能为我们带来发展。这必须立足于对其运行机理和经济效应的细致分析,因此本课题的研究是有着重要的意义的。
1 资产证券化的内涵和简要分析
资产证券化是全新的融资手段,它充分地将流动资产在市场中进行运转的过程展现出来,把一些诸如贷款以及合同一类的无法流动的资产进行有利的重新组合和分析整合以及信用升级,最终将其变成具有市场化和投资价值的证券,而后通过市场加以融资。而资产证券化具体是怎样产生的,许多人都有着不同的见解和分析结论,专家学者持续地投身其中进行探索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具有统一性的是,无论是哪一种看法都对资产证券化的积极意义进行了肯定。具体来说,第一,资产证券化能够有效地缩减融资成本,过去的直接债务融资和股权融资的弊端都非常明显,投资人和被投资人所拥有的信息不够平衡,如果不满足相应的规定被投资人就无法获得资金,但是在资产证券化融资技术发展之后,有效进行了双方的信息交互,将证券化资产和其他资产进行有效的分割,最终达到了缩减融资成本的目标。第二,资产证券化融资手段能够将风险意识相背离的投资者进行合理的分配,从而提升融资效率。总的来说,金融行业的融资还是存在一定的风险的,其稳定性非常差,在这种情况下投资者就可以分成两种,通过对风险的态度我们可以分成厌恶者和偏好者。而资产证券化的应用就能够把风险进行充分的回避,把风险可能性降到最低。第三,资产证券化的融资方法能够减慢流动性。从目前中国的银行融资来看,资产证券化对于提升贷款的稳定性有着极其可观的作用。
2 资产证券化的运行机理
所谓的资产证券化,如果从定义上来说,它指的是债权人通过不同的资产分配或者是流动资金进行的转化,最终达成可交易的证券进而完成融资的整个过程。这个过程中囊括的主要有发起人、资产组合、信用增级等,通常可以分成四种证券化,分别是实体资产证券化、信贷资产证券化、证券资产证券化、现金资产证券化。现在看来,最受认可的资产证券化模式主要就是通过抵押贷款进行组合形成的融资,也就是说,利用一些不可流动的资产作为抵押进行的贷款业务并且通过这笔资金进行证券的购买,最终完成债权性的资产抵押的一种融资方法。如果我们对资产证券化的融资风险进行分析,运行机理的角度下,能够对交易风险进行控制的最佳手段就是充分地对被投资人的信用评级进行立体化的完善,另外,这种方法还能够有效地将金融行业中的风险进行有效的预知和控制,在风险尚未发生时就进行控制,这对于缩减金融行业的负面发展可能性无疑是非常重要的。
3 资产证券化的经济效应
众所周知,在资产证券化的融资方式出现以后,世界范围内的金融行业可以说发生了一次天翻地覆的变革,它有效地控制了金融行业融资的风险性和不稳定性,对于增强投资人信心和稳定资本市场有着无可比拟的重要作用,可以说资产证券化的出现,有力地推动了世界范围内的经济水平提升和金融市场交易方式的完善,它在逐步的发展和进步中,为我们带来了许多惊喜和意料之外的便利,在经济高速发展的21世纪,仍然展现出了其最为稳定的发展和融资能力,这种优势使资产证券化金融手段被人们所认可和关注。在资产证券化的过程中,投资人和被投资人、风险偏好者和风险厌恶者都能得到自己想要的发展,最终达到一种互利共赢的状态,这对于交易双方都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
3.1 借助应收账款的真实出售转移风险
这一点想要理解不是很容易,因此这里我们举个例子来说,比如在某企业中,由于经营不善或者其他原因造成了资金链的断裂,无法维持正常的运行,一系列的应收账款都处于未偿还的状态,企业在这种情况下难以为继。为了保持经营,企业的选择方案共有两种。第一个是企业把一年后能够回收的外部债权200万元人民币进行兑现得到195万元的现金。第二个是进行投资促进资金流动,年收益率可达0.1,假如在这个过程中企业能够完成资产证券化,就能把200万元的应收账款变现并且得到9万元人民币的收益。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可能做出什么选择无须赘述,所以说资产证券化可以有效地转移风险。
3.2 开辟一种新的融资渠道
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认可的融资手段是股权融资和债权融资这两种,新资产融资的出现,为企业融资提供了新的选择,为企业带来发展和进步的可能性。例如,某企业的资产公允价值共有120万元人民币,其中分成风险资产和优质资产,现在企业由于某种原因需要进行资产证券化以维持正常的经营和投资,在进行资产证券化的资产种类挑选时,就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企业的决策者进行充分的思考后再行决定。总体来说,无论是优质资产的融资还是风险资产的融资,都能够为企业带来较过去的股权融资更多的账面资金。资产证券化的优势就在于其真正地开辟出了一种新的融资渠道,为企业带来了更多的选择空间。
3.3 资产证券化可以间接地担负起企业的负债管理
在进行资产证券化的过程中,在资产不同的情况下如果通过SPV的重组,增加自身的业务经营广度,就能够有效地控制好经营中的风险,对其进行有效合理的代偿,对资产证券化的成果加以科学的评价,最终利用自身拥有的信息范围给资产投资人找到最佳的被投资方,从而稳定地完成这种投资过程,推动经济发展速度的提升,有效地增强经济收益。
3.4 资产证券化在一定时期内加速货币流通,对宏观经济发展带来利好趋势
近年来,资产证券化在全球金融行业中都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其为企业融资带来的便利和优势有目共睹。在这种情况下,许多专家和学者为了更好地推动资产证券化的进步,都持续地投身其中进行了多方位立体化全面性的研究和分析。在专业理论的验证中,通过数量方程式将资产证券化和宏观经济发展的联系进行表示,也就是最常见的金融公式 MV=PY,即资产证券化的速率和资金流动速度是成正比的,二者之间的关系能够充分地说明,资产证券化在固定的时间段内能够推动货币流动的发展,从而推动宏观经济发展。
4 结 论
总之,在21世纪这个经济快速发展、金融行业进步巨大的时代,过去的融资手段显然已经无法满足企业越来越大的融资要求,股权融资和债券融资在持续的应用中,暴露出了越来越多的不足之处,在这种情况下,一种新的融资手段的出现可以说是势在必行。资产证券化在这种大背景之下应运而生,对其进行研究和分析是十分有必要的。
[1]李佳.资产证券化对金融体系运行的影响分析[J].当代经济管理,2011(1).
[2]叶婉君.从次贷危机反思中国资产证券化[J].金融经济,2010(14).
[3]邹海涛.后危机时代我国发展资产证券化之思考[J].财会月刊,20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