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辽宁省短时强降雨防御工作分析

2018-07-12张志斌

水能经济 2018年7期
关键词:辽宁省

【摘要】近几年,短时间强降雨天气频繁出现,给雨水防汛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困难。短时间强降雨的防御工作自始至终是雨水防汛工作的重中之重,严重的短时间强降雨会给国家社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本文就短时强降雨的整体特征着手分析,以辽宁省2016年短时强降雨防御工作为例,提出短时强降雨有效的防御工作策略,望对我国短时强降雨防御工作提供相应借鉴。

【关键词】短时强降雨;防御工作;辽宁省

1、短时强降雨的整体特征

近年来,受厄尔尼诺暖流和拉尼娜冷空气的整体影响,全球气候环境逐渐多变,恶劣的天气问题频繁出现,短时间强降雨给雨水防汛工作带来了极大地困难,给国家和社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严重的短时间强降水还会造成城镇山洪、泥石流等重大自然灾害,直接威胁着人类的人身安全。总结来说,短时强降雨主要具备以下三个特点:第一,无法及时预见,短时间强降雨是强度较大的对流气候问题,尺度较小且发展快速,是现如今气象预报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尽管科学技术已经发展的较为迅速,但应对短时强降雨的观察还存在一定的制约性;第二,突发性较强,降水时间较为密集,局部地区每小时内降雨量和降雨强度较强;第三,危害性较大,由于短时间降水的集中性,局部地区短时间降水急速,会直接导致山洪、泥石流以及山体滑坡等重大自然灾害的发生,特别是城镇地区,随着近年来城镇化建设进程逐步加快,城镇地表排水设施建设不够完善,导致城镇降雨积水排放不顺利,短时强降雨发生时,会严重阻碍城镇交通,直接对群众人身安全造成威胁。

2、辽宁省2016年短时强降雨防御工作措施

2016年初,我国各地区恶劣天气频发,辽宁省政府早期就对上一年雨季防汛工作做了经验总结,并开展了新一年的雨期防汛工作部署,存储了大量的雨季防汛工作物资,并派专员到下级县区开展防汛知识宣传普及。随着2016年辽宁省频发出现短时间强降雨天气,辽宁省党政机关部署的早期防汛工作起到了良好的作用。在短时强降雨发生时,党政干部深入一线展开工作部署,为雨水汛期防御工作起到了表率作用,同时召开短时间强降雨的有效防汛工作安排,要求辽宁气象部门和交管部门准备应急车辆,以有效转移短时强降雨灾害严重地区的人民群众,以确保人们群众的人身安全。除此之外,辽宁省气象机构、地质机构以及水文机构分别就短时强降雨进行有效预警,通过省内电视媒体、新媒体媒介机构向全省宣告雨情预警信息,提示广大人民群众远离短时强降雨严重地区,并要求具体地区监管部门做好有效的短時强降雨防御工作。与此同时,在辽宁省政府、省委的一致领导中,辽宁省驻扎人民解放军、公安系统、武警官兵以及省市防汛部门均参与到了短时强降雨的防御工作中,各级部门团结协作,有效地加强了救灾物资和相关信息通讯的保证。

3、短时强降雨防御工作的有效策略

3.1 防御工作职责明确实现网格化

责任制度是确保相关工作有效落实的重要工作方法,也是我党的政治工作优势。防御工作职责明确实现网格化,力求全囊括、零死角,切实将省级领导涵盖市、市级领导涵盖县、县级领导涵盖乡、乡级领导涵盖存的五级涵盖防汛工作过责任制有效落地,以保障短时强降雨防御工作的顺利进行。与此同时,严令禁止防御工作责任制浮于表面,相关监管部门要将不断提高监管工作效率,将雨季汛期防御工作列入到绩效考核当中,并对于表现优异、责任心较强的领导干部破格使用,以起到模范带头作用。

3.2 提高短时强降雨检测预报工作效率

辽宁省气象部门、水文监管部门以及国土部门务必要积极合作,构建完善的协作体系,切实达到资源信息共享,从而实现对短时强降雨的有效检测预报。与此同时,积极引入国际分析技术并根据本地区实际情况进行分析,从根本上提升短时强降雨监测预报的科学性和准确性。此外,要普及汛期防御常识,通过电视、新媒体等媒介做好雨季汛期防御工作的常识宣传,加强人民群众的防范认识,从而提高人民群众的自救认识,尽可能将短时强降雨带来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降到最低。在短时强降雨发生时,也要充分利用电视、广播、网络以及通讯手机等移动设备的传播迅速性,公布实时强降雨信息等等,以提高人民群众的安全出行。

3.3 加强群众避险疏散转移安置

在未来的短时强降雨防御工作中,要将人民群众的人身安全放在首要位置。因此,务必做好人民群众的转移安置工作,预先制定人口疏散转移方案,并充分储存相关救灾物资。在短时强降雨灾害发生时,依据气象部门、水文部门以及国土机构发布的雨情水情,率先疏散可能出现严重汛情地区的人民群众,积极使用群众疏散卡,将疏散转移路线和具体安置位置标记在卡片上,做到人手一张,以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与此同时,要充分借助社会力量,以保障受灾群众的衣、食、住等基本生活,并及时进行灾后重建工作,尽早地恢复人民群众的正常工作生活。

3.4 充分利用水利基层服务机构

水利基层服务机构是乡村水利监管工作的主要保障机构,在短时强降雨灾害发生时,能够在第一时间开展防汛工作。因此,短时强降雨防御工作部署过程中,要充分利用水利基层服务机构,重视其技术能力高、水情情况熟等特征,通过实时掌握当地短时强降雨情况,从而为防御工作提供科学、合理、有效的意见,并及时带领乡、村领导干部进行汛期防止工作。此外,乡村水利基层服务机构务必要预先存储汛期防御物资,特别是重点防御位置,要加强防汛物资的存储工作以及卫星定位电话的安设,从而有效防范因短时间降雨量过大毁坏交通道路,致使救灾物资无法在第一时间达到救灾地点,以及通信讯息中断而影响救灾指挥等问题的出现,有效地保证短时强降雨防御的及时性、有效性。

结束语:

短时强降雨防御工作一直是我国汛期防御工作的重点,但其自身的突发性、集中性为我国汛期防御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因此,只有有效落实汛期防御工作职责网格化,切实提高短时强降雨检测预报工作的整体效率,充分利用水利基层服务机构,并在防御工作开展过程中,利用先进的移动互联网通讯技术为人们群众的疏散和转移赢取时间,才能够确保汛期防御工作的有效开展。

参考文献:

[1]李鹏春.短历时强降雨防御机制探讨[J].中国防汛抗旱,2011,21(05):56-58.

[2]吴弢.防御特大暴雨灾害的四点启示[J].中国减灾,2008(05):31.

作者简介:张志斌(1982.8-),男,汉族,辽宁康平人,本科,研究方向:水文与水资源。

猜你喜欢

辽宁省
江山如画
——辽宁省博物馆藏中国古代立轴山水画展
图解辽宁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
善良的小熊
辽宁省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和先进党组织名单
辽宁省各级工会收看十九大开幕会
农田受旱
辽宁省城市化进程与生态环境负荷的交互响应研究
孤山、前所入选第六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今年企退人员基本养老金标准上涨约10%
薄熙来:辞别地方另有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