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大中型水库标准化管理长效机制的思考

2018-07-12周文诗

水能经济 2018年7期
关键词:标准化管理长效机制思考

周文诗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水库标准化管理工作也逐渐完善,其中部分大中型水库已完成标准化创建并实施标准化管理,使水库的运行管理水平得到了较大提高。针对大中型水库标准化创建及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对运行管理长效机制进行初步研究。

【关键词】大中型水库;标准化管理;长效机制;思考

导言

工程标准化管理实质上是管理流程的再次生成,在操作方面凭借对工程管理标准的完善和进一步改革进行优良运行机制的建立,从而使工程能够更加安全稳定,项目运行更为高效。工程管理中心最为重要的工作内容就是管理任务的管理。管理流程可以分为2步,一个是把管理目标细分成若干个管理任务并且进一步落实;另外一个是将工程项目完成效果与管理标准进行对比、分析、审查、考核。如果管理任务“分解一执行”逐渐步入标准化,那么可以凭借计算机跟踪,完成信息化管理,进一步提高管理效率。

1、管理需求分析

大中型水库作为区域水利枢纽工程,功能是控制水风险、利用水资源,变水害为水利,同时实现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重要作用,满足人们的生活、生产、生态需求。通常大中型水库有防洪、供水、发电、灌溉、生态5大功能。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各个地区5大功能的重要性次序不断变化。由于水库下游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供水需求的增加,特别是在沿海经济发达区域,人们对安全保障和生态质量的追求逐渐提高,水利工程3大功能(防洪、供水、生态)的重要性前移;由于发电量在电网中的比例减少、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导致灌溉受益面积减少,发电、灌溉2大功能的重要性逐渐弱化,发电作为防洪、供水、生态功能实现的手段而存在。目前,大多数大中型水库的管理需求是确保水库安全发挥防洪、供水、生态等主要效益,兼顾发电、灌溉等附带效益。

2、水库标准化创建及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标准化管理手册

根据标准化管理的要求,有很多大中型水库都编制了标准化管理手册,但在标准化创建过程中发现存在管理事项不全面、工作要求不明确、针对性不足,不符合规程要求、缺乏实用性等问题。部分水库根据标准化创建验收时专家的意见对手册进行修订,并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不断完善和细化,使之逐渐结合工程实际得到落实。但部分水库在通过标准化创建验收后,不及时对手册进行修订和完善,手册仍缺乏针对性和实用性,仍沿用老旧的管理模式。

2.2运行管理工作

有些水库虽然编制了符合规范的标准化管理手册,但实际工作却与管理手册脱节。如水工建筑物日常巡查的频次、闸门巡检的频率等低于相关规程频次要求;水工建筑物巡查部位的内容和要求不满足相关规程要求;闸门操作流程等仍沿用老旧的管理流程,操作记录与管理手册中的记录要求不一致等。有些水库还存在“两层皮”的问题,无管理手册却上报按管理手册操作。

2.3信息化管理

部分水库管理单位的运行管理平台在创建验收时存在模块功能不完善、设置不合理、缺乏针对性和实用性、录入的电子台账不齐全等问题。在创建验收后,部分水库运行管理平台不及时根据验收专家的意见进行完善,仍存在管理模块设计不合理,不切合管理实际、使用率不高等问题。且部分水库管理人员由于年龄和知识结构等原因,信息化手段的使用跟不上,导致运行管理平台的使用率降低,未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信息化管理。

3、加强水库标准化长效管理的对策

3.1发供电和供水设备设施的运行维护管理

水电是清洁能源,为了充分利用水资源,水库应尽量兼顾发电。在水库调度计划的制定中,发电放水是常规的水库水量控制手段。水库防洪、供水、生态、灌溉功能的高效发挥离不开长期的运行控制。水库的防洪功能,通常需要在主汛前,通过发电降低水位、腾出库容,才能较好地发挥防洪效益;供水水库则要根据需水要求,留足保障库容以保障供水需求。操作上,每个时期,都要根据后期的气象状况和当下情况,合理确定调度方案,同时兼顾水电能源需求,通過操作发电供水设备设施,使水库功能得以发挥。由上可知,水库功能的发挥要靠发电和供水等设备的运行,设备设施的运行维护是水库重要的日常管理工作。

3.2防汛水力机械设备的运行维护管理

洪水来临时,日常的发电供水调度控制不足以控制合理水量,需要启用非常控制手段,通过闸门等水力机械设施来调蓄和排放水,以保障下游安全。通常防汛设备设施不经常使用,使用时间不确定,而在主汛期需要随时可用,若应急时不能使用,会造成严重后果。因此,确保防汛设备设施的完好可用是水库安全效益发挥的重点。

3.3水利工程任务管理过程标准化

水利工程尤其是中型水库的标准化管理的创建可以从几个方面进行: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体系包含考核内容、制度建设、教育培训、应急管理、隐患治理、监督检查、维修养护、运行管理、安全评估、管理责任等不同的环节,其实具体包含:管理的人员职责、岗位职责、主体职责、监管职责领导职责,工程管理的范围,美化绿化生态环境要求,管理人员的相应岗位培训,维修养护机制、日常监测检测,管理设备设施的运行及配置要求,运行管理经费,安全运行及防汛管理目标,信息化管理等内容。标准化管理也可以看作按规范标准针对本水库的实际制订好“操作手册”,日后的工作应严格按照该要求,让人员的责任更加明确。

而在管理单位内部管理,以安全生产元素化管理系统为例。在执行日常任务的具体流程分为:任务分解后下达、相关任务的执行、执行成果上报并且自评、对结果进行审核考核。标准化管理是在工作开始之前,将任务进行分解,分类,并且进一步细化为项目任务后,进行责任人、工作期限、责任部门和完成标准进行确定。任务分解工作可以在网络上进行。然后具体的工作责任人在网下按照相关要求进行工作的执行。成果上报后的自评通常是以具体的工作责任人向上级汇报的形式进行,对工作能够如期完成进行确定。考核审查工作一般是自下而上逐级完成。在以上流程中,上级领导应该依据任务的完成情况,对相关工作责任人进行提醒与督促。

结语:

综上所述,水利工程管理单位以标准化管理创建为契机,利用该系统顺利开展工程管理,而这个系统应用性比较广,并有较好的通用性,可以在任何任务管理工作中使用,相信它一定可以为水利工程的管理工作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孙祥.灌南局在国家级水管单位创建中的几点认识[J].治淮,2015(10):49-50.

[2]水利厅.关于加快水利改革试点方案的批复[R].杭州:水利厅,2011.

[3]黄可谈.金华市全面推进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的对策建议[J].中国水利,2016(16):29-31.

猜你喜欢

标准化管理长效机制思考
“家校社”一体化的德育协同长效机制探究
建立非公经济组织参与精准扶贫的长效机制
房地产市场长效机制正在制定,房价会降吗?
临床护理路径在晚期血吸虫病巨脾型患者标准化管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高校毕业生创业就业长效机制的探析
少儿图书馆小志愿者工作的意义和思考
基层电力企业标准化管理的实践与思考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语用”环境下对古诗词教学再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