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农村水源地安全问题研究

2018-07-12何立山金镜沈梦兰姜龙

水能经济 2018年7期
关键词:安全问题

何立山 金镜 沈梦兰 姜龙

【摘要】水源地的安全问题直接影响着人们的身体健康,而在环境污染的背景下,农村水源地存在很多安全问题。基于此,本文将从水质安全问题、工程安全问题、两方面入手,分析农村水源地安全问题的现状,并以实行集约供水、完善监管体系、采取工程措施为切入点,探究加强农村水源地安全保护的措施,旨在更具针对性的对农村水源地进行保护,从而提高水质,为相关人员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农村水源地;安全问题;水源保护

一、农村水源地安全问题现状分析

(一)水质安全问题

在农村的水源地中,水质安全问题相对普遍,具体表现就是水源的水质不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同时会对农村居民的身体、活动产生不良影响。以湖北省为例,200个农村水源地的水质,仅有40%的合格率,其中地下水的合格率为45.50%,而地表水的合格率则为31.60%。在对影响水质安全的因素进行分析的过程中,发现化肥是导致农村水源安全问题的主要原因。经过污染以后,农村水源地通常会表现为繁殖大量的浮游生物,同时水体浑浊,阴离子、氮磷等细菌指标、活性剂的含量超标。例如: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很多农村水源地的安全问题,大部分都是由于散养畜牧引发的,影响水源的总体质量。

(二)工程安全问题

在农村水源地中的,工程安全问题的主要表现为:由于工程设施受损而影响水源地供水、取水的基本功能,如农村水源地的堤坝发生塌陷,泵站、闸门等设施损坏等。另外,对于农村水源地而言,由于很多工程设施相对匮乏,使得水源地的安全存在很多隐患,大多数的农村水源地并没有设置消毒设备。例如:在对辽宁省农村水源地的安全性进行调查、分析时发现,大部分水源地的基础设施并不健全,无法对水质进行有效的保护,很容易发生水源安全问题。在究其原因,农村水源地常常发生工程安全问题的原因包括两方面:(1)管理工作不到位,也就是说很多部门未定期对水源的基础工程进行检查、完善,使得工程问题不能得到及时的解决;(2)居民保护意识薄弱,很多居民并没有意识到保护水源地基础设施的重要性,即使其发现问题也不会及时上报相关部门。

二、加强农村水源地安全保护的措施

(一)实行集约供水

在对农村水源地进行保护的过程中,需要结合当前农村水质的实际、地理环境等因素,尽可能规避存在的污染源,全面考察水源地的选址、备用位置等,同时还应该及时发现、解决农村水源地在运行中所存在的问题,制定紧急问题解决方案,为相关工作提供指导。在地理、经济等条件均允许前提下,最大程度的将农村水源地纳入供水管网、水厂的管理中,从而实现城乡集约供水,并能夠加大对农村水源地的管理力度,减少安全问题的发生,确保水源质量。

基于对农村水源地的统筹、规划,能够有效打破传统的农村供水、取水传统方式,并通过城乡集约化的供水方式,逐渐形成规模效应,进而在根本上增强农村水源地的安全性。总体而言,对农村水源地进行科学的规划,对于提高农村居民饮用水的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如果由于多种因素的限制,如农村居民分散、地形复杂、经济条件等,无法实现城乡集约供水,就应该重视水源地的选址,建设水质合格的农村水源地,满足农村居民生产、生活用水的需求。

(二)完善监管体系

为了能够最大程度的加强对农村水源地的保护,就应该及时完善相关的监管体系,以此为相关工作提供基本保障。针对当前农村水源地的安全问题,各个部门需要加强合作,提供信息的共享程度,出台详细的标准方案、规范,进而为完善监管体系奠定坚实的基础,保障监管工作有法可依。

在这一过程中,工作人员需要严格遵循总量控制的原则,采用恰当的方式对农村及其周边的水源现状进行调查,在掌握农村水源地安全的基础上,分析发生污染的原因。根据调查分析所得出的结果,相关部门需要对农村水源地附近的企业进行深入调查,检查其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废水、废物是否达到标准。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能够充分发挥监管体系的重要作用,还能够加深企业对农村水源地保护的认识,有利于深化水源地的保护工作。

(三)采取工程措施

为了全面推动工程措施的实施,相关部门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式:(1)对农村水源地进行规范化建设,积极完善水源地附近的基础设施,如隔离围护栏、界桩、公告牌等;(2)农村水源地的附近,建设具有隔离污染功能的防护工程,包括局部清淤、生物隔离、污水截流管网、沼气池、生态浮床、排水沟渠等;(3)对于农村水源地的安全保护,还需要构建水源涵养工程,主要包括生态湿地、沉沙池、水源涵养林等。

例如:在对重庆市农村水源地进行保护的过程中,相关的学者、工作人员便提出了具体的措施——安全保障工程。实际上,安全保障工程主要包括点源综合治理工程、生态修复与保护工程、隔离防护工程、面源综合治理工程等,结合重庆市农村水源地的具体特点,还积极推广小型分散式处理污水技术,并建立与之匹配的基础设施,加深了农村居民对农村水源地安全保护的认识,并有效提高了水源的质量。

结语:

综上所述,当前加强农村水源地安全问题表现在很多方面,需要相关人员加以重视,并采取恰当的方式进行治理。以此为基础,为了保护农村水源地,在农村实行了城乡集中供水方式,进一步完善了水源地的监管体系,并采取了工程方式对农村水源地进行了保护,有效提高了农村水源的质量。所以,为了能够对农村水源地进行安全保护,可以结合实际现状将文中的方式落实在具体工作中。

参考文献:

[1]王晓红,高丽娜,孙翀.我国城市应急备用水源地建设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环境保护,2016,44(21):17-23.

[2]王孟,吴国平,邱凉.长江流域(片)重要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达标建设对策研究[J].中国水利,2016(03):43-45.

作者简介:何立山(1977.7),男,甘肃,本科,毕业于内蒙古农业大学;现有职称:环境监测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环保、污染治理。

猜你喜欢

安全问题
浅谈高校网络信息安全问题与对策
计算机网络安全相关问题研究
浅析干部人事档案数字化的安全问题
探讨化工设备设计中的注意问题
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问题及管理措施研究
高校计算机安全防范措施研究
输变电设备运行及安全防范措施
浅谈煤矿瓦斯的安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