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水利渠道施工中的防渗技术应用研究体会

2018-07-12任焕宇

水能经济 2018年7期
关键词:防渗技术应用研究施工

任焕宇

【摘要】众所周知,我国国土面积广阔,人口数量较多,水利渠道的修建和施工是为了解决我国地形复杂、农田分散的问题,它对于调节水资源,提高农田灌溉利用率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与一般的工程项目不同,水利渠道的施工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环境、地形、天气等外在因素,也与技术、施工、修建者等内在原因有关。据调查,当前水利渠道施工最难的一点就是渗透问题无法克服,一个小细节不注意就会造成漏水现象,既降低了资源的使用效率,又造成了资金的浪费。针对这样的现象,我国水利渠道在施工过程必须要精益求精,分析出引起渗漏的主要原因,并结合实际提出技术防范的科学方法,为水利工程质量的提高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水利渠道;施工;防渗技术;应用研究

农业是国家主要产业,作为保障农业生产的第一要义,水资源的灌溉尤其重要。其实,我国水资源总量非常丰富,然而在水利渠道的施工中由于农田分散、地形复杂等自然条件的制约,导致单位水资源的利用率较差。特别是在水利渠道的施工过程中,由于防渗技术运用的不好,整体技术水平过低等的制约,造成了工程质量的下降。我国南方罐区回归水量一般较大,总的引水量将近总数的30%,一旦防护不当,很容易造成渗漏,给农业生产带来了不良影响。为了完善水利渠道施工与建设,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本文就对造成渗漏的原因加以分析,并结合实际提出防渗技术的关键办法,促进农业的稳定、持续发展。

一、对工程实例进行分析

我国某南方灌溉区,地处河道中心,地形复杂,农田分散,属于季风气候。该灌溉区,全年气温在10度左右,气候偏热,日照較少,无霜期。其最大的特点就是年均蒸发总量是降水量的10倍还多,且回归数量巨大,不仅影响了地区农业生产,还不利于广大百姓的生活。经测量发现,该灌溉区的灌溉面积为4308hm2,真正有效灌溉面积则为3543hm2,周围拥有四级渠道,长约620.4km。下图即为该灌溉区某一部分的平面图。

二、水利渠道施工中出现渗漏现象的原因

(一)地质原因

引起水利渠道施工渗漏最直接的原因就是地质原因,我国地质情况相对复杂,区域和地质层渗水较为严重。特别是地形、地貌的影响,直接引发了水利渠道的渗水。如西南地区的喀斯特地貌,西北地区沙性土壤影响等。

(二)地基处理不当

不同类别的土壤,性质不同,这会对衬砌渠道造成不一样程度的损害。比如:盐渍土的土壤拥有盐量的升高会影响地下水中盐量的急速升高,在冬季停水时,低洼地方的盐量会沿地下水漏出,导致混凝土板长时间在含盐量较高的地方,混凝土会被严重的腐蚀,导致混凝土板硬度变弱,进一步造成混凝土板出现损坏;由粉细砂、中砂、砂壤土等构成的砂土非常容易发生液化反应而造成地基下陷,造成混凝土衬砌构造被毁坏,因此导致渗透问题的出现。

(三)生物原因

生物是含水、蓄水的主要方式,但是我国一些偏远地区环境较差,各种生物难以维持生存。如,西北地区多干旱,流水数量较多的地区自然会成为动植物主要的活动区域。长时间的居住,就会导致水资源的流失,进而引起渗漏。

(四)人为原因

除了上述提到的地质、生物、地基处理不当等,造成水利渠道施工渗漏的原因还包括人为因素。具体来说主要是农业人员在生产过程中,由于技术的欠缺造成的对水利渠道的破坏。一些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员为了筑坝浇水,还会破坏渠道外部的完整性,从而造成渗漏。

(五)建设原因

当前,社会经济迅猛发展,一些领导干部为了政绩对于水利渠道施工的关注度不高,特别是在建筑物修建中往往会对水利渠道造成破坏,影响农田水利生产。

三、水利渠道施工中的防渗技术应用

根据上述内容提到的,我国水利渠道施工渗漏出现的原因,要做好防范工作,就必须从多个角度加以强化,尽可能的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减少技术失误引起的渗漏现象。

1.做好水利渠道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施工准备工作是水利渠道施工质量能够保证的关键,它能够根据工程的现状制定较为完备的计划,明确在施工中可能遇到的难点,进而完善相关技术,防止出现渗漏。具体而言,在水利渠道施工前要做好全方位了解,掌握地区年降水量、水资源利用率等数据,对图纸进行精准分析,并在工程现场做好布置,完善基础设备,将能够消除的隐患有效的排除。

2.灌浆防渗

该项技术属于防渗墙修建技术范围,通过打管灌浆的方式,对水渠进行防渗加固。而在具体操作过程中,施工人员需要按照水渠环境以及地质对灌浆孔进行设置,若地质过于复杂或特殊,则需要设置至少三排灌浆孔。若对地基承载能力有较高要求,需要通过高压喷射灌浆方式,对地基承载能力进行强化。该灌浆方式主要是通过对高速喷射流的流束,将水泥浆灌入灌江口之内,以达到良好的防渗效果。但要注意的是高速喷射流控制难度相对较大,极易出现漏喷状况,因此该项技术应用频率相对较低。

3.土料防渗

利用土料对水利渠道施工进行防渗漏处理,相比于其他方法更加简单易行,且费用较低。施工人员无需具备较高的技术,只要按照流程完成操作,在获取土料后就可以直接作业。在进行具体施工时,首先需要对涂料进行粉碎,并要对水渠表面杂物进行清除;其次要科学选择施工土料,且对混凝土配置比例进行明确,确保浆液含水比例,并根据先干后湿顺序对混凝土实施搅拌,并展开分层浇筑施工;最后在浇筑施工完成时,施工人员要对水渠展开相应养护,防比渠道出现裂缝,进而达到相应的防渗效果。

按步骤运用防渗技术

其一,渠道放样工作。放样是水利渠道施工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在放置过程中首先要确认好中心柱的位置,以每5分米为距离安放,水渠直线则要每50米安放中心柱。另外,在测量过程中要用钢尺进行,尽可能的减小误差数值,并用控制线测出放样实际位置。

其二,回填捣实。为了让回填工作顺利的开展,

在实际作业之前必须要对捣暗管砖石、淤泥、树根和腐殖土等杂物进行去除,根据测量出的具体数值对捣实的厚度加以确认,并保证它的位置从渠底角地方向岸堤内部实施延展,在水平方向上的间距要控制在1.5m之内,使整体呈现斜梯状态。

结束语:

总而言之,水利渠道施工已经成为了当前农业生产的重中之重,为了解决在实际建设中存在的渗漏问题,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就必须不断强化防渗技术,在做好施工准备工作的同时,对地基修建加以完善,控制好工作流程,按照图纸要求严格施工。

参考文献:

[1]曹新,高琳.水利渠道工程施工中的防渗技术及应用策略探讨[J].江西建材,2016(24):117+121.

[2]周富强.防渗技术在水利渠道施工中的有效性应用[J].中国水运(下半月),2016,16(10):182-183.

[3]张翠果.水利渠道施工中的防渗技术分析[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16(09):45-46.

[4]林军,杨国刚.水利渠道施工中的渗透因素及防渗对策探讨[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5(28):134-135.

[5]方兰娟. 水利渠道施工中的防渗技术应用分析[A]. 中国武汉决策信息研究开发中心、决策与信息杂志社、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科技研究——2015科技产业发展与建设成就研讨会论文集(下)[C].中国武汉决策信息研究开发中心、决策与信息杂志社、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2015:1.

[6]程西伟,陈晓艳,吕伟.水利渠道施工防渗技术研究[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4(23):98-99.

猜你喜欢

防渗技术应用研究施工
挂篮悬浇施工技术在桥梁施工中的应用分析
边坡控制爆破施工
水利建筑工程施工中防渗技术的应用
水利工程施工防渗技术分析
进驻数字课堂的新兴教学媒体
AG接入技术在固网NGN的应用研究
分层教学,兼顾全体
超薄水泥混凝十路面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