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式与校园文化认同
2018-07-11李华迪周宪
李华迪 周宪
摘 要 仪式的建构与场域的文化认同有着密切关联。仪式以校园为场域,是校园文明与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影响着校园文化认同。分析仪式形式、仪式场合、仪式符号、仪式内核与校园文化认同的关系,有助于探寻仪式推动校园文化认同的有力途径;通过设计与优化、组织与序列化、规范与深化、发展与创新等方法来促进校园文化认同。
关 键 词 仪式;校园文化;文化认同
中图分类号 G41
文献编码 A
文章编号 2095-1183(2018)06-00-04
在人类文明发展的进程中,仪式逐渐演化成为了人类日常生活的一种存在形式。它以较为稳定的状态保存并承继下来,并对个人和集体都产生着深远的影响。在仪式逐步多元化的今天,越来越多来自不同领域的学者把研究的目光聚焦到仪式及其功能上,他们从不同的学科角度对仪式的意义、价值、功能以及影响作出解读与阐释。在校园文化背景下,仪式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并借助丰富的校园活动场景成为校园文明与传统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载体。因此,探索仪式与校园文化之间的关系,促进校园文化的认同与发展成为仪式研究的新视角。
一、概念界定与功能分析
“仪式”是一种文化的表现形式,是人类文明代际传承中不可丢失的潜在纽带[1]。
“仪式”可外化为特定的行为方式,成为特有地域、对象的文化标注。从校园文化的角度出发,校园仪式承载着一种学府礼仪与校园文明风尚,可外化为一系列具体的组织活动,例如校园的毕业典礼、升旗仪式、周年庆典等。
“文化认同”是一种对文化自信、认可和包容的心理。在校园这个有着较大规模的环境里,校园文化认同有赖于学生对校园文化理解与情感的契合。这种契合,不仅仅是文化资源上的多维共享,更是来自群体的身份确认。
仪式的功能集中体现在三个方面:导向功能、凝聚功能与传承功能[2]。导向功能主要通过特定情境的创设,起到榜样引导的作用,发挥艺术性与熏染力以打动人心;凝聚功能的具体体现则是在仪式的指导下,成员能自发地参与到活动中,并有着一致的行为目标与价值观念;而传承功能则表现在学校里特定思想观念、道德品质的代代相传,是推动受教育者核心素养发展的内在动力。
二、仪式与校园文化认同的关系
仪式与校园文化互为表里,其关系如下。
(一)仪式形式——校园文化的传播途径
从本质上而言,仪式是一种传播方式,表现为一种展演,一个仪式通常表现为一个象征性的符号世界,其中包含的时间、地点、人物、声音、行为、规则等要素都充满了特定的意义。此外,每一个仪式正式展演之前都需要有具体的策划与安排,包括仪式主题的甄选、内容的呈现、场景的布置、人员的安排等诸多程序。其中,仪式内容的呈现形式,承载着仪式所需传递的信息和意义,为文化的传播提供了渠道和途径。
仪式展演所形成的特定的仪式情景,促进了情感的产生和蔓延,有利于仪式常识和文化信息的有效延续。如在升旗仪式中,参与者集体观看升旗、奏唱国歌和敬礼,其热爱祖国、铭记历史、积极进取的情感得到了激发和增强;开学典礼以及毕业典礼上校长的致辞,向师生传达了母校的期盼与憧憬,传达了对全体师生同心同德、奋发有为的鼓励和号召;学生在校园文体艺术节上进行的朗诵、舞蹈、演唱等各类才艺表演,不仅展现了学生良好的精神风貌,而且给予观众艺术美感的体验;中学成人礼上,学生集体手握右拳,面向国旗庄严地宣誓,这一行动中则包含了坚守承诺、明确责任的道德内涵。另外,仪式形式本身具有周期性和重复性。举办仪式的时间往往有一定的规律,展现仪式的方式往往也有一定的重复。这些特点意味着,某一种仪式承载的信息通常會得到循环往复的传播,从而提高了文化传播的精确度和有效性。
仪式是文化形式上的一种依托,它始终以显性或隐性的方式表达着某种特定的文化,是文化的深层内涵在人们具体行为上的表现[3]。学校应当借助校园仪式形式多样的力量,充分凝聚学校成员对校园文化的认同,使得这种特定的秩序与风貌能成为一代又一代师生所承继与延展的动力与方向。
(二)仪式场所——校园文化的传承载体
仪式场所是仪式发生必不可少的外在因素之一,也是保留校园文化记忆的空间载体。校园仪式的展演通常发生在具有纪念或象征意义的特定场所,如开学典礼、毕业典礼以及联欢会等则在学校礼堂举行;校园重要仪式和学生社团会议等活动则在固定的会议室里开展。特定场所能够通过特殊的装饰和布置带给人一种意义感,从而烘托仪式氛围,强化仪式的表达效果。
仪式场所的布置所形成的特定仪式空间,凝聚和储存了文化内涵,使背后的文化和记忆得到了有效的传承。如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的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现场进行了这样的布置:在主席台上方,校徽悬挂在正中间,两侧分别是1911和2011的字样,标志着历经百年风雨洗礼的清华。会场二层看台外悬挂着“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步伐,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大幅红色标语,展现了清华大学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和办学目标。人民大会堂这一场所,将具有悠久历史和光荣传统的百年清华,与兼备中国特色和世界一流的未来清华紧密联结在一起,彰显了校庆的主题与意义,展现了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此外,学校举办重要仪式的一些特定场所,也因仪式的多次举行而承载着丰富的校园记忆,被赋予历史文化的内涵。如市西中学的传家楼,学校的部分重要会议、颁奖典礼以及各级领导考察发表的重要演讲都曾在此举行,各式各样的仪式活动为这座高雅古朴的大楼增添了更多的文化底蕴和艺术气息。在我国类似的著名仪式场所还有向明中学震旦楼等。
校园仪式借助特定的仪式场所,不仅能够传达深藏在意识背后的文化内涵,亦能激发师生对校园文化的自豪感与归属感。
(三)仪式符号——校园文化的历史表征
人类所有的仪式几乎都是由实物符号、动作符号、语言符号组成[3]。学者莫里斯·哈布瓦特在《论集体记忆》一书中指出:“仪式是由一套姿势、言辞和一种物质形式确立起来的崇拜对象构成”[4]。由各种仪式符号构成的符号系统,贯穿于仪式开展的整个过程,既具有特殊的传播效果,也凝结成文化的历史表征。
仪式符号的使用所形成的特定的符号体系,象征着文化的特色与传统,是文化历史长期积淀的重要成果。校徽、校训和校歌等仪式符号,正因其具有特殊的象征功能,频繁地出现在校园的各类仪式场合。如中国人民大学的校徽,三个并列的篆书“人”字图形分别寓意“人民”“人本”“人文”,揭示了人大的特色、优势和传统;中山大学的校训“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出自儒家经书《礼·中庸》,体现了中大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推陈出新的教育理念和办学宗旨;浙江大学校歌《大不自多》,采用文言文进行填词,蕴含了浙大的“求是”精神和育人使命。这些构思精妙、自成一格、长期使用的仪式符号,反映了学校的历史传统,代表着学校的办学宗旨和教育理念,成为全体师生永生难忘的文化印记。而学校在某一次仪式上设计使用的标语、旗帜、服饰等仪式符号,具有独特的感染力和号召力,也是校园文化的集中体现,更是历史记忆的传承载体。
由此可见,包括校徽、校训、校歌在内的仪式符号,是仪式在发挥教育功能时所形成的伦理规范,是校园文化和校园理念的具体化或形象化的表达。这些符号暗示了校园群体的身份从属,指引着他们的情感倾向。
(四)仪式内核——校园文化的精神引领
仪式作为校园文化的一种存在形式,对校园文化的凝聚和强化作用尤其突出,其内核是校园精神和价值观的浓缩和体现。学校仪式活动不是一种无谓、无用或自发自为的存在,而是学校基于一定的价值观、知识观、学生观等所作出的价值选择[5]。因此,仪式的存在价值也就体现了校园文化的价值,仪式发挥整合凝聚作用的过程也就是校园文化潜移默化地发生影响的过程。在此意义上来说,仪式的内核对校园文化起到了精神引领的作用。
仪式内核所包含的文化思想和精神内涵,在仪式活动中用显性或隐性的方式进行传递,发挥了引导和塑造个体价值观的功能。如学生入团、入党通过庄严的宣誓仪式获得团员或党员的身份,强调需要承担相应的责任和义务。身份上的转变对学生的言行规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引导其在学习、生活中发挥模范带头作用,逐步实现自身思想认识和精神境界的提高。由此可见,学生在参与仪式这一群体性活动的过程中,增强了集体意识,形成了身份认同,激发了情感共鸣。
新时代下,经济主体的多元化而产生的文化及价值观多元化的现象越来越明显,这对校园的文化思潮以及部分校园群体的观念带来明显的冲击。此情况下,发挥仪式对校园文化的整合以及校园群体思想的凝聚作用就显得尤其重要。
三、以仪式促进校园文化认同的途径
(一)仪式活动的设计与优化
毫无疑问,组织成员以组织为中心,寻求归属感和共同性一致的心理表现及行为过程就是组织认同[5]。以仪式促进校园文化的认同,关键在于校园的仪式必须满足或契合成员的预期与展望,尽可能地将其本身的影响力和辐射力发挥到最大化。首先,对仪式的意义、功能和文化背景等根本问题进行归整与思考,设计具体可行的组织方案,确定仪式的目的、价值、流程和具体内容,以及时间和场所、组织者和参与者等。其次,要注重对仪式的宣传教育和思想指引。要使参与者对其有正确地认知和良好的态度,努力确保参与者对仪式的组织流程和具体内容,甚至是各个环节都了然于胸,达到与仪式内涵的和谐共鸣。最后,根据规范仪式的要求,充分发挥各种条件和资源的作用,打造促进仪式意义表达的良好活动场景,营造浓厚的气氛,实现仪式的文化内涵和现实场景的交融和有效互动。
(二)仪式符号的组织与序列化
特定的仪式在特定的场景能催化仪式符号背后所隐含的情感意味,更重要的是,它所具有的文化认同功能,才是一个集体和谐关系维系与异质观念形态整合的根本所在。由此可见,仪式对于参与其中的人往往会产生“不可抗拒”的影响。我们可以试着将仪式的过程符号化,这样一来,就能分化出一系列特性鲜明的符号序列:无形符号和有形符号、精神符号和物质符号等[6]。那么该如何高效地去建构或调整校园仪式的符号序列、有效编码、重新赋意、有效呈现、实现同化的信息传递和交流过程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而程序化地组织,才能保障有效地解读仪式符号的意义和施展其功能,从而确保符号在设定的时空中得到有效而充分的传递。让仪式的参加者获得濡染与熏陶,进而实现一种思想和精神层面的互动与共通。正是因为校园仪式所独具的象征性与实践性的功能,它才能通过对成员潜移默化的浸润作用去引导学生完成个人的再成长与社会化过程。
(三)仪式制度的规范与深化
规章制度之所以是每一个单位、组织或机构所不可或缺的一环,是因为制度文化背后形成的约束、准绳与导向的心理,它对校园秩序的维护、规则的执行以及文化的梳理与传承起到了极大的建设性作用。为了避免仪式出现趋向简单的形式、忽视精神建设的状况,我们应当对校园仪式制度的建设施以足够的认知态度与建设意识。而仪式制度体系的建构正是精神建设的关键。因此,建立规范而系统的校园仪式制度体系是当前校园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例如,对于仪式开展的时间、地点、主题和要求,学校不应仅仅是传递指令下发文件,还应将这种规定与秩序上升或内化为一种对仪式文化的认知,成为一种传统或习惯流传下去,形成一种稳固的认知结构。此外,学校还应保障足够经费,出台相关规定,加大仪式文化的建构与深化力度,加强研究和总结性文字的规整,结合学校发展实际,抓住时代精神,使校园仪式文化获得永葆生命力的不竭之源。
(四)仪式文化发展与创新
仪式文化的深度研究是迅速提升学生对校园文化认同感的重要依据。比利时宗教学家杜普瑞认为:“仪式行径的目的并非重复它所象征的日常行动,而是将它置于更高的视域,以便赋予意义[7]。”这里涉及到一个重要的命题——如何将仪式由形式的架构表层上升到精神内涵深处的认知与发掘。首先,坚持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即使是一项简单的带有纪念性质的活动,也应该用发展的目光去看待,用批判的视野去修正,在传统性与现代性元素的融注中取得一个中庸的调适点,以适应当下的校园发展情况;其次,创新意识显得尤为重要。学校须积极地对校园存在的各种仪式及其功能效果进行评估,深入探寻核心内容与形式升级,提升仪式的教育意义和文化价值。最后,善于吸收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结合校园实际,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系统分析和深入研究,与时俱进,促进校园仪式形式多样化、价值多元化。
仪式作为校园文化得以保存和传承的重要载体,是校园文化建设架构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仪式活动带有厚重的文化思想和精神内涵,它表征着团体趋于一致的价值观念和行为目标,关系着群体的政治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既相对完善又独具特色。因此,我们不仅要明确仪式在校园文化建设体系中的定位,更要对其整体架构进行设计与优化、组织与序列化、规范与深化、发展与创新,切实推动校园仪式在文化育人的道路上实现进阶式突破,激发师生认同意识,进一步丰富师生的精神文化生活。
参考文献:
[1]郭于华.仪式与社会变迁导论[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340.
[2]倪辉.大学仪式的形态、特点及功能:道德教育的视角[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2:31-33.
[3]根纳普.通过仪礼.[J]岳永逸,译.民俗研究,2008:18-20.
[4]王霄冰.仪式与信仰.当代人类学新视野[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8:4-11.
[5]莫里斯·哈布瓦赫.论集体记忆[M].毕然,郭金华,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67-71.
[6]张家军,陈玲.学校仪式教育的价值迷失与回归[J].中国教育学刊,2016(02):90-95.
[7]沈伊默.从社会交换的角度看組织认同的来源及效益[J].心理学报,2007:918-925.
[8]闫伊默.仪式传播与认同研究[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4:102-107.
[9]杜普瑞.人的宗教向度[M].傅佩荣,译.台北:幼狮文化公司,1988:185-188.
责任编辑 徐向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