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提高小学生的计算能力

2018-07-11汪辉芳

小学科学·教师版 2018年3期
关键词:笔算口算因数

汪辉芳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应该把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作为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使学生能够准确而迅速地计算出结果,是数学教学关键,也是数学教师必须要完成的教学目标。为此,作为数学教师,一定要准确判断学生的计算水平;认真分析影响学生计算能力的原因;并采取切实可行的方法加以训练,逐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下面就结合我多年数学教学的经验,谈谈如何提高小学生的计算能力。

一、激发学生的计算兴趣

(一)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生的计算兴趣

在计算教学时要注意抓住学生的心理及生理特点,将计算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相结合,为学生创设出新颖、生动、富有情趣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感受数学计算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计算的兴趣和积极性,让学生乐于计算。

(二)开展多样化的训练形式

在计算教学时,要讲究训练形式的多样化。如:用“开火车”游戏轮流口算,开展分组竞赛,评选“计算能手”等方式训练;用出示卡片、PPT陆续出示等方式训练视算等。开展多种形式的计算训练,不但可以调动学生计算的兴趣,还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提高计算能力。

二、重视口算训练,提高速算能力

口算是计算的基础,口算的速度及准确程度是学生计算能力高低的检验标准之一。学生的口算能力提高了,就能加快笔算的速度,提高笔算的正确率。要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首先要使学生掌握口算的方法。如:表内除法48÷6=?先要让学生回忆乘法口诀“六八四十八”,通过6×8=48,得出48÷6=8。其次要坚持每天进行口算训练。我在平时的教学中,坚持每天上课的前三分钟进行口算训练,准备20个口算题条,采取集体算、点名算、“开火车”算等形式,并适时进行口算方法的指导。经过持之以恒的训练,学生的口算能力显著提高。

三、重视学生对算理的理解

算理是计算的基础,快速准确的计算必须是建立在学生清晰的理解算理的基础之上的。在进行计算教学时最忌讳重结果、轻算理的做法。要让学生在理解算理后再计算,才能得到正确的结果,并使学生在下次遇到同种类型的计算时不会出错。例如,在教学多位数乘法积的对位问题时,部分学生只是直观地记住了对位的形式,但在计算时,一旦遇到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情况时,计算就会出错,其原因就是学生只记住了形式,而没理解算理。再比如教学26×12时,要让学生理解,26×12就是求l2个26连加的和是多少,要先算出2个26是52,再算出10个26是260,然后把两次得到的积加起来,得出26×12=312。从而让学生理解“两位数乘两位数,先用第一个因数和第二个因数个位上的数相乘,再用第一个因数同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数相乘,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的运算道理。像这样,学生在理解了算理的基础上再进行反复的训练,学生的计算能力自然而然地就提高了。

四、加强计算训练

(一)熟练掌握简便运算的方法。小学数学计算题中,简便运算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在熟练掌握计算方法的基础上加强简便运算的训练是很有必要的。在小学四则运算中,几种常见的简算方法学生必须掌握,并能处理好一般算法和简便算法的关系,使学生充分认识到简便运算的优越性,从而达到提高计算速度的目的。如计算“101×79”,教师可引导学生探究:我们可以把101看成是100+1,然后根据乘法分配律,把计算分成“100×79”和“1×79”两部分计算,即101×79=(100+1)×79=100×79+1×79=7979,学生口算就可以得出结果。也更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二)重视估算的训练。估算能促进学生对数感的形成,在计算教学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在计算教学中,教师要认真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并进行准确判断,逐步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能力。如计算“798×9得多少”。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准确判断:798接近于800,用800×9等7200,所以得出对计算结果的初步判断:798小于800,798×9的积就应该是小于7200的。同时因为798非常接近800,所以得出的积也应该是非常接近7200。经过这样持续的训练,学生的思维和判断能力提高了,其计算能力也就相应地提高了。

五、重视学生良好计算习惯的培养

良好的计算习惯是影响学生计算能力形成和提高的直接因素。良好的计算习惯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审题习惯。计算时如果忽视对题目的周密观察和认真分析,盲目地进行计算,就容易使计算繁难,影响正确率。要让学生计算前细心审题,先看一看整个算式是怎样构成的,想一想一般方法如何计算,再看一看有没有某些特殊条件,想一想能不能用简便方法计算。

(二)简算意识。学生计算不但要能正确地进行计算,而且要能合理、灵活地进行巧算。我要求学生在面对具体计算任务时先观察数的特征,算式特点,合理运用运算定律,自觉地进行简便计算。如计算0.25×41=?时,有些学生就直接写竖式进行笔算,有些学生经过细致的观察发现,可以把41看成“40+1”,把计算变成:0.25×41=0.25×(40+1)=0.25×40+0.25×1=10+0.25=10.25,这样计算既容易算对又省时。

(三)验算习惯。养成自觉验算习惯,不仅可以看出计算过程和结果是否正确,还能培养学生自我评价能力。检验时做到耐心、细致,逐步检查,发现错误,及时纠正,教师应教给学生一些常用的检验方法。

总之,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要采取科学、灵活且有一定力度的训练方式;要坚持不懈、脚踏实地地进行训练。只有这样才可能逐步提高小学生的計算能力,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作者单位:武威市凉州区河东镇上腰墩小学 甘肃】

猜你喜欢

笔算口算因数
由“知识本位”到“能力习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不进位)”教学实践与思考
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口算(部级优课)
“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除法”的教学实践与反思
从“法”到“理”悟本质——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的实践与思考
因数是11的巧算
口算 笔算 估算
“积”和“因数”的关系
积的变化规律
我会口算100减几了
智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