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巧用“引、扶、放” 凸显主体夯实探究

2018-07-11谢华

小学科学·教师版 2018年3期
关键词:方糖科学方案

谢华

小学科学课程倡导以学生为主体,以探究为核心,培养科学素养。学生是学习与发展的主体,教师只是学习过程的组织者 ,科学课堂在教师的指导、组织和支持下让学生主动参与、动手动脑、积极体验来获得科学知识。科学课堂可以围绕“探究”为核心,通过“引、扶、放”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开展教学,凸显学生主体,将探究落到实处。

一、教材分析

《溶解得快与慢》是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溶解单元第五课时的内容。通过本单元前几节课:水能溶解一些物质;物质在水中是怎样溶解的;液体之间的溶解现象;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的学习,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溶解的概念,同时也在学习中注意到了溶解得快慢这个问题。本堂课基于对这个问题的研究,指导学生运用对比实验的方法,探究影响物质溶解快慢的主要因素,让学生经历“问题——假设——验证——证实”的科学探究过程,为以后设计科学探究实验打下基础。

在对教材进行分析后,我进行了学情分析。

二、学情分析

学生在生活中经常会接触到冲糖水、泡奶粉等溶解现象,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生活经验。而前几节课对溶解概念的具体认识以及在上个学期初步体验的控制变量的实验方法,为本节课的实验探究奠定了基础。

基于以上的学情分析,我确定了以下教学三维目标。

三、教学目标

(一)通过探究活动,知道当溶解的条件变了,就会产生不同的结果。

(二)掌握一种科学研究问题的方法——对比实验法。

(三)体验探究影响溶解快慢因素的乐趣。

教学重点:认知搅拌、温度、把物体捣碎研成粉末等对溶解快慢有影响。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找出不同的对比实验的条件并自行设计实验方案。

四、教法学法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老师只是起一个引导作用。所以我将适当引导学生,通过“引、扶、放”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来开展教学。下面是我的教学过程设计。

五、教学过程

(一)巧设导入,引起兴趣

考虑到学生在生活中已经接触过泡糖水,所以我给学生设置了一个喝白开水和刚加方糖,方糖没有溶解,水不甜的情境,由此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出示课题。具体过程如下:

1.老师这里有杯矿泉水,都喝过吧,请谁来尝尝什么味道。

2.生尝了(没有味道)。

3.老师加入一块方糖,现在这水什么味道?

4. 还是没有味道?

5. 为什么还是没有什么味道?为什么感觉不到甜?(方糖还没有溶解,溶解得太慢了,溶解得快一点水才会感觉到甜。)

6. 你有什么方法让他快一点变甜?

设计理念:《课标》指出,科学课程必须建立在满足学生发展需要和已有经验的基础之上。并提供他们能直接参与的各种科学探究活动。这个情境能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下面的探究活动打下基础。

(二)顺水推舟,扶着探究

那么有什么办法能让方糖更快地溶解呢? 学生提出预测,师生互动,共同设计“搅拌能否加快溶解”对比试验方案,探讨实验过程中如何控制好变量和不变的量,并且开展探究实验,得出结论。这是一个“扶”的过程,扶着学生经历了“预测—设计方案—验证”探究过程。具体教学过程如下:

1. 首先老师来提出一个研究的问题: 搅拌能否加快溶解。

2. 那么这个实验我们怎么做才科学?第二步我们要设计研究方案。(学校要开运动会了,老师要选出100米运动员,怎么选?引出两个比较 )(引出2个杯子进行对比)

3. 这个怎么比才公平?有什么规则?

老师给大家准备的材料 :量杯2个,搅拌棒、大小、重量相同的方糖、水。

4.两组实验中,除了一个需要研究的条件不同外,其余条件都相同,我们把它称作对比实验。

5.我们小组讨论,设计好研究方案,班级交流确定实验方案。

6.小组实验。

7.交流汇报实验结论。

搅拌的杯子里的方糖溶解的快一些,搅拌可以加快溶解的速度。

(三)推波助澜,放手探究

学生了有了浓厚的探究兴趣和探究经验,此时放手让学生分组自主选择“热水能加快溶解”“捣碎加快溶解”探究。经过前面实验的学习操作后,学生已经能较快地设计出实验方案,并且选择材料开展探究。

师生借助白板回放功能,回顾、整理下刚才是分哪几个步骤来研究的搅拌能否加快溶解的?

具体教学过程如下:

1.接下来我们来整理下刚才是分哪几个步骤来研究的搅拌能否加快溶解的?

第一步: 提出问题 (相同条件,不同条件);

第二步: 设计研究方案;

第三步: 分工合作,动手探究;

第四步: 得出结论。

哇,你们真是太神了,这么快学会了研究的方法。许多重大的科学实验,都是有几个实验室或实验小组分工合作完成的。我们也可以分工合作,接下来老师就要考考你们了?你学着刚才的研究步骤在加热和捣碎中选择其中的一个,小组自主研究。

2.小組自主探究

第一步: 确定主题(材料可以到老师准备的材料超市里选取);

第二步:设计方案;

第三步:分工合作,动手探究(各组根据自己的研究方案,领取材料,开始实验);

3.学生实验,并汇报实验结果(视频同步播放);

4.小结(板书:A、搅拌能加快溶解;B、热水可以加快溶解;C、捣碎可以加快溶解)。

在学生这一探究过程中,我用平板直接拍摄小组活动视频,实时汇报交流反馈,促进了师生互动;在反馈交流和小结环节中,播放“热水” “捣碎”探究的实况,使得选择不同探究内容,形成互补,提高了实验探究效率,促进课堂生成。

(四)水到渠成,拓展延伸(回归生活)

研究了加快方糖溶解的方法,再举行一次吃糖大赛,谁吃得快?前提是:不能把糖块直接咽下,必须等糖块全部在口腔里溶解才行。学生讨论吃糖方法。最慢的吃法呢?然后发糖开始比赛。

把课堂上的科学变为生活中的科学,让科学课堂回归生活本位,学习科学就不再孤立于生活,真正实现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

六、总结

本课围绕“探究”为核心,通过“引、扶、放”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自主探究实验,获取新知识。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极思考,在探究活动中进行组内合作,相互交流,相互讨论,加强了各小组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增加了自身的科学探究能力,凸显学生主体,夯实了科学探究,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作者单位:义乌市经济开发区学校 浙江】

猜你喜欢

方糖科学方案
烂脸了急救方案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定边:一份群众满意的“脱贫答卷” 一种提供借鉴的“扶贫方案”
火烧方糖
火烧方糖
科学拔牙
稳中取胜
新方案
衰落的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