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锐眼·灼见

2018-07-11

人民教育 2018年1期
关键词:变数确定性闲暇

我们还在追求“确定性”。绝大多数时候,一道题目只有一个解,且答案是极端精准的。即便有时候老师已经意识到,学生今后面对的世界充满变数,解决问题时应该把变数考虑进去,但到目前为止,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更习惯于将“变数”固定,更习惯追求确定性而非面对不确定性。

——樊丽萍:《步入人工智能时代,“好学生”定义将截然不同》(《文汇报》2017年12月1日)

闲暇并非什么都不做,闲暇是一种能力,“是一种投入于真实世界中,听闻、观看及沉思默想等能力的表现”。

学会闲暇,让我们重新审视教育目的。

——谭维智:《互联网时代教育的时间逻辑》(《教育研究》2017年第8期)

旅行中的学习使我意识到什么是跨越不可能——当你爬上非洲最高峰,当你与蜚声全球的科学家交流时,你就会改变“不可能”的定义。

——张征:《“思考全球学校”:在全球旅行中学习》(《上海教育》2017年第35期)

对孩子而言,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莫过于她坐在你身旁,你却在玩手机。“假装在陪伴”可能会比缺席带来的问题更严重,因为你的行为在告诉孩子:你并没有那么重要。

——Jo妈:《达人支招:让我们学会高效陪伴》(《幼儿教育·父母孩子版》2017年第8期)

良好的师生关系其核心是民主平等的思想,其基本前提是教师自身要有良好的人格修养。良好师生关系的外在表现是“敬而不遠,活而不乱,严而不死”。

——储冬生:《亲密而有“间”——谈如何把握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距离》(“人民教育”微信公众号2017年12月16日阅读全文请“扫一扫”二维码)

猜你喜欢

变数确定性闲暇
人在何时最清醒
教育报刊编辑出版应关注的四个“变数”
我用新自然数观点证明费马方程
闲暇:教育蕴藏其中
管好自己的嘴
历史不可验证说的语义结构与内在逻辑
Ages in Trouble
浅议跨国企业破产中“主要利益中心地”的确定
文学作品教学目标“确定性”与“不确定性”之我见
闲暇时间干点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