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教学目标“确定性”与“不确定性”之我见
2016-03-17屠美红
屠美红
摘 要: 文学作品教学要注意教授目标的确定性,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适时地关注教学目标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在充分了解学生的需要之后进行目标预设,在课堂上关注学生的思维,体现“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
关键词: 文学作品 教学目标 确定性 不确定性
很多年前,我在杂志上看到一篇名为《课堂实录:我在美国教<荔枝蜜>》的文章,心中颇多感慨。这位老师先出示学习目的:(1)了解新课文的作者;(2)预习新课文;(3)新课文的讨论。然后征求同学们意见,先学什么。当学生提出先看课文时,老师当即同意,规定阅读时间并要求学生“把值得讨论的东西拿出来”;学生经过阅读后,提出四大问题:经过一番资料查询和讨论汇总,学生探寻出了自己的结论。这位老师说:“什么是标准答案?我个人的意见是:最能让证据支持你的论点的答案,就是最接近正确的答案。刚才的报告都非常精彩,而且,都有支持你们论点的证据。”这位老师也提出了看法:“但是,我们从报告中看到什么呢?‘色调和‘感情。什么是色调,什么是感情?色调是读者从作者的文章中看出来的思想和感情。感情是作者试图呈现给读者的思想。”“色调和感情是一样的吗?”“不一样。或者说,不一定会一样。”“为什么?”“时代不同就不一样。比如,杨朔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可能真的是真心歌颂新生活,但因为我们跟他的时代相隔了两代人,我们看到的色调竟然是讽刺和灰暗的,也有可能。”
之所以到今天我还清晰地记得这位老师授课的内容,是因为当时我发现这位老师的语文教学与课堂教学差别甚大。文本教学基本都是通过自己预设,带着目标按部就班地进行,认为一堂课把自己想说的都教给了学生就完成了教学任务,却完全忽略学生这一头。这位老师固然也有阅读预设的目标,但是更多的是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学生在阅读教学中的感受、体验,特别是有个人色彩的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同时自己承担阅读活动的组织者和促进者的责任。现在课程标准对阅读目标的确定,既注重知识的传授、能力的培养,又强调渗透对学生情感态度的培养和价值观的诉求,更重视阅读的过程和方法;也就是说,老师在教学文学作品中,既要对学生从例文中掌握的知识、培养的能力目标作预设,又要关注学生的实际情况。文学作品教学目标不再完全是预设的,是确定了的,而应该显示其开放性和灵活性;有其清晰的一面,也有模糊的一面;有一定的精确性,也有不确定性。只有这样确定目标,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体现“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
在文学作品教学中,老师往往关注学生知识和能力的培养,留意文字、修辞、语法知识,注意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譬如在说明文教学中,经常会要求学生体会说明文用语特色。老师在此过程中总是会提醒学生勿忘一句话,那就是“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以此显示答题的完整性。这种知识和能力的培养在阅读目标的预设中是确定的。
但是,因为老师面对的是活生生的学生,所以在教学中更应该凸显学生学习的过程。记得我在教授丰子恺的《给我的孩子们》一文时,想通过四个问题让学生理解作者热爱孩子的真情,体会作者渴望回到童年而不可得的悲伤之情。问题(1)全文的感情基调如何?为什么会这样?(2)作者为什么憧憬孩子们的生活?(3)作者在描写孩子们的生活中,哪个孩子的哪件事你最有感触,为什么?(4)如何理解:“大人间的所谓‘沉默、‘含蓄、‘深刻的美德,比起你来,全是不自然的、病的、伪的”、“孩子们!你们果真抱怨我,我倒欢喜;到你们的抱怨变为感激的时候,我的悲哀来了”及“你们不久也要走这条路呢!”这三句话的含义?在课堂上,我与学生阅读的过程完全不同于我预设的,下面是学生初读完文本后开始的课堂:
师:读完文章后,你觉得文章留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生1:文章幽默的语言。
师:请举例说明。
生1:“外婆普陀去烧香买回来给你的泥人,你何等鞠躬尽瘁地抱他,喂他”中的“鞠躬尽瘁”。
师:那么“鞠躬尽瘁”原是何意,这里应该怎么解?
生1:原意是“小心谨慎,贡献出全部力量”,此处是“非常投入,非常有感情”。
师:好。那么,之所以受到幽默的效果是因为……
生1:大词小用。
师:对。与此类似的还能举个例子吗?
生1:“你何等激昂地同她争”中的“激昂”。
师:很好。那么,除了大词小用收到幽默效果之外,有没有其他方法?
生2:夸张手法。如“你都要哭得嘴唇翻白,昏去一两分钟”。
师:不错。
生3:对比手法。“你的号哭的悲哀,比大人们的破产、broken-heart(极度伤心——编者)、丧考妣、全军覆没的悲哀都要真切”。
师:真不错。但是,是不是全文的语言是以幽默为主的呢?
生:不是。以真情质朴,较直白的语言为主。
师:那么什么内容中的语言是幽默的,什么内容中的语言是质朴直白的呢?
生:叙述孩子生活中的事时是有幽默的,其他的是质朴直白的。
师:那么文章就由两部分组成……
生:孩子生活中的事,作者的情感抒发。
师:请找出孩子们生活中的事并作概括。
……
这次的阅读教学,并没有按照预设实现目标,但比预设的效果更理想,是我看到了学生在解读文本中闪现出来的智慧的火花,适时地把它抓住,循着学生的思路,顺利实现教学目标。
鉴于这样的教学经验,在平时教学过程中,我会这样让学生预习要新学的文章:(1)新的文章需要我们解决什么知识点,设计一些这方面的问题;(2)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有什么疑问,尽管提出。譬如教学《幽径悲剧》时,我预设这几个问题,让学生思考:(1)作者是个什么样的人?(从文中和资料挖掘)(2)幽径发生了什么悲剧?(3)从悲剧中作者发现了什么?学生预习反馈的问题集中有:(1)为什么把一株藤萝的死叫做悲剧?(2)为什么提到十年浩劫,“修正主义“是什么意思?(3)文章想通过藤萝的命运告诉我们什么?(4)季羡林在文中抒发了什么样的情感?根据学生预习反馈的问题,再进行课堂设计,这样就有的放矢,比较顺利地实现教学目标。还有时候,学生当堂分组,预习新课,把找到的问题汇总,提出一个本组最想在课上与老师同学共同解决的问题。这样的训练,既让学生在互助学习中解决了知识性的问题,又提高了分析问题的能力,完成了对学生情感态度的培养和价值观的诉求。
老师在教学作品的过程中,一旦关注到教学目标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那么在课堂预设或是课堂教学中,就不能缺少开放性和灵活性,才能牢固学生知识,激活学生的思维,满足学生的需求,让语文课堂真正成为学生的语文课堂,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