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从可接近性角度提升高职院校摄影教学的效果

2018-07-11莫惘

广西教育·C版 2018年4期
关键词:教学效果高职

莫惘

【摘 要】本文针对高职院校摄影教学的不足,论述从“可接近性”角度来提升高职院校摄影教学效果的教学策略,并结合教学实例提出以本班学生为摄影师和摄影模特、选择大家熟悉的作品尤其是教师拍摄的作品为范本、选择学生熟悉的情境和生活区域作为对象、选择知名媒体的公众人物照片和新闻照片为案例等具体教学方法。

【关键词】可接近性 教学效果 高职 摄影教学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8)04C-0173-02

高职院校的学生对理论学习兴趣相对缺乏,更偏重于动手和动脑的实践。摄影教学本来就具有很强的实践性,随着数码产品的广泛流行,手机拍照功能尤其是自拍功能的日益强大,在青年学生尤其是“90”后学生中掀起一股自学和选修摄影的热潮。一些高校包括高职高专院校也随之将摄影课纳入教学计划,列为公共课程甚至将之设为艺术类、经济类学生的专业课。

但是,不得不提及的是,受限于有限的教学条件,传统的摄影教学方式仍然是以摄影基础知识为主题,以光圈、快门等理论知识为课堂讲解的主要内容,辅之以大量精美的照片穿插在PPT课件中和为数不多的实操课时。虽然借助于多媒体教学方式,的确吸引了部分学生的目光,但是较为精深晦涩的理论知识,普遍较缺乏的摄影器材,以及实操课时虽有,却如同可有可无的鸡肋,未能在教学过程中起到主导作用,仍然使得学生们在修这门课时兴趣大减,授课效果受影响。

要提升高职院校摄影教学效果,除了尽可能申请增加学生实操设备,通过增加硬件设备以开设更多的学生实训课、外拍课外,还可以从“可接近性”角度提升教学效果。充分利用“可接近性”角度的教学原则,可以在现有的有限教学条件下,一定程度上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和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更能体现“教中学、学中做、快乐教学”,从而提升教学效果。

所谓“可接近性”是一个来自于新闻价值要素的词汇。新闻学认为,新闻价值包括时新性、接近性、显著性、重要性、趣味性等五个要素。所谓接近性,即本文的可接近性,指新闻事实及新闻报道与受众的接近程度,包括地理、利益和心理等方面的距离远近。一般情况下,离读者身边越近、关系越密切的事,就越为他所关注,新闻价值也就越大。这是因为,受众在接受新闻信息强度、对比差异、时新、趣味等因素刺激外,求近也是一种重要的心理定势。

在高职摄影教学中,将学生熟悉或喜欢的人、物、事件作为摄影实训课的被摄主体,或是将学生熟悉或喜欢的人、物、事件有关的摄影作品作为授课讲解理论知识的样片,即可视为对“可接近性”角度原则的一种运用。那么具体而言,如何将新闻价值这一“可接近性”要素纳入高职院校摄影教学中,提升学生的关注度,进而提升教学效果呢?

一、以本班学生为摄影师和摄影模特,利用同学间的“熟人”关系提升学生参与度

笔者对“可接近性角度原则”的首次教学实践来源于日常摄影教学中所遇到的困难。笔者曾带了三个班的摄影课,其中两个班是市场营销专业合班上课,一个班是连锁经营班单班上课。而笔者这门课程的指导老师也是高级摄影师,他统一制作了很精美的PPT课件,课件思路清晰,布局合理,从相机的基本构造,摄影基础知识,到用光、构图、专题摄影创作,形成非常完整的授课计划。然而在授课过程中,却存在学生普遍认为这种专业基础知识仍然偏深,而由于教学设备数量相对不足的情况,4个老师8个班上这门课,仅有6台微单相机使用,要上实训课还得互相协商以免冲突。因而在平时的理论教学根本无法带设备到教室给学生轮番熟悉。而即便是实训课,合班上课,每个班40多人仅有3台相机,也是很紧缺的,这大大影响了摄影课的教学效果。

为了充分调动大家的参与积极性,笔者安排大家分组互为摄影师和模特,并请同学们将自己的两台電单车作为道具,互相上前摆出姿势充当车模,轮流当摄影师互拍。大家果然很兴奋,在有些扭捏不好意思的同时,又瞪大眼睛看其他同学“出丑”当模特,尤其男生很喜欢对女生某些“妩媚”动作发出惊叹,因为同学一旦身为模特,必然会有某些“张扬”和美感,具有吸引眼球和吸引摄像镜头、闪光灯的某种本能。而此时的摄影师会更注重拍摄的角度和光圈、快门的运用,以呈现出尽可能美好的摄影作品。在不知不觉中运用起所学习到的理论知识,实训会场非常热闹。而老师也会现场指导某些取景和摆拍动作,对于大家遇到的各类理论和实践知识进行解答,与同学们融洽相处。与之相对应的是,下次课堂理论讲解中,老师会将大家的作品拿出来分享。这种教学方式受到同学们的欢迎。

其实,这就是所谓的“可接近性”角度原则,由大家最熟悉的伙伴,最熟悉的场景作为摄影对象,由最熟悉的伙伴作为摄影师,大家清楚每一位同学的容貌特点并且能抓住对方最美好的角度和时刻。这样用心拍出的相片,带有同学之爱和亲切感,大家也更易从中学到摄影知识,享受摄影乐趣。

二、选择大家熟悉的作品,尤其是教师拍摄的作品作为范本,进行点评

同样的风景,由两个水平相当的人拍出风格相似的照片,这在旅游风景照中常常遇见。而学生最感兴趣的不是陌生摄影家拍出的作品,而是自己老师,尤其是摄影任课老师拍出来的作品。这不仅仅让他们产生亲切感,从情感上予以深深认同,而且在学习中会觉得更易模仿或者更容易把握技法。

笔者前面所提到的高级摄影师,也是摄影课带头人韦老师有多年的开相馆经历和多年的摄影教学经历。笔者常常拿他的作品在课堂上进行点评鉴赏,由于学摄影的学生很多是在韦老师担任指导教师的摄影协会学习,对韦老师非常熟悉,因而他的每张作品都容易引起大家的共鸣,尤其是当看到一些本院校历届美女学姐们和帅哥学长们的生活照时,男生女生都发出欢呼声,也提出许多摄影技巧方面的问题,如如何将人像镜头拍摄得柔美好看,如何显得被摄主体身材好等。当然笔者也拿出一些自己旅游的照片与大家分享,尤其是笔者在台湾访学时拍摄的照片,并讲解这些照片的来历和拍摄场景。让学生们身临其境,感同身受照片后面的故事。

这种方式同样是“可接近性”角度原则的使用。人皆有猎奇心理,对于自己所接触的人、物和事情更有一种天然的敏感和求知欲望,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们对可以触及的老师和生活投以注目,尤其将自己的体验和感觉代入到老师的摄影作品当中,既有新奇感,又有真实感,同时学以致用,很受好评。

三、选择学生熟悉的情境和生活区域作为摄影作品讲解对象,强调从生活图景中寻找美丽的图案

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而言,他们最熟悉的情境无非是宿舍、食堂、教室、运动场、校门外的美食街。地铁等交通工具方便了生活出行后,市中心的街景、中山路、步行街等地方也成为他们熟悉的场所。而家乡、故土熟悉的景致则是他们怀念的场景。

在选择摄影讲课素材时,运用“可接近性”角度原则,即优先考虑以上学生很熟悉的场景,当此类素材缺乏时,不妨在备课时提前去拍摄几组,在构图时,尝试对学生熟悉的情境进行艺术再创造,进行巧妙构图以达到美化效果。此外,学生的生源地风光也是重要的授课材料。许多高职院校主要面对或仅在本省(区)进行招生,而学生们离开出生地后,对家乡的风土人情反而更为眷恋。当授课时,老师将在座同学的家乡美景、美食照片呈现给大家时,场下不禁掌声雷动。比如乐业县的天坑,比如东兰县的列宁岩、魁星楼,比如桂林山水,柳州奇石,在讲解高深的摄影技巧和理论知识时,这样的素材使学生们更能领会摄影的魅力,也更能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把单一技术性的课程转化为技术、艺术、情感并重的课程。

四、选择知名媒体所拍摄的公众人物照片和相关的新闻照片为案例,引发学生的求知和摄影欲望

纵观近年备受民众瞩目的热门照片,既有宋慧乔、宋仲基的“双宋婚礼”照片,吴奇隆、刘诗诗的“跨年恋”婚礼照片,也有国家领导人出席各大场景的现场照,无论关注点是着装还是人物的微小互动,都能够把现场活灵活现地勾勒出来,吸引人们眼球。高职院校的学生和其他普通大学生一样,熟悉微博热搜上的事件,熟悉各大新闻媒体的头版头条。但是,他们未必能有意识地去分析这些照片的真伪,以及照片的拍摄和后期制作技巧,如是否为PS而成等。

此时,“可接近性”原则更容易发挥作用,教师可发挥在此方面的教学引导功能。例如,带领学生从专业角度分析一张照片是否真实,从摄影技巧角度分析某些正能量照片的拍摄原理、摄影构图、摄影角度等,从所谓的明星合照抢“C位”去谈为什么照片构图中被摄物体所在的位置如此重要等。高职学生对这些大名鼎鼎的人物,更有兴致去研究这类照片拍摄时所采取的光圈、快门等技术手法,并津津乐道,彼此交流。这也极大激发他们的求知和摄影欲望,同时能体现出接受过摄影教学的学生所具备的摄影专业素养,体现出摄影教学效果。

综上所述,通过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可接近性”角度原则,实际上注重的是吸引学生的眼球,引发其共鸣和认可,同时使其明白摄影技术并非是玄妙和未可知的技能,而是一种沟通和表达情感的通道,让学生潜移默化地领悟到高深的理论知识,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训练创作意识,激发创作思维的想象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形成一种在熟悉感中进行再创作的过程。当然,在“可接近性”原则的使用中,无形中增加了许多师生间的互动和共同语言,增进了课堂感情和相互了解,这同样也极大提升了课堂授课效果。

【参考文献】

[1]田欣欣.《广告摄影》课程实验教学模式创新改革研究[J].广告大观理论版,2011(6)

【作者简介】莫 惘(1981— ),女,壮族,广西桂林人,硕士,广西工商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思政教育,新闻传播。

(责编 丁 夢)

猜你喜欢

教学效果高职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用信息技术增强初中篮球教学效果
关于提高开放电大“统计学原理”教学效果的探讨
高职大学生孝文化教育浅探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提高病理学教学效果的几点体会
加强焊接教学质量提高焊接教学效果的探讨
关于提高高职人才培养质量的思考
关于中职与高职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