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尔兰威克洛萨德伯里学校:平等管理、自主学习
2018-07-11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文/向 野(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案例学校:爱尔兰威克洛萨德伯里学校
没有课堂,没有教师,没有评价,学校只负责提供场所资源和教辅人员,一切由学生自治。这听起来是不是像一场实验?实际上,以此形态出现的萨德伯里学校早已不再是一所学校的名字,而成为了一类学校的名字。
在爱尔兰都柏林南部地区的布雷(Bray)小镇也有这样一所学校——威克洛萨德伯里学校(Wicklow Sudbury School)。
入学前,学校会对所有提交入学申请的5~18岁的学生进行评估,只有那些有能力为自己的行为承担责任的学生,学校才会接受他们的入学申请。
学校没有预设的教学大纲,没有固定的课程,没有标准化的考试,学习完全是学生的个人责任。学生可以自由地玩耍,全身心地投入到自己感兴趣的活动中。在这里,每个学生都能独立、自主地学习,并能评价自身的学习效果,因而主体地位得到充分体现。
值得一提的是,威克洛萨德伯里学校还是一个注册的慈善机构,没有国家拨款,也不接受教育监察部门的检查,主要由托斯纳(Tusla,爱尔兰于2014年1月1日成立的主要关注儿童福利和个人需求的国家机构)进行监督审查。
学校由一群以爱尔兰著名社会活动家席亚拉•布莱霍尼(Clara Brehony)为首的家长正式创建。2015年初,席亚拉通过网络了解人们对教育的想法和需求,并结识了一群志同道合的家长,在此基础上成立了学校创始委员会。
创始委员会对世界各地不同类型的学校进行研究之后,一致认为萨德伯里模式最符合他们的期望。经过大量的法律咨询,明确了萨德伯里模式的学校在爱尔兰创办的合法性之后,创始委员会于2016年4月正式成立威克洛萨德伯里学校,并于同年9月开始招生。
“特殊”的学校管理模式
威克洛萨德伯里学校没有传统意义上的教师,在学校工作的成年人被统称为“工作人员”,所有人不分职务、一律平等。学生和工作人员共同参与学校的管理,制订和调整学校的规章制度,每个成员都有平等的发言权和投票权。
学校理事会是学校最重要的机构,由学生和工作人员共同组成,决定每天的校务运作。理事会每周召开一次会议,直接或授权处理有关学校的大小事宜,如预算、行政、工作人员的聘任和解聘等。会议对全校成员开放,并不要求每个成员都必须到场,但只有在场的人才有投票权,并且不能授权投票。
会议主席主要由学生定期担任,每隔几周进行变换,没有人可以连任。
会议中如果要废除某项旧规则或制订一项新规则,则需要三分之二及以上的在场票数才能予以通过。
除此之外,学校十分重视和家长之间的沟通与合作,每年至少举行两次全员大会,邀请家长一起参加会议,共同制订重要政策,如学费的设置、招生名额的限定等。
另外,学校还会设立不同性质的委员会和部门,均隶属于学校理事会,但独立运作,主要职能是针对性地解决学校管理中各种具体问题,落实相关计划以达到预期目标。如,房屋建筑委员会主要照看和维修学校的各类基础设施;清洁委员会主要负责学校的卫生管理;访客委员会则负责接待来来往往的访客。
各类部门的设立或解散比较灵活,主要以学生的利益为考虑。一般而言,当很多学生对某个学术课题感兴趣时,学校理事会就会成立一个相关部门,并将部分资金投入到这个部门,用于完善相关设施和装备。如果学生已经完成课题,这个部门就会解散。
此外,学校理事会也会任命部门成员处理一些日常工作,如考勤、看管办公室等。
除了设立各类委员会和部门,学校理事会还设立司法委员会来审查学生和工作人员的违规行为。如果有学校成员投诉,司法委员会需进行公正而彻底的调查:调查员首先举行听证会,听取各方面的意见,然后收集证据。如果证实学生或工作人员的行为违反了学校规定,司法委员会就会做出裁决,最后进行惩罚。
整个过程公开透明,每个案件都会明确指出所犯校规的具体条目,从而充分保障被处罚者的权益。司法委员会由学生和工作人员组成,成员定期更换,学校的每位成员都能获得这方面的经验。
另外,当发生校园欺凌事件时,学校也不会主动去处理,而是鼓励学生使用由他们自己主导的司法系统去解决问题。由此,受欺凌的学生学会了保护自己,而不再仅仅把自己看成是受害者。欺凌者们则会受到公正的裁决和惩罚,从而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不论年纪大小,每个人都拥有完全平等的权利,学生认为该系统是最公平地处理违规行为的方式。
“什么也不做”的工作人员
威克洛萨德伯里学校的工作人员没有任期,每年的聘任合同都是在不记名投票后续订,每个人都是一年一聘,没有例外。
所有的工作人员在被聘用前,都会经过详细的背景调查,他们拥有不同的教育背景,具有丰富的生活经验,其中不乏艺术家、建筑师、工艺家等。学生自主安排时间是萨德伯里模式的核心理念之一,因此,部分家长就会对萨德伯里员工的工作性质提出质疑:既然学生完全自主安排自己的学习时间,那么工作人员的职责是什么?他们是不是什么也不做?
答案显而易见,工作人员并非什么都不做。然而,他们需要“训练”自己什么也不做。每一个工作人员都想为学生做事、想把自己拥有的知识全部传授给学生,但是他们明白,学生必须以自己的速度和方式学会这一切。
威克洛萨德伯里学校认为,在适当的环境下,每个学生都有与生俱来的能力发展为合格的成年人,所以工作人员需要做的是提供一个自由安全的环境以发挥儿童天生的好奇心,让每个学生都能够遵循自己的原始冲动去探索和创造。
除此之外,工作人员还需建立公正、平等以及相互尊重的校园文化,确保各个年龄阶段的学生都能享受到学习的自由和乐趣。此外,他们还要担负学生不感兴趣或无法胜任的工作,如果学生需要,就协助他们完成某些项目。
在学生自我成长的道路上,工作人员不主动引导他们,只是对他们的想法给予支持,以此来发展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威克洛萨德伯里学校,工作人员仅以“促进者”而非“施教者”的身份鼓励学生不断成长。
完全自主的学习
威克洛萨德伯里学校认为,儿童具有与生俱来的好奇心,他们会因好奇而主动探索周遭的一切。
学生可以走出教室去观察、了解和体验周围的世界,学习空间不再局限于传统的教室。因此,学校没有固定的班级或课程,没有具体的学科要求,也没有准时的上下课时间,更没有标准化的考试,那么学生是如何学习的呢?
首先,学生在游戏中学习。游戏是生活的一部分,也是学习的一部分。学校会提供大大小小的房间方便学生进行游戏。所有的人,无论年纪,都可以平等参与各种游戏。
学校的活动有很多,学生也可以组织各类活动,如捉迷藏或即兴才艺表演。在这里,学生每天的校园生活都不一样。一天的时间里,孩子可能在电脑前面学习,可能在办公室里从事学校的行政管理工作,还有可能在舞蹈室里学跳舞,或在形体室排练话剧等等。
学生不用为了学业的优异而放弃自己的游戏时间,也不用为了完成作业而放弃与同伴交往的时间,更不用为了坐在教室听课而放弃亲近大自然的时间。在威克洛萨德伯里学校,每个学生都在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并且抱着超乎寻常的热情,注意力高度集中。
工作人员也从来不会干预学生的游戏。事实上,整个校园里,各个年纪的学生都在忙于各种游戏。爱因斯坦曾说过,“游戏是研究的最高形式”。儿童不仅通过游戏来感知世界的意义、建构世界的模型,还通过游戏锻炼他们的身体、智力以及社会和情感技能。
很多人认为游戏是一种无意识的活动,其实,游戏也涉及未知的探索,是孩子们学习和理解世界的关键。虽然学生大部分时间都在参与游戏,但这并不意味着学生没有学习,他们在游戏中学会了思考,学会了表达,学会了与人相处,并且在此过程中,他们建立起了对自己学习能力的信心,能够独立思考,并有能力适应这个不断变化的世界。
其次,学校完全尊重个体自主决定的权利。任何年龄阶段的学生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与需要选择性地学习某些知识领域。学生可以学习自己选定的课程,也可以在与他人的互动中学习,还可以在管理学校日常事务中学习。学习的伙伴可以是工作人员,可以是同龄学生,甚至是比自己还小的学生。总之,孩子们是完全自由的,没有人告诉他们该做什么或学什么,一切以学生的兴趣为主。
如果学生钟情于某个项目或活动,他可以自发地要求学习,主动与工作人员协商上课的时间与地点以及课程内容等。每个学生都以自己的速度、时间表、方式进行学习,并对自己负责。
学校认为只有学生为自己的时间负责,并按照自己的方式使用时间时,他才会把更多的热情投入到自己想做的事情之中,才会拥有自己独立的思想,不会被人为塑造成某一特定类型的人。
传统的学校教育通常在学生还没准备好的情况下,就迫使他们在相同的年龄以同样的速度学习各种知识,导致这一过程既困难又耗时。基于对这一弊端的认识,学校格外注重培养学生的内在动机,不会强制性地要求学生去学习某种技能或知识。学校相信:所有学生都有强烈的意愿去学习自己所需的东西,以便成长为未来社会合格的成年人。
只有当学生已经准备好并且愿意去学习的时候,他们才会很容易地掌握有关阅读、写作和算术等方面的基础知识。所以,即使刚入学的孩子整天“无所事事”,工作人员也不担心。因为这段时间学生可能在认真审视自己,也可能在测试工作人员是否认真对待或尊重他们的选择。这段看似什么都不做的时间,其实是一个很有价值且必要的过渡时期。
最后,学校实行混龄制度。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可以用任何方式组合在一起进行交流、阅读、玩游戏等。学校里各种活动都是混龄的。以烹饪活动为例,在烹饪课上,大大小小的学生一起工作,准备材料、洗盘子、擦桌子……混龄活动中,年幼的学生会模仿年长的学生,当看到年长学生的行为变成负面示范时,年幼的学生还会引以为戒,不再浪费时间做类似的事情。
威克洛萨德伯里学校认为:混龄这种教育方式极大地拓宽了学生的接触面,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和不同年龄段的同伴交往,从而学会关心、分享、合作等社会行为。
在混龄环境下,年长学生在与年幼学生的交往中会展现自我,学会照顾别人以及变得更有耐心。而年龄较小的学生则能从年长的学生那里学习他们的行为,从而促进自身的成长。学校就好像是一个小社会,每个人都互相学习、互相帮忙、互相教导、互相纠正。只有在交流互动中,学生们才能意识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并且会尽最大努力扬长补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