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研学后教理念,打造小学信息技术动感课堂
2018-07-10曹贵萍
曹贵萍
【摘 要】随着番禺区“研学后教”课堂改革的全面推进,“研学后教”理念给了我们深层次地思考:学生到底能不能先行研学?后教又该教什么?这种理念下的课堂效果会不会更好?经过一段时间的研究和试验,笔者发现,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中,运用“研学后教”的理念进行教学,学生能够真正地动起来,并且因为所有问题都是学生先行研学的,他们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体会到了学习信息技术的乐趣。
【关键词】研学后教 动感课堂 研学案
随着“研学后教”课堂改革的推进,“研学后教”理念给了我们深层次地思考:学生到底能不能先行研学?后教又该教什么?这种理念下的课堂效果会不会更好?经过一段时间的研究和试验,笔者发现,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中,运用“研学后教”的理念进行教学,学生能够真正地动起来,并且因为所有问题都是学生先行研学的,他们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体会到了学习信息技术的乐趣。在这样的课堂上,经常可以听到学生的欢叫声:“啊,我知道怎么做了!”“我会了!”“我们小组的已经完成了!”课堂教学效果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学生的思维也得到了发展,各方面的能力都在逐步提高。
一、动感课堂和研学后教
“研学后教”,是以研学文本为载体,以研学问题为线索,以发展学习能力、提高教学质量为核心的研学组织形式,旨在促进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构建具有特色、充满活力、高效和谐的课堂教学模式。在这种理念下,教学的基本模式是:教师在课前认真分析教学内容、学生情况(包括学生特点、学生前概念等),编写引导学生学习的研学案(包括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层层递进的研学问题)。课堂上,先研学——学生在研学案的指导下,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学习方式,钻研知识和探究方法,提升能力。后教——主要是通过交流展示学习成果,生生互教,针对学生存留的困惑与发现的问题,教师进行恰当的点拨、拓展和延伸,讲到实处,点到关键,充分有效地达成教学目标。
在“研学后教”理念下的课堂中,学生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因为没有教师的先行示范,而只能通过自己去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自主学习在前,教师点拨指导在后。长期下去,学生自然而然的形成了遇到问题先自己寻找方法,然后再小组内合作探讨,最后再请教老师的这样一种学习思维,学习不再偷懒。学生思维活跃了,脑、手、口都动起来了,于是课堂真正地活跃起来,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不再单纯地停留在教师问学生答这样简单的机械状态下,而是教师与学生互相交流对问题的看法,教师适当地给予点拨,能够让学生茅塞顿开,师生之间的关系也变得愈加和谐,使得学生越来越喜欢信息技术课,对不太喜欢的学习内容也不再放弃,而是努力地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学习能力不断提升。
二、运用“研学后教”需要注意几个方面
1.教师意识要转变
“研学后教”理念下,学生的研学在先,教师的指导在后,这就要求教师必须转变意识,要相信学生是能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而获得知识,掌握方法的。我校学生,四年级才开始学习信息技术,但是他们当中绝大多数早已对计算机有了很多的接触,会玩游戏,会运用网络查找信息,会QQ聊天,会简单地进行文字输入,保存文件等。因此,对信息技术第一册的学习,绝大多数是不成问题。当然,也有部分学生因为父母的监控而没有使用过计算机,但是只要在小组合作学习的环境下,依照他们的智力,迅速地掌握知识也是不成问题的。因此,要充分相信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不要过多地灌输,就算出错,就算一开始不能完成每节课制订的教学目标,也不要担心,只要长期坚持这种教学模式,让学生转变学习方式,抓住学生每一点滴的进步,尽可能地表扬和鼓励他们,他们就会越来越得心应手。
2.研学案的编写要合理
“研学案”是学生参与“研学后教”课堂的学习文本,是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路线图。它是老师在理解学科课程标准、钻研教材、了解学生、设计教法,完成“教学设计”的基础上,提炼出的可供学生在课堂学习中使用的学习方案。“研学案”的编写非常重要,它突出了教师对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的研究,针对教学的重点、难点规划出清晰的学习路线图,为学生学习提供有效的学习路径。学生是在“研学案”的指引下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获得知识、提升能力,因此“研学案”要突出学习内容的重点、难点,要注重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的指导,要注意由浅入深、层层递进的知识关联,研学问题的设计难度要适中,要能体现分层教学,能引导每一层次的学生达成学习目标。埃德加·富尔在《学会生存》一书中指出:“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教师要切记,最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怎样学习,“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不要让每一个孩子落后!
3.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为主
自主學习是由学习者的态度、能力和学习策略等因素综合而成的一种主导学习内在机制,也就是学习者指导和控制自己的学习能力。《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对于信息技术学科来说,自主学习是尤其重要的,只有学生自己掌握了学习方法,并学会主动学习,才能适应未来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
在学生使用“研学案”过程中,给予学生充分指导,指导学生学会研究学习目标,知道学习的内容,要掌握的学习方法,需要开展的相关活动,作品评价方法,学会自我总结。从小学信息技术第一课开始,我都会跟学生强调自主学习的重要性,并告诉他们,解决问题首先是通过教材、研学案、课件、网络这些资源来寻找方法,之后才是小组内同学,最后才是教师。在每一份研学案中,我都会提示教学内容在教材的第几页,指导他们遇到困难时要先看书、浏览课件、查阅网络,认真思考,自行操作尝试,而不是等着别人来教。我常常鼓励胆子小的乖学生要大胆地尝试,告诉他们,这样简单的学习和操作,计算机是不会坏的。对学习困难的学生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对他们的每一个进步都予以表扬和鼓励。对学习优秀的学生,会对他们的学习任务提出更高的要求,并且完成后去帮助指导其它同学,不让他们在课堂上有捣乱的时间和机会。学生只有通过自主学习,才能对学过的内容有更深的印象,这对每周只有一节的信息技术课来说至关重要,学生前面知识印象深了,对新内容的学习才能更加容易。
4.要加强小组合作学习
小组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学习。它充分关注教学中“人”的因素,强调了人与人之间的合作,是一种具有实效的教学组织形式,是“研学后教”模式中很重要的一种学习组织形式。很多时候,学生之间的交流比师生之间的交流效果更好,小组合作学习如果能开展的好,不但可以减轻教师巡视辅导的压力,还可以提高学生与他人交流合作的能力,培养学生的集体精神,增强集体责任感。
小组合作学习,是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遇到无法解决问题时,和别人交流探讨学习的一种方式。在主题研究过程中,一个人的力量无法在短时间内完成,必须几个人分工合作才能完成时候也需要使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上,小组合作学习要真正有效地进行,需要教师给予更多的指导。首先分组,我觉得2人一小组比较容易管理,学生之间交流也相对容易,产生矛盾也会比较少,学生之间能充分合作,不会出现有人没事做的现象。在合作学习过程,必然要用到网络技术,为学生提供内容丰富、信息量大,具有交互功能的学习资源,因此,教师还要指导学生掌握如何从网络软件中、从网络系统中获取信息,得到多种学习资料。指导小组长如何管理和帮助组内成员,如何带领组员对各项主题学习制定研究目标,指导学生如何分工,如何合并有用的信息等等。每周只有一次信息技术课,对于主题性研究学习来说,时间是远远不够的,教师还要指导学生如何在课外利用网络交流和学习,继续完成学习。与以前那种不承担任何具体任务的学习相比,学生具有更多的责任感,有了责任感,就可以促进学生积极参与学习。
5.关于评价
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中,过程性评价也是一个重要但却相对较难的过程。它贯穿了整个学习的过程,有生生之间的评价,师生之间的评价。作为教师,对学生评价时,要尽可能使用鼓励性的语言,不批评,不挖苦。同时也要指导学生,对他人的评价也要盡可能地选取好的方面来说,因为每个人都有值得他人学习的地方,要看到他人的长处,不能挖苦别人的短处。对不太好的需要改进的地方,要婉转的指出,让学生高兴地接受。学生获得的鼓励性强化刺激越多,对学习就越加的感兴趣,让学生持续保持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是教师应该要做的。
三、结束语
笔者在实践过程中,感受到了运用“研学后教”理念带来的种种好处,虽然在许多方面还不成熟,但是每当看到学生上课时的全身心投入的积极态度,心里就觉得欣慰,这是一种双赢的过程。运用“研学后教”理念,可以打造出小学信息技术全新的动感课堂。相信学生,把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教会学生学习方法,培养学生合作探究学习能力,就能够让学生充分地动起来,发挥学生的潜力,培养创造精神!
参考文献
[1]闫鹏云.动感课堂教学.现代教育教学导刊,2011(4)
[2]孔冬青.打造动感课堂.教育时报,2008.12.17
[3]吴其云.洞悉学生学习的内在规律.中国教育报,2011.6.11
[4]陆益彰,张祥福.“研学后教”的认识与实践.番禺区大岗中学
[5]番禺区“研学后教”课堂教学改革指导意见
[6]网络环境下小学信息教学策略的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