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利用互动反馈技术构建“研学后教”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

2016-10-08陈德权

求知导刊 2016年22期
关键词:研学后教教学模式课堂教学

陈德权

摘 要:很多中学启动了“研学后教”的教学模式,这是初中教育中的一种尝试。运用互动反馈技术构建教学模式,可以全面掌握学生的反馈信息,并能够对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本文针对用互动反馈技术构建“研学后教”课堂教学模式展开研究。

关键词:互动反馈;研学后教;课堂教学;教学模式

一、对“研学后教”的理解

“研学后教”是教师在开展教学之前,首先要针对学生学习情况、学习方法以及课程标准、教材内容进行研究,制定出“研学案”。“研学案”旨在指导学生针对学习内容进行探究式学习。学生在探究知识的过程中,会采用自主合作的方式,针对学习知识进行研究,也可以相互讨论,由此而使教学目标得以实现。

首先,“研学后教”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围绕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及个性特点来研究教学方案,编写“研学案”。其次,学生的学习是教师对“研学案”的合理利用,以引导学生学习。再次,学生在学习中必然会面对很多不解的问题,就会对教师做出反馈。教师针对学生所反馈的问题,将所有的问题整理完毕之后,挑选出与学习内容密切相关的反馈信息进行分析,从中总结出下次课堂教学中需要重点讲解的内容。最后,针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深化研究,进一步完善“研学案”。

二、运用互动反馈系统构建“研学后教”课堂教学模式

1.互动反馈系统的构建

互动反馈系统包括三个部分,即学生终端、主动器和反馈软件。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操作多媒体课件的时候,就可以使用互动反馈系统开展课堂教学。主动器与教师所使用的计算机连接,数据信息通过无线通信接收和发送,学生终端为手持式表决器,为无线操作。教师运用计算机启动互动反馈软件,就可以利用互动反馈技术接收到学生终端传送过来的反馈信息。这些信息会在多媒体显示器上呈现出来。教师对学生学习情况的检测,可以通过让学生在课堂上做检测题,根据学生对问题的回答情况以及回答顺序来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当学生回答完问题后,教师立即给出答案并进行解析,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答案。学生在互动反馈技术构建的教学模式中,以交流的方式构建知识结构起来,提高学习效率。运用互动反馈技术开展教学,教师可以充分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随着教学的深入,学生的认知结构也会不断完善。如果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有不足之处,教师可以根据所接收到的相关反馈信息而及时帮助学生。

2.运用互动反馈系统构建教学课堂

教师可以将课堂教学内容制作成课件传到网络教学平台上,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便利。学生可以根据需要或者在线观看,或者下载教师的教学课件到个人终端,对课件内容进行学习。这就是数字化环境下所建立的虚拟课堂。

与实地课堂教学相比,虚拟课堂的优点在于不会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只要学生有时间,有上网的条件,就可以获得网络共享的知识。学生将课件下载后,还可以重复观看,按照教师的要求预习、复习,还要根据课件内容所布置的课后作业对学习效果进行测评。

运用互动反馈系统构建教学课堂包括三种情况,即开设远程异步课堂、远程同步课堂和虚拟课堂。远程异步课堂教学主要是学生观看教学课件自主学习,将反馈信息发布在网络平台上,教师并不在线,并不能够及时观看到反馈信息;但是,教师有时间就可以将所有反馈信息进行收集、总结、分析,并在实际课堂上进行讲解。这种互动不存在实时性。远程同步课堂是学生在线学习的时候,教师同时对学生进行指导,针对学生的反馈信息,教师可以及时回答。这种教学互动与实际课堂教学并无差别,学生可以在虚拟空间中体验到真实的课堂教学情境。虚拟课堂是运用数字技术构建的游戏化的课堂。运用虚拟角色构建学习场景,学生在体验虚拟场景的过程中进行知识的学习,互动反馈是采用人机交互的方式来完成,实现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实时交互。

综上所述,在中学教学中,运用“研学后教”的课堂教学模式,不仅有助于深化教育改革,还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将互动反馈技术应用于“研学后教”教学模式中,可以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许 颖.互动反馈教学系统提升“研学后教”课堂教学效率——以“齐齐乐”互动反馈系统为例[J].教育信息技术,2014(2):27-30.

[2]高美红.“研学后教”理念下课堂教学设计与实施的评价研究——以广州市番禺区为例[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5(16):99-100.

猜你喜欢

研学后教教学模式课堂教学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让游戏“畅游”于数学课堂教学之中
“研学后教”理念指导下的小学高年级作文教学探索
反复确定 使研学问题显出实效性
利用“研学案”促进小学生读写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