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莆仙方言引进中学语文课堂的教学实践

2018-07-10李文静

考试与评价 2018年2期
关键词:教学实践语文教学

李文静

【摘 要】在普通话广泛普及的今天,由于种种原因导致方言资源无法在语文课堂中有效的开发利用。实际上,地域方言和普通话并不是互相排斥而应该是互补双赢。在中学语文课堂中合理引进莆仙方言,通过一些有效的实践活动的开展,不但可让地域文化发扬光大,还可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及乡土情怀。

【关键词】莆仙方言 语文教学 莆仙文化 教学实践

普通话是当今我们中华民族的通用语言,所以在中学语文课堂中以普通话为主要的教学语言也是毋庸置疑的。但同时我们也应该认识到地域方言由于地域的分割而产生的语言变体,保存了大量其地域文化现象和文化资源。在普通话大力推广的过程中,作为年轻一代的新生文化受体往往不自觉地将其地域方言及文化逐渐摒弃,这是十分可惜的。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英国的语言学家帕默尔曾经说过:“语言忠实地放映了一个民族的全部历史、文化,忠实的反映了它的各种游戏和娱乐、各种信仰和偏见。”地域方言有其接受传承和保护的必要,已成共识,于此不赘述。

莆仙方言历史悠久,覆盖面积颇大,但如今却陷入一个比较尴尬的状态。老一代的莆仙人基本会掌握地域方言,中青年可以普通话方言双语交流,但出于种种原因到了年轻的一代却只能局限于普通话。所以在当下的很多莆仙家庭,方言已经不再是主流的沟通语言,年轻一代基本上缺乏接受和使用的机会。另外,从大环境来讲,以前大多社交场合莆仙方言都是主要的沟通语言,现在也逐渐被普通话所取代,年轻一代接触到方言的机会进一步减少。作为一线的中学语文教师,如何将莆仙方言引进课堂,如何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并服务于正常的普通话教学,已成为了我们当下势在必行的改变。本人结合多年在一线教学的心得与实际教学情况,总结在实践过程中的一些心地。

第一,开发莆仙方言的文化课程,必将成为激发学生学习语文兴趣的“导火索”和“催化剂”,有利于促进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研究内容主要包括莆仙戏曲、俗语谚语、风情民俗、文化名人名作等。

莆仙戏是福建地区的古老汉族戏曲剧种之一,至今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其中经典曲目有《春草闯堂》、《状元与乞丐》、《妈祖——林默娘》、《团圆之后》等。这些戏曲曲目不但是学习莆仙方言与莆仙文化最佳的素材,更是新时代下青年人端正三观的一剂良方妙药。

莆仙俗语,是莆仙群众在长期的劳动与实践中创造,并在群众口语中流传,具有口语性和通俗性的语言元素,是通俗并广泛流行的定型的语句,简练而形象化,多反映人民生活经验和愿望。这些俗语虽然是市井生活化的,但却包含着一些人文故事,富有人生哲理,很能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如“灶厨下笑老妈”比喻在家里夸奖自家人,自吹自擂,很有生活的气息,同时幽默风趣。

莆仙民俗,既有同汉族相一致的民俗,又有特有的习惯礼仪,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例如,春节的礼俗中初二日,是禁忌日,人们不敢互相串门,初四再过大岁围炉。诸如“一家九刺史”,“一门五学士”,“兄弟两宰相”,“魁亚占双标”,“一方文武魁天下”,“中央六部尚书占五部”。 了解兴化民俗,就是引導学生开展探究、实践、体验等活动,形成对本地域自然、社会、历史、文化和自我的整体认识,发展良好的情感和价值观,促进每一个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

此外莆仙当地自唐代以来的1200多年间,人文荟萃,名人辈出,在各个时期勇领风骚,垂范后人。出现林默、林兆恩、蔡襄、郑樵、刘克庄等一批历史文化名人,举进士者多达2400多名、其中文武状元22名、宰相14名、尚书近70名,还有许多至今传为佳话的科甲风流。名家史书诗词绘画书法等优秀作品,熠熠生辉,光照后世,就是街衢村俚广为流传之名言警句,亦是数不胜数,可随手拈来。

第二,编制方言乡土教材的校本课程,组织学生系统学习方言。校本课程教材的编写为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提供了一个平台。它是学校在充分理解国家课程标准的基础上,从实际出发,根据自身特点与资源,灵活组织编制并实施的个性化课程。许多少数民族地区专门开设了民族语言课程,与普通话教学齐头并进。根据实际,也可以尝试本地区编制方言乡土教材,在普通话教学的同时开展本地方言教育。在教学过程中注重适度合理科学的原则并与坚持,大部分学生是可以既流利准确地讲普通话又自然顺畅地讲方言的,能熟练地驾驭,并且在口语书面语表达应用方面定能起到互补的作用。

第三,利用莆仙本地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开展户外实践活动,深入体会和感受莆仙地域文化的魅力。语文课堂绝不仅仅将学生困在一方窄窄的教室中,所以教师可以利用周末的时间组织学生参观莆田博物馆莆仙戏展馆,参观结束后,布置每个小组交一份图文并茂的PPT(以参观自拍的合影及访谈记录为主)或活动感想,并把访谈记录及其他一手资料等收集汇总后统一展示。把学习和生活行之有效的结合在一起。莆仙的一些庙宇对联也颇有特色。城区城隍庙戒恶劝善名联:“做事奸邪,任尔焚香无益;居心正直,见吾不拜何妨。”城郊寺庙亦有脍炙人口联句:“国正天心顺;官清民自安。” 这些都是莆仙文化的瑰宝,引方言文化入中学生的视野,利用方言资源培养乡土意识与情感,提升学生语文素养,净化灵魂,升华情操,也未尝不是一个很好的切入口。

莆仙文化是莆仙人民创造的一切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的总和,源远流长,丰富而独特。莆仙方言是莆仙文化传承的一个重要载体,有“语言的活化石”之称。承载着文化传承重任的中学语文教学必须让中学生了解熟知领悟莆仙方言的魅力,使其具备学习莆仙方言的热情和能力,才能更好的传承莆仙文化。引莆仙方言与文化进语文课堂,开展丰富语文教学实践,必将大大有利于语文学科的教学。

参考文献

[1]马希良.警惕学校文化建设中的文化冲突.基础教育研究》-2017-04-08

[2]陈志忠.走进多彩生活 挖掘课程资源.生活教育》-2013-02-10

[3]李如龙.论汉语方言比较研究.语言文字学,第一期,2001

[4]王尤新.方言资源在语文教育中的特殊地位,2006

猜你喜欢

教学实践语文教学
基于三维软件和云班课APP的机械设计课程教学实践
中职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教学反思
中职计算机应用课程教学改革与反思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测量平差课程教学改革探讨与实践
高年级古诗词教学艺术之我见
精心设计:培养语文兴趣的土壤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