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日高等教育的差异和共性分析

2018-07-10保静沂

考试与评价 2018年2期
关键词:共性高等教育差异

保静沂

【摘 要】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文化教育内涵得到了有效的延伸。从宏观来看,高等教育水平获得了极大的提升,但从客观实际出发,不难看出高等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发展的壁垒,为此,本文立足中日高等教育的发展现状,探讨两国在高等教育中存在的共性与差异,以及如何进行国际高等教育间的合作与交流。

【关键词】中日对比 高等教育 差异 共性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高等教育在系统发展的同时,也通过各种渠道获取大量碎片化信息。在这样的背景下,高等教育作为培养专业化人才的方式,在整体教育体系中占据着重要位置。纵观高等教育的发展,逐步走向多元化,对于中日两国教育更是明显,为了实现两国的交流与合作,我们要在明确两国高等教育差异与共性的基础上,谋求更深入的发展。

一、中日高等教育的发展沿革

高等教育的发展起源于欧洲,从贵族式教育逐步转型而来,其作用主要集中在文化、科研、服务等方面。因为历史原因,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也是一波三折,在曲折前进中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同时,外国经济形势的涌入也给高等教育带来了冲击与影响,最终形成了普通高等教育、成人高等教育和自学考试的高等教育体系,为社会发展培养了大量的人才,在改革开放至今,为祖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也衍生出许多现实问题,我国国民基数大,面对的求学和就业压力更为严峻,为此,许多民办学校也如雨后春笋,与此同时,老牌学校也在不断扩充招生,造成了就学环境的混乱,师资力量薄弱,教学水平也得不到保证,这样的高等教育乱象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高等教育的发展。伴随着日本经济的飞速发展,日本的高等教育也步入了先进的行列,但是日本传统文化中的保守意识给高等教育的发展带来了阻力,因此,多数学者都在谋求与其他国家的合作,力争促使日本的高等教育获得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二、中日高等教育的差异

1.评估方式的不同

教育评估是发展高等教育的基础,也是促进高等教育稳步发展的保障,科学合理的评估方式能够实现高等教育的综合化、系统化革新。面对不同的时代背景,我国的评估机制在更迭中不断完善,2004年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的成立,标志着我国的评估体系向前迈进了一大步。相较而言,日本高等教育评估体质呈现更为多元的面貌,包括内部与外部两个评估层面,内部是常规化的评估方式,外部则体现为授权机构、评估机构和认定机构组成的评估机制。由此看来,中日高等教育的评估方式是有差距的,中国以政府为主体,日本则以学校自身、政府、社会,甚至是经济市场作为评估的来源,这就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评估体系的完备与科学,对高等教育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水平、层次、结构的差异

对于高等教育而言,软硬件是办好学校做好教育的基础,但在中日高等教育的对比中我们不难发现两国之间的差距。在教育结构与层次上,两国都集中在公办与民办之上,但是日本多是各大财团组织办学,也就是说具备雄厚的财力,这就决定着教学条件的逐步提升,在教师培训、学生实习等方面能提供资金支撑,让学校的软硬件条件都得到有效的保障。

三、中日高等教育间的共性

1.在发展中谋求文化自信

随着中日高等教育工作的创新开展,愈发强调文化对学生的示范引领作用。基于这样的情况,高等教育势必要加强文化的渗透,通过构筑学生文化认知,提升学生的文化自信,真正让文化成为指导学生思想和行为的有力武器。在实践中,文化引领包括多个维度,既要提升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与接受程度,通过广泛学习传统文化,提高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把握能力,同时,也要以传统文化为导向,提高学生积极学习的动力,让文化在新时期重新焕发生命力,推动高等教育工作不断发展,推动总体工作效能不断提升。利用文化自信引领高等教育工作,要不断创新挖掘、提炼总结,从繁杂的文化体系中提炼出适应高等教育工作的核心思想,让传统文化真正成为引领高等教育向前发展的核心,提升学生的文化感知与接收程度,实现当代高等教育工作目标,从文化层面给教育发展带来更大的活力。

2.谋求合作与发展

在现代高等教育工作实践中,普遍存在专业人才缺失的问题,由于缺少专业人才,传统学校管理工作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工作发展需求。要想开展好高等教育工作,还要从源头入手,打造高质量的学习型人才队伍,提升学校教职队伍的学习能力,进而适应学校管理工作需求,提升综合工作水平。在學校管理工作实践中,既要注重优秀人才的引进,也要注重现有人才的教育工作,结合学校工作实践,提升学校管理工作的针对性,更好适应学校发展需求,提升学校管理工作的综合有效,促进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为此,做好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是至关重要的。在面对机遇与挑战的今天,中日高等教育要做好合作交流的工作,让教学呈现良好的态势首先要利用学习型校园文化引领学校管理工作,要不断创新挖掘、提炼总结,从繁杂的校园文化体系中提炼出适应学校管理工作的核心思想,将中日合作交流中获取经验注入管理之中,真正成为引领学校管理工作向前发展的核心,实现高等教育管理工作目标,从学校管理层面给学校带来更大的发展活力。

综上所述,新时期高等教育工作面临更多的机遇与挑战。学生教育和人才培养工作,在整个高等教育工作体系中都具有重要意义,事关民族的复兴、宏伟建设目标的实现。在这样的背景下,进一步加深中日高等教育间的交流与合作,让高等教育呈现更为鲜活的形式。因此,面对高等教育工作我们要不断探索,优化创新,寻求有效的培养与提升方式,让中日高等教育在发展中绽放光彩。

参考文献

[1]徐国兴,刘亚敏.中日高水平大学比较研究——基于《泰晤士高等教育》2015年亚洲大学排行榜的再分析[J].比较教育研究,2016,38(5):14-19.

[2]李建军,黄健.高等教育与幸福——基于中日两国微观数据的研究[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5,13(1):96-107.

[3]王春雷,高季平,赵宪坤等.中日园艺专业本科培养方案的比较分析——以中国扬州大学和日本东北大学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5(22):381-383.

[4]马勇,张晓敏.中日海洋跨学科教育的基本比较与借鉴--以中国海洋大学与东京大学为例[J].山东高等教育,2016,4(9):27-33.

[5]杨晶.中日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比较[J].人间,2016,220(25):198-198,199.

猜你喜欢

共性高等教育差异
延安精神和三线精神的共性特性与继承弘扬
相似与差异
找句子差异
男女生的思维差异
在高中数学中渗透“解题差异论”的实践研究
旋转体容球的一个有趣共性再探究
关于应用型计算机专业培养方案的研究
基于Flash+XML技术的护理技能虚拟教学平台设计与实现
中国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研究:起源、核心、内涵、路径
高等教育教学中的重与轻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