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年级语文书面造句三步走
2018-07-10刘瑞环姜美娟
刘瑞环 姜美娟
一、把句子写完整
低年级学生语感较差,对完整句子缺少基本认知,教师不妨多找一些完整句子,让学生反复阅读,明白句子成分构建规律。特别是较长的句子,学生很容易丢失一些成分,造成句子的不完整。句子完整性主要体现在主语、谓语、宾语的合理搭配上,学生没有语法基础,对完整句子的感知只能停留在语感基础之上。
例如:教学部编人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我多想去看看》时,教师要引导学生熟读课文,并布置造句任务:“造句要说清谁在干什么,这样才算完整。如‘妈妈告诉我,沿着弯弯的小路,就會走出天山。让我们也来用‘妈妈这个词说一句话,看谁说得更完整、更有意思?”学生有课文例句作参照,造句顺利展开。有学生说:“妈妈第一个起床,要为全家人做饭、洗衣服、打扫卫生。”也有学生说:“妈妈最关心我,每天都给我准备好吃的东西,我长大后一定要对妈妈好。”教师给出评价:“说得太好了,造句都很完整,能够理解妈妈的艰辛,特别值得表扬的是第二位同学,不仅说清楚妈妈干什么,还表达了自己的愿望,这是非常难得的。”学生听到教师这样评价,顿时有了学习热情,纷纷说出更多有积极意义的句子。
教师利用课文中的句子作为示范,引导学生说一句完整的话,学生完成得很出色。教师对学生的创新表现给出肯定和表扬,成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把句子写生动
把句子写完整是从语法角度要求的,把句子写生动是从修辞角度要求的,低年级学生修辞方法掌握较少,只能运用比喻、拟人等几个修辞方法,教师在引导学生书面造句时,还需要从典型词语运用、修辞运用、语气语调运用等方面展开具体指导。
学习《树和喜鹊》时,教师先示范朗读课文,然后对一些句子展开重点学习,指出句子的生动性。如“每天天一亮,喜鹊们叽叽喳喳叫几声,打着招呼一起飞出去了。”教师给出引导解析,喜鹊们成为邻居了,每天都要相互打招呼,是不是显得很友好热情呢?如果将这个句子改成“每天,喜鹊们叫几声,飞出去了。”好不好呢?学生自然是异口同声说不好。教师继续引导:“因为运用了模拟声音的词,还有拟人化的手法,句子才显得更生动。如果让你用‘一起造句,你会写什么样的生动句子呢?”学生议论纷纷,寻找造句的思维视角。经过练习,学生大多顺利完成造句。有学生说:“我们唱着欢快的歌,一起去爬山,一起去观海,大家都非常兴奋。”也有学生说:“我们参加集体劳动时,大家相互鼓励,一起克服困难,得到了锻炼。”
教师用课文中的例句展开对比分析,让学生明白造句的生动性是如何产生的,给学生带来更多启迪。从学生的良好表现可以发现,教师的引导是卓有成效的,学生不仅能够说出完整的话,还有意识地增强了句子的生动性。
三、把句子写精巧
为提升书面造句品质,我们不能只满足句子的完整性和生动性,还要追求造句的精巧性、规范性。所谓精巧性,是指句子有外观的精美度,还要有内质的意蕴度。
《一分钟》的故事具有生活化,学生很容易接受其中的情节。为让学生造出精巧的句子,教师为学生设计了一组句子,让学生对比分析,说出句子的突出特点:“小猴子下山来,走到一块玉米地。”“小猴子跑下山,跳进一块玉米地。”“小猴子高高兴兴下山来,悄悄来到玉米地。”学生进行对比分析,纷纷给出自己的见解:“第一个句子很简单,谈不上生动。第二个句子写出小猴子的特点,有灵动性。第三个句子还融进了情绪,具有感染力。相比之下,第二个句子更精巧,第三个句子更生动。”教师让学生用“小兔子”一词造句,学生很快就给出个性十足的句子。
从学生造句可以看出,教师引导发挥着重要作用。什么样的句子更精巧,学生在比较中已经形成清晰认知,在造句表现中自然体现出这种意识。造句不仅要求正确完整,还要强调句子的生动性和积极意义。
造句不只是要“造”出句子,还要求句子具有完整性、生动性、规范性。造句是低年级语文教学最为常见的学习形式,教师要深入到学生群体之中,对学生造句能力展开调研,让学生把句子写完整、写生动、写精巧,培养学生良好语感,提升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
作者单位山东省临沂市兰山区枣园镇集西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