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行PICC的晚期肝癌患者实施PDCA循环护理的效果评价

2018-07-10孟庆仙

当代医药论丛 2018年9期
关键词:输液肝癌导管

孟庆仙

(北京市昌平区医院肿瘤科,北京 102200)

肝癌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目前,临床上对早期肝癌患者主要是进行手术治疗。而晚期肝癌患者已经错过了最佳的手术时机,因此临床上多对其进行放化疗。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是一种静脉输液技术。此技术是指对患者的外周静脉进行穿刺和置管,使导管的头端到达上腔静脉或锁骨下静脉,然后向导管内输注药物进行治疗的一种输液技术[1]。对晚期肝癌患者进行PICC,能避免反复对其穿刺,且能避免化疗药物对其外周血管壁造成刺激。在本文中,笔者主要探讨对接受PICC的晚期肝癌患者进行PDCA循环护理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2015年4月至2017年9月期间在北京市昌平区医院肿瘤科进行PICC的58例晚期肝癌患者。将这58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在观察组患者中,男性患者有15例,女性患者有14例;其年龄为41~81岁,平均年龄为(63.45±7.25)岁。在对照组患者中,男性患者有16例,女性患者有13例;其年龄为43~79岁,平均年龄为(62.86±7.07)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两组患者均进行PICC。在此期间,对观察组患者进行PDCA循环护理,方法是:1)计划阶段(Plan)。由护士长和责任护士组成PDCA循环护理小组,护士长担任小组的组长。由医院的护理管理部门对小组成员进行培训,使其明确PDCA循环护理的内涵、操作方法及改进措施等,同时使其掌握对接受PICC的晚期肝癌患者进行护理的方法。小组成员统计并分析本院历年来对接受PICC的晚期肝癌患者进行护理的情况,总结对此类患者进行护理时易发生的护理风险事件(如静脉炎、导管堵塞等),然后查阅相关的文献资料,并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为其制定护理计划。在落实护理计划的过程中,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随时对计划进行调整,同时持续对护理工作进行质量改进。2)执行阶段(Do)。(1)在对患者进行PICC前,仔细核对其身份,并对其血管条件进行评估。充分了解患者是否存在凝血功能障碍、药物过敏史和上肢手术史等。向其详细讲解进行PICC的目的、方法和注意事项。对存在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的患者进行心理疏导,邀请置管成功的病友现身说法,从而提高患者对置管的依从性。(2)在对患者进行PICC后,注意观察其穿刺点是否出现渗液或渗血等异常情况,并按时为其更换敷料。在为患者更换敷料的过程中,要注意检查导管是否脱出。在经PICC导管为患者输液前,要用10 ml的生理盐水进行冲管,在确定导管通畅后再为其输液。在经PICC导管为患者输注大分子液体后,应立即用生理盐水进行冲管,以免导管发生堵塞。在输液完毕后,应采取连续脉冲的方式进行冲管。告知患者保持穿刺点周围皮肤的清洁,嘱其在置管期间禁止淋浴。另外,在经PICC导管为患者输液时,要严格执行无菌操作,以防其穿刺点发生感染。若患者穿刺点周围的皮肤发生红肿,应遵医嘱在其局部皮肤上涂抹抗生素软膏。若患者出现原因不明的穿刺点肿胀、寒战等症状,应立即拔出导管,并对其导管尖端的液体进行细菌培养,以明确其是否发生感染。3)检查阶段(Check)。小组组长定期检查组员各项护理措施的落实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同时每周末对本周的护理质量进行1次评价和总结。4)行动阶段(Action)。剖析患者在置管期间易发生并发症的病因,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对于当前尚未解决的问题,需在下一个PDCA循环中进行处理。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方法是:在为患者置管前,协助其进行各项常规检查,并告知其置管的流程和意义。在置管成功后,定期为其更换穿刺点的敷贴,告知其注意保护导管,避免导管出现脱出、堵塞等不良事件。

1.3 观察指标

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置管并发症(如导管发热、导管堵塞、静脉炎等)的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用SPSS20.0软件对本研究中的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用%表示,用χ²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 )表示,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置管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详见表1。

表1 对比两组患者置管并发症的发生率

3 讨论

化疗是目前临床上治疗晚期肝癌的常用手段之一。对接受化疗的晚期肝癌患者进行PICC,能避免反复对其进行穿刺及避免化疗药物对其外周血管壁造成刺激,且能降低治疗的费用[2]。但有报道称,此类患者在置管期间易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而发生静脉炎、导管堵塞等并发症,从而可影响其治疗的效果。因此,临床上应对此类患者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PDCA循环护理主要由四个部分组成,分别是计划阶段(plan)、实施阶段(design)、检查阶段(check)和执行阶段(action)[3]。相关的研究表明,对接受PICC的晚期肝癌患者进行PDCA循环护理,能有效地降低其置管并发症的发生率,帮助其减轻痛苦,且能降低其治疗的费用[4-5]。

本研究的结果证实,对接受PICC的晚期肝癌患者进行PDCA循环护理的效果显著,能有效地降低其置管并发症的发生率。

[1] 章亚颖,赵锐炜.应用PDCA护理模式对晚期肝癌患者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护理的效果评价[J].中国医药导报,2014,11(7):123-125.

[2] 张仑,向艳,战秀华,等.PDCA循环护理模式对PICC置管并发症影响研究[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13,36(5):707-709.

[3] 张翠勉.行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化疗白血病患者实施循环质量管理护理模式应用效果探讨[J].山西医药杂志,2015(17):2086-2088.

[4] 郭敏,康丽君,陈雪梅,等.PDCA循环在留置PICC患者安全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医药前沿,2015(17):325-325,326.

[5] 许立华,孙秀珍,于凤兰,等.PICC导管在晚期肝癌病人中的应用体会[J].实用医技杂志,2002(3):217-218.

猜你喜欢

输液肝癌导管
新型浅水浮托导管架的应用介绍
自灸也能预防输液发热反应
LCMT1在肝癌中的表达和预后的意义
六合丹防治输液性静脉炎的Meta分析
在为老年患者静脉输液时应用留置针改良固定法进行输液的效果
介绍1种PICC导管带管沐浴的方法
产前超声诊断胎儿静脉导管缺如2例
颈枕输液袋
microRNA在肝癌发生发展及诊治中的作用
Rab27A和Rab27B在4种不同人肝癌细胞株中的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