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血糖、血脂及肝功能检查在诊断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中的应用价值

2018-07-10李明东马思思

当代医药论丛 2018年9期
关键词:脂肪性酒精性中度

李明东,马思思

(四川地质医院检验科,四川 成都 610051)

近年来,随着人们饮食结构的变化,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发病率逐渐增高,且患者呈年轻化的趋势[1]。此病患者在发病的早期通常无特异性的临床表现,若其未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可发生肝功能受损、肝纤维化,从而可严重影响其预后。为了探讨血糖、血脂及肝功能检查在诊断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中的应用价值,笔者对在四川地质医院进行体检的464例体检者进行了以下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分析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期间在四川地质医院进行体检的464例体检者的临床资料。将其中的157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其中的157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观察组157例患者中有男性114例,女性43例;其病程为0.6~11年,平均病程(3.69±1.48)年;其年龄为28~79岁,平均年龄(36.58±4.87)岁;其中有轻度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48例,中度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52例,重度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57例。对照组157例健康体检者中有男性105例,女性52例;其年龄为28~79岁,平均年龄(36.57±4.86)岁。两组研究对象的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相比,P>0.05,具有可比性。

1.2 观察组患者的纳入标准

1)其病情符合中华医学会肝脏病学分会脂肪肝和酒精性肝病学组制定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诊疗指南》[2]中规定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诊断标准,且经影像学检查被确诊患有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2)入院前未接受过其他的治疗。

1.3 观察组患者的排除标准

1)患有病毒性肝炎。2)患有酒精性肝病。3)患有自身免疫性肝病。

1.4 方法

对这两组人员均进行血糖、血脂及肝功能检查。检查方法是:在检查前8 h,告知受检者禁食。抽取受检者的静脉血5 ml,对血样进行离心处理。使用复星长征CS-600B生化分析仪对血样进行分析。分析指标包括:甘油三酯(TG)、空腹血糖(FB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谷氨酰转肽酶(GGT)、丙氨酸氨基转肽酶(ALT)和天门冬氨酸氨基转肽酶(AST)等。

1.5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中的所有数据均由专业人员筛选、收集并整理。采用双人双机独立录入的方式将上述数据录入Epidata 3.1软件中进行处理,然后采用SPSS 17.0软件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采用χ²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人员血糖、血脂水平的比较

观察组患者FBG、TC、TG、LDL-C、HDL-C的平均水平分别为(7.36±1.24)mmol/L、(6.39±1.14)mmol/L、(3.25±0.84)mmol/L、(4.26±1.21)mmol/L、(0.89±0.34)mmol/L。对照组体检者FBG、TC、TG、LDL-C、HDL-C的平均水平分别为(4.15±1.24)mmol/L、(4.59±1.64)mmol/L、(1.36±0.54)mmol/L、(1.85±0.74)mmol/L、(1.24±0.64)mmol/L。观察组患者FBG、TC、TG、LDL-C的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体检者,其HDL-C的水平低于对照组体检者(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人员血糖、血脂水平的比较(mmol/L,±s )

表1 两组人员血糖、血脂水平的比较(mmol/L,±s )

项目 指标 观察组(n=157) 对照组(n=157) t值 P值血糖 FBG 7.36±1.24 4.15±1.24 22.936 0.000 TC 6.39±1.14 4.59±1.64 17.254 0.000 TG 3.25±0.84 1.36±0.54 23.715 0.000 LDL-C 4.26±1.21 1.85±0.74 21.291 0.000 HDL-C 0.89±0.34 1.24±0.64 28.528 0.000血脂

2.2 两组人员各项肝功能指标的比较

观察组患者GGT、ALT、AST的平均水平分别为(54.48±8.25)mmol/L、(45.15±8.84)U/L、(44.36±8.04)U/L,对照组体检者GGT、ALT、AST的平均水平分别为(29.47±8.65)mmol/L、(23.64±8.14)U/L、(23.54±8.24)U/L。观察组患者GGT、ALT、AST的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体检者(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人员各项肝功能指标的比较(±s )

表2 两组人员各项肝功能指标的比较(±s )

项目 指标 观察组(n=157)对照组(n=157) t值 P值GGT(mmol/L) 54.48±8.25 29.47±8.65 24.745 0.000 ALT(U/L) 45.15±8.84 23.64±8.14 25.041 0.000 AST(U/L) 44.36±8.04 23.54±8.24 27.183 0.000肝功能

2.3 不同病情严重程度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血糖、血脂水平的比较

重度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FBG、TC、TG、LDL-C的水平均高于中度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其HDL-C的水平低于中度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P<0.05)。中度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FBG、TC、TG、LDL-C的水平均高于轻度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其HDL-C的水平低于轻度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P<0.05)。详见表3。

2.4 不同程度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肝功能比较

重度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GGT、ALT、AST的水平均高于中度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P<0.05)。中度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GGT、ALT、AST的水平均高于轻度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P<0.05)。详见表4。

表3 不同病情严重程度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血糖、血脂水平的比较(mmol/L,±s )

表3 不同病情严重程度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血糖、血脂水平的比较(mmol/L,±s )

项目 指标 轻度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n=48)中度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n=52) 重度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n=57) F值 P值血糖 FBG 6.36±1.87 7.15±1.24 8.17±1.87 15.210 0.000 TC 6.39±1.14 7.45±1.04 8.74±1.54 44.990 0.000血脂TG 3.25±1.84 4.51±1.51 5.58±1.47 28.070 0.000 LDL-C 4.26±1.21 5.84±1.51 6.47±1.14 4.080 0.000 HDL-C 0.97±0.38 0.91±0.35 0.83±0.31 30.880 0.000

表4 不同程度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肝功能比较(±s )

表4 不同程度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肝功能比较(±s )

项目 指标 轻度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n=48) 中度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n=52)重度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n=57)t值 P值GGT(mmol/L) 54.48±9.25 61.48±7.61 70.59±7.18 62.390 0.000 ALT(U/L) 45.15±8.84 49.68±7.48 53.61±7.47 18.780 0.000 AST(U/L) 44.36±8.04 45.58±6.48 46.87±6.58 1.820 0.000肝功能

3 讨论

肝脏是人体重要的代谢器官,肝内脂肪主要来源于食物及外周脂肪组织。食物中的脂肪在进入人体后,会被消化为微小的脂肪颗粒,从而可被小肠上皮组织吸收,并通过血液循环被送达到肝脏等部位[3]。有学者认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发生与患者甘油三酯的水平密切相关。郭红智等[4]研究指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常会出现胰岛素抵抗的症状,从而可导致其发生肝源性糖尿病。与此同时,此病患者血糖水平的升高也会严重影响其胃肠功能,从而可加重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病情。有研究资料显示,约有75%~81%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存在体重超标的情况,约有61%~70%的该病患者合并有高血压,绝大部分该病患者合并有血脂异常[5]。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肝细胞脂肪变性、肝损伤等。王倩等[6]指出,尽早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的病情进行明确的诊断和有针对性的治疗对改善其预后具有重要的意义。为了探讨血糖、血脂及肝功能检查在诊断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中的应用价值,笔者对在四川地质医院进行体检的464例体检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研究。本研究的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的FBG、TC、TG、LDL-C、GGT、ALT、AST的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体检者(健康人),其HDL-C的水平低于对照组体检者(P<0.05)。重度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FBG、TC、TG、LDL-C、GGT、ALT、AST的水平均高于中度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其HDL-C的水平低于中度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P<0.05)。中度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FBG、TC、TG、LDL-C、GGT、ALT、AST的水平均高于轻度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其HDL-C的水平低于轻度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P<0.05)。可见,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血糖、血脂、各项肝功能指标的水平与其病情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

综上所述,血糖、血脂及肝功能检查在诊断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中的应用价值较高。此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1] 刘敬.血脂与血糖及肝功能检测对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临床意义探讨#[J].中国医药导刊,2016,18(1):3-4.

[2] 池肇春.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M].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2009,23(68):43.

[3] 中华医学会肝脏病学分会脂肪肝和酒精性肝病学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诊断标准[J].中华肝脏病杂志,2003,7(2):364-364.

[4] 郭红智.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血脂、血糖及肝功能检验的价值[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11):175-176.

[5] 蔡丽君,林赟,陈凤平.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三酰甘油脂肪酶、血脂及血糖联合检测的临床意义[J].广东医学院学报,2015,33(5):619-620.

[6] 王倩,孙谦.探讨对脂肪肝患者进行血脂、血糖和肝功能检验的意义[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6,16(15):100.

猜你喜欢

脂肪性酒精性中度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中医治疗
GW7647对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治疗作用
成军: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新药的研发
小米手表
清肝二十七味丸对酒精性肝损伤小鼠的保护作用
大黄蛰虫丸对小鼠酒精性肝纤维化损伤的保护作用
特异性抗P . g-IgY龈下冲洗液对中度和重度慢性牙周炎的疗效观察
LEEP治疗中度宫颈上皮内瘤变对HPV感染的影响
非酒精性脂肪肝的诊疗体会
中西医结合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