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恩必普+依达拉奉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探讨

2018-07-10赵婕青丁小英

当代医药论丛 2018年9期
关键词:药剂科达拉病患者

杨 蔚,赵婕青,丁小英

(泰康仙林鼓楼医院药剂科,江苏 南京 210046)

脑梗死又被称为缺血性脑卒中[1]。该病是由于患者发生血液循环障碍,导致其脑组织发生缺血、缺氧所致。该病具有较高的致死率。该病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头晕、恶心、呕吐及肢体无力。有资料显示,对脑梗死患者联用恩必普和依达拉奉进行治疗的效果很好。为了进一步探讨此治疗方法的有效性,笔者对2016年2月至2017年9月期间南京市泰康仙林鼓楼医院药剂科收治的100例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6年2月至2017年9月期间南京市泰康仙林鼓楼医院药剂科收治的100例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这些研究对象的纳入标准为:1)均经CT检查确诊其病情为脑梗死。2)均未发生严重的并发症。3)均为首次发生脑梗死。这些研究对象的排除标准为:1)对本次研究的药物有禁忌症。2)合并有肝、肾、心、脾等严重器质性病变。3)合并有精神障碍。将这些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组(n=46)和B组(n=54)。A组患者的年龄为36~76岁,平均年龄为(60.3±3.8)岁;其病程为6~48小时;其中脑干梗死的患者有17例,脑叶梗死的患者有23例,小脑梗死的患者有6例。B组患者的年龄为37~80岁,平均年龄为(59.8±3.6)岁;其病程为6~48小时;其中脑干梗死的患者有19例,脑叶梗死的患者有25例,小脑梗死的患者有10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相比,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两组患者均进行营养脑细胞、抗血小板聚集、活血化瘀等常规治疗。对血压、血脂及血糖异常的患者进行对症治疗。在此基础上,为A组患者使用依达拉奉(生产厂家:南京长澳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110010)进行治疗。此药的用法是:将30 mg的依达拉奉溶解于100 ml的生理盐水中,对患者进行静脉滴注,1次/d,连续治疗2周为1个疗程。对B组患者联用恩必普(生产厂家:石药集团恩必普药业有限公司生产,批准文号:国有准字H20050299)和依达拉奉进行治疗。依达拉奉的用法与对照组一致。恩必普的用法为:让患者在餐前口服恩必普胶囊,200 mg/次,2次/d,连续治疗2周为1个疗程。对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均进行血常规、尿常规及肝肾功能的检查,观察其检查的结果,判断其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

1.3 疗效判定标准

用NIHSS(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分级量表)评分评估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的缺损程度,最高评分为42分,患者的评分越高,表示其神经受损的程度越严重[2]。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中的数据均采用SPSS22.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²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接受治疗前后两组患者NIHSS评分的比较

接受治疗前,两组患者的NIHSS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接受治疗后,B组患者的NIHSS评分低于A组患者(t=7.781,P=0.001<0.05)。详见表1。

表1 接受治疗前后两组患者NIHSS评分的比较(分,±s )

表1 接受治疗前后两组患者NIHSS评分的比较(分,±s )

时间 A组 B组 t值 P值治疗前 9.06±2.68 9.11±2.73 0.092 0.927治疗后 6.27±2.04 3.74±1.15 7.781 0.00 t值 5.618 12.295 P值 0.001 0.000

2.2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比较

接受治疗后,两组患者均未发生不良反应,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脑梗死为临床上常见的脑血管疾病之一。该病患者多为老年人。该病患者在发病前常无明显的临床表现。有资料显示,该病患者发生脑梗死后,其体内谷氨酸、甘氨酸堆积在脑缺血组织处,导致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活动异常,造成其脑细胞凋亡,从而使其神经功能受到损伤[3]。恩必普及依达拉奉均为临床治疗脑梗死的常用药物。恩必普治疗脑梗死的主要作用机制为:1)该药可改善患者脑部缺血区域的微循环,增加其脑梗死病灶处的血流量,从而缩小其脑梗死病灶。2)此药可提高患者脑部的能量代谢,抑制其神经细胞的凋亡。3)此药可增加患者缺血区域的毛细血管数量,从而增加其脑梗死病灶处的血流量。依达拉奉治疗脑梗死的主要作用机制为:1)依达拉奉是一种羟自由基清除剂,可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改善患者脑水肿的症状。2)依达拉奉是一种抗氧化剂,可防止患者脑部细胞发生氧化,抑制其迟发性神经元的死亡,预防其血管内皮细胞受到损伤。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接受治疗后,A组患者的NIHSS评分高于B组患者,两组患者均未发生不良反应。综上所述,对脑梗死患者联用恩必普和依达拉奉进行治疗的效果显著,且安全性较高。

[1] 臧艳静,胡磊,宋钦,等.恩必普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脑梗死疗效观察[J].中风与神经疾病, 2015,32(1):64-65.

[2] 王秀杰.依达拉奉、恩必普联合治疗脑梗死的疗效[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6, 22(10):1445-1447.

[3] 赵敬富,张梅.恩必普软胶囊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脑梗死80例的疗效观察[J].中国保健营养, 2017,27(15):133-134.

猜你喜欢

药剂科达拉病患者
为罕见病患者提供健康保障
节能技术在呼吸病患者康复中的应用
医院药剂科量化管理分析
十天记录达拉维佳能EOS 5DS印度行摄
PCI 术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给予依达拉奉的效果评价
让慢病患者及时获得创新药物
循序渐进式健康教育在基层医院卒中病患者中的应用
科学化和信息化在医院药剂科管理中的应用
达沙替尼联合氟达拉滨对慢粒K562细胞的抑制作用研究
大型公立医院联办分院药剂科管理之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