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外固定架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效果探析
2018-07-10吴忠礼
吴忠礼
(普洱市人民医院急诊创伤外科,云南 普洱 665000)
桡骨骨折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一类骨折。据统计,桡骨骨折患者约占所有骨折患者的1/6[1]。病情较轻的桡骨骨折患者经手法复位后,使用石膏托或夹板固定患肢即可。但桡骨远端骨折患者使用保守疗法进行治疗的效果不佳,无法恢复其腕关节的功能。目前临床上主要使用内固定法对病情复杂的桡骨远端骨折患者进行治疗。但使用内固定法治疗桡骨远端骨折会对患者造成较大的创伤,不利于其术后康复[2]。使用外固定架治疗桡骨远端骨折操作简单,对患者造成的创伤小,可通过牵引附着骨折块的韧带来复位骨折部位,并维持骨折端的轴向牵引力。为探讨使用外固定架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效果,普洱市人民医院急诊创伤外科对2015年5月至2017年4月期间收治的112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使用外固定架进行治疗,获得了很好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的对象为2015年5月至2017年4月期间普洱市人民医院急诊创伤外科收治的112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对这些患者的纳入标准为:1)均经X线检查被确认患有桡骨远端骨折。2)凝血功能正常。3)重要器官的功能正常。4)具有使用外固定架进行治疗的指征。在这些患者中,有59例患者因交通意外而发生骨折,有37例患者因患肢被重物压迫而发生骨折,有16例患者因摔倒而发生骨折。随机将这些患者分为调研组和对比组。调研组中共有60例患者,其中有女性患者29例,男性患者31例;其年龄为21~82岁,平均年龄为(49.7±15.29)岁。对比组中共有52例患者,其中有女性患者25例,男性患者27例;其年龄为20~81岁,平均年龄为(48.4±14.93)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为对比组患者使用锁定钢板进行治疗。具体的方法是:对患者进行臂丛神经麻醉。协助患者取仰卧位,将其患肢外展。对术区皮肤进行消毒。在患者桡骨远端掌侧的桡侧腕屈肌、桡动脉之间做一个纵向切口,切口长度为6~8 cm。切口不得超出腕掌侧远端横纹。分离皮下组织。使用骨膜剥离器剥离骨膜,充分暴露骨折端。清理掉骨折端的骨折碎片、血凝块及部分软组织。在C型臂X线机下对骨折部位进行牵引复位。将掌倾角、尺偏角调整到正常的范围内,保证桡骨长度未缩短。复位完成后,用克氏针暂时固定骨折部位。将锁定加压钢板放在掌侧。调整钢板的位置,置入螺钉。反复冲洗切口,将旋前方肌盖在钢板外。逐层缝合切口。包扎切口。用石膏托临时固定患肢,并将患肢悬吊在患者的胸前。
为调研组患者使用外固定架进行治疗。具体的方法是:对患者进行臂丛神经麻醉。协助患者取仰卧位,将其患肢外展。对术区皮肤进行消毒。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为其选择适合的外固定架。在骨折近端距骨折线3~4 cm的桡骨背侧骨干部位放置2枚外固定螺钉。螺钉和骨干垂直、与前臂背侧呈45°角。在第二掌骨背侧底部和中部各放置1枚外固定螺钉。螺钉与掌骨垂直。置入螺钉时,先在对应皮肤上做切口,钝性分离软组织,暴露骨面,然后拧入螺钉。在C型臂X线机下对骨折部位进行牵引复位。将掌倾角、尺偏角调整到正常的范围内,保证桡骨长度未缩短。在进行牵引时,观察患者桡骨远端关节面是否受损。若患者桡骨远端的关节面发生塌陷或分离性移位,则使用克氏针撬拨塌陷的骨折块,使骨折块复位,恢复关节面的平整。复位完成后,用克氏针暂时固定骨折部位。将针尾部留在皮肤表面。根据患者骨折的程度,将其腕关节固定在合适的位置。安装外固定架。使用C型臂X线机确定克氏针和外固定架稳固、骨折碎块和骨折端未移位。冲洗切口和钉道。逐层缝合切口。包扎切口。用石膏托临时固定患肢,并将患肢悬吊在患者的胸前。术后定期对钉道部位换药。术后6周拆除外固定架。
1.3 观察指标
记录患者手术持续的时间、术中的出血量、切口的长度、骨折愈合的时间。术后六个月,使用Gartland-Werley腕关节功能系统量化评分法(简称GW)评价两组患者腕关节的功能。评价的内容包括遗留畸形、主观评价、客观评价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该量表的分值范围为0~20分。患者的评分越低,表示其腕关节的功能越好[3]。
1.4 统计学方法
将本次研究的数据均采用SPSS22.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²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各项手术指标
调研组患者手术持续的时间及骨折愈合的时间均短于对比组患者,其术中的出血量少于对比组患者,其切口的长度短于对比组患者(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各项手术指标(±s )
表1 两组患者的各项手术指标(±s )
组别 手术持续的时间(min)骨折愈合的时间(周)调研组(n=60)22.09±6.49 267.64±24.92 1.49±0.67 18.26±5.97对比组(n=52) 44.3±7.11 524.61±31.57 6.02±3.13 27.94±9.85术中的出血量(mL)切口的长度(cm)
2.2 术后六个月两组患者的GW评分
术后六个月,调研组患者的平均GW评分为(3.1±1.19)分,对比组患者的平均GW评分为(5.5±1.49)分。术后六个月,调研组患者的GW评分低于对比组患者(P<0.05)。
3 讨论
桡骨远端骨折是指发生在距桡骨远端2~3 cm内的骨折。该病患者的临床症状主要是腕部肿胀、压痛、活动受限。目前临床上主要使用内固定法或外固定法治疗桡骨远端骨折。使用内固定法治疗骨折可在直视下对骨折部位进行复位。但术中需要大面积切开患者的皮下组织和剥离骨膜,对其造成的创伤较大,不利于其术后康复[4]。使用外固定架治疗桡骨远端骨折可通过牵引附着骨折块的韧带来复位骨折部位,并维持骨折端的轴向牵引力,防止骨折端发生移位。使用外固定架治疗桡骨远端骨折对患者造成的创伤较小,可维持骨折部位的正常血运,促进其骨折的愈合[5]。
综上所述,使用外固定架治疗桡骨远端骨折对患者造成的创伤小,可较好地恢复其腕关节的功能,促进其骨折愈合。
[1] 姜洪.探讨外固定架在创伤骨科患者治疗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医药,2013,8(31):127-128.
[2] 欧阳欢庆.创伤骨科患者应用外固定架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15,13(24):27-28.
[3] 刘厚兵,黄硕.外固定架在创伤骨科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J].转化医学电子杂志,2015(6):13.
[4] 韦永忠.外固定架治疗创伤骨科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6):37-38.
[5] 袁伟.外固定架应用于创伤骨科患者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18):132,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