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武术文化的国际传播研究
——以第二届中国·徐州国际武术大赛暨“丝路汉风”国际武术文化节为例
2018-07-10王玉川陈威王甜甜
王玉川,陈威,王甜甜
(1.淮北师范大学 体育学院,安徽 淮北 235000;2.福建师范大学 体育科学学院,福建 福州 350108)
早在中国古代汉朝开始,就已经形成了一条坚实的“丝绸之路”,而后在经历了唐宋元明时期又开拓了海上“丝绸之路”.历史上的这两条丝绸之路极大地促进了沿线国家在政治、经济、文化上的互通合作、共同发展,而后,“丝绸之路”一度成为了东西方之间交流的主要干道.在现今大格局的影响下,“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的主题,2017年5月,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习近平在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以史为鉴从“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1]视角阐述了古代海陆丝绸之路的伟大成就.“一带一路”借助“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积极发展与沿线国家的合作关系,不仅建立政治、经济方面的发展之道,推动形成开放合作,而且逐渐形成互相包容的国际间文化交流合作关系.当今,文化已经成为了一个舞台,各个国家的政治、经济和意识形态都在文化这个舞台上比试较量,如今的文化再也不是一个雅致的平静的领域,它早已变成一个战场,各类力量都借着这个平台相互角逐[2].文化现已经成为各国软竞争的手段之一,积极推进中国特色文化的对外传播,对保护世界优秀文化和提升国际话语权具有重要意义.
1 “一带一路”发展战略
中国已经同很多国家达成了“一带一路”的务实合作协议,这其中包括交通、能源、贸易、产业等多方向、多领域的合作规划项目.它是基于沿路各国的生存与发展的需要,且通过对各国前期调研反复修改而制定的宏伟计划.
“一带一路”为加强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宗教间的人文交流和互相理解、消除彼此的隔阂与误解创造了有利的机会,同时为增强尊重互信、共创人类文明繁荣局面创造了有力的条件.任何民族和宗教要想保持持续的生命力,就要在保护、传承好自身独特文化的同时,积极吸取其它民族、宗教文化中的优秀成果[3].“一带一路”战略是中国提出的,以复兴古海丝绸之路从而能够促进各国间的交流合作,互相进步,而不是以中国为主的纯输出的发展状态.同时“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标志着中国已从全球化的追随者向全球化倡导者的身份转变,明确了我国参与全球治理改革的重点区域与方向,也为武术文化的国际传播指明了发展道路,本次徐州国际武术大赛暨“丝路汉风”国际武术文化节的举办正契合合作共赢的“一带一路”发展战略.
2 “一带一路”的文化传播战略
文化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表现之一,更是民族的精神价值和心灵依托所在.在当今全球化趋势下,自身文化想要走出去,诚然要紧紧依附着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强大力量,但同时更要依靠文化自身的内在品格、内在活力和内在积累.在威廉·A·哈维兰的《文化人类学》中提到:“文化传播是一个社会向另一个社会借用的一种文化元素.”[4]文中探讨的武术文化是基于“一带一路”背景下的传播,为世人了解中华文化提供途径,在不同意识形态的社会中形成相互交流相互尊重的文化氛围.
2.1 “一带一路”背景下徐州国际武术比赛的文化传播
武术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过去的以武禁暴止乱,止息干戈为目的的技击法,演化成现在具有代表性的竞技和文化属性,已成为中华民族一大瑰宝.武术比赛一直以来都是推动武术文化发展的重要载体,也是传播国家形象和展示软实力的重要平台.
徐州市是我国汉文化发源地之一,武术运动普及广泛、武术文化源远流长,崇文尚武、厚德重义的精神已深深融入徐州人民的血脉之中.同时徐州市也是中国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淮海经济区的中心城市和山水秀美的生态宜居城市.这使得“汉风楚韵、南秀北雄”的城市特质更加凸显.“一带一路”坚持互利共赢的基本原则,同时兼顾各方不同利益和关切,寻求各国利益契合点和合作最大公约数,体现各方智慧和创意,各施所长、各尽所能,把各方优势和潜力充分发挥出来[5].徐州国际武术比赛以武术为纽带,通过比赛促进28个国家和地区之间的交流,以对武术的文化认同为基础,推进各地区之间和各国之间的合作发展.
2.1.1对境内的传播效应
本次大赛有21个境内参赛队伍,徐州(属江苏省)作为东道主,也显示了主场优势,参加队伍数量占61.62%.江苏是“一带一路”的重要省份,新华日报统计显示,截至去年,江苏省赴“一带一路”投资已覆盖64个国家中的54个,投资项目222个,协议投资30.9亿美元[7].其次是相邻的山东省占9.48%.第三是安徽省占6.16%.接下来的数个省市参加队伍较少,其他省、地区共占22.74%.在“一带一路”战略规划中,重点圈定了国内的18个省,包括新疆、陕西、甘肃、宁夏、青海、内蒙古6省,黑龙江、吉林、辽宁东北3省,广西、云南、西藏等西南3省,上海、福建、广东、浙江、海南5省,内陆地区则是重庆.此外,规划还提及要发挥港澳台地区在“一带一路”中的作用[8].各省在“一带一路”中政治经济都起到了重要作用,武术文化作为土生土长的文化软实力在本次武术比赛中时刻贯穿“丝路汉风”,以武术比赛作为纽带在“一带一路”战略中发挥了积极的参与作用.通过此次武术比赛与其他境外各国的交流,为自身进步起到作用,同时亲眼见证了武术被国外友人的认可而不自觉的产生的自豪感和文化认同感.
表1 境内参赛代表队*(N=211)
*数据来源于第二届中国·徐州国际武术大赛暨“丝路汉风”国际武术文化节秩序册
2.1.2对境外的传播效应
由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中国武术协会、江苏省体育局和徐州市人民政府主办的第二届中国·徐州国际武术大赛暨“丝路汉风”国际武术文化节于2017年5月26日在徐州开幕,本次大赛共有28个国家和地区以及境内21个省市自治区、解放军、高校、武术协会的运动员参赛.参加徐州国际武术比赛的境外队伍来自亚洲国家的数量最多(如表1所示),为19支代表队,占总比的50.35%.其次是欧洲国家,为8支代表队,占总比的21.62%.而后是非洲,最后南北美洲的队伍相对最少,占总比的5.41%.向志强和袁星洁在2015年“提升我国国际传播力的重要策略”中提出把握国际传播受众的“基本盘”与“重点盘”[6],主要将世界各国及地区的受众分成“基本盘和重点盘”,其中基本盘主要受众有周边国家地区及华侨华人以及第三世界,重点盘受众欧美发达国家.极其符合“一带一路”策略,因此我们现应继续把握和“基本盘”国家的武术交流,同时要借助“一带一路”继续拉动“重点盘”国家的参与,加强对外的传播效应.
表2 境外参赛队的国家*(N=37)
*数据来源于第二届中国·徐州国际武术大赛暨“丝路汉风”国际武术文化节秩序册
3 “一带一路”背景下武术文化传播的趋势
3.1 传播的优势
3.1.1“一带一路”战略优势
由于“一带一路”战略顺应了大多数沿线国家实现社会经济发展、加强多领域交流的意愿,再加上全球化、信息化时代所具有的各方面技术条件的支撑,这将具有十分光明的发展前景.“一带一路”战略倡议的提出,具有一定的超前性质,它是由中国倡导的新型国际关系的一个重大实践[9].陈刚曾提到:“国力的强大和政府的支持是体育文化国际传播的基石;文化自强和不断创新是体育文化国际传播成功的根本.“一带一路”战略是武术文化国际传播的突破口.[10]因此,徐州应以本次国际武术大赛为突破口,借助“一带一路”为武术文化传播提供机遇,加强各国之间的体育文化交流,推动武术文化的对外传播.
3.1.2人口数量优势
大赛参赛共267支境内外国家和地区队伍,参赛运动员多达2839人.一种文化的兴衰往往依赖于拥有这种文化的人数[11].“一带一路”战略涉及的60多个国家,各国政治、经济、文化等差异巨大,其中受西方体育的长期浸淫以及本国传统体育的主导地位,使得外来文化难以侵入,武术作为中国具有标志性的传统体育文化能够在各国影响较大,辅助了“一带一路”战略,同时“一带一路”也使得中华武术在各国的纽带作用加强.因此,对于武术文化来说,“一带一路”为其带来了新的春天.本届武术比赛队伍较上一年增加了许多,相信在一带一路的路上还会有更多的国家和地区加入,共同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崛起而努力.最直接的实例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孔子学院,对于武术文化的传播具有积极意义.
3.2 “一带一路”背景下武术文化传播面临的挑战
3.2.1武术文化在本土的落漠
当前世界全球化发展进程势不可挡,随着世界经济的全球化使各国经济贸易往来愈加频繁,各国之间的往来带动文化的相互交融传播.体育文化作为文化范畴中的一部分相互之间的影响也必不可少,尤其是在当前世界人民体质总体下降的现状下,体育文化的传播显得尤为重要.武术作为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是世界体育文化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与世界其它体育项目相辅相成,相互支撑.然而,在西方体育文化的影响下,我国优秀的民族传统体育逐渐失落,西方体育项目逐渐代替我国的优秀传统体育项目.连绵不绝武术文化的发祥地在中国,而纵观当代,虽然武术赛事不断增多,武术仍处在较弱的地位,走在大文化发展路上的边缘.本土武术文化尚如此落漠,对外传播势必更加艰难.
3.2.2现代媒体的传播导向
现代科技的发展使信息传播形式由原来的以纸质传播为主变成现在的网络传播,极大加速信息传播速度和范围,由此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在产生着极大改变,人们获取新闻信息的方式极大依赖着网络媒体.网络媒体的发达使人们越来越多地表达和获取海量的信息资源,一些偏激的、缺乏科学性的观点也随之进入人们的视野,影响人们对武术的正确认识,阻碍优秀武术文化的传播.
3.2.3人们意识形态还存在一定差异
人们的意识形态和价值取向是受长期历史文化影响形成的,且不易改变.“一带一路”涵盖国家和地区众多,地理影响范围广泛,不同国家和地区受其政治、经济、地理、民俗等方面的影响,人们的思想文化和意识形态千差万别.通过在本次比赛中对国外运动员的访谈了解到,他们在认识武术、练习武术、爱上武术文化这三个过程中都表现出对武术文化不同的认识,这些不同本质上就是意识形态和价值取向的不同.武术文化在这种复杂的状况下进行传播,具有一定的挑战性.
4 结 论
丝绸之路追溯到汉代,但不止于汉代.武术起源于农耕文明,但不止于农耕文明.国际武术比赛灵感来源于西方体育比赛,都是他国文化对另一种文化的同化.西方国家在19世纪中期用炮火将我们叫醒,我们现在重拾信心,以文明的方式在信息时代中醒来,积极推动中国武术文化传播.“一带一路”为武术文化的传播带来新的机遇的同时,也伴随一定的挑战,武术文化的国际传播需要抓住机遇克服挑战.因此,要充分发挥“一带一路”战略优势和练习武术人口数量上的优势,扩大武术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加强对传统武术的支持,提高武术在本土的良性发展;发挥媒体正确的导向作用,正确认识和传播传统武术文化;加强国际间的交流,增强国际对传统武术文化的认识,使不同国家人民逐渐了解、认同并接受中国传统武术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