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4种杀虫剂拌种对小麦蚜虫的防治效果及其安全性研究

2018-07-10郭小奇梁九进刘爱芝

河南农业科学 2018年5期
关键词:麦蚜虫吡蚜噻虫胺

韩 松,全 鑫,郭小奇,曹 秀,梁九进,刘爱芝*

(1.河南省农业科学院 植物保护研究所/河南省农作物病虫害防治重点实验室/农业部华北南部作物有害生物综合治理重点实验室,河南 郑州 450002;2.河南省农业科学院 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河南 郑州 450002)

小麦蚜虫是我国小麦产区的常发性害虫,主要种类有麦长管蚜[Sitobionavenae(Fabricius)]、禾谷缢管蚜[Rhopalosiphumpadi(Linnaeus)]、麦二叉蚜[Schizaphisgraminum(Rondani)]和麦无网长管蚜[Metopolophiumdirhodum(Walker)]4种,在河南麦区以麦长管蚜和禾谷缢管蚜为主[1]。麦蚜在小麦整个生长季均可造成危害,抽穗前麦蚜主要集中在叶片、叶鞘和茎秆上,抽穗后主要分布于小麦叶、秆和穗部。其不仅吸取小麦汁液,影响光合作用,而且还传播麦类病毒,最终导致小麦品质和产量下降[2]。

目前,麦蚜的常规防治方法为喷雾法,不仅费工费时,而且易造成环境污染,并对非靶标生物及天敌带来不利影响[3]。另外,喷雾防治持效期短,用药次数多,麦蚜易产生抗药性,防效不理想[4]。刘爱芝等[5]提出利用吡虫啉拌种防治全生育期小麦蚜虫的危害,持效期长达7个月之久,且对天敌安全,增产效果明显,并确定吡虫啉拌种防治小麦蚜虫的经 济有效剂量为1.0~2.0 g/kg,最佳剂量为1.5 g/kg[6]。党志红等[7]指出,4.2 g/kg吡虫啉拌种可控制小麦全生育期的蚜虫危害,且农药残留低于国家标准。高占林等[8]研究表明,在试验剂量范围内,小麦播种量相同,蚜虫防效随吡虫啉拌种量的提高而升高;拌种量相同,随播量加大,后期蚜虫防效提高,且均能延长持效期,农药残留在安全范围内。李耀发等[9]指出,噻虫胺拌种防治小麦全生长季蚜虫,防治效果与吡虫啉相当,并对小麦安全,可作为吡虫啉的替代药剂。吡虫啉、噻虫嗪、吡蚜酮和噻虫胺4种杀虫剂均为防治作物蚜虫有效且理想的杀虫剂[10-13]。因此,采用拌种的方法对4种药剂防治小麦蚜虫的效果进行比较,并对其安全性和小麦千粒质量进行测定,旨在为小麦蚜虫防治中科学使用此类药剂提供依据。

1 材料和方法

1.1 供试药剂

包括70%吡虫啉湿拌种剂(WS)(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提供)、70%噻虫嗪种子处理可分散粒剂(ZF)(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提供)、50%吡蚜酮可湿性粉剂(WP)(陕西上格之路生物科学有限公司生产)、18%噻虫胺种子处理悬浮剂(FS)(江苏省苏州富美实植物保护剂有限公司生产)。

1.2 试验设计

试验于原阳县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现代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基地进行,试验地灌溉便利,土壤肥力中等,土质为砂壤土,自2009年一直采用小麦-玉米轮作的种植模式,且连续5 a使用吡虫啉拌种防治小麦蚜虫。小麦品种为周麦27,2015年10月19日播种,播种量为180 kg/hm2。于播种前进行拌种处理,将各处理药剂对水250~300 mL稀释成糊状,倒入12 kg种子,均匀搅拌,务必使每粒种子上都均匀沾上药剂,阴干后备播。试验共设10个处理(表1),每处理重复4次,共40个小区,小区面积为30 m2,随机区组排列。

表1 试验处理

1.3 调查项目及方法

1.3.1药效调查于小麦齐苗后调查出苗情况。药效调查于空白对照区蚜虫初现开始,播种后至翌年4月中旬,处理区和空白区小麦蚜虫数量极少,因此从4月12日开始调查。调查方法为每小区对角线5点取样,每点10株,定点定穗调查整穗(出穗前调查整株)上蚜虫数,每隔5~10 d调查1次,直至空白对照区蚜虫数量急剧下降为止。计算杀虫剂对麦蚜的防治效果,防治效果=(空白对照区蚜虫数-处理区蚜虫数)/空白对照区蚜虫数×100%。

1.3.2千粒质量测定于小麦收获时,每小区随机取样,依据GB/T 5519—2008测算小麦千粒质量,根据千粒质量计算粒质量增加率,粒质量增加率=(处理区千粒质量-空白对照区千粒质量)/空白对照区千粒质量×100%。

1.3.3农药残留检测于小麦收获时,每小区随机取500 g麦粒,依据GB/T 20770—2008,委托农业部农产品质量监督检测测试中心(郑州)采用液质联用法进行农药残留检测。

2 结果与分析

2.1 4种杀虫剂拌种对小麦蚜虫的防治效果

4种杀虫剂拌种对小麦蚜虫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表2)。从播种至灌浆期,即蚜虫点片发生期至高峰期(4月12日—5月5日),70%吡虫啉WS 2.1、4.2 g/kg,70%噻虫嗪ZF 2.1、4.2 g/kg和18%噻虫胺FS 2.1、4.2 g/kg的防治效果均在90%以上,且多数调查时间处理间无显著差异。灌浆末至乳熟期,即麦蚜减退期(蚜虫处于防治指标之下,5月10日—5月17日),70%吡虫啉WS 2.1g/kg、70%噻虫嗪ZF 4.2 g/kg和18%噻虫胺FS 4.2 g/kg 3个处理防治效果仍在90%以上,处理间差异不显著,均表现出超长持效期,达到播种时一次拌种控制小麦整个生长季蚜虫危害的效果;70%吡虫啉WS 4.2 g/kg的防治效果为84.44%~92.47%,与70%吡虫啉WS 2.1 g/kg、70%噻虫嗪ZF 4.2 g/kg和18%噻虫胺FS 4.2 g/kg 3个处理防治效果相当;18%噻虫胺FS 2.1 g/kg和70%噻虫嗪ZF 2.1 g/kg防治效果分别为72.59%~89.66%和65.34%~85.34%,2个处理对后期麦蚜的防治效果下降,说明噻虫嗪和噻虫胺在试验范围内随着用量的增加,对麦蚜的持效期延长。50%吡蚜酮WP用量2.1、4.2、8.4 g/kg在蚜虫点片发生期至始盛期(4月12日—4月22日)防治效果在90%以上,其中50%吡蚜酮WP 8.4 g/kg处理防治效果最好,显著高于50%吡蚜酮WP 2.1 g/kg,与70%吡虫啉WS 2.1、4.2 g/kg,70%噻虫嗪ZF 2.1、4.2 g/kg和18%噻虫胺FS 2.1、4.2 g/kg防治效果相当;始盛期至高峰期(4月28日—5月5日),50%吡蚜酮WP 3个处理的防治效果均在84.40%以上,多数情况下显著低于18%噻虫胺FS 4.2 g/kg、70%噻虫嗪ZF 4.2 g/kg的防治效果;麦蚜减退期(5月10日—5月17日),3个处理的防治效果明显下降,介于56.13%~82.04%,均显著低于70%吡虫啉WS 2.1g/kg、70%噻虫嗪ZF 4.2 g/kg和18%噻虫胺FS 4.2 g/kg 3个处理的防治效果,说明吡蚜酮拌种对麦蚜具有一定的防控效果,在相同剂量条件下(2.1~4.2 g/kg),持效期远低于吡虫啉、噻虫嗪和噻虫胺。

表2 4种杀虫剂拌种对小麦蚜虫的防治效果

注:1.蚜虫数据均为4次重复的平均数;2.显著性测定方法为,防治效果经反正弦转换后进行Duncan’s 新复极差测验,同列数据后不同小写字母表示在0.05水平上差异显著,下同。

2.2 4种杀虫剂拌种对小麦千粒质量的影响

4种杀虫剂拌种处理小麦千粒质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增加幅度在14.51%~27.24%(50%吡蚜酮WP 2.1、4.2 g/kg除外)(表3)。70%吡虫啉WS 2.1 g/kg和70%噻虫嗪ZF 4.2 g/kg 2个处理的小麦粒质量增加率最大,分别为27.24%和23.92%,显著高于其他各处理。其次是18%噻虫胺FS 4.2 g/kg处理,粒质量增加19.73%,显著高于70%吡虫啉WS 4.2 g/kg、70%噻虫嗪ZF 2.1 g/kg、50%吡蚜酮WP 8.4 g/kg和18%噻虫胺FS 2.1 g/kg 4个处理的粒质量增加率(14.51%~15.31%)。50%吡蚜酮WP 2.1、4.2 g/kg 2个拌种处理对小麦千粒质量影响较小,可能与麦蚜高峰期至减退期(小麦灌浆期至乳熟期)的防治效果较低有关。

表3 4种杀虫剂拌种处理的小麦千粒质量

2.3 4种杀虫剂拌种处理的小麦籽粒农药残留

由检测结果(表4)可知,70%吡虫啉WS 2.1、4.2 g/kg和清水对照3个处理小麦籽粒中均检测出吡虫啉残留,这可能与试验地多年采用吡虫啉拌种防治小麦蚜虫有关,检测结果分别为0.011 mg/kg、0.014 mg/kg和0.009 mg/kg,均远低于我国规定的最大农残限量标准(0.5 mg/kg)。其他药剂处理小麦籽粒中均未检测出农药残留,表明4种杀虫剂拌种后小麦籽粒无农药残留风险。

表4 4种杀虫剂拌种处理的小麦籽粒农药残留量   mg/kg

注:-表示未检测。

3 结论与讨论

4种杀虫剂拌种防治小麦蚜虫田间试验结果表明,70%吡虫啉WS 2.1 g/kg、70%噻虫嗪ZF 4.2 g/kg和18%噻虫胺FS 4.2 g/kg 3个药剂处理对蚜虫表现出非常好的防控效果和超长持效期,一次拌种均能较好地将小麦全生长季蚜虫种群控制在防治指标之下,防治效果保持在93.18%以上,持效期长达7个月之久,且小麦千粒质量增加19.73%~27.24%,籽粒中无农药残留或远低于国家标准。50%吡蚜酮WP 2.1~8.4 g/kg拌种对麦蚜的防治效果为54.14%~99.79%,在相同剂量条件下持效期远低于吡虫啉、噻虫嗪和噻虫胺。

吡虫啉、噻虫嗪和噻虫胺3种药剂均为新烟碱类杀虫剂,对昆虫具有较高的亲和力,对害虫高效[14],喷雾防治时会对有益昆虫蜜蜂等造成危害,拌种处理则相对安全[15]。该类药剂通过拌种被小麦吸收后,具有良好的内吸传导性以及高选择性和生物活性[16-17]。其除了具备杀虫活性外,还有增强作物的生命力、抗逆性和生物/非生物胁迫的耐受性等特点[18]。刘爱芝等[19-20]发现,吡虫啉拌种可刺激小麦生长,增加分蘖,延长光合作用,小麦苗壮叶绿,整个生育期叶片几乎无蚜虫危害的痕迹,因此对小麦千粒质量的增加有一定作用。

吡蚜酮为吡啶杂环类杀虫剂,具有独特的“口针穿透阻塞”作用方式[12],害虫一旦接触药剂,就会立即停止取食。并且,吡蚜酮在植物体内同样具有内吸传导活性,所以种子处理后,对小麦前期蚜虫具有一定的防治效果,但是相同剂量下,防效和持效期远低于新烟碱类杀虫剂,可能是其在植物体内代谢产物活性降低或者活性物质浓度偏低造成的,还需进一步研究。

用拌种的方式防治小麦蚜虫,属隐蔽性施药技术,能有效保护人和天敌安全,维护生态环境,减少雾滴飘散、地表流失[21],达到精准施药的目的。但是,任何一种化学杀虫剂的长期单一使用,都很难避免害虫产生抗药性,本研究中的3种新烟碱类杀虫剂对麦蚜都有很好的防治效果,可作为替代药剂交替使用,减缓害虫对药剂产生抗性,也为小麦蚜虫减量增效施药技术的推广提供思路和参考。

猜你喜欢

麦蚜虫吡蚜噻虫胺
吡蚜酮在土壤中的吸附-解吸附热力学行为研究
不同剂型噻虫胺对柑桔木虱的田间防治效果
新烟碱类杀虫剂噻虫胺对家蚕的毒性*
噻虫嗪及其代谢物噻虫胺在冬枣中的残留动态研究
查治小麦蚜虫防治要点
2009年平舆县麦蚜虫发生的原因分析
控制释放农药颗粒剂吡蚜酮防治稻飞虱田间药效试验总结
褐飞虱对噻虫胺、异丙威、啶虫脒的抗药性及其增效配方筛选
恶性竞争导致吡蚜酮价格下滑
深圳朗钛研发出吡蚜酮水分散粒剂配方和助剂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