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监督管理

2018-07-09韩伟

装饰装修天地 2018年12期
关键词:安全监督管理施工现场建筑工程

韩伟

摘 要:建筑业的发展使得工程现场的安全监督管理变得尤为重要。随着建筑工程施工规模的增大以及施工技术的不断更新,施工的工艺和设备不断增加,同时也使得施工中的危险源增多。出现了高空坠落以及火灾、触电、塌方等多种施工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对施工人员的身体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威胁,同时也对建筑工程建设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本文就是针对浅谈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安全监督管理来进行分析。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监督管理

1 前言

建筑施工现场是安全事故易发区,由于建筑施工周期长。施工现场复杂多变,因而安全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作。安全生产保障的投人、管理以及作业人员的技能,综合素制质,施工单位与监理单位的管理机制与管理水平都直接关系到施工现场的事故发生率。同时安全生产关系国家与人们的生命与财产安安全,牢固安全生产意识.明白安全生产在经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建筑施工现场的安全生产,是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的重点。

2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特征

(1)施工难度大、危险性高建筑工程的主要特征就是施工周期长、产品体积大、人多、设备多、材料多,施工时间常常要持续几个月或者几年,加上近些年来,建筑行业投资力度越来越大,建筑市场的规模也越来越大,建筑物也从传统的简单、低层转化为现阶段的复杂、高层,施工场地也变得越来越狭窄,垂直运输量与吊装量也越来越多,平面立体交叉作业也越来越复杂,在这种情况下,施工难度与危险性也随之增加。

(2)施工人员流动性大,培训工作不到位在建筑行业的发展下,对于劳动力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大量农民工涌入建筑行业之中,有关统计资料显示,在建筑行业施工人员之中,农民工比例接近90%,其中,很多人员都未接受过系统的施工技能培训,安全意识和防护技能较差。此外,由于人员的流动性较大,工种协调复杂,这就导致各种培训工作存在着流于形式的情况,建筑施工安全的标准与规范难以在施工过程中得到真正的落实,这就导致操作方式缺乏安全性、科学性和规范性。

(3)投资主体多元化,管理难度较大目前,建筑行业的投资主体已经由以往阶段下单一的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为主转化为国有、私营、个体工商户、外商投资并存的多元化形式,这就给政府的监管带来一些难度,一些投资主体为了实现利益的最大化,未按照国家规定的相关程序投标,在施工过程中盲目开工,导致安全隐患重重。此外,在工程建设的进步下,现代化的工程建设已经分化为包括监理、总包、分包、专业分包、劳务分包等多种主体,虽然分工更加详细,但是也很容易出现分工主体职责不明确的情况,相关人员互相推脱责任,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难度。

3 建筑施工安全监管主要存在的问题

3.1 安全监督队伍的现状和建筑业快速发展的形势极不适应

主要存在着安全监督管理人员无编制或编制过少,不能满足建筑队伍不断发展扩大,工程量不断增大的需要。为了降低费用,有些工程还让监督人员一个人身兼两职,既管质量,又管安全。施工质量是看得见、摸得着的,而安全施工是存在于施工过程之中的,因此施工现场的管理上往往只能是看到了质量,顾不上安全,导致安全监督名存实亡。

3.2 建筑安全监管支撑保障体系建设落后,缺少必要的监管手段

因为经费不足,技术装备、检测器具短缺落后等因素,安全监管人员的施工现场监督检查工作,多数还是眼睛看、耳朵听、手触摸的传统方法,凭经验,影响了安全监管的科学性。

3.3 建筑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及技术标准体系不配套、不完善

近年来我国相关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体系虽基本形成,但配套的制度建設及各专门法之间的衔接问题还需要进一步的完善,一些条款的可操作性并不强,安全施工标准的系统性还有待提高。随着工程复杂性的不断提高,一个项目中多个工种、多个分包商同时交叉施工,这对安全生产管理是一个新的挑战。近年来出现的大批专业承包、劳务分包企业,其素质良莠不齐,许多分包商的社会信誉、施工技术和管理水平普遍较差,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安全意识淡薄、偷工减料、违章指挥、冒险作业时有发生,而施工人员又隶属不同企业,这给总包单位的安全管理带来极大难度,很难实现对安全生产统一管理。

3.4 工程建设的各方主体没有严格履行相应职责

一些建设单位不执行有关法律、法规,不按建设程序办事,将工程肢解发包,签订霸王合同,要求垫资施工,拖欠工程款,造成安全生产经费投入不足,严重削弱了施工现场安全生产防护能力,致使安全防护很难及时到位,再加上强行压缩合同工期导致的交叉施工和疲劳作业,最终酿成事故。有些监理单位一味地按建设方,追求工程进度的要求进行监理,忽视了安全管理;部份监理人员并没有掌握足够的安全生产知识,不能及时发现工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提出有效的整改意见。

3.5 加强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监督管理的措施

(1)规范制度的建设,加强对总包与分包资质的认证政府必须要完善现阶段的管理法规,加强对施工企业的管理,对于缺乏安全生产许可证的企业以及曾经发生过安全事故的企业,在其参与投标时要扣除商务分,对于发生过重大安全事故的施工企业,要予以降低资质或者暂停投标的处分,并利用现代化的管理手段建立起诚信管理体系,将企业的安全业绩、市场行为以及存在的问题均列入管理的范畴内,将市场准入与法律处罚挂钩,提高施工企业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2)加强对施工队伍的安全教育工作安全管理实质上就是对人的管理,要想从根本上提高建筑工程的施工安全,必须要强化对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工作,不断提升其专业技能水平,全面地增强施工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此外,还要制定好行之有效的措施,让施工人员能够形成一种标准化、程序化的工作习惯,并充分地利用标语、竞赛、安全讲座、现代化媒体等形式宣传安全施工管理知识,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防护能力和安全责任意识。

4 结束语

总之,综上所述,只有不断完善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监督管理体系,才能保障建筑工程施工的安全。施工企业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应结合实际情况,制定适合的内部管理制度,加强施工过程中各个阶段的监督管理,制定行之有效的安全防护措施,落实安全责任,强化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的教育培训,只有这样,才能保障建筑工程安全顺利地进行。

参考文献:

[1] 蔡菲.浅谈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安全监督管理[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3.

[2] 梁建民,张文鹏.浅谈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安全监督管理[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3.

猜你喜欢

安全监督管理施工现场建筑工程
建筑工程中土建预结算方面常见问题的分析
市政工程施工现场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基于BIM技术的建筑工程高支模监测应用与研究
弱电智能化系统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分析
试论建筑工程预算在工程造价控制中的作用
承包商、放射源和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浅谈
建筑安全监督管理机制研究
建筑工程安全监督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及对策略谈
危险重重的建筑工地
谈施工现场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