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事养老服务行业人员职业道德培养探究

2018-07-09李麒麟

知识文库 2018年18期
关键词:职业道德养老道德

李麒麟

伴随着中国综合实力的增强,快速发展带来的困扰人口老龄化问题也开始显现。中国传统观念中的“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乐”是每一位老年人的憧憬,然而社会所能提供的养老服务和传统的家庭敬老爱老的方式却问题很多,远不能满足人们对于养老产业的迫切希望。因此本文将研究高职院校学生从事养老服务时,如何发扬道德的内在本质来促进我国养老行业的发展。

1养老服务业人才需求的背景

1.1中国养老服务行业发展现状

我国目前养老行业,绝大部分是采用“医养分离”的方式进行。换言之即养老部门与医疗部门彼此独立、各成体系,这种方式有很多明显的漏洞。首先中老年人生病表现出固有的长期性、突发性及重大性等明显症状,然而养老部门能够提供的医疗条件和管理水平十分有限,全然不能满足老年人及病人家属对现有医疗服务的期待;其次日常生活中其他病人就诊人数也较多,各大医院经常一号难求,医疗机构专为老年人预留的就诊特殊窗口无法兑现;最后极少数老年人意识上把医疗机构看成养老院,长期住院就诊,浪费了本来就很少的资源。因此,把养老部门和医疗机构统一运作整合资源,已经成为进行医疗改革中一项关注度很高的症结。

1.2养老服务产业从业人员现状分析

从目前相关的政策法规和综合数据来看,当前我国主要从事养老服务的人员十分匮乏。从国际健康发展研究数据分析,一个养护人员最多可同时服侍3个老人,但据我国2015年年底数据统计,部分大城市中老年人与从业者配备的比例达到了6.8:1,差距相当大。

许多从事养老行业人员的服务能力十分有限。首先,是从业人员资质和能力水平不足,只能从事一些简单的养老服务和家政事务。其次,专业人员知识储备不足,他们大多都是来自农村剩余劳动力者和城市无业人员,他们接受教育能力和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十分有限,对护理技能及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方式很有限。而经过全日制高职院校培养的人员却很少从事这种行业。再次,部分人员没有严格按照职业道德规范工作,对老人既不细心,也无用心,因此急需对从业人员进行系统整顿。

2全日制高职院校学生中职业道德培养存在的几个主要矛盾

由于养老服务领域从业人员十分缺乏、人员服务水平参差不齐、道德素质低等环境下。对于高职院校学生进行培养的主要目标即变成为了适应社会变化,而培养出一大批素质过硬的高级服务型养护人员。他们既要拥有专业技能知识,还应该具备应有的职业道德水平。当前,高职院校在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过程中存在着以下问题。

2.1相关职业道德知识水平较落后

其中某些高等职业院校对学生职业道德培养、日常行为规范的教育,主要是传递给学生一些规范的思想技能。大部分学生都觉得,学校培养最重要的应该是对于相关职业技能的培养和塑造,而不应该过多进行道德教育和法律知识学习,应该把它们放在日常生活中逐渐进行学习和提高,这种浅显的看法极易造成学生漠视个人对职业道德的培养。

2.2学生职业道德知识的养成需要改进

我国市场经济和改革开放持续进行,改变了我们落后的社会状况,但也对思想认知范围产生着激烈的影响。其中不乏在学生中出现违反道德,影响学校和谐氛围的事件发生。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会对社会中一些现象充满好奇,进而谈论国内外一些热点事件,故而极少数学生会用自己的价值判断标准去看待社会现象,最后形成肤浅、错误、片面的看法。

3对全日制高职院校学生进行职业道德培养塑造的理论意义

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作为大学阶段一门重要的学科进行教学,学生们都对这门课有很高的學习热情。在把思政课作为职业道德教育主渠道的同时,还应着重培养正确的是非观念、弘扬真、善、美,让学生树立崇高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习近平总书记曾经说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本质上是一种德,它既是个人的德,其实也是大德,属于国家的德与社会的德”。道德它在古代是每一个中国人必须履行的义务,其中对父母、民族、社会和国家的道德情感和道德意识,被人民公认为一种大德和公德,其次也是国家法律层面严格执行的公认水准。“读尽天下书,无非一孝字。”人民推动历史不断向前发展,道德培养慢慢成为中华民族走向文明进步的明显标志,它所传递的不但是儿女对父母的感激之情,更为重要的是体现了人之为人的评判标准和人类繁荣发展的根本保证。

(作者单位:德宏职业学院)

猜你喜欢

职业道德养老道德
养老生活
傅维利,于颖:教师职业道德具有独特品性
跟踪导练(五)(2)
浅谈新时期高职高专院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
道德
注册养老机构已超2.8万家
基于加强企业职业道德建设的思考
养老更无忧了
道德认同感提高≠道德包容度提高
道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