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国际化教学改革研究
2018-07-09罗建国卜泽昊
罗建国 卜泽昊
文章认为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伴生于社会的发展与变革,期核心要素体现在课程和人才的国际化。从课程国际化看,其不仅是知识共享,文化交流的重要形式,而且是文化价值观,价值取向互补的重要方式。从人才国际化看,高素质高层次的师资队伍,尤其是导师,对改善学缘层次,拓展国际视野,构建海外学术交流平台,意义深远。
高等教育国际化理念,从精英教育到具有国际视野,适应全球化发展的人才培养目标,于指导高校发展进程中起到关键性作用。放眼世界,国际视角来讨论,国际化由高校个体演进为各国政府主导,有策略有步骤实施的国家规划,旨在参与全球教育竞争和资源整合。高等教育国际化,既含有课程国际化,知识体系与价值观念的对接问题,又包含人才的国际化,完善管理机制和优化教育方案,寻找培养人才战略高点的问题。
1 课程建设国际化
1.1 课程国际化的本质与特征
二十世纪后半期,人本主义教育和后现代主义思潮,在欧美国家兴起。具有人本主义特征,和后现代主义教育印记的课程设置成为高等教育的主流。人本主义课程论强调人的综合发展,实践教育落在实处,内涵思想在于“自我实现”。其体现形式为,受教者按需选课,侧重人文,非指导为主。与之相对,课程国际化的多元文化特点利于个体发展,灵活多样的课程形式将科学与人文有机融合,与人本主义教育理念的契合度很高。
而后现代主义课程论,不局限于个人认识,甚至科学的进程。其内涵强调知识本身的内生性和多样性。从表象理解,课程建设与实行,从本国走向世界的发展过程,然而课程国际化蕴含着重要发展轨迹。首先,由课程不确定性,产生的主动构建,是课程的重要特征。其次,学习者个人体验得到肯定。最后,师生平等,充分交流共同完成课程体系的设计和内容的完善。
1.2 课程国际化的实现要点
从课程目标来看,国际化课程强调能力的实现,大于知识的积累,强调全局视野的审视,和参与国际事务的能力,深化了对单一学科门类的学习。从课程内容看,两种通行方式是开设国际主题课程和含有国际性内容的本土课程。从课程组织与实施的角度看,利用互联网远程教育的手段,有效便捷实现了互动与交流。国内外互相选送师生,实地考察交流,不失为为促进文化认同,增进双方彼此了解的好方法。
课程国际化发展的过程中,一般经历三个重要的历程,即单纯设课,外来文化融入,和国际化因素整合。在课程国际化之初,众多高校将世界通用的课程直接引入学校课堂。随着进程的深入,国际化的内容和理念,融入到本土课程中。更完善的阶段,是将国际因素体现在课程的设置,课程组织实施的环节,教学过程与理念的国际导向,深化课程建设。随着我国高等院校教育国际化进程的演进,部分重点院校在课程国际化建设中不遗余力,课程建设与实施因素整合,向欧美优秀高等院校看齐,已常态化。
2 人才培养国际化
2.1 人才国际化助力高等教育人才培养。随着国家对人才培养的大力投入,成规模人才派遣成为趋势。据国家留学基金委的公布数据显示,半数因公派出国留学人员为首次出国,其中约四成比例的留学者仅有一次出国经历。以全国优秀百篇博士论文为衡量依据,2009-2011三年中,留学资助博士生占比优百论文总数0.6%,随后三年,公派留学博士占优博总数的15%左右,环比增加了四倍,这一趋势还在增大。
人才国际化的培养模式,促进了高校普惠式的演进,为一流学科建设提供支撑。从师生个体进修行为,向教科研单位,组织间交流合作的团队化演变,国际间科教研合作由握手向携手转变。人才国际化的成果,助推科教研与国际标准衔接,并反哺基础教育方式方法的改进。我国高等院校在新兴交叉前沿学科的人才国际化培养中,实现了科研成果与人才爆发式增长。数据显示,武汉大学与美国芝加哥大学合作,力促普惠式教育改革,2013年推行至今,SCI、SSCI检索论文以及发明专利及授权数量,以两到三成的数量递增。
2.2 人才国际化培养策略。人才国际化应优先选择交叉学科和教育领域拓展,资源相应予以倾斜。在改进派遣留学选拔方式时,有个学科专家组成学科组,评估交叉学科的潜力与研究的价值,优质优先原则。高质量高层次的师资队伍,是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重要评价指标,讲出国人员的纳入师资队伍,形成人才的回流和环流意义重大。随着国家政策的支持力度日增,一批人才新政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学成人员归国创业。据抽样统計,派遣研究生中半数人员因出国经历坚定回国服务的信念,四成左右的人表达了回国服务成为优先选项。高等教育在人才回流的提振下,迅速改变学缘结构,拔高学术层次,从国际视角拓宽了高校学术视野,构建海外交流平台。
高等教育国际化伴生于全球化浪潮,时至今日,国际化的进程从未停步。然而,应该认识到,课程和人才的内外划分,并不是高等教育的固有属性和特征。随着高校间交流与合作的不断深入,国际间课程的趋同,与人才的自由流动成为常态化,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标签,越发缺乏特质,必将逐渐淡出历史进程。
基金项目:华北科技学院高等教育科学研究课题(HKJYZD201514)。
(作者单位:华北科技学院)